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柯学 特约通讯员 杨超 文/图
在平昌县,李子、辣椒等小作物,成为了助力村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好帮手。
李子卖得好村民钱包鼓起来
8月10日一早,在平昌县金宝街道办事处石庙村一社,村民田玉兰家的李子迎来采摘期。最近几日,她都和家人穿梭在李子林间熟练地采摘果实。“我家李子树挂果有4年了,目前种植5亩地李树,一年光是李子的收入就有2万元。”田玉兰说。
说起李子种植,田玉兰的欣喜溢于言表。“为了保证李子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严格按照科学的种植技术对李子园进行管护,全程采用农家肥,种出来的李子从树上采摘下来即可食用。”田玉兰笑着说,今年入夏后日照充足,所以甜度也比往年提升不少,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我们家主要种的是青脆李,从8月上旬开始陆续采摘,采用‘订单式’和流动式贩卖等销售模式,商家预订了,我们就马上进行采摘发货。”田玉兰一边整理刚采摘的李子一边说。
这只是金宝街道办事处为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宝街道办事处各村社区充分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李子等种植产业,并将水果采摘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有效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推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金宝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堋说。
在平昌县青云镇辣椒基地里,村民在采摘辣椒。
主打“短平快”辣椒产值300多万元
同一时间,在平昌县青云镇青林社区辣椒基地里,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背着背篼忙着采摘今年的第一批艳椒。
“今年我们社区栽了150 亩左右艳椒,目前喜获丰收,一亩地能达到2500斤以上。”青云镇青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李美强说。
辣椒是“短平快”高效农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犁土、育苗、栽种、管护到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了让辣椒产业越做越大,青林社区还与瑞康稼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艳椒种植基地,通过“党建+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与企业达成收购协议,推广订单辣椒。
“我家今年流转给企业4亩土地,不仅一年有不少的土地流转金,还可以每天在基地务工,现在企业拿钱让我们种自己的地,年底还有分红,真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村民庞佑琳一边忙着采摘辣椒一边说。
据介绍,巴中瑞康稼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乡镇签订辣椒种植合同,提供种苗与技术,待辣椒成熟后,再根据市场保底价收购,帮助老百姓增加收益。
按照“镇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社有示范户”的总体规划,目前青云镇已发展辣椒800多亩,预计年产量900余吨,产值300多万元。
“我们按照党建引领、企业合作、农户参与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订单农业发展模式,立足区位农业优势,引导农户通过轮作、套种、间种等多种模式种植周期短、见钱快的品质蔬菜,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青云镇副镇长陈泓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