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程聪
“在家门口务工,一天能收入200多元。”近日,通江县两河口镇木诺槽村村民罗书贤告诉笔者,他在家门口务工,每月工资收入达4000多元。
罗书贤所说的家门口务工,是他在该村核桃、马铃薯、青花椒种植基地产业道路硬化和人畜饮水及产业灌溉工程工地务工。据了解,两项工程属于通江县2023年省预算内以工代赈工程(两河口镇)项目。项目采取“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自建)+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方式实施,由通江县发改局主管,两河口镇木诺槽村村民自建。
“产业道路长2.43公里、路基宽4.5米;人畜饮水工程及产业灌溉蓄水池11口,总容量2440立方米。”项目负责人张良介绍,项目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周边区域1400多户5200 多 名 群 众 户 均 增 收2000元。自6月开工以来,已吸纳务工群众154人,发放群众务工报酬65.64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严格落实以工代赈政策要求,充分发挥‘赈’的作用,积极组织当地脱贫群众、特殊困难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通江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李尚文表示,将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