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韬 徐竞瑜)深秋的龙山,正是苗木采收销售的黄金季节。10月28日,在苍溪县龙山镇国超苗木基地里,一大早,当地村民就开始忙着采挖苗木。
“苗木是我们龙山镇的特色产业,不仅让我们有了土地流转、务工等收入,还带动了龙山镇各行各业的发展。”龙山镇董永村村民刘兆华说。
位于董永村的国超苗木基地,种植面积达到 200 亩,仅2022年,就出售梨、枇杷、石榴等苗木将近180万株。
“今年苗木产销两旺,预计销售将突破200万株,收入2000万元以上。”国超苗木基地负责人唐政伟说。
董永村依靠苗木产业,让村民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成立苗木专业合作社为老百姓搭建就近就业平台,同时带动村民发展苗木产业。该村村民廖洪顺一直留在家中照顾老人,从事农业生产和苗木嫁接,如今也通过发展苗木产业,实现了收入逐年攀升。
“过去靠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如今一年一年的苗木产业不断壮大,收入也从2万元增长到现在的10万元,翻了好几倍。”廖洪顺笑着说。
家华苗木专业合作社是当地最大的苗木专业合作社之一,村民以土地和技术入股,合作社统一规划苗木种植类型,进行订单苗木生产,带动村民们共同发展致富。
“我们专合社优先收购订单农户种植的苗木,解决种植户销售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提供种植技术,保证了苗木的优质化,提高了苗木的经济价值。苗木主要销售到省内甘孜、阿坝、凉山及省外新疆、青海、江浙一带,销售额突破1500余万元。”家华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锦邓说。
目前,该镇共建有专合社(科技示范户)300余家,交易额突破4.2亿元。
近年来,龙山镇立足自然资源禀赋,紧盯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苗木特色产业,打造苗木示范基地,建成示范片3500亩、特色苗木基地3.5万亩,实现年产苗木5亿余株,已经吸纳周围村民3万多户,种植品种包括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白肉枇杷、软籽石榴等。苗木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实现年产值超8亿元,人均增收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