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县:90后“新农人”魏丽,在山地种下“柑”甜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4-01-08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在泸县,有这样一位90后巾帼“新农人”,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有情怀,积极返乡深耕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隆冬来临,正是柑橘成熟采摘的季节。走进牛滩镇新林村6组的果果香家庭农场,过去贫瘠的山地,如今已遍布一棵棵果实满枝的柑橘树,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一群群鸡鸭或在地里抢食或在林间漫步,远远望去,农场里充斥着生机与活力。

“我们在采摘的时候尽量多选这种整体果面颜色偏红的柑橘,采摘时要……”眼前这位专注采摘、技术娴熟的年轻人叫魏丽,出生于1993年,是这片占地100余亩农场的负责人。

未命名-1.jpg

作为农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2017年,魏丽通过市场调查,看准了家乡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决定和丈夫一起返乡发展水果种植。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魏丽筹措资金近100万元创办了果果香家庭农场。

正在精心挑选柑橘的游客黄丽说:“这里的水果比较甜,皮也很好剥,老板也很热情。我们隔得比较近,每个周末都爱带娃娃来采摘。”

“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村有很深的情怀。在大学,我学的也是农学专业,毕业以后我就想回到家乡,用我学到的知识来改善我们当地的生活,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助力家乡农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魏丽说。

想要投身乡村建设、经营好农场,光凭一腔热情和一时的新鲜感远远不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还要有充分的实践经历。刚回到家乡的魏丽就遇到了许多实际困难。

未命名-1.jpg

“我们刚回来的时候,看到土壤都是很贫瘠的山地,肥力不够。”为了增加土壤肥力,魏丽带着工人们连续几年将收集的牛粪、发酵肥、麦壳一起堆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因地制宜培育出适合种植果树的土壤。

同时,魏丽秉持绿色科学种植的理念,通过不断地改良培育、积极学习更新农技知识,在农场内重点发展柑橘产业,种植了纽荷尔橙、耙耙柑、晚熟血橙等近10个柑橘品种,并每年分批次养殖林下鸡鸭近1000只,利用林下养殖和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让产出的柑橘个大味甜、生态健康,促进生态循环。

“现在我们的柑橘年产量可以达到3万斤,整个果园的年收入可以达到25万元左右。”魏丽说。

经过5年的发展,如今魏丽的农场不仅种植柑橘,还引进了凤凰李、蜂糖李、黄金梨等多种水果,挂果后,不同水果的成熟期可从当年6月持续到次年4月,几乎实现了一年四季鲜果不断,经济效益可观,带动了周边20多位农户年收入超20万元。

新林村村民吕有群说:“我一直在这里帮魏丽做农活,她脾气很好,还要教我们怎样科学地摘柑儿、除草、剪枝。我在这里一天务工8个小时能挣60块钱,一年下来就有两万多元收入,我觉得满意。”

未命名-1.jpg

除了带动周边村民到农场务工,魏丽还动员农户种植柑橘,主动为村民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激励更多人发展产业,建设美好新农村。

2018年至今,魏丽的农场还获得了“泸州市级示范场”“泸州市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泸县返乡入乡创业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让巾帼精神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注入动力。

“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进行多渠道的销售,将农场打造成一个更高品质的水果基地,将营养充足、种类丰富的水果输送到更多人手中,让大家看到我们90后‘新农人’也可以把农业搞好,为乡村振兴贡献出更大的力量。”谈及未来发展,魏丽信心十足。(供稿:泸县融媒体)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