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四川农村日报 全媒体记者袁宇君 苏杭 文/图
新春假期刚过,三台县老马镇兴盛社区回龙村福丰民生活超市里,红彤彤的窗花和对联仍然保留着喜庆年味。
走进超市内部,食品、饮料、玩具等日用百货分区销售,商品被分门别类整齐摆放在货架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在回龙村村民看来,这个乡村里的“人人乐”“舞东风”,不仅仅是个采购生活用品的地方,更是当地引以为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典范。
福丰民生活超市内景。
从村党总支书记唐奎的介绍中记者得知,福丰民生活超市临街3间商铺所在的位置,是老马镇原里程乡政府闲置房产,一度空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满足乡亲们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心愿,村里成立以村集体为独资法人的三台县福丰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唐奎介绍说,干部乡亲经过商讨,把几间房屋后墙打通,使可利用空间延伸到院内,再用彩钢搭建起顶棚等,这才有了现在占地450平方米的福丰民生活超市。
跟着唐奎走到收银台,只见收银员穿着印有“福丰民超市”字样的围裙,忙碌地拿着扫描枪为顾客结账。
“这是三台县第一家村集体经济超市。自去年1月营业以来,超市的各项服务辐射周边4村、2000多户农户以及多个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唐奎介绍,村里目前正在丰富超市的经营类别,进一步增加在售商品种类。
“根据零售业利润约10%至15%来计算,福丰民生活超市一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至30万元。”唐奎说,超市到现在仅营业一年多,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预计明年就可收回所有投入。他的语气中带着喜悦和自豪。
福丰民生活超市不仅拉动了村集体经济,还辐射带动了包含周边村落在内的整个兴盛社区,为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买东西方便多了。”村民梁素芳告诉记者,村里开超市前,确实也有几家小卖店,但商品种类不齐全;到乡镇上赶场,距离较远,也并非每天都能去。福丰民生活超市满足了村民“一站式”购物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另外,超市按照“群众优先”原则,吸引周边群众前来应聘,实现村内就近务工,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人才和村级公共服务性人才的交流互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开业以来,超市优先给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残障人士提供工作岗位。“我丈夫外出打工,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照顾,我不好走远了。”兼任收银员的店长魏书萍介绍,在超市工作,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还能就近照顾家里。
此外,超市还设立了采购员、导购员等岗位。在销售旺季,超市还会增设临时性岗位。福丰民生活超市在开业第一年就为当地村民增加劳务收入18万元左右。
“我们采取了评优积分换商品激励机制,以‘日积+月督+季评’的方式,把村级社会治理、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提质等纳入评优,评优村民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在超市换取商品。”负责公司与超市运营的回龙村村委会委员敬菊介绍,这不但增强了村民创先争优积极性,还实现了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子”多。据了解,下一步,回龙村还将盘活原乡镇政府办公楼200余平方米空间,引进食品加工企业,届时将为村上增加约50个就业岗位。
“以后这里会被打造成鸡爪加工车间,预计今年5月投产。”老马镇党委书记任地透露,这是今年回龙村争取到的新项目,具体运营模式、利润分配方式还在探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