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安添午:青藏高原牧场上的“牦牛博士”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3-06

安添午,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高原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积极参与高原牦牛研究,主持和参与项目20余项,获科技鉴定成果5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及软件注册权2件;参编《中国牦牛》等专著4部,制定行业及地方标准共3项,参与成功申报国审新遗传资源2个;开发高寒牧区牦牛养殖设施设备10余种,参与设计牦牛圈舍及家庭牧场等项目5个,形成牦牛产业可研报告20余个。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 记者 徐灿红

在青藏高原,有一位专门研究牦牛的“牦牛博士”——安添午,他在牧区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怀着对农业科学的热爱,安添午走上了致力于高原牦牛研究与发展的科研之路。他不惧高原牧区生产条件的艰苦和牦牛产业发展的种种挑战,坚持常年扎根高原,深入生产一线为牦牛产业服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提升牦牛产业链质量和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未命名-1.jpg

安添午

“产业的需求就是研究方向”
  安添午不仅是一位科研工作者,更是高原牧区牦牛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作为一名专注于青藏高原牦牛研究的学者,他深知这一地区独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挑战。青藏高原的土壤普遍缺乏必要的矿物质,这一情况直接影响了牦牛的健康与生长,而牦牛的健康状况又与当地居民的生计紧密相连。
  “只有解决牦牛健康生长所需矿物质缺乏的问题,才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安添午说。
  鉴于此,他和团队及产学研企业着手开发了一种专为牦牛设计的舔砖,这种舔砖富含牦牛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包括铜、铁、锌、锰、碘、硒、钴、钙、磷、镁、钠等。安添午介绍,“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条件,确保这些舔砖在极端天气下也能保持稳定,且易于牦牛摄取。”
  从开发之初的难以压制成功,到经过无数次反复的实验和改良,他们的牦牛专用舔砖终于投入使用,目前在西藏、青海及四川等地大面积推广。安添午表示:“使用舔砖后,牦牛的整体健康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之后,他陆续开发出抗灾保畜型、富硒型、苏达型、驱虫健胃型等系列牦牛专用舔砖,并在牦牛产区大量推广使用,这些成果也为当地牧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老百姓认可的才是实用的”
  在青藏高原,母牦牛的产犊时间一般为3月—5月,由于此时天寒地冻,母牦牛缺乏充足的牧草采食,奶水不能满足犊牦牛的需要,极易造成犊牦牛死亡。在混群养殖的牦牛中,要给犊牦牛单独补饲难度极大。
  如何才能让母牦牛平安产犊?安添午开始琢磨。
  一次,他在考察一个母羊场时,发现羔羊可以从一个小的缝隙间穿过去,而大羊无法通过。他灵机一动,就把这个思路引入到犊牦牛的补饲装置中。
  经过多次的改造及相关参数的优化,安添午终于研发出第一款能隔离母牛,独立补饲犊牦牛的装置。该装置的利用能有效开展犊牦牛精饲料的补饲,促进犊牦牛的健康生长。
  之后,他根据高寒牧区的实际情况及牦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又相继开发了牦牛草料一体化补饲装置、多功能巷道圈、新型节能圈舍等一系列牦牛饲养管理配套设施设备。这些设施设备已在青藏高原牧区广泛投入使用。

“把技术写进牦牛产业链”
  深耕牦牛育种、饲养管理领域10余载,安添午致力于把一项项技术写进牦牛产业链。
  在科研道路上,他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牦牛项目,涵盖牦牛的育种、杂交改良、疾病防控、饲养管理、设施设备研发等多个方面。这些项目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牦牛产业的技术进步,也为当地牧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他获得了30余项国家专利,其中不少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牦牛养殖的效率和效益。此外,他还参与编写了《中国牦牛》等4部专著,为牦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安添午深知,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转化和应用。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基地等方式,他帮助牧民掌握现代牦牛养殖技术,有效提升了牧区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在他的努力下,牦牛产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