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佳怡)“我们村想引进业主开发红色研学项目,土地流转合同应该怎么签?”“我们村的张某去年在工地上务工突发疾病死亡,算不算工伤?”……近日,在井研县竹园镇烈士村人大代表之家,一场生动的普法讲座正在进行。
今年以来,竹园镇以打造“薪火竹园·代表有约”人大工作特色品牌为抓手,深入开展代表履职实践系列活动,不断探索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竹园实践”。
创办“代表微课堂”代表有了“充电站”
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是乡村治理中重要的一环。在竹园镇,67名镇人大代表几乎人人都会参与各种问题的调处,给代表们上一堂兼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法制课非常有必要。竹园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选区内县、镇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结合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创新开办“代表微课堂”,每季度给代表们“充电加油”。
第一期“代表微课堂”的主要内容是农村法制建设常见问题解答,主讲者是县人大代表、县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听讲者是竹园镇人大代表、村组干部,以及主动报名听课的群众代表。
“ 通过‘ 代表微课堂’,我们学到了很多与日常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对以后调解农村矛盾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竹园镇人大代表、烈士村党支部书记徐成忠说。
设立“代表茶话室”代表、群众话民生
为扎实开展代表直接联系选民工作,竹园镇人大主席团发挥“代表茶话室+联络站”作用,每季度邀请代表、乡贤和村民座谈,话民情、献良策,共谋家乡发展。
“广新村的茶园改造了,茶厂也建起来了,我认为接下来应该在打造茶叶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上下功夫。”近日,在广新村的“代表茶话室”活动上,代表和村民们你一 言我一语,积极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献计献策。
据了解,竹园镇“代表茶话室”设立半个月以来,已接待群众3批次,收集民情民意20余条。“这种形式很好,充分了解了我们村民生产生活遇到的问题和要解决的困难。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广新村发展得更好,让老百姓的受益更大。”广新村村民崔树荣说。
“劲往一处使”示范带动有热情
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该镇人大代表们更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代表与选民“劲往一处使”。
“眼看要春灌放水了,但是我们村上的水渠损毁了怎么办?”在日常下村走访调研过程中,大坪村人大代表张军及时了解到这一情况,赓即和村组干部商量,动员全村人大代表和村民一起疏通、修复渠道,确保春耕生产用水。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年初制定的活动计划,竹园镇各个代表之家每季度都要结合实际组织代表和村民一起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近期主要围绕春耕生产、水利设施维护、农技指导等方面提供服务,为竹园镇粮食生产安全打好基础。
“以‘薪火竹园·代表有约’履职实践活动为抓手,助力地方发展和为群众办实事的方式,力争让代表真正做到心中有民、真诚为民、务实亲民。”竹园镇人大主席税勤表示,下一步该镇还将持续深化代表之家建设和代表履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