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春节过后,北方多个大蒜主产区上演“蒜你狠”。据《农民日报》18日报道,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江苏省邳州市等大蒜主产区,蒜价一个月内上涨超40%。
作为大蒜的生产和消费大省,这轮上涨行情是否波及四川大蒜产业?记者进行了采访。
储存商囤货足,行情平稳
3月18日,彭州市雨润濛阳市场一片繁忙,在四川终端市场每天售出的大蒜中,有七成左右在这里完成交易,再经装车后流向各地。
“北方蒜价的这轮上涨,对四川大蒜行情暂未产生影响。”雨润濛阳市场总经理吴军的这一说法来自近期的市场行情:雨润濛阳市场的瓣蒜批发价维持在每斤3.5元,上下波动不超过5%;独头蒜的批发价在每斤8元左右,价格较为稳定。
相较于北方蒜价的“狂飙”,川内市场则趋于平稳。大蒜交易属于季产年销,当季生产的大蒜进入冻库储存,即可满足全年的市场需求。从市场供应来看,川内储存商的库存相对充裕。
吴军认为,四川是销地市场,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主导:从市场端来看,需求方面比较稳定,北方产区的大蒜多为瓣蒜,四川则更偏爱大蒜素含量更高、更辛辣的独头蒜;供应方面又由于供应商有囤货,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缓冲作用。所以整体而言,川内蒜价受影响较小。
此外,在吴军看来,北方蒜价的这轮上涨行情,除了与产地产量下降有关,还与北方大蒜的线上交易模式有一定关系。
新季大蒜产量稳中有升
四川是大蒜主销区,同时也是大蒜主产区,更是全国重要的蒜种、蒜薹供应基地。全省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万亩,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和攀西地区。
此外,记者从省内多个大蒜产地了解到,这一季的大蒜产量能够得到保障。大蒜本身属耐寒性植物,能短期承受-5℃左右的低温。得益于冬季及春节前后四川未出现大幅冰冻低温天气,蒜苗返青长势良好,为大蒜丰产奠定了基础。
当前,全省大蒜还未大面积上市,仅攀西地区大蒜零星上市。从蒜薹产量来看,得益于气候利好和技术加持,今年全省蒜薹亩产量较去年有所提升,预计大蒜产量也会稳中有升。
“四川生产的大蒜90%是做蒜种用,食用大蒜主要从云南采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常伟介绍,受品种、气候等因素影响,成都平原产区主要生产瓣蒜,生产出的瓣蒜除了供本省留作种用,绝大部分将销往云南等省份。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蒜种供应渠道稳定,大蒜价格将不会有明显波动。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四川市场上销售的独头蒜,主要来自云南。云南大蒜于2月份开始上市,目前已进入尾声,由于供应稳定,对消费者“菜篮子”的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