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敏 粟晨)“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培育好秧苗对于水稻丰收有着重要的作用。日前,平昌县驷马镇双鹿社区抢早抢时开始水稻育秧工作,为新一年的粮食丰产增收打下基础。
3月25日,笔者走进平昌县众诚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10多位工人正娴熟地操作机械。一条智能化的育秧机流水线正在不停地运转,整个流程不到一分钟,尽显“科技范”。
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通过种子包衣、流水播种、叠盘暗化等一系列流程培育出来的秧苗,能有效避开外界不良的因素特别是早春“倒春寒”、少雨天气,而且可以大幅度地缩短育秧时间,培育出来的秧苗品质也更高。
“机械化呈现的是一个流水线工作,我们的营养土和覆土都是按营养比例调好的,营养比较均匀。平时10个人做的事,现在1个人就可以完成了,节约成本。”平昌县众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清介绍。
1台机器,1条生产线,1小时可以育秧400盘,1天按8小时计算可以移栽水稻160余亩。目前,该合作社培育的秧苗不仅能满足附近农户的需求,也能为周边乡镇培育秧苗。
平昌县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严力权表示,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大户代育等方式,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机械,不仅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还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
近年来,平昌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秧,引导农户开展机械化硬盘育秧,提升水稻的质量和效率,让现代科技助力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2024年,全县计划种植水稻34万亩,水稻育秧面积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