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为驻村加一些“金属离子”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驻村干部是连接落实党的重大惠民方针与人民得实惠的“桥和船”,是赋能乡村增活力、领航乡村新征程的生力军和排头兵,是撬动乡村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作为南江县农业农村局派驻磨垭村驻村干部,要在乡村振兴的驻村征程上加一些“金属离子”,助推乡村振兴更有“力量”、更有“新颜”、更有“活力”。

添一些“钙离子”,补足精神“钙”。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理论学习每前进一步,信仰笃定也更进一步。驻村干部要深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多学深悟,坚持多思深用,以“闻鸡起舞”“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韦编三绝”的恒心力、持续力、悟透力读原著、学原句、思原理,以补足精神之钙,防止在思想上出现“软骨病”“侏儒症”“佝偻病”,不断纠正思想航海之向,不断勇立思想海浪之潮,不断扬起思想破浪之帆,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要理论化为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学方法、找思路、谋成果,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工作,用好用活用精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助推主题教育成果落得实、看得见、有成效,用群众满意度作为度量工作成效的“绩效度”,用群众“口碑”换成效“奖杯”。

加一些“镁离子”,迈向生活“美”。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需要全体党员干部“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困难不“撂挑子”、遇到矛盾不“捂盖子”、遇到难事不“松口子”。要躬身入基层,在基层一线找问题,在基层一线找答案,在基层一线找“牛鼻”,实现由“办公室拍脑袋”转变为“农田埂大家议”,实现由“办公室全问题”转变为“基层全办法”,确保基层了解问题精准、实施手段精准、跟踪问效精准。要向人民请教,遇到问题解不了、想不通、措不知,要向“鸭先知”的人民请教,与人民坐在一起、谈在一起、站在一起,切换自己的身份、转变自己的角色,群策群力共谋思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集人民智慧,虚心让人民给“解惑”,得到人民的“真传”后,方可达到心中“蓝图在”,脚下“步生风”的效果。

补一些“锌离子”,赋能创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方法创新是考验驻村干部在面对基层治理的“试金石”,是解锁乡村振兴密码的“金钥匙”。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要遵循自然规律,主动扎根基层,既当“土专家”又当“洋专家”,学习、引进、推广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以新科技为“小切口”,做大、做强、做优产业新质生产力“大文章”,实现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壮链”;找准、串准、并准科技关联规律,实现科技赋能与产业振兴“无缝对接”。凿井者,起于三寸之饮,以就万仞之深。百尺竿头须进步,千里足下贵持恒。要沉得下来,坚持坐“冷板凳”,在反复练习过程中找到“新巧劲”,在反复学习过程中找到“新方法”,在反复思考过程中找到“新路子”。将学悟练所获的“心得体会”应用于基层一线,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把每一项民生之事做实做细做精,为解决基层一线问题、有效开展基层治理注入“新质生产力”。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