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驻村故事:解锁驻村密码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4-05-18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驻村工作是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压舱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驻村干部是加速推进产业振兴的排头兵和生力军,是有序推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回望驻村生活的每一帧节、每一镜头,逐渐意识到、感知到、深悟到要让“轻舟”过“万重山”,就要扎根基层一线,从点滴小事做起,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日拱一卒的韧劲、创劲、拼劲,实现自己由“门外汉”变为“百事通”,由“外乡人”变为“家乡人”,由“外来人”变成“村里人”。

“锄头”与“铁锹”解锁驻村“切入口”密码。“锄头”与“铁锹”是农村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是获得重要物质资源、物质资料的农具。初到磨垭村仅仅觉得路途很远、道路很盘,除此之外,对于这里一无所知,仿佛一叶飘荡在大海的扁舟,没有方向、没有绳索、没有船锚。第二天,我打开房门,迎来的便是狂风扑面,忽然发现昨晚的“山风”吹走了一只我放在门外的拖鞋,我翻遍了整个院子都没找到那只被风“吹散”了的拖鞋,随后倾盆大雨齐刷刷的下下来。我才恍然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狂风卷积着乌云”的真正来历与写照。下午村支书过来对我说:“何书记,有村民打电话来,让村上的人去帮助拖一下车”。当时我惊呆了,拖车!我不会啊!仿佛支部书记看出了我的犹豫,于是安慰我说到:“这正常的,这种事多着呢”。于是我穿上村支书借来的雨鞋赶到现场,到了现场才知道是由于下雨导致路边的黄泥被冲到路面,导致车有打滑的可能性。我与村“两委”用锄头与铁锹清除了烂泥之后,车顺利通行,最后司机下车给我们握了手表示感谢。这时候,村支书对司机说:“这是我们村刚来的第一书记,何书记”。司机又再次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谢谢何书记,要不是有你们,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呢”。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用“锄头”与“铁锹”清除的不仅是路面的“烂泥”,更重要的是清除了我驻村路上的“绊脚泥”,才意识到只有让村民“心暖”才会获得村民的“手暖”。

“泥鞋”与“脚步”解锁驻村“全丈量”密码。脚下有泥则心中有谱。记得第一次入户了解村民的“急难盼愁”,我拿出文件一条一条的读、一项一项的写、一字一字的记,随后村里人一句“有什么办法解决呢”,让我不知所措。这时候,村支书说:“这些问题都有国家政策扶持,解决起来没有困难”,这才让我明白,原来我只是注重了问题,而忽略了措施,对于政策学习还不够系统,对于政策运用还不够熟练,对于政策宣传还不够深入。后来,我将“皮鞋”走成了“泥鞋”,用脚步丈量整个磨垭村,在田间地头、山涧坡林,听大家讲述他们的故事,打开大家的“话匣子”,在听故事中解锁“问题密码”。

“黄羊”与“资源”解锁驻村“产业强”密码。产业的定位、规划、发展必须与资源禀赋相契合。在用脚步丈量磨垭村时,发现这里山地资源丰、生态环境好、草场资源优,如何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发展对象便成为又一道“娄山关”。直到有一天我与村“两委”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该村有南江黄羊养殖场,但是数量不多、质量不优。于是,我想到现在已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了,就差“人和”了。随后我“上接”四川省光雾山农业发展众创空间专家、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到磨垭村指导南江黄羊产业发展,针对南江黄羊养殖、管理、联农带农、销售、融资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与解惑,为实现南江黄羊倍增,为加速与巩固由“磨垭村”蝶变为“千羊村”注入“新质力”。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