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5月28日,在三台县忠孝乡泉丰村的一座山林深处,传来一阵阵雄鸡啼鸣。记者走进掩映在山林中的鸡舍,只见一只只羽色漂亮的雄鸡正在悠闲地踱步、觅食。
这些雄鸡是四川四友金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的广西瑶鸡,通过持续10余年的发展,为养殖场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养殖广西瑶鸡的鸡舍。
“我原来打过工,之后又搞过杀鸡宰鸭。与养殖业的朋友接触多了,才知道杀鸡宰鸭不容易做大,我就开始养鸡。”该公司负责人叶道敏介绍,“2007年,我筹资20万元起家,最先在绵阳市涪城区养殖生态黄鸡,年出栏六七万只,针对川内市场销售。直到2012年,我才转向养殖广西瑶鸡。因为广西瑶鸡的外观及肉质与土鸡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接近度,比较受市场欢迎。”
叶道敏从广西购进了3000只瑶鸡鸡苗试养,一炮打响。这让他树立了信心,就采用“圈养+林下放养”大规模养殖广西瑶鸡。他的养殖场自2015年搬迁到泉丰村后,规模进一步做大,现有鸡舍40个、占地约260亩,存栏已达23万只,年出栏60万只。
叶道敏能够成功养殖广西瑶鸡,也是一步一步琢磨出来的。最初,广西瑶鸡的养殖周期只有120天,但市场反响并不是很好。2017年,他将广西瑶鸡的养殖周期调整到150天、1只鸡的体重达到5—6斤再出栏,这样,其肉质与土鸡更为接近,因而销路也被看好,除主销四川之外,还辐射到了重庆、贵州、甘肃等地。
叶道敏认为,除了要做好防疫工作,最担心的就是来自市场上的风险。他介绍,12年来,广西瑶鸡的批发价在10—15 元/斤之间波动,10元/斤以下就要亏本,12.5元/斤以上才有钱赚。但一年平均下来,每出栏1只鸡仍可赚两三元,按年出栏60万只来算,其效益依然不错。
“我们坚持从广西购买鸡苗进行养殖,没有养殖30天左右出栏的白羽系列、80天左右出栏的黄羽系列的品种。这主要是因为,白羽系、黄羽系都是大型公司在养殖,他们比我们更有价格优势。”该公司技术员熊国平介绍,“我们的广西瑶鸡出栏,都是活禽销售,购进的鸡苗养出来95%都是公鸡,鸡冠、羽毛、飞爪看着就给人很‘土’的感觉,针对的是高端市场,市场价格也还可以。大公司一般不会养殖广西瑶鸡,这样就避开了与大公司竞争,也才保证我们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