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让青春在广袤乡村绽放光芒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6-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榆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不仅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抱负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批学子将走入基层,投身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为了让青春更好地在广袤乡村绽放光芒,笔者认为学子们必须主动转变角色定位,做到“三个结合”,实现“三个转变”。

未命名-1.jpg

资料图片

  一、将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将人生价值取向主动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
  当前,广大农村依然急需人才,尤其需要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人才、懂得经营发展的管理人才、熟悉乡村治理的公共服务人才。而大学生们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初步掌握了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完全可以在农村找到发挥聪明才智、服务父老乡亲的用武之地。学子们需要的是及时转变角色,主动放下身段,主动拥抱机会,立足扎根农村,积极服务农民,将自己所学转化为服务“三农”的本领,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二、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从“清谈者”向“实干者”的转变。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本专业为基础的理论知识构架,但普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必须克服自身短板,提升实操能力,在服务“三农”的丰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善于将政策理论转化为乡土语言,有效组织和动员农民,加强乡村治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效益,帮助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善于将现代文明与农村本土文化相结合,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
  三、将工作实践与持续学习相结合,实现从“外行”向“内行”的转变。走出大学校园后,青年人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继续学习,并在工作中善于总结提升,努力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行家里手。
  一方面,要善于学习乡村振兴的政策,当好宣讲者,不断提升个人的政策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善于向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党员、农民群众学习,学习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学会调查研究和群众工作,学会将党的政策转变为促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并确保党的各项政策在农村落地落实、开花结果,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获得群众的认可认同,把服务乡村发展作为终身追求。
  (作者系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