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田宜鑫)晨曦初照,成都平原东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如巨龙般蜿蜒,数百里绿意盎然,以巨大的天然氧吧,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城市苏醒,龙泉山脉以西,林荫道上车水马龙,东安湖畔鸟语花香,街头巷尾的微绿地中,市民们享受着公园城市带来的幸福生活。
在这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正以林长制为抓手,致力于厚植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筑牢城乡和谐共生的绿色屏障,推动区域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本底不断夯实,生态价值有序转化。
龙泉驿区正以林长制为抓手,厚植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邵柱林 摄
高位谋划建制 山头树林皆有人管
进入七月,高温与多雨交替,龙泉驿区同安街道同福社区党委书记、村级林长曾丽几乎每日都要上山巡林。
“高温晴热天气,空气干燥,森林防火形势严峻;而高湿多雨天气,则需要关注山体滑坡和树木病虫害。”说话间,曾丽和村上几位网格员正赶往下一个入山卡口——人流量较大的紫霞山入山口处。她说,随着游客增多,管理压力倍增,必须紧盯每一片林、每一棵树。
曾丽将巡林情况和潜在风险点通过“手机蓉林通”App上报,而她的上级——街道林长,再到区总林长,都能通过这个平台直观掌握全区林木管理的情况。
龙泉驿区境内247平方公里的山区和占地1万亩的青龙湖湿地公园、5000余亩的东安湖公园,是成都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全面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2021年12月,该区《关于全面推行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印发以来,由区委书记、区长等担任林长的组织体系已经形成。全区设立了274名林长、123名监管员和146名管护员,形成了“区、镇林长办统筹,成员单位配合,村‘一长两员’运行”的工作格局。
林长制的工作考核结果也被纳入该区区委、区政府的目标考核内容,这进一步倒逼各级林长将功夫下在平时,将责任落到实处。
各级林长围绕营林造林、森林防火等内容认真巡林,加密重点时间和问题多发区域的巡林频次。截至目前,该区各级林长已累计开展巡林督导2万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400余个。
龙泉驿区连续三年承办省市龙泉山“包山头”义务植树履责活动。 唐健 摄
技防人防并重 共筑森林资源安全网
在强化人防、压实责任的同时,该区还注重技防,以科技守护青山。近日,在该区山泉镇钟家山森林管护站,一架无人机自动起飞,犹如天眼巡视着龙泉山脉。
“一旦发现火点或可疑烟雾,无人机加装的红外感应设备就会立即在屏幕上显示异常。”该区农业农村局林业执法与森林防火科工作人员徐雄介绍,这台自动巡航无人机是今年3月新投入使用的,全区共有5台,每天不间断定时飞防近50次。无人机巡林不仅视野开阔,还不受路况限制,填补了森林上空巡查的空白。
徐雄说起7月10日的一起预警事件。当天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红岩路附近林下有烟点,钟家山森林管护站站长罗廷宏立即赶往现场,发现有人正在屋外焚烧垃圾,他立马进行劝导和制止,消除了这场隐患。前后10多分钟时间,一场依托技术装备的森林防火预警处置圆满完成。
据了解,在今年上半年的森林防火期,该区全面落实森林防灭火四级责任,20个森林管护站、146名森林管护员与街道镇调派的共280余人,构建了“天网、地网、人网”融合的森林防控密网。通过红外探头、监控摄像头等智能装备205件(套),全方位看护林地,实现科技赋能森林防火。
此外,该区还进一步完善了灭火基础设施。在钟家山森林管护站山头,矗立着3个体型巨大的银色圆柱体,这是今年1月建成投用的森林消防水池。每个水池蓄水量大约在20吨,以备可能出现的森林火灾。
得益于这些举措,该区已连续30余年无森林火灾发生,并实现了两年“零火情”的可喜成绩,确保了森林资源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凤栖东山项目一期俯瞰。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林园一体” 推进生态植绿造林
满眼绿色是龙泉驿区林长制护卫下的亮丽底色,也是该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厚重基色。
当前,该区正全力推进市、区两级国家储备林项目,实施中幼林抚育管护7.9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该区已连续三年承办省市龙泉山“包山头”义务植树履责活动,累计承接植树履责46万余人次、植树2万亩。
同时,该区将园林绿化纳入林长制管理,推动公园城市“林园一体”建设。从城市到山林,绿意盎然是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
“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非常不错。”来自江苏省南通市的万陈带着儿子骑行在东安湖生态公园,这个建在城市中的大型生态园,让他们耍得很尽兴。
据该生态公园工作人员介绍,东安湖公园自2022年6月开放以来,累计已有超900余万次游客入园。园内以本地乡土树木、花卉为主,打造出“七岛十二景”,成为四季有景的开放型生态公园。
该区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区建成东安湖公园、驿马河公园等大型综合公园,建成十陵河成大二期小游园、青台山邮票绿地等,持续推进绿道建设、“金角银边”场景营造、园林式居住小区创建、公园城市示范街区改造等工作。截至去年,全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8.75%,绿化覆盖率达45.88%。
多业态崛起 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
天微微亮,市民杨子航便早早来到钟家山森林绿道三号观景平台,开阔的视野让他震撼不已。
该观景平台作为凤栖东山项目一期工程进行打造。经过几个月的封闭施工,如今的三号观景平台摇身一变,成为别具一格的城市之眼。
据了解,凤栖东山项目总规划面积约8000亩,预计投资金额100亿元。一期打造“星空东山”和“天府隐园”片区,以观景地标、商服配套、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龙泉驿区坚持保育为先、筑景为重,转化并创造生态价值。全区突出优质生态服务城市发展、赋能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芯、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态乐园。
除了大型项目的入驻,龙泉山上还分布着200余家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精品民宿、咖啡屋、露营地等。“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龙泉山也不断增加着旅游吸引力,现在山上各类精品民宿达48家。”龙泉驿区民宿协会会长赖云金介绍。
在四川践行大食物观、高质量建设“天府森林粮库”的背景下,该区也立足于此充分挖掘林地潜力。
成都兴东乡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强介绍,经过前期整理,龙泉驿区发展林下产业的可利用面积约2至3万亩,未来有可能种植杜仲、淫羊藿等中药材或盆栽蓝莓等。
此外,该区还深化林长制改革,探索开展生态纪念林改革试点。
该区农业农村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江云良介绍,计划在洛带镇长安街社区和同安街道同兴村,规划建设600亩生态纪念林。目前,一期生态纪念林综合展示区及婚庆林、状元林示范区已初步建成,二期殡葬纪念林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年底前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