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仪陇:每亩收入3万元 “稻蛙共生”走出共富新路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8-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远华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描绘的令人向往的农村丰收景象。如今,在仪陇县永乐镇真灵山村变为现实。永乐镇通过党建示范引领,回引乡友把真灵山村闲置多年的60亩稻田开垦出来,在稻田里养殖青蛙,拓宽增收路子。
  7月30日,笔者来到该村的稻蛙共生基地,远看,长势良好的秧苗已经抽穗,在风中摇曳;近看,一只只、一群群青蛙在稻田中间游来游去、在稻田边跳上跳下,场面很是壮观。走稻蛙共生之路的业主每天会准时带着务工乡亲,给喂养的“黑斑蛙”投放饲料。看到长势良好的水稻和一天天长大的“黑斑蛙”,再过20天左右的时间,今年第一批蛙将上市销售,业主李宋斌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李宋斌告诉笔者,根据目前水稻和蛙的长势,预计每亩可收获成蛙3500斤左右,每亩产值可达7万元,加上水稻的收入,除去各项成本,每亩实际收入3万元左右。
  据了解,真灵山村稻蛙共生基地于2023年5月开始建设,总投资160万元。今年初建成投产后,镇上成立专门的科技服务团,落实专人负责,保证业主见到效益。
  “我们从技术上提供保证,在喂养的时候,蛙吃虫,粪肥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实现‘双减’目标;在丰收的时节,业主所产大米品质更高,卖到市场上的蛙肉质更鲜美,这是‘双赢’目标。”农技人员李建东告诉笔者。
  真灵山村稻蛙共生基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增收。“群众每年可收租金每亩500元,长期在这里务工的人,每年收入大概有3万元,打零工的收入一年在1万—2万元之间。”该村党总支书记吴军介绍。
  真灵山村稻蛙共生绿色生态种养互补农业新模式,如今已初见成效。根据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永乐镇又有了新的思考和打算。“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党建+’的模式,政策引导,业主示范,在全镇扩大稻蛙种养面积,把‘稻蛙田’变成群众增收的‘希望田’和‘致富田’,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永乐镇党委副书记张小波对稻蛙养殖拓宽增收路子充满信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