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川茶产业如何以“质”致远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8-21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勇
  当下,我国茶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四川茶产业存在品牌不强、企业较弱、种植上新技术新成果应用较少等问题。
  四川茶产业如何以“质”致远?8月16日,由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主办、四川中农润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润泽)承办的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第三届五次理事会暨2024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四川茶业知名专家围绕本次会议主题“以‘新’赋能,借‘智’增效,以‘质’致远”,各抒己见,探讨新时代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未命名-1.jpg

会议现场。

培育明星单品

积极开拓市场
  “给世界一杯好茶。”这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誉会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云研究员心中一直不变的情怀,川茶的发展优势和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让他倍感自豪。
  “茶园面积、茶叶总产值、综合实力均名列全国第二,茶叶产量名列全国第三。”王云介绍,2023年数据显示全省共有135个县产茶,茶园面积为603万亩,茶叶产量42.4万吨,茶叶综合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已建成川西、川南、川东北三大优势茶叶产业带,构建起了以“天府龙芽”省级公用品牌为引领、“三山一早一红”等地方公用品牌为支撑、企业多元品牌为基础的川茶品牌体系,川茶已成为四川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四川良种茶园面积和名优茶产量呈快速增长势头,其发展速度和增幅居全国各产茶省市之首,茶叶企业加工设备的先进性及加工技术水平堪称全国一流,但是茶叶销售还是以批发为主,效益不高。王云特别建议,“我们应好好学习金骏眉、小罐茶等的崛起路径,重视精制川茶单品突破,培育能在全国叫得响的明星单品。同时加强销售队伍建设,积极对外开拓市场。可以参考福建的做法,福建是卖茶的人比种茶的多,单是安溪县就有 30万销售大军。”

治理土壤酸化

投其所“好”施肥
  “好土产好茶”。早在唐朝,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说,“(茶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四川名优茶名扬天下,但在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谭礼强教授看来,存在隐忧,“上者生乱石,是因为透气性好、排水畅、有机质丰富,但现在茶树栽培甚广,而茶树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是pH4.5—5.5,四川茶园土壤的平均pH值为4.36,已低于4.5,多年pH值测定结果说明四川茶园土壤一直呈酸化趋势,现在是酸化程度偏高,如果继续酸化下去,会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谭礼强介绍现在化学改良多使用由碳酸钙和碳酸镁构成的白云石粉来消耗土壤中酸性物质,提高pH值,而生物改良可施生物炭和种植绿肥,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与豆科作物间作,通过改变芽孢杆菌种群结构,还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和茶叶品质。
  据了解,茶树是富铝作物,幼树忌氯,喜欢铵态氮,不喜欢硝态氮,茶园撒施化肥利用率可能不到30%,如何投其所“好”科学施肥,同时有效防止土壤酸化?
  “应根据茶园土壤现状、茶树对养分的需求情况,制定茶园土壤改良与茶树健康生长的合理方案。”四川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农润泽技术中心土壤改良和专用肥研发专家曾雪东胸有成竹,他介绍经过技术攻关,中农润泽已推出综合解决方案。
  “四川茶园土壤管理总体还比较粗放,茶树上青苔多,土壤也比较板结,缺乏镁锌硼等营养元素。针对板结、偏酸土壤,在茶树萌芽前使用‘黄腐酸型’微生物菌剂+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茶叶生长季节,用‘氨基酸镁型’复合微生物肥料+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对于秋季土壤改良,用‘黄腐酸型’微生物菌剂+‘氨基酸镁型’复合微生物肥料+腐殖酸型有机无机复混肥。这些产品原料安全,都能水溶,施用方便,利用率高,可以实现土壤全程改良,全程生根、养根、促长,从根本上助力川茶绿色高质量发展。”曾雪东介绍。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