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文/图)“看了《坚守保种 峨眉黑鸡的努力与挣扎》这篇报道,触动很大,对我们发展山地乌骨鸡产业有很多启示意义。”8月26日,谈及“擦亮‘中国黑鸡之乡’名片,问计中国名鸡产业之路”大型行走调研系列报道,兴文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郭万亮感慨颇多。
与旧院黑鸡、峨眉黑鸡一样,四川山地乌骨鸡也是被收录进《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四川地方鸡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川南的兴文县和沐川县。根据兴文县公布的数据,2023年,兴文山地乌骨鸡实现产值5.2亿元。
按照地理分布,地处川南的兴文县和地处川东北的万源市正好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当地也表达出要大力发展地方鸡产业的壮志雄心。
兴文山地乌骨鸡保种场。
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在兴文县僰王山镇中心村,建有四川山地乌骨鸡(兴文型)原种场,担负其选育和保护工作。原种场运营企业兴文祥羽农牧副总经理滕金强介绍,目前原种场保有山地乌骨鸡原种鸡5000余羽,孵化生产的商品代鸡苗销往全国各地,“明年,我们的鸡苗销售将突破2000万羽。”
滕金强十分关注“问计”系列报道,对文昌鸡的报道感触尤深,“海南企业运用科技力量做好品种选育的做法,给人启发很大。”滕金强感叹,目前祥羽农牧正聚焦开展山地乌骨鸡遗传基因多样性保护,以及特定性状选育后的商业化开发应用两个方面。
兴文县雉羽养殖公司负责人曾玲是一名“95后”,他表示,“问计”报道让他对行业有了更丰富的认知。“现在还是不敢养多了。”曾玲希望政府帮助开拓销售市场,培育龙头企业能带着往前走。
据悉,兴文对山地乌骨鸡产业规划的目标是,到2026年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对此,郭万亮表示,接下来,兴文将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兴文山地乌骨鸡品种资源。
任思琼所在企业研发的山地乌骨鸡产品。
期待提升品牌知名度
和旧院黑鸡一样,兴文山地乌骨鸡在品牌宣传和文化挖掘方面同样需要得到重视。行走在兴文县,当地“僰人”文化的印记随处可见,但很难找到山地乌骨鸡的痕迹。
较多受访者表示,希望借鉴“问计”报道中各地的成功经验,让兴文山地乌骨鸡产业有所突破,比如把山地乌骨鸡融入到“僰人”文化进行包装、挖掘和推广,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我对文昌鸡、崇仁麻鸡的报道比较关注,特别是他们在市场开拓、品牌保护、文化打造等方面的做法对我触动较大。”兴文县鸿程农业负责人任思琼说。
任思琼2012年开始进入山地乌骨鸡产业,曾先后前往国内外考察,其中就包括文昌鸡、崇仁麻鸡、广西三黄鸡等名鸡。“崇仁麻鸡的文化搞得好,全县到处可以看到麻鸡元素,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她说。
郭万亮介绍,兴文县将积极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并加大龙头企业的招引和培育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文旅活动、交易会、展销会等,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