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菲菲
9月18日,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中梁村村民张某通过电话反映:“年前修建的污水池,距离居民住宅区太近,仅8米,臭气太大,影响日常生活,至今无人管理!”该镇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启动“一地办”调处机制,入户开展调查核实并及时进行科学处置,让张某很满意。
这是元坝镇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个寻常故事。
近年来,元坝镇针对镇域内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群众诉求复杂多样,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难题的客观情况,主动寻找解决之道,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肯定。
元坝镇因地制宜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该镇先后投入10万元建成规范化镇级综治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力量,打造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人民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办公场所。
元坝镇综治中心负责人刘军介绍,综治中心将原来的部门“独唱”转变为横向互动、上下联动的“大合唱”,使服务群众更加便捷高效。
“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起诉离婚!孩子必须跟着我……”日前,一名李姓女子因婚姻问题来到元坝镇综治中心寻求法律援助。
随后,李女士被带到了人民调解室。专职调解员在安抚其情绪后了解到,李女士与丈夫的婚姻并不存在原则性问题,只因孩子就学问题导致两人意见不合,一时冲动萌生了离婚的念头。
摆事实、讲道理、引法律、诉案例……最终,在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等的引导下,夫妻俩解开心结,重拾温情,前后不过40分钟。
在元坝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多起涉及征地拆迁、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等领域的矛盾纠纷。作为“一站式”纠纷终结站,综治中心的良好运行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还大力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和满意度。
“以前,办理民安类诉求的部门分布较分散,群众需要来回跑,遇到跨部门诉求,更是费时费力。”元坝镇党委宣传委员、政法委员(兼)柴巧巧告诉笔者,该镇综治中心整合了多方力量,按照“综合受理、调解先行、法律服务、诉讼断后、信访兜底、闭环管理”工作思路,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让办事群众实现“只进一扇门,中心联动解纷争”。
如今,“有难事就找综治中心”已成为元坝镇群众的广泛共识。
“以前找政府解决问题,都不晓得进哪扇门,现在认准综治中心就行了!”在元坝,老百姓遇到问题都能有地方“讨说法”。
据了解,自元坝镇综治中心建成运行以来,全镇累计调处化解147件矛盾纠纷,成功率99.1%,化解信访案件251件,处置省信访转办件16件,处置舆情8件。近两年,该镇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