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菲菲)连日来,在广元市昭化区插江河卫子镇至柏林沟镇的八里湾竹林樱花园区,当地村民正在开展清杂除草等秋季竹林管护工作,确保竹子顺利生长。
近年来,该区将竹产业发展作为构筑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和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以“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不断做大做强竹产业。
日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2024年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名单,认定全省36个现代竹产业基地为四川2024年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广元市昭化区柏林湖现代竹产业基地成功入选。
好消息的背后,离不开昭化区对竹产业的科学谋划。依托辖区内丰富的方竹、雷竹、楠竹等资源优势,该区编制了《昭化区柏林湖竹林风景线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科学谋划产业布局。
目前,该区已集中建成以卫子镇、柏林沟镇等2镇14村为核心的柏林湖现代竹产业基地3009亩,辐射带动清水、青牛、虎跳等7个镇发展竹产业1万余亩。
“我们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导’原则,采取‘政府+部门+专合社’模式,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00余万元,梯次推进基地建设。”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该区还通过竹旅融合建“样板”,促进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变。围绕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柏林古镇等景区品牌,该区探索出“竹产业+旅游”新业态模式,把竹文化、竹元素、竹产业与自然生态景观相融合:大力发展竹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打造“一主二支”美丽竹林风景线3条30公里;布局竹景观网红旅游“打卡地”11处;引导沿线“农家乐”向“竹林人家”过渡,形成以竹林康养、竹林体验和乡村休闲为主的竹林旅游合力……
发展不止步,实干不停歇。为进一步扩大品牌,该区积极培育省级龙头企业进行竹笋产品精深加工,并配套建设冷库、烘干房等设施。
“竹笋产品年精深加工超6000吨,竹笋就地加工转化率达81.5%。”四川俊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俊英介绍,该公司还成功研发“蜀道原乡”系列清水竹笋、火锅脆片、泡椒竹笋等产品10余种,销售总额超8000万元。其中,出口额达400万美元,并成功解决了1000余人的就地就近务工问题。
接下来,该区将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创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为起点,进一步加大竹产业建设力度;以建设“天府森林粮库”高质量发展县为导向,充分发挥基地引领示范作用,让竹林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独特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