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俊 特约通讯员 陈绍海
“家里的耕地半托管给村里的合作社,他们负责种地,我只管收钱。我还在合作社谋了份拖拉机手的营生,多了一份收入。”这几天,旺苍县水磨镇春笋村村民贾朝明忙着在合作社检修农机具,一点儿也不操心家里的3亩地。
在贾朝明看来,能这样放心托管土地,多亏了旺苍绿优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兴中。该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探索出一条新的托管服务模式——“田管家”,该模式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售一条龙服务,帮助农民破解“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又耽误赚钱”的难题。
2017年,贾兴中带领110户农户创办了该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面对村民们种地机械化程度不高、单打独斗无法形成规模、增收不明显的情况,贾兴中把农户的耕地集中起来,发挥合作社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优势,通过集中种植、科学管理、统一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让农户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殖或务工中,多一份收入。
“通过专业化生产托管服务,玉米亩产由1500斤达到1800斤,增产20%左右;通过水肥一体化服务,化肥利用率增加10%以上,亩用工量减少30%以上,综合节本增效达到亩均350元以上。”贾兴中说。
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蒋波介绍,该合作社探索实施单环节托管、半托管和全托管三种土地托管合作方式,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小农户”模式,有效破解了因技术和设备限制对农业生产成效造成制约的瓶颈。
尝到土地托管带来的“甜头”后,周边村民也陆续将农田耕种全环节交给该合作社负责。2023年,该合作社累计辐射10个行政村共计650余户农户,托管土地面积达0.9万亩。
“通过合作社统一耕作,不仅能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和机械化耕作的推广应用,还能以最少的用药次数控制病虫草害,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下一步,我们将逐步构建‘整村推动、规模连片’托管服务路径。”该镇副镇长杨开勇介绍。
这几天,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格外忙碌。今年,村里35户农户要以自家土地作为股份入股该合作社。
为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该合作社与“股民”精准确认地块、面积和坐标,并重新整地种植玉米,推进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
土地托管不仅托起了村民们心中的希望,也逐步融入了村民们的心田。“埂没了,地平了,心操得也少了,还能腾出时间干点别的事儿。而且还有保底产量,今年的收入应该好于往年。”该村村民吴仕双高兴地说。
此外,该镇还通过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农户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今年以来,全镇社会化服务组织已为1100余户农户提供生产服务和技术指导,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