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郭桂花
连日来,随着气温的降低,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迎来不少前来冬游的市民游客。和面成形,扎孔排气,焖草木灰……11月25日,在月坝火烧馍一条街,10多位火烧馍摊主围着灶台有条不紊地忙活着,他们用精湛的传统手艺讲述着老街的美食故事,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拍摄“慢工出细活”的月坝标配“零食”。
因火烧馍上自然裂开的纹路像花朵,月坝人把它叫“花馍馍”。“以前,一个脸盆大的火烧馍就是全家人的一顿饱饭,也是月坝人出门干活时必不可少的干粮,没想到现在成了我们月坝的牌子货哟,一年在家门口就能挣10多万元钱!”月坝村村民贺长青一边忙着招呼客人品尝火烧馍,一边自豪地介绍。
风景能留住客人身,美食能留住客人胃。从裹腹干粮到备受青睐的旅游商品,月坝火烧馍经历了怎样的“变身”?
“我们的火烧馍卖得‘火’,这跟月坝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月坝村党总支书记吴光成感慨道,月坝村这些年按照“游古村、揽月坝、探溶洞、踏青流、享田园”的总体发展思路,将美丽的原生态资源融入到村庄建设中,建成了集民俗风情体验、乡村主题餐饮、健康养肺运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获得了“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月坝罗家老街入选“安逸四川·玩转天府”文旅新场景。
吴光成说,以前的火烧馍质量、价格参差不齐,给超市和农贸市场供货也不够。后来,随着月坝旅游度假区的日益兴旺,月坝火烧馍的市场需求从景区“捎一点”发展到城里“购一批”,不仅有火烧馍协会统一品牌、质量、价格等,还有专业公司在广元主城区以及周边县区的超市、商户设立代售点,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转变,产品工艺、味道等方面更加“有吃头”。目前,作为区级非遗的月坝火烧馍销售收入实现了翻倍增长,带动户月均增收达到3000元,正在向市外开拓市场。
利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火烧馍“变身”的背后,是利州区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区聚焦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游客集散消费中心目标,立足本土资源特色,积极培育具有利州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同时,该区深入挖掘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打造“你好利州”文创品牌,开发了女皇文创丝巾、折扇、晴雨伞等 10 余款女皇系列文创旅游商品;推出利州香菇、白花石刻、灵芝破壁孢子粉等特色旅游商品,其中,吉香居风干萝卜干(麻辣味·露营版)还荣获2024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