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屏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时下,正是江油市闻名遐迩的折耳根专业村青莲镇苏溪村最为忙碌的季节,家家户户不是在挖折耳根的根,就是在采折耳根的嫩叶、嫩尖。在这里,露地和大棚得到了妙用:露地只生产折耳根的根;而大棚,则是一个“全能选手”,既能生产一季折耳根的嫩叶或嫩尖,又能生产一季折耳根的根。此外,无论是露地还是大棚,每年均可收获地上的老叶,这就是可作为药材的鱼腥草。折耳根在该村可“从头卖到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农户在采收折耳根的嫩叶。
露地、大棚各有“妙用”
12月19日,在苏溪村的田边地都能看到农户采收折耳根的身影。
“折耳根下一次种,可以连续收获3年。头年腊月、正月间种下去,来年国庆前后就可以收获了。”苏溪村一组农户邹仕友一边忙碌一边乐呵呵地说,“我们露地种植的都只采收折耳根的根,1亩可产8000多斤,批发价随行就市,每斤从1.5元到4元多都卖过。我5亩多地,农药每年要300多元、肥料要四五千元,一次性种根投入 5000 多元,效益相当不错。”
用大棚种折耳根则能挣“双份钱”。当天,在苏溪村一组农户邓三容的大棚内,一地粉红色的折耳根嫩叶新鲜欲滴,邓三容半蹲在地上,手持镰刀麻利地收割折耳根嫩叶,并迅速装箱。邓三容说:“我种大棚折耳根有5年了,每年 12 月开始采收嫩叶,第一茬可收2000斤,能抢在元旦和春节期间卖到5元-6元1斤,第二茬一般是在春节后,也能收2000斤,但春节后,随着其他大宗蔬菜陆续上市,折耳根嫩叶就只能卖1元多1斤了。其实,在大棚折耳根刚种的前两年,在收过嫩叶之后,等开春把棚上的薄膜揭掉,还可生产一季根,看各人的技术,1亩可产根6000-8000斤。”
邓三容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成本,种1亩大棚折耳根每年肥料成本在800-1000元,但亩产值有一两万元。
大棚生产的折耳根长出新鲜欲滴的嫩叶
两种模式巧妙搭配
“我们村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折耳根产业,现已有1500亩,带动了绵阳30多个乡镇发展折耳根产业。我们原来只有露地栽培,只能收折耳根的根,因为露地栽培折耳根的叶子是5、6月出来,这时气温较高,叶子太绿没有卖相。折耳根的嫩叶、嫩尖,我们过去都不生产。”苏溪村党总支副书记胡星明说,“后来,我们利用大棚来生产折耳根的嫩叶和嫩尖。现在,全村1500亩折耳根,七成为大棚种植,而且,大多种植户都把大棚和露地结合起来使用。”
据胡星明介绍,在冬季气温达到3-4摄氏度的情况下,大棚既能起到增温的效果,又能形成较大的温差,使折耳根萌发出粉红色的嫩叶,一方面卖相极好,同时也增加了花青素,抢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就能卖个好价钱 。 在 大 棚内,生产嫩叶和嫩尖。嫩尖抢在春节前后与嫩叶同期上市,卖价高达15 元 -17 元/斤,但亩产量只有嫩叶的一半 。 等 到 开春,嫩叶、嫩尖生产季结束之后,把棚上的薄膜掀掉之后,在下半年还可收一季折耳根的根。从全村来看,露地收根的,亩产值在1万-1.5万元,每亩年投入3000多元;大棚收嫩叶或嫩尖之后再收根的,亩产值在2万-2.5万元,但要比露地种植一次性多投入五六千元大棚的钱。
胡星明说,在每年秋季进入下一季生产之前,无论是露地生产还是大棚生产,种植户都必须把地上部分一两尺高的老叶割掉,晒干后就是中药材鱼腥草,有药商长年收购,这样,1亩折耳根的老叶也有约1500元产值。
江油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邓琼芳介绍,在苏溪村带动下,截至2024年,江油市种植折耳根已达1.05万亩。采用大棚的几乎就只有苏溪村。江油绝大多数乡镇仍采用露地栽培折耳根的模式,只收一季根,收根的好处是可以一次性收获,劳动强度不大,受到了许多缺劳力农户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