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广元昭化绘就富民幸福图景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5-01-21

(记者 李洋 侯东)1月上旬,“高质量发展看广元——央省主流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广元市昭化区天雄村。

走进村里,就看到一座座白色外墙的民居干净整洁、一条条产业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一排排产业大棚鳞次栉比……

记者随机找了一家村民的茶铺坐下喝茶,就听当地人说,在村干部的引导下,大伙尝试着把闲置农房设施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发展了民宿、康养等农村新业态,推动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渐渐地,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在村里的浙川协作草莓产业基地,棚内一颗颗饱满红润的草莓从藤蔓中悄悄“探”出头来,让人垂涎欲滴。村民们穿梭其间,正忙着对成熟的草莓进行采摘、分拣,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业主刘宝贵捧着一盆新鲜的草莓笑着说:“去年草莓卖得不错,一亩地能有3万元左右的产值。”

近年来,天雄村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紧握产业兴村这把“金钥匙”,构建起“现代农业 + 集体经济 + 农旅融合”的活力发展场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经济腾飞之路。

未命名-1.jpg

刘宝贵展示草莓(李洋 摄)

现代农业:厚植发展根基,筑牢产业底盘

曾经,天雄村的农田零散、灌溉不便、机械化作业困难重重。但如今,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小并大、梯并田,能排能灌、宜机作业”的科学规划,560亩河谷地与梯田华丽变身,占农田总面积的24.3%。改造后的农田,整齐规整,灌溉自如,大型农机具往来穿梭,效率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设施农业成为天雄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新建的40亩葡萄连栋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至此,全村设施农业面积达400亩,占农田面积的 17.4%。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让农产品错峰上市、提升品质成为可能。

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天雄村还建成了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和农事生产服务中心。在这些中心里,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1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致力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让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等农产品在走出田间地头时,就披上了高附加值的“外衣”,实现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华丽升级。

image.png

新建温室大棚(李洋 摄)

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强劲动能

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进程中,天雄村创新求变,建立了以本村为核心的多村联合党委、多村联营集体经济发展机制。通过成立强村公司,推行“党支部 + 集体经济组织 + 合作社 + 产业链 + 农户”“党支部 + 集体经济组织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等联合发展模式,将各方力量紧密凝聚在一起。

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为集体经济发展指明方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资源,确保发展有序推进;合作社整合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链延伸拓展,提升产品附加值;农户则以土地、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共享发展红利。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种强大合力下,2024年,天雄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2万元大关,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

未命名-1.jpg

浙川协作草莓产业基地(李洋 摄)

农文旅融合:点亮乡村魅力,拓宽增收渠道

依托千年昭化古城这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天雄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和民宿康养产业。458户农房换上了三国文化街区主题风貌的“新衣”,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新建和改造提升的5家民宿,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温馨舒适的休憩之所。“游古城、转乡村、采果蔬、住民宿”等一系列体验项目,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2024年,天雄村共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乡村小道上车水马龙,农家乐里欢声笑语,农产品采摘园里热闹非凡。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带火了村庄,也富了村民的“口袋”。据统计,这一产业带动稳定务工就业120余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农家茶铺的一角(李洋 摄)

探索治理新模式:昭化区的“多重”发力

天雄村一处处乡村美丽、产业兴旺、村风和谐的画面,正是昭化区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围绕强化功能提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发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昭化区大力推进“五网建设”。新(扩)建与修复多条道路,为村民出行、农产品运输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通过改造人饮管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实施弱电改造与强电入地,稳定电力供应;提高天然气普及率,实现光纤宽带和5G网络全覆盖。同时,积极开展防洪排涝等设施建设,综合治理河道,新建堤防与生态护岸,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设施长期发挥作用。 

为改善乡村环境,昭化区全面开展“三大革命”。以天雄村为核心,在多个村推进“厕所革命”,完成810余户农村户厕改造。结合电力改造,建设5.7公里污水主支管网,有效治理污水排放。实现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昭化区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秉持“实用兼具美观”原则,对534户民居进行整治提升,打造45户特色庭院。在重要节点融入三国文化与传统文化,打造生态微田园和文化小品,营造出兼具颜值与内涵的乡村环境。

未命名-1.jpg

天雄村党群服务中心(李洋 摄)

党建始终贯穿昭化区的新村建设,当地通过设置标识标语,激发村民建设热情。12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组建包联共建队伍,开展多项行动。依托天雄村史馆,弘扬脱贫攻坚与东西部协作精神,让村民铭记奋斗历程。 

此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昭化区建设调解室、警务室等活动阵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供销体系便民服务,实现95%的便民服务事项“不出村”办理 。通过“道德积分制”、道德评比、文娱活动以及“爱心妈妈”帮扶等举措,培育文明乡风,打造幸福生活圈。

如今,昭化区的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治理高效,公共服务优质,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成为乡村发展的生动范本。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