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胡月 王海 杨超
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眼下正是抓好小春田管、大春备耕的重要时节。连日来,雅安市雨城区各地纷纷赶早春、抢农时、战春耕,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农资储备、土地翻耕……一幅幅春耕备耕的景象次第展开。
耕地机在田间开展翻地作业
小春田管不放松
“现在长势比年前好多了。”2月18日上午,在陇西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一块菜田里,该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叶小丽蹲在田边,仔细检查着莲花白的生长情况。她不时轻轻拨开叶片,观察其长势。只见菜苗叶片肥厚、颜色翠绿,整体长势喜人,叶小丽说道:“不过现在气温低,还是要加紧追肥,少量多次补充养分,增强菜苗的抗寒能力。”
为应对低温和降雨对莲花白生长的影响,叶小丽指导农户采取分段施肥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叶小丽及其同事的精心指导下,农户们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如今,莲花白长势良好,农户们对今年的莲花白产量和品质也充满了信心。
当前正值小春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该区农业农村局提前部署,紧紧围绕“稳面积、增产量、提效益”的目标,成立了由35名农技员组成的春耕生产技术指导队。他们以“课堂培训+田间教学”的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指导服务,全面为当地农户讲解农作物防冻抗寒、防病治虫和叶面追肥等种植、管理技术,确保夏季粮油高产稳产。
蔬菜基地翻地忙
在多营镇的蔬菜基地里,轰隆隆的机械声此起彼伏。当地村民正娴熟地驾驶着耕地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进行翻地作业,为后续播种玉米做好准备。基地里,秋冬种植的莲花白个头饱满圆润,村民们正抢抓时间采摘,为春季种植留出土地。
“我们基地主要种植辣椒、莲花白、玉米等作物,现在一边抢收秋冬茬蔬菜,一边翻土犁地,确保3月让玉米顺利下种。”基地负责人曹忠贵介绍。通过错季种植模式,基地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确保不同季节都有蔬菜上市,既保障了市场供应,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据了解,该基地大春季节作为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科研试验基地,重点开展玉米品种选育,成功选育了“川单99”等优质高产品种,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了科技支撑。小春季节则由当地蔬菜种植合作社开展蔬菜种植。目前,秋辣椒已全部采摘完成,每亩产量达6000斤,亩产值2.28万元;莲花白还在采收中,每亩产量达10000-12000斤,亩产值超过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同时,基地还吸纳周边50余名农民从事蔬菜种植管理和采收等工作,带动人均年增收1500元,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
农资店备货充足
“上面有量杯,写清楚了用量的,一定按照标准用量使用。”在四川农大正红农资店里,各类春耕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商品整齐摆放。不少群众开始购买种子、农膜等农资商品。销售人员一边忙着打包,一边为前来购买农资产品的群众讲解种子培育、施肥、打药等管理方法,现场一派热闹的农忙景象。
“这家店的产品有保证,我买得放心。”家住附近的李在均已经在这购买农用物资很多年了。他告诉笔者:“每次他们都会讲清楚种植密度、用法、用量,按照他们说的种植方法种就对了。”
截至目前,该区已储备化肥3144吨、农药20吨、农膜45吨,完成玉米种子备案120个品种/次,共40180公斤;水稻种子备案17个品种/次,共843公斤。总体上货源储备充足,能够有效保障春耕生产需求。
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加强小春农作物田间管理指导,做好春耕物资储备和农资市场监督检查,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培训,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