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佳雨 李欣蕊
2月18日,正值雨水时节,在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双石桥村的丹参种植基地里,丹参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为该村的发展开出“致富良方”。
“这几天的雨来得及时,这个苗已经出来了,后面要跟着除草……”当天上午,雁江区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和该村二组组长阳隆林正查看丹参种苗生长情况,交流种植经验。
该村的丹参基地主要分布在山坡地带。放眼望去,一排排铺上薄膜的田垄整齐划一,蔚为壮观。而这些土地曾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和贫瘠的低产地。如何激发坡地活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雁江区供销社了解到当地的发展需求后,发挥基层供销社优势,积极为村里寻找合适的产业。经过前期走访,结合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中药材品种资源,2024年10月,市、区供销社联合四川省蜀地源中药材有限公司,在该村流转土地200多亩,建设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丹参。蜀地源公司负责种苗供应、种植技术指导和成品药材回收。
“这个基地的丹参播种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发放工人工资10余万元,预计每亩丹参的产值在6000元以上。”该区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说。
“把土地流转给供销社,村民都很放心。除了土地流转费,还可到基地务工挣工资。平时需要50多个人做工,忙时需要150多人,一天有70元收入。”阳隆林笑着说。
一株小小的丹参,搭建起中药材种植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桥梁。今后,雁江区供销社还将继续发挥基层供销社优势,因地制宜盘活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