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罗攀 李斯琦 江云骢 李俊举 记者 李全民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暖阳倾洒在广元昭化的广袤土地上,昭化烟区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烟农们驾驶着拖拉机,在田间地头忙碌穿梭,奏响了育苗备耕的动人乐章。与此同时,昭化区局(分公司)紧紧抓住农时,积极开展烟菜轮作、政策宣讲、有机肥推广等工作,一幅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春耕图在川北山区徐徐铺展。
烟菜轮作,拓宽多元增收路
为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高土地利用率,昭化区局(分公司)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探索出“烟 - 粮”“烟 - 菜”轮作新模式,推动基本烟田与基本农田有效融合。烟叶采收后,烟地养分富足,正是种菜的好时机,既不浪费土地资源,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太公镇高照村烟农王咸勤便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去年九月烟叶采摘结束后,他的百亩烟地一度闲置。了解到烟菜轮作模式后,王咸勤流转周边土地,共计500亩,种上宽板青菜和大头菜。在区农业农村局支持下,绵阳市梓潼县蓉真合作社提供种源与技术,还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解决销售难题。
柏林沟镇助国村的年轻烟农何磊也紧跟步伐,开展200亩烟菜轮作,种植大头菜。太公镇沈继富的70亩烟地种满宽板青菜,以0.17元/斤的价格计算,亩产7000斤左右,产值超1100元。如今青菜成熟,田间一片繁忙。大头菜11月播种,次年2 - 3月采收,亩产可达4000斤左右,采收后正好衔接下一轮烟叶种植,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守住烟田的同时,也严守耕地红线。
精准服务,政策宣讲暖人心
为深入实施烟叶育主体战略,市局(公司)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涵盖肥料投入、农药投入、专业化烘烤及分级等方面。今年复合肥补贴最高额度提升至235元/亩,补贴门槛降低,惠及更多烟农。
昭化区局(分公司)积极响应,下发《致烟农朋友的一封信》,详细介绍补贴政策、提升烟叶质量措施及注意事项。基层烟点多次组织政策宣讲,现场解答烟农疑问,确保政策深入人心。
春节期间,区局(分公司)联合太公镇政府,抓住返乡潮开展返乡人员宣讲会。向返乡人员讲好种烟优势,如烤烟耗时短、收益高,在家门口就能致富;讲清技术保障,有专业技术人员和网格员指导;讲明收购价格,专卖专营、优质优价。本地职业烟农沈继富分享种烟经验:“我种烟五六年,从20亩发展到去年70亩,光种烟就挣了10多万元,再加上种菜收益更可观!”以身边人、身边事吸引更多人投身烟叶种植。
沃土生金,有机肥推广全覆盖
今年,昭化烟农有了一项“新任务”——给烟田施用有机肥。起初,不少烟农心存疑虑:“以前用化肥,现在用有机肥成本高,产量会不会降?”面对质疑,区局(分公司)选取部分烟田作示范点,进行有机肥与化肥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施用化肥的土壤易板结,而施用有机肥的烟田,烟叶长势喜人,叶片肥厚、色泽鲜亮,病虫害明显减少。
烟农沈继富算了笔账:“往年种烟每亩用40公斤化肥,现在用有机肥后,每亩只需35公斤左右复合肥,成本降低,还改善了土壤结构。”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烟农们纷纷转变观念。
为确保有机肥推广顺利,区局(分公司)广泛宣传、政策扶持、改造设施,提高有机肥产能和质量。2025年,昭化区金源合作社集中生产供应有机肥4400余吨,实现全市烟区有机肥使用全覆盖。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广元昭化的烤烟产业正沿着绿色、高效、增收的道路大步迈进。烟菜轮作让土地生金,精准政策让烟农安心,有机肥推广让土壤焕发生机。在政府、企业和烟农的共同努力下,昭化烤烟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带领烟农走向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