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冯欢 唐杰 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
6月20日,广安市广安区举行2025年防汛减灾综合应急演练。演练模拟西溪河流域遭遇10年一遇洪水,该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民兵应急连、消防救援大队等迅速开展预警发布、人员转移、落水群众救援等科目演练。
该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构建“技防+物防+人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精密布防,迎接汛期挑战。通过智慧防汛系统,实现精准预警;备足防汛物资,快速响应;强化基层防汛,确保力量覆盖至最前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20日,笔者走进广安区防汛抗旱指挥中心,看到占据整面墙壁的大型电子屏幕,实时显示全区23个乡镇(街道)、48座水库和61个山洪灾害危险区的监控画面和数据流。一旦系统报警,预警短信平台会点对点发送信息,确保信息快速精准传递。
今年以来,这套智慧防汛系统已发出预警2次,为应对强降雨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撑。
该区水务局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内,应急照明灯、救生衣、编织袋等物资排列整齐。区级库房主要储备关键性、大型及通用性物资,各乡镇(街道)、水库管理单位及重点山洪危险区的村组则依据自身需求配备相应物资,建立“前沿储备点”。
汛期前,专业团队对全区各级储备物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物资随时“拉得出、用得上”。
6月23日,该区北辰街道网格员蒋大君和搭档开始当天的巡河工作。广安区数百名网格员活跃在河道沿线、水库周边等重点区域,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发现险情隐患的“第一双眼”,传递预警信息的“重要一环”,更是组织群众转移避险的“关键纽带”。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组建专业抢险队伍319支,储备防汛物资3.9万余件,排查整改隐患 441 处,构筑起坚固的防汛救灾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