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组轩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文/图
七月的富顺县古佛镇凤仪村,千亩稻田翻涌着青绿色的波浪。该村新上任的党总支书记邹安彬赤脚踩在湿润的田埂上,俯身轻托一株灌浆饱满的稻穗。“稻子灌浆,正是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产业也一样。”7月22日,邹安彬告诉记者,稻粱产业是凤仪村的农业主导产业,但却面临链条短、卖价低的困局。
邹安彬(左)在试验田查看水稻长势
为此,邹安彬带领村“两委”策划开展“稻田摄影赛”“开镰节”活动,让“凤仪米”故事提前“飘香”。
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富顺县委组织部针对重难点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人难选”痛点,拿出22个重难点村党组织书记岗位,面向优秀年轻干部张榜招贤。通过面试、联审、考察、公示等程序,最终选派22名平均年龄31.7岁的干部驻村攻坚。原为古佛镇机关年轻干部的邹安彬,正是其中之一。
7月15日,赵化镇古木村蚕桑园绿意盎然,到任四个月的胡旭谋划的喷灌设施即将落地,为蚕桑精准“解渴”。今年3月,这位年轻干部和邹安彬一样通过“揭榜挂帅”,从53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2名扎根重难点村的揭榜干部之一。
四十公里外,东湖街道云丰村党总支书记李鸥翼的转变同样深刻。初到云丰,文件中的“民生短板”变成了脚下坑洼的道路、眼前老旧的设施。她放下笔杆子,卷起裤腿子,更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化解了一起长达19年的邻里坚冰。李鸥翼感慨:“在机关写材料讲求‘精准’,在田埂上则需要‘共情’。老乡舒展的眉头,才是乡村振兴最真实的答卷。”
富顺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203个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全面优化,重难点村中已涌现8个省市县和美乡村样板,选派的22名揭榜干部已有4人被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