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制药学女生另类择业的背后 跨界做蜂疗 她是为了啥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7-23

核心提示

●鲜雪梅,一个生化制药专业毕业生,因奶奶长期受腿部肌肉痉挛折磨,偶然接触蜂疗并见证其神奇疗效后,毅然跨行成为蜂疗师助理。她自学针灸,考取多项资质,最终叩开四川省高新技术蜜蜂研究所蜂疗科的大门,开启职业新路。
  ●鲜雪梅每天与12箱中华蜜蜂相伴。她精心挑选18至25日龄的工蜂用于蜂疗,因取蜂时被蜇、出现过敏反应是常事。尽管如此,她凭借蜂针疗法的抗炎镇痛效果,为众多患者缓解病痛,也让自己在蜂疗领域不断成长。
核心提示
  ●鲜雪梅所在的蜂研所蜂疗科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三甲医院合作,推广正规、专业的蜂针治疗。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蜂疗从传统疗法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让更多人体验到蜂疗的神奇。

  (李冰倩 李思语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王爱琳 张雪 文/图)正午刚过,气温攀升,蜜蜂进入了一天中最躁动的时间。7月18日,在位于成都郊区的四川省高新技术蜜蜂研究所(简称“蜂研所”),蜂疗师助理鲜雪梅戴上防护面罩,轻启蜂箱取出蜂脾,用特制亚克力小盒扣住几只四川常见的中华蜜蜂,再将蜂箱归位。
  “取蜂时心要静,手要稳。”她的指尖还残留着昨日被蜇后的微肿,轻声说,“一慌张,蜂群就会攻击你。”
  这位1992年出生的女孩,从事蜂疗相关工作已有4年多。她毕业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制药专业,曾先后在广安武胜和成都的制药厂工作。专业对口,工作前景安稳,人生似乎已沿着既定轨道前行。
  为什么她会“弃药从医”、转去从事蜂疗师这样小众的工作?带着疑惑,记者跟随鲜雪梅,体验了她一天的工作。

未命名-1.jpg

鲜雪梅在工作中

跨界选择:见证蜂疗治愈奶奶
  生化制药专业毕业的鲜雪梅,之所以会跨行成为一名蜂疗师助理,还要从她的奶奶说起。鲜雪梅是奶奶带大的,祖孙感情深厚。她的奶奶由于长年劳作,患上了严重的腿部肌肉痉挛,尝试过很多医疗办法,疗效都不太理想。
  “严重的时候,她半夜疼得泪水在眼眶打转,我只能抱着她。”鲜雪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次偶然的机会,鲜雪梅在成都认识了一位“赤脚蜂疗医师”。这位医师本是养蜂人,自学针灸后,免费为乡邻做蜂疗,口碑很好。
  鲜雪梅看了这位蜂疗医师给人下蜂针的过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奶奶从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偏远的大粱村里接到了成都接受蜂疗。没想到,3个疗程结束后,奶奶的腿部肌肉痉挛再也没发作过,直到78岁离世都没有再痛过。
  “我学的生化制药,了解一些蜂毒肽(蜂毒液主要活性成分)的基本知识,但是近距离接触临床效果,这还是第一次。”鲜雪梅说,正是看到蜂针疗法的疗效如此神奇,她对蜂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0年起,她自学针灸,陆续考取健康管理师证、医师资格证、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红十字救护员证等资质,叩开蜂研所蜂疗科的大门。

487568651a69731e0966b74a3f15a456_8d7acd74bdd12c9e1122bcf1a03ff907.jpg

用蜜蜂为患者治疗肩颈疼痛

以痛止痛:蜜蜂蜇出的勋章
  在蜂研所蜂疗科,12箱蜂疗专用的中华蜜蜂是鲜雪梅最亲密的“战友”。每天清晨,查看蜂群状态是她的第一件事。选取18至25日龄的工蜂是门学问——幼蜂色浅毛茸,药性不足;老蜂黑黄深暗,攻击性过强。唯有青壮蜂才能兼顾疗效与安全。
  蜂疗师的成长路上,被蜂蜇、出现蜂毒过敏反应是难以避免的经历。一般情况下,蜜蜂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如果取蜂时动作过大,让蜜蜂感受到挤压,就可能会蜇人。
  “最开始学取蜂下手没轻重,经常被蜇,严重时双眼肿得睁不开,三天看不清人影。”鲜雪梅回忆,有次晨间取蜂被蜇耳后,过敏反应迅速蔓延,她却坚持完成当天所有预约,直到医治完最后一位七旬痛风患者,才让同事帮忙拔下耳际蜂针。
  蜂针疗法融合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生物药理。当患者带着痛风肿胀的关节或僵硬的腰背前来,鲜雪梅先用蜂毒做皮试:“15分钟内无中毒反应才能施针。”随后将蜂针精准刺入痛点,蜂毒中的活性物质随即注入,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0e7812bdbd0ca9db839138914a906a5c_38ab1839809c9a77680b0f85c41b5be7.jpg

鲜雪梅(右)向记者讲解蜂疗原理

携手医院:赤脚疗法走向规范
  蜂疗,狭义上单指蜂针疗法,即将蜂针液的药理作用与针灸学原理相结合,用镊子夹住活蜂胸部,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双翅,置于穴位上令其螫刺,也可用镊子将蜂针取下点刺或散刺相关穴位;广义上则指蜂产品入药治病、保健的操作。
  进入蜂研所蜂疗科后,鲜雪梅跟随科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蜂疗保健师王勇刚系统性学习了蜜蜂经络操、蜂产品临床应用、蜂针疗法实操等技艺,每天协助开展公益性蜂疗约5场,每场持续2小时。其间不收取诊疗费用,每只蜜蜂按照38元饲养成本价计费。
  “我国对于诊疗资质方面的管控自有体系,严格来说,我们免费为消费者提供蜂疗服务,更多是一种文化推广。”鲜雪梅介绍,她每个月薪资在6000元左右,其中绩效部分来源于单位相关蜂产品的销售。
  为了让川内更多患者体验到更加正规、专业的蜂针治疗,蜂研所已经和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三甲医院营养科室、针灸科室达成战略合作。为合作机构挑选品质最好的针灸专用蜂,也是王勇刚、鲜雪梅等蜂疗文化推广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未来,我们希望蜂疗从大家印象中的传统疗法,不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鲜雪梅说,“就像用蜂疗帮助亲人那样,我希望更多人能体验到蜂疗的神奇。”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