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一颗黄桃的千里乡愁——乐至特色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5-08-04

7月30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乐至县龙门镇茜麒家庭农场的果园时,一辆满载着金黄色黄桃的小货车从农场缓缓驶出。果农刘用素站在田埂上,目送着小货车渐行渐远,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笑意。这已经是她多次为在广州、深圳打拼的儿女寄去家乡的甜蜜了。

未命名-1.jpg

果园一隅

“我平时在果园打零工,看到果子品质好,买了点尝,味道真不错!儿女吃了也说好。”刘用素笑着说。

这几箱跨越千里的鲜果,不仅饱含着游子的乡愁,更是棕树村以特色小产业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的甜蜜见证。

刘用素放下贴了半辈子地板砖的活计,如今在果园打零工。“一百多块钱一天,一年挣到一万八左右,比外出打工强。”朴实的账本背后,是产业振兴带来的实实在在获得感。


未命名-1.jpg

采摘黄桃

果园里,像刘用素这样在家门口重获生计的村民不在少数。村民杨小琼,曾是贫困户,自果园初创就在这里劳作,一做就是七年,稳定的收入支撑着她的家。

如今,果园的丰收,是农场主江春梅与丈夫韩水兵7年坚韧扎根的果实。

2018年,她们在这片60余亩的土地上开始创业。此前在四川仁寿培育李子苗亏损18万元的经历并未击垮她们,怀揣着对农业的不舍和“不服输”的劲头,她们回到家乡,重新出发。新农人的韧劲与智慧在此时显现:钻研抖音等线上技术视频,远赴江苏、仁寿等地“取经”。从最初的品质欠佳、产量低迷,到如今蟠桃、黄桃、李子挂满枝头,品质赢得市场青睐,吸引了成都、贵州乃至迪拜的客商。今年五月至今,仅黄桃就实现销售收入超10万元;截至目前,今年果园总产值已突破20万元。

未命名-1.jpg

黄桃

“田园生活很满意,看得到希望。”江春梅目光笃定。这希望,不仅是产业的丰收,更是亲情的回归。“钱随时可以挣,但父母年纪大了,回来能照顾他们。”这朴素的心愿,正是无数返乡创业者的动力源泉。江春梅的果园,固定吸纳8名村民就业,采摘旺季用工达40余人,全年支付劳务报酬约6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和脱贫户稳定增收。

在棕树村的产业版图上,这60亩果园是村党总支引领产业振兴的一块闪亮拼图。

村党总支书记蒋治凤介绍,村两委立足资源禀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集体发展杂柑143亩,引进稻虾综合种养100余亩,扶持肉牛、生猪、山羊养殖及养蚕大户,形成了多业并举、融合发展的振兴格局。2024年,村集体通过产业经营、资产出租等途径,收入稳步增长。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强特色产业,探索农旅融合;同时深化农村改革,盘活集体资产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更显著、可持续的增长,为全村发展和村民福祉提供坚实支撑。”蒋治凤对未来充满信心。而江春梅的目光则落回果园的土壤,谋划着新的提升:“我们计划引进改良早熟黄桃品种,依靠科技进一步提质增产。”

这座生机盎然的果园,正用金黄的果实编织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每一颗饱满的黄桃都承载着双份甜蜜——一头系着游子舌尖的乡愁记忆,一头牵着果农鼓起的钱袋子。当小货车驶出村口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箱箱新鲜水果的旅程,更是一个小村庄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激荡起的美丽涟漪。这里,传统农业正焕发新生机,小小黄桃成为联通城乡的情感纽带,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在这片沃土上渐次舒展。(供稿/供图:乐至县融媒体中心 张凤莉 姚阳 康汶艾)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