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罗敏 文/图)“宣传上要更突出特色”“抽奖环节还要想办法优化一下”……5月20日,四川省第二届“村BA”川东北赛区比赛结束后第三天,广元市青川县蒿溪回族乡的50多名基层干部再次回到赛事举办地——地坪村,在村民兰成会家的院坝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整个赛事的筹办进行了复盘。在地坪村举办的“村 BA”川东北赛区比赛人气爆棚。接住比赛“流量” 为村里聚人气旺商气 此次赛事期间,来自各个地方的球员、裁判、游客、商贩纷纷涌入地坪村。对于常住人口不足千人、各项业态都尚处于培育阶段的地坪村来说,举办省级比赛显然是一件“大好事”,但也是一件“麻烦事”。几千人一拥而入,对当地的接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等都是一场考验。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幕:蒿溪回族乡党委书记王军成胸前挎起抽奖箱,每每中场休息时上台充当“工具人”;蒿溪回族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袁超在手机上一顿猛操作,发布赛事亮点吸引更多观众到场;满庭芳花园餐厅老板丁小平招待好一桌桌来客后,又赶着奖品羊儿出现在球场;尘外水尚茶寨民宿老板李明开着观光车满村跑,深夜12点还在拉客…… 人人都是村里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人分饰多角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来村里的客人,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体会到宾至如归的快乐。”王军成说。作为篮球爱好者的他,有着运动员般的精气神和活力感。而除了对体育本身的热爱,他深知,每天上千的人流为村里聚人气、旺商气,带来了更多可能。 如何接住这波“ 流量”?唯有干群齐上阵。 早在3月份,全乡便着手赛事准备工作。全体干部参与其中,另外还动员了 100 多位应届大学生、经营业主等充当志愿者。 村干部手持号码牌分发给入场观众,现场挥旗打鼓调动气氛;村民们当起了交通指挥员,自家院坝也成了免费停车场;志愿者在人群散去后收拾市集上遗留的垃圾……他们共同奋战,力图让这次观赛之旅在游客观众心中留下好印象。乡干部(右)成气氛担当。全民来“众筹” 合力炒好“一盘菜” 在赛场内外,诸多“众筹”元素让游客感受到地坪村的用心和诚意。 在球员就餐区、休息区,许多不成套的碗筷、桌椅、板凳兴许不够美观。但因资金有限,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这些物品都是赛前从乡政府办公室、干部家里搬过来的。 而观赛幸运观众的奖品也来自“众筹”。地坪村距县城约30分钟车程,如何吸引更多人前来观赛?地坪村“豪掷”大奖引来人气。这些奖品包括山羊、洗衣机、双开门冰箱、拖拉机等。 每到球队休息时间,乡干部便赶着山羊、推着家电走球场,将观众热情推向高点。细看这些奖品来源,有的出自隔壁青光村,有的出自青川本地企业,有的则由广元当地企业赞助。“看到‘村BA’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大赛进行中还不断有商家跟我们联系,主动赞助奖品。”袁超笑言,“村BA”的带动效应显而易见。 走进球场另一边的市集里,一个高约两米的啤酒瓶造型装置颇为引人注目。这是由地坪村民宿、滑翔伞项目经营户等共同出资打造的“小景观”。“作为大赛的配套活动之一,游客只需付1元钱,现场啤酒不限量供应。”出资人之一李明说,希望能花小钱、干大事,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地坪村。 实际上,不只是本次赛事,近两年,蒿溪回族乡将体旅融合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屡屡尝到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带来的“甜头”,赛后总结更是成了乡干部队伍的惯例。“既是总结经验,也是优化提升。目的就是要在下一次赛事活动中,提高村民、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王军成让大家畅所欲言,从群众文体活动的“乐子”中,谋划出地方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