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典型案例邛崃市上榜!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1-11-16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徐婷)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全省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典型案例》,邛崃市高埂街道“有偿使用共同管护”建后管护模式作为典型之一被列入其中。

image.png

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


“三分建、七分管”,建后管护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看看高埂街道的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实践吧!

近年,邛崃市投入约1.7亿元,在高埂街道建成高标准农田3.9万亩。项目建成后,实施业主将工程设施总量和分类工程措施明细移交街道,街道再将移交资产量化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与村签订管护合同,做到产权明晰,责任落实到位。2017年以来,邛崃市高埂街道积极探索建后管护新路,建立三大机制,形成“有偿使用共管共护”管护利用模式,有效解决了建后管护难题,打破了多年“重建轻管”的工作格局,推动农田工程长久发挥作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实行“三级组织”联动监管机制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组巡、村查、街道督的“三级组织”联动监管机制,落实监督职责,建立巡查台账,及时发现基础设施损毁情况。高埂街道为建后管护监管主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运行管护的监管职责,负责监督、检查工程设施运行管护工作和责任的落实情况;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建后管护主体,同街道签订管护责任书,负责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村民小组负责高标准农田内生产设施常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村(社区),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督促种植业主、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维修整改。

二、实行“三方主体”联合维护机制

建立种植业主、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镇土地合作联社“三方主体”联合维护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高效管护高标准农田。种植业主负责承包经营、流转经营土地上的作业道路、灌溉沟渠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村、组道路、提灌站、机井、主要沟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镇土地合作联社负责提供维护标准与技术指导,组织培训土地规模流转种植业主、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交流管护经验,提高管护水平。

三、实行“公共设施”有偿使用机制

高埂街道经过充分调研后出台土地流转指导意见,实行公共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制度。在流转土地时,按照20元/亩·年的标准,由各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同步收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费用,用于高标准农田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维护,节余资金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全街道每年从中实际花费约30余万元用于维修维护,目前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运行正常。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