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格绒泽仁 记者 杨琦)9月5日,在乡城县白坝村便民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四郎多吉正手拿饲料盆,撒料喂鸡,忙得不亦乐乎,只见一只只肥硕的藏鸡争先恐后的觅食,时不时传来阵阵鸡鸣声,现场一派热闹景象。四郎多吉撒料喂养藏鸡51岁的四郎多吉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养殖业的感情,他没有像其他邻居一样外出务工,而是学习钻研起藏鸡养殖技术。养殖初期,他也曾遇到许多困难,甚至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但作为邻里眼中的养殖能手,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10多年来,他一直学习先进经验,并不断总结,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藏鸡养殖大户。记者了解到,白坝村便民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2023年出栏藏鸡500余只,出售藏鸡蛋10000余枚,养殖收入达到了30余万元。帮助村里3户困难户在合作社务工实现就业,同时邀请当地36户村民入股合作社,实现了户均分红1300余元。“预计2025年合作社出栏藏鸡1500余只,出售藏鸡蛋突破30000余枚,到时村民户均收入将翻一番。”四郎多吉表示。四郎多吉养殖的藏香猪“我想通过发展特色养殖业,带领村民致富增收。目前,我正在学习养殖藏香猪、藏奶牛、土蜂蜜等养殖技术,也初具规模;只要是能让村民致富增收的路子,我都要义无反顾的去探索。” 谈到下一步发展,四郎多吉信心满怀。(乡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9-06
王程淋出生于1986年9月,是眉山市彭山区金烛村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现担任成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成林寿香稻农业公司总经理、粮香源家庭农场主、彭山川泽泻协会副会长,从事农机服务1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王程淋的合作社不仅帮助当地的农民就业,而且为当地,乃至全国无暇种植管理田地的农民解决了种地问题,他用自己的实践书写了一个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故事。启航——我有一个“农机梦”金烛村以种植水稻为主。世世代代的农民主要通过传统人工方式收割水稻,不仅耗费人力,而且效率极低。王程淋回忆道,小时候随父母去稻田里割稻子,忙来忙去,一上午的时间,也只能割两三分地。看见村里的农民为繁重的农活累得直不起腰,王程淋从小就萌生了改变农民种植农业方式的想法,他想改变过去农民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生活。听说用收割机几个小时就可以将农民两三天时间工作完成,王程淋便想着买台收割机。当时缺少资金,他只购买了一台价值一万元的国产二手收割机。由于不懂技术和修理,机器故障百出。一些日子下来,钱没挣到,还倒贴了不少。为改变这种局面,村两委成员积极给王程淋寻找“师傅”,并让他利用农闲时节去各地学技术。2004年,国家出台的一项政策,让王程淋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年,国家下达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资金。在这种政策环境下,他将二手的收割机卖了,购买了一台崭新的收割机,由于国家的补贴,原先需要花费5万多元的收割机,王程淋只花费了3万多元。农忙时节,农民们从早上开始排队用机器,一直到晚上。那一年,王程淋不仅将购买机器的成本全都挣回来,还多挣了几万块。有了机器,有了技术,王程淋逐渐在农机服务上大展手脚,终也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成立农机合作社,大家一起造梦2011年4月,在自己的事业渐渐稳定后,王程淋萌生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想法。王程淋和村干部一起,挑选了村上8户农户,成立了成林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机耕、机播、无人机植保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广和服务。2014年,王程淋将原来村里300亩种植金银花的土地承包下来种地,解决了土地面临撂荒的问题。王程淋不断尝试新技术,大力推动彭山区粮食增产增收、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细。2020年,彭山区成林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眉山率先尝试“工厂化育秧”技术。让每亩土地增产10%以上,实现节省育秧成本70%以上,每亩均节本增效150元以上,带动周边农户6000余亩,近年示范带动近2万亩。2022年,王程淋成立“粮香源家庭农场”,将公义镇欣荣村土地1000余亩的退果还耕面积流转种植粮食作物,探索开展稻鱼鸭种养循环模式,实现亩增加生产效益1000元以上。王程淋小时候的“农机梦”实现了,然而,他并没有止步,而是选择继续深耕在“农机”这条路上。截至目前,王程淋的农机作业面积达3万余亩,有固定机手八个,大型机械40余套,实现了农事生产的机械化操作。作业服务总收入300余万元,年利润达110余万元,带动农机从业人员50人以上,王程淋同志的不懈努力下,成林农机专合社先后被彭山县委县政府评为2012年度“优秀专合组织”、2013年度“专业合作组织先进集体”、被省农业厅授予2014年“四川省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把“蛋糕”做大,再把“蛋糕”分好由于收割机的使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性,本地的小麦收完后就闲了下来。为让收割机充分发挥作用,王程淋便在农闲时期开着收割机到外省四处去找活儿。几年的时间,他的收割机几乎走遍了全国各个省份,农机队伍也在逐步壮大。但不管走到哪里,王程淋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没有忘记党组织给他的帮助。他希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用党员的身份去帮助更多的人。2016年,王程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他不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组织的平台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农民夜校、党员志愿服务队……王程淋和农机队伍的身影处处都在。他不仅向其他种粮大户和小规模农户提供各项社会化服务,还把自己的技术教给村民,共享农机。同时,抱着为农民服务的宗旨,王程淋还为困难农户免费作业,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王程淋表示,在党的好政策下,他正着力于将业务做得更大,建起自己的合作社党支部,发展更多的党员,让基层党员发出耀眼的光芒。从一个农村娃到眉山市彭山区成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从摸爬滚打赚到第一桶金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对王程淋来说,他的今天不只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他骨子里那份深深的“家乡情”。他用自己的踏实、肯干、责任、担当,书写了一个乡村返乡好青年的样本。(供稿:彭山区委宣传部 刘凤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04
张勇出生于1986年,是彭山区江口镇土桥村村民,他怀揣梦想,通过电商销售助力当地水果远销国内外,创立眉山市宝轩水果专业合作社、彭山区玖香园电子商务公司,带动当地及周边80余名村民就业,平均为每个家庭增加了4万余元的收入,解决残疾人就业15人,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了人生的理想和价值,以不屈不挠的品质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为社会带来巨大贡献,并于2023年获评“诚实守信”眉山好人。张勇残缺的是身体,不是梦想走进彭山区玖香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四五辆电动三轮车进进出出,工人们全神贯注打包、装箱柑橘,张勇满脸红光、干劲十足,指挥着公司的日常事务,很难看出他有残疾。张勇幼时遭遇意外导致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缺失,这让他的生活从小就充满艰辛。但父母的关爱让他没有因此气馁,而是乐观面对,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张勇说:“对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讲,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身体上的残缺并不影响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我几乎是逼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用在高考上。”区残联了解到他的情况,也为他申请了助学金和生活补贴,最终,张勇成功完成了学业,顺利拿到了四川大学社会管理学的毕业证书。学业上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忘记残疾人的不易。在彭山区黄丰镇担任残联专干职务时,他肩负岗位职责,密切联系残疾群体,听取收集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实际困难。“大部分残疾人生活都很困难,有些几乎一家人都没有劳动力,只能靠一点政府补助生活,住的地方跟猪圈就隔了几根柱子,镇上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张勇说,这些场景到现在都历历在目,那时政府补贴也有限,一家人只有一两百块,尽管当时工资微薄,他还是坚持每个月自掏腰包买米买面,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橘子熟了,他闻着橘香“橙”风而起2010年至2015年,张勇在黄丰镇任职残联专干期间,偶然接触到了水果电商行业,并对此产生了兴趣。2015年,张勇辞去了残联专干职务,回到江口镇搞起了电商,卖当地水果和农产品,这在当地算头一份。创业之初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经验不足和对成本预算失误,张勇创业失败,还亏损了20万元,几乎散尽了家财。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并在当地残联的鼓励和支持下,张勇重拾信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参加各类培训指导,创办成立了彭山区玖香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把勤劳当作一种资本,比别人在身心上付出得更多,才会取得更大的收获,这是张勇始终坚持的信念。在公司,他既是老板也是员工,既是选品员也是打包员、清洁工,凡事亲力亲为,以品质立足农产品市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多年来,张勇一直致力于提高水果品质和企业竞争力,通过电商平台、抖音直播和线下渠道销售眉山和彭山的本地水果,使得本地水果打开销路,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打响黄丰镇水果品牌,带动更多农民增收。作为一名残疾人,他的创业故事充满荣辱和艰辛。十年前,通过电商卖农产品在当地没有经验可供参考,就连包装盒也要一万件起订,张勇回忆道:“我们第一次订包装盒就用了两年,小地方物流也不发达,为了节约快递成本,要骑着摩托车一趟一趟把货拉到城里发,货少的时候,连快递费都赚不回来。”由于双手残疾,他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也会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张勇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不但需要关注工人的工作和生活,还要关心公司的运营状况。多年的努力造就了张勇坚韧的品质,面对困难,始终勇往直前,敢闯敢拼,他想做的,就是帮助曾经的“张勇”们,勇敢面对生活,实现人生价值。“搭把手”,爱心不残缺为彻底打响彭山水果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张勇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军进出口水果贸易市场,让彭山水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额3000余万元。2023年,他进军国外水果贸易市场,为果品销售提供了广阔平台。到现在,果园平均每天的销售量高达5万单,有时一小时直播就能卖掉10万单,这使彭山的水果电商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让家乡的农特产品被世人所知,也间接或直接带动了周边就业与增收。在黄丰任残联专干的经历,让他心中始终惦念着贫困的残疾群体,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担负起社会责任,张勇在创业之初便聘用15名残疾人,分别安排在居家客服、库房打包、代办等岗位,在外收果的时候,每单多给几毛钱,只要踏实勤劳,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就能多上五六千。正在果仓打包的大姐感慨万千:“以前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到处打零工,现在在这里可以长期做了,我们老板给的待遇高,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拿上万块,娃娃也能送城里读书了,我们都盼着这里越做越好。”张勇的善举不仅为残疾人家庭减轻了负担,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路上,张勇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帮扶,他常怀感恩之心,协助残联部门开展励志讲座,用自身的创业经历鼓励带动残疾群体拓宽就业渠道,认识电商,走上电商平台,增收致富,实现人生价值。创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张勇在商业领域取得的成功,展现了无私大爱和拼搏精神,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传递着爱与温暖,成为家乡人民心中的骄傲和榜样。(供稿:彭山区委宣传部 刘凤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04
在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提起党支部书记王丹丹,村里人都会夸赞一句“小姑娘,能干,肯干”。王丹丹,今年28岁,金河镇五一村人,2018年,刚踏出大学校园的她面对乡村振兴的大好机遇,毅然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返回家乡,立志要把青春献给家乡的土地,从此扎根基层,当起了一名村干部。“刚到村上的时候,也不了解情况,啥都不懂,怎么办?只能一家一家走,一户一户问。”当时虽有一腔热血,但初来乍到的王丹丹回到家乡五一村却一筹莫展,在校期间多年的学习经验,突然间似乎无法发挥,她倍感压力和焦虑。王丹丹(左一)走访入户“要把身份转换,必须从零开始学。”她虚心向村“两委”干部学习,挨家挨户去听民声,包里随身携带农户基本情况,入户走访和村民沟通的时候翻一翻、写一写,刚到任一个月,她便将所有农户信息和村情熟记于心。通过不断摸索、学习,王丹丹很快进入角色,实现了从“学生娃”到“村干部”的转变。2020年5月,由于王丹丹的踏实肯干,她被调任到曙光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然而没想到,刚到曙光村,她就背上了60万元的债务。原来,之前村上为了带动产业发展利用村集体经济成立了一个农业开发公司,由于接连亏损,公司无力承担村民务工费用和土地流转费用,作为曙光村党支部副书记,面对“巨额债务”,王丹丹没有选择逃避,她毅然选择跟村两委一起,把这个事儿给“扛”了下来。“当时,每天都有不同的村民打电话来催债,为尽快解决拖欠的误工费、土地流转费,我们每天加班到7、8点,还联系了当时的定点帮扶单位,争取帮扶资金,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将60万债务危机全部化解。”王丹丹说。为了快速融入曙光村,王丹丹一有空就走进村民家中与他们谈心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渐渐地,曙光村的村民都知道“遇到问题找王书记”。2020年“8.18”野牛河发生百年一遇山洪,得知曙光村一独居老人住在野牛河上游且处于失联状态,王丹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带队前往被困老人家中。当时,因道路被冲毁,通讯中断,王丹丹和村干部就在随时都有落石的山路上徒步走了3小时,最后终于来到老人家中。“她在门口坐着等我们,看见我们到了,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眼里含着泪水说谢谢你们!谢谢……”王丹丹说到,扎根基层6年,这是她最难忘的一幕。群众利益无小事,王丹丹对曙光村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也逐渐认可了这位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村干部,她也从“他村人”变成了“本村人”。近年来,曙光村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成功创建了国家2A级旅游景区,打造出了花溪曙光这张特殊的乡村旅游名片。王丹丹常说:“曙光村不发展产业,就不配有花溪曙光的美誉。”2022年6月,王丹丹正式担任曙光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接过了曙光村产业发展的重任。曙光村原来发展藤椒、凤凰李、食用菌,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村集体经济接连亏损。作为党支部书记,王丹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将曙光村集体经济扭亏为盈,她带领村 “两委”摸清全村产业发展症结所在,结合村内实际,采取“党建+帮扶+农户”的发展模式,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让曙光村集体经济成功转型,2022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就达到了10万元。枇杷是曙光村的特色支柱产业,但枇杷销路一直是问题,为了打开市场,王丹丹制定了“强化宣传+寻找渠道”的工作思路,为曙光村枇杷设计宣传口号、商标及包装,通过消费帮扶拓宽销路。每年枇杷成熟季,她都会带领村干部帮助农户摘枇杷、接订单、挑好果、精包装、搞运输,王丹丹对村干部说:“虽然很辛苦,但是能为村民卖枇杷,办实事,一切辛苦都值得”。目前,曙光村有一百多户枇杷种植户,全村每年出产枇杷15万斤左右,产值可以达到100万元。在曙光村四年,王丹丹着力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以群众同不同意、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慢慢地这个“小姑娘”变成了曙光村的“大家长”。王丹丹被评为乐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她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努力,接续奋斗,带领老百姓切实走上致富奔康的康庄大道。(供稿: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 黎艳)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9-03
(记者 李世芳 市委人才办供图)“场镇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河水经过灯光装点,特别漂亮。”近日,市民张女士从成都市区再次来到大邑县西岭镇旅游,看到面貌焕然一新的场镇老街,连连称赞。“我们着力规划打造了‘饮食+’‘民宿+’‘文创+’等多元化消费场景。”谈及场镇的新布局,已在西岭镇驻点帮扶6个月的专家罗素颇有心得,“没有对当地沉浸式调研,我们就无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这里落地生根。”专业的“种子”不只落地在西岭镇,记者近日了解到,自今年1月以来,成都市乡村振兴专家人才服务团1271名专家人才奔赴乡村,足迹遍布17个涉农片区1292个村,聚焦乡村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领域,常态化开展巡回指导、服务。综合服务二团专家史御力(右一)指导邛崃市黄鹤村挖掘提炼本地文化分层分类“组团”涵盖各类乡村振兴领域专业人才据了解,按照《成都市乡村振兴专家人才“组团式”巡回服务实施方案》,成都在现有力量基础上充分联动全市高校院所、事业单位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层分类组建了5个综合服务团、52个专项服务团、120个本地服务团,涵盖农业科技、经营管理、规划建设、教育卫生、乡村文旅、乡村治理等各类乡村振兴领域专业人才。其中,综合服务团实行分片包干,专项服务团分为农业科技、规划建设、乡村治理、教育、医疗卫生、“银龄”“巾帼”等8个类别,整体形成“5(综合服务团)+8(专项服务团)+N(本地服务团)”的巡回服务体系。“按照‘清单制+首席专家制’模式,确保每一项需求都有专家认领牵头;依托成都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搭建‘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共享库’,吸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单制+首席专家制”模式更加精准有效,“极大提高了专家团的管理效率,也方便了专家们通过线上指导解决大多数常规技术问题。”全面梳理需求“量体裁衣”订制片区服务方案“首次见面对接—开处方—巡回指导—综合研判—提出项目解决方案—链接资源—陪伴式服务。”在采访过程中,综合服务二团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套完善贴心的服务流程。据该负责人介绍,按照这套服务流程,结合服务对象优势条件,指导服务地将农产品新品种与传统食品工艺有机融合,开发特色大单品产品,并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市场策略进行集中攻坚。今年以来,该团相继在大邑、蒲江等地研发推出“红香糯·叶儿粑”“川农牛红香糯·蒲江米花糖”等一系列“爆款”农产品。“组团式”“巡回式”服务有何特色?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梳理需求,明确分类解决路径;着眼“多元供给+精准匹配”,明确综合服务团负责面上顶层设计和“把脉问诊”,“量体裁衣”订制片区服务方案并指导专项服务团工作;专项服务团、本地服务团则跟进提供针对性专业服务,确保组团服务有序开展、各有侧重、全面覆盖,激发巡回服务力量最大效能。帮扶项目稳步推进通过“师带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通过充分发挥专家人才资源优势,各被帮扶村(社区)已循序渐进地推进、实施了一批实实在在的帮扶项目。有了帮扶项目,又该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服务的可持续性?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每个综合服务团40万元、专项服务团30万元标准,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760万元经费保障专家人才入乡进村开展工作;对参加组团服务的优秀成员团队,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推荐评选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将“组团式”巡回服务专家人才纳入党委常态化联系服务,着力营造安心、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等。“还要加快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市委人才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在“外引内育”上双管齐下,成都计划到2027年组织1800名左右的专家人才到乡村一线开展“教学”,通过“师带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广袤乡村绽放芳华。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4-09-02
2024年1月30日,在叙永县分水镇路井村,昆能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开展分红大会,土地入股的150户农户,平均每户分到近5000元,乡亲们接过分红,乐开了花。“我只想实实在在地为家乡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四川昆能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永岗先生的肺腑之言,从奋勇无畏的成长经历到一往无前的发展过程,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说的话。在风雨兼程中扬帆起航,用知识改变命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朱永岗出生于一个偏远小山村,那里山路崎岖,经济落后。上初中时,家里条件不好,每逢星期一他凌晨4点就起床,用干竹点火照路走到数十里之外的学校,就为了省一顿星期天到学校吃一顿饭的费用,风里雨里亦是如此。贫困的家庭条件和艰辛的求学之路并没有击垮他,在乡里乡亲的支持鼓励下,他始终相信知识能够帮助他走出大山,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他考上了昆明理工大学学习。1998年,朱永岗以优异成绩从昆明理工大学毕业,先后供职于央企、中外合资等大型企业,2007年辞职创办了云南昆能实业有限公司,主营大型机电的安装调试,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公司发展迅速,业务由国内拓展到南美洲、东南亚等地区。在砥砺前行中反哺家乡,用产业带动发展回归家乡,是鸿雁展翅飞翔之后的理想栖息地。为了解决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探索带动当地老百姓走上一共同致富的道路,朱永岗把发展的视角延伸到农林开发项目上,力图在生态建设上找到新突破、写出新文章,于2012年创建云南昆能农林开发有限公司。2014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朱永岗在叙永县成立了四川昆能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种植基地+农户+加工基地”的模式,让农民以土地流转入股,公司负责全额投资的方式,规划建设10000亩泡核桃规范化种植基地,目前已规模建成3000亩。同时远景规划建设8000吨的泡核桃深加工基地一个,项目建成投产后通过种植加上精深加工,预计农户可从中获得3000万元以上的实际年总收益。2016年,四川昆能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控股成立了叙永昆能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64户农户入股资金近20万元。合作社有流转土地200余亩,成立以来累计帮助百余户农户获得劳动报酬近400万元。在善作善成中回馈乡里,用爱心建设家园月是故乡明,情是家乡深。2023年8月20日,叙永尖山子朱氏优秀学子奖励颁奖活动举行,十多名被高校录取的学子带着叙永县尖山子朱子文化联谊会奖学基金会的祝福与期待,步入新学期的学习,基金会的组织者是朱永岗。从2013年开始,朱永岗投资修建项目所在地四川叙永和云南威信两省联通的乡村公路;赞助叙永县分水镇6公里乡村公路的水泥道路的硬化;资助10位贫困学生上学,从小学一直到其大学毕业为止;捐资更换叙永县分水镇路井小学所有学生的桌椅……朱永岗的善举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和好评,荣获2017年度“酒城扶贫好人”称号。 2018年2月,叙永昆能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7年度先进农民合作组织”;同年3月,四川昆能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被中共叙永县委叙永县人民政府评为“叙永县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朱永岗说:“我是一名在社会关爱下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在成长中学会了感恩,在感恩中找到了快乐;同时我也是一名普通农民的儿子,为农民做好事、做实事、做善事,是我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青山变金山可作证!老百姓鼓起的腰包可作证!困难学子的健康成长可作证!(供稿:叙永县委统战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8-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梁人之 蒋秀梅 特约通讯员 蒋兵  头顶着38摄氏度的高温,脚踩着田边烫脚的路面,种粮大户郭长春用力双手抱起一袋沉重的稻子,往转运拖拉机走去,田野里弥漫着收割机喷出的稻香……8月20日下午4点,荣县观山镇水池村现代农业园区,一片热辣滚烫的场面。  “两台收割机干了一周了,已经收割了300余亩,预计还要干七八天,才能把剩余的500余亩收割完。810亩水稻95%实现机收。”郭长春站在田埂上一边指挥着收割机手,一边向笔者介绍眼下的抢收。搬运稻子上车的郭长春。荣县融媒供图  今年算丰收年吗?平均亩产多少公斤呢?总产量能达到多少公斤?笔者紧跟郭长春在田边小跑着追问。他介绍:“你看这吊弯腰杆的谷子嘛,稻穗长颗粒饱满,肯定是丰收年噻!干产一亩能达到600多公斤,其中那片超高产示范田,省上专家测产达到亩产792公斤,成为荣县今年水稻的最高产量示范。今年810亩的总产量约48.5万公斤,不过我是把收割上坎的湿谷子,按每公斤2.1元卖给本镇一个大米加工厂了,一亩收入约1500元,实现田边数钱入账。”  稍作休息,郭长春透露了他种粮赚钱的“粮”策:精选优良品种、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无人机统防、机械化收割,通过这五项“粮”策加上种粮大户补贴,每亩稻谷的总收入1500元左右,在抹平流转费和种植成本的基础上,一亩有100多元的纯利润。  郭长春说,耕好地种好粮,这是种粮人最基本的责任;要效益想赚钱,就得让土地循环“动”起来。“稻+虾循环,虽然今年上半年小龙虾价格低迷,但280亩稻虾还是有15万元的纯利润;稻+药循环,去年收割稻谷后,栽植泽泻500多亩,在价格走低的情况下,还是赚了近50万元的纯利润。今年稻谷收割后继续栽植相同面积的泽泻,希望今年能像前年那样获得80多万元的纯利润。”郭长春宁愿起早贪黑,也不愿意让土地“放假”。  作为新型农民的郭长春,不断探索种粮技术,不断探索循环种养路子,不断添加机械化耕作设备,在耕好地种好粮的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8100多人次的劳务用工,支付劳务费90多万元,带动村民在家门口一起学种植技术,一起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8-29
(刘玉明 记者 杨宗友 文/图) 眼下,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在三台县灵兴镇石堰村,村民彭洪明穿梭于当地各大果园,挑选适合加工果酒的水果,他已将酿造果酒作为一个新的致富门路。“一些品相不好的水果经过发酵可以酿制成优质白酒,实现资源利用的同时,也能解决水果滞销的问题。”彭洪明说,经过多年研发,他已熟练掌握水果控糖技术发酵工艺,酿制的果酒品质和口感特别好,很受市场欢迎。历经10余年 自主研发酿酒设备近日,记者来到灵兴镇石堰村三组彭洪明家中,一股酒香扑鼻而来。“酒厂在平武南坝镇,这里只是我们的研发基地。”彭洪明介绍,基地除了研制白酒、果酒酿制工艺外,还研发各类自动化酿酒设备。今年46岁的彭洪明,中学毕业后,就进入镇上的糯米酒厂学习酿酒和销售,为后来走上酿酒的道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00年,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彭洪明毅然北上务工,在北京的一家钣金厂学习焊接和机械设备制造。由于肯学肯钻,很受师傅器重。一年后,在师傅的指导下,彭洪明自主完成了整套酿酒设备的制造,并开了一家酿酒设备厂。“当时,酿酒设备比较传统,样式也很普遍,出酒量不高,市场前景不太好,设备厂生存艰难。”彭洪明说,在他迷茫的时候,一位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朋友告诉他,只有创新,用领先的技术占领市场才有出路。深受启发的彭洪明豁然开朗,一头钻进技术研发。为研发出高产酿酒设备,他到图书馆查阅各类资料,并通过朋友到北京的高校向专家教授请教。“第一年投入了六万多元的研发资金,研发的产品却被客户退货了。”彭洪明说,他没有退缩,反而越挫越勇,历经10余年,投入百余万元,最终研发出自动化高产酿酒及糖化饲料机组,销往内蒙古、东北等省,受到客户好评。在研发酿酒设备的同时,彭洪明也投入大量时间研制液态熟料酿酒工艺。“客户在购买设备的同时,还免费提供酿酒技术。”彭洪明说,他生产的酿酒设备操作简单,人工投入少,出酒率高酒质好。返乡创业 建酒厂带领乡亲致富故土难离,乡情难断。彭洪明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回到家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一是父母年龄大了需要人照顾,二是政策和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对我吸引很大。”彭洪明说,多年来他一直关心家乡发展,从老乡口中得知家乡出台了系列措施鼓励在外的人才回户籍地开展二次创业后,坚定了他返乡创业的决心。2019年,彭洪明回到家乡,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在平武南坝建设白酒酿造厂,在灵兴镇石堰村建成白酒研发基地。“目前,新德镇白酒生产基地也在积极推进。”彭洪明说。在白酒研发基地的产品展示厅里,一瓶瓶 “郪汉古酒”整齐摆放。“郪江古镇历史悠久,因此以郪汉注册商标。”彭洪明说,展示的白酒都是采用传统工艺、熟粮固态发酵、纯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的纯粮酒。在研发基地后面,人工开凿的600余平方米的窖藏室深藏山中。窖藏室内,一口口大酒缸装满了纯粮酒,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酒香。“窖藏室可储存100余吨白酒,目前窖藏白酒30多吨。”彭洪明介绍,他的白酒酿造厂年产白酒、米酒180余吨,每一款产品生产前都经过研发基地多次试验,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合格。如今,研发基地通过控糖技术对水果发酵工艺进行改良,生产的果酒指标完全达标。“每个月有三千多元的收入,操作简单,也不累,还能照顾上家里。”研发基地的酿酒作坊里,工人张忠勇正忙着酿制高粱酒,满屋酒香四溢。家住石堰村三组的张忠勇,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自从在研发基地上班后,家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研发和生产基地里除了技术工人,像张忠勇这样的本地村民有四十多人,主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酿酒和生产酿酒设备。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幸福。彭洪明表示,接下来,他将通过鼓励村民“订单式”种植酿酒需要的原料高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确保村民有固定和持续的收入,带领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8-15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文/图)“我的梦想是让乡村变得更美好,让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近日,秦瑜蔓带着她的“Morich木鱼池——生态发展理念的践行者”项目闯进了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四川赛区决赛,在路演时响亮地说出了自己的创业初衷。这名90后姑娘既是名“二代创客”,也是其家乡大竹县永胜镇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靠农业技术不仅实现了创业梦想,还带领3500余名农户年人均增收3600元以上。秦瑜蔓正在查看有机水稻生长情况远离城市  选择回乡当“新农人”再过几个月,秦瑜蔓将迎来30岁生日,即将而立之年的90后姑娘已是两家农业科技企业的“掌舵人”。秦瑜蔓于2017年大学毕业,她放弃了喧嚣的城市生活,回乡后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一名“二代创客”。秦瑜蔓父亲曾弃官下海,经商、务农、搞养殖,经历丰富。或受父亲影响,秦瑜蔓也立志做一名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她的家乡在铜锣山深处的大竹县永胜镇木鱼村,因群山中有一深水池,群众多在此放生鱼虾,故称其为木鱼池。加之这里昼夜温差大,土壤含硒丰富,无工业、农业、生活污染,产自木鱼村的有机稻米备受欢迎。木鱼村有机水稻基地航拍然而,村中劳动力短缺、农业设施落后、配套设施差。为破解家乡的发展困境,秦瑜蔓成立了农业科技开发企业,并与省农科院、省农机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重点科研院所合作,探索“黑山羊繁育技术研发+稻羊循环示范基地+上游饲料供应+产品研发+销售+线下连锁餐饮体验店”的“智慧三产·六位一体”产业生态模式。专家下田指导水稻种植具体说来,就是利用黑山羊养殖产生的粪便提高土地肥力,采用轮作、覆膜种植和堆肥等技术创造平衡生态系统,保持土壤微生物活性、酸碱平衡,协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木鱼村的有机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为让更多的农户受益,秦瑜蔓以木鱼村为起点,向周边的永胜镇麻柳村“镜子坝”“张府坝”和庙坝镇建福村“卢家坝”“罗家坝”等地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发展模式,现在已辐射大竹县3个乡镇5个村。目前,秦瑜蔓的种植基地规模已达5000余亩,年产有机水稻100万斤,黑山羊年出栏商品羊2万只以上,稻米和黑山羊的系列产品年产值达5120余万元。带农增收  农户年人均增收3600元以上“每年卖50只黑山羊,收益至少有5万元,还能在基地务工赚工资。”木鱼村村民唐登兴算起全家人全年的收入情况。他说,家里两人务工工资加上养殖收益等,每年能赚到8万多元。在“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鼓励+农户参与”模式的驱动下,村民积极参与黑山羊幼崽饲养并从中尝到了“甜头”。秦瑜蔓告诉记者,近几年通过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和黑山羊寄养,企业每年用工6000余人次,平均每年发放劳务费90余万元,带动3500余户含脱贫户在内的农户增收,年人均增收3600元以上。大竹县永胜镇木鱼村有机水稻基地此外,秦瑜蔓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附加值提升,开发了一系列以黑山羊、有机大米为主打产品的特色食品。在品牌打造方面,秦瑜蔓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和推广活动,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渠道,展示其企业产品的品质和特色,提高黑山羊和有机大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秦瑜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推广木鱼村的有机大米产品如今,秦瑜蔓的创业成果颇丰,“木鱼池”有机大米荣获“第21届中国绿博会金奖”,入选2023年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入选“全国扶贫产品目录”。同时,其创业项目也荣获多项荣誉。但是秦瑜蔓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创业初衷:“让乡村变得更加美好,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8-14
谭怡 李思羽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有这么一位90后小伙,他是非遗“门外汉”,却将濒临失传的凤凰风筝,用万根羽毛拼出“流光溢彩”,放飞天际;他是异地“外乡人”,却在大凉山深处寻踪拜师,奏响了彝人的千年之音——八方月琴……就在 8月2日,他制作的一则“足球起源——中国蹴鞠”短视频再度在网络上走红。  他就是来自成都新津的抖音博主“五十七”——刘家毓。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靠自学或寻找传承人求学,通过短视频平台复刻出了20余项中华非遗、古法技艺。不同于简单的表演式展示,他用视频记录从画草图到寻找材料,从漫长制作到最终成型展示的全过程,引来了不少网友观看。他的单条短视频更是收获了高达443万次的点击量。  他是如何练就“十八般武艺”的?记者在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玉龙村乡间院落里,见到了这位“奇”人。刘家毓在用竹篾扎制凤凰羽毛风筝骨架。濒临失传的八方月琴 让他埋下传承非遗的火种  去年9月前,刘家毓还是一名商贸公司经理,人生的轨迹因一次偶然机缘而改变。  2023年7月,在大凉山体验彝族火把节的他,不经意走进昭觉县一家小店,映入眼帘的是三把精美却陌生的乐器。向店家询问才得知是彝族传统乐器——八方月琴。  当地老人告诉刘家毓,这可能是最后流传的三把八方月琴,现今已无人会制作。刘家毓主动联系在西昌市的制作师傅,得到的答复却是,这位80余岁高龄的老人重病,已难拿起制作工具。  刘家毓多方辗转,终于在美姑县找到了一位会八方月琴制作技艺的阿西老师。如何把老祖宗留下的技艺传播出去?如何为非遗进行实用性和品牌赋能?刘家毓开始了自己的实践。  刘家毓曾去大山里学习八方月琴,直到晚上11点才驱车离开。山路崎岖,暴雨连绵,车体在悬崖边不断打滑,一行人只得在山路边等待天亮。而制作八方月琴所需的部分材料,要等待一年。  随后,八方月琴制作视频推出,视频时长只有短短5分23秒,带给刘家毓的感慨却是难以比拟的。  “这个崇拜火的民族,让我对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文化充满兴趣,我觉得我应该记录下来,弘扬出去。”刘家毓把自己的想法与做传媒工作的父亲沟通。  怀揣着复刻并传播好非遗技艺、古法工艺的想法,他毅然辞去商贸公司的工作,招募到三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抖音注册了“五十七”这个账号开始制作非遗视频。万根羽毛粘贴出风筝的流光溢彩。为了弘扬技艺有多拼? 他一年学会20余项传统技艺  羽毛风筝是一项千年绝技。这项手艺,随着最后一位传承人“江南风筝王”张志刚的去世,面临失传。  为了复制羽毛风筝,刘家毓查阅大量资料,并请专业的风筝老师指导。老师给出回复:“没有十年做风筝的基础,根本完成不了。”但刘家毓却没有放弃。  羽毛风筝的骨架要求极高,既要有支撑力,又要轻盈、左右对称。刘家毓在用竹篾扎制骨架的过程中,手被竹子划伤是常有的事,做好骨架后,粘贴羽毛更是费时又费力。  “光是把羽毛根据颜色深浅区分开来,就用了几天几夜。”刘家毓说,制作所需羽毛前前后后在网上就补货了五六次,而粘贴这几万根羽毛就花了整整13天。  组装、调试,最终放飞测试成功,耗时一个半月。  这条视频发布后,引来了8.7万网友的点赞,其对非遗技艺的传承、再现,感动了无数人。“风筝的线断了,要怎样才能飞回去?”这是刘家毓视频下网友的高赞留言。“所以线以后不会断了,有很多老师都站了出来。”这是刘家毓的回复,也是他的选择和担当。  学习和传承非遗这一年,刘家毓说比他过往都精彩,他时常需要一天内同时学习多项技艺。去年一年,他学会了20多项传统手工艺。  在他手上,记者注意到一道道疤痕。刘家毓说:“我清楚地记得每一道伤是做哪一项技艺时留下的,对我来说,这是我的荣誉,也是我作为匠人的勋章。”融入乡村振兴大舞台 他坚持慢工出细活的“执拗”  快节奏的短视频充斥着互联网,他的视频无法像其他博主一样保持高效率更新,许多粉丝在评论区表示遗憾。  刘家毓的一条短视频通常需要耗时数十天完成,制作周期长意味着产出频率低。他花费大量心血产出一个三四分钟的视频,但大多数观众对于一个陌生的博主,通常只愿给予15秒的停留。间隔时间长,意味着曝光量低。  虽然对非遗传承怀揣期望与理想,但一年的亲身实践后,刘家毓团队不得不面对盈利困难的现实窘境。自媒体收益不足以支撑团队运行,但如果一味追求流量变现,又会影响视频内容。要维持团队生存就必须让视频内容为之妥协吗?刘家毓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返回家乡新津,接受了政府的相关扶持培训,并逐步开始承接一些拍摄、剪辑农文旅宣传片的任务,维持团队的基本生存。他也成了“十佳和美乡村合伙人”之一,加入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还有宝墩镇提供帮助,为他找到一个玉龙村的小小院落静心沉淀。  刘家毓既在乡村小院里探索乡村的更多可能,也在小院里坚持学习非遗技艺,以“新农人”身份,在乡村振兴大舞台展现青春风采。  刘家毓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愿意让时间沉淀他的热爱。他说,许多匠人就是这么一生默默坚守。他期望自己的坚持能成为一扇窗,让更多人窥见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激励青年一代接力传承。(受访者供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8-08
(周俊 记者 侯东 文/图)流淌的东河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旺苍人,也将高阳镇向阳村间隔在东河两岸。因河阻隔,让该村交通极不便利,几十年来,大家一直靠坐船来往于东河两岸。日前,旺苍县高阳镇水晶坝东河专用人行大桥项目正式完工,正等待相关部门的验收,这座大桥的建成将解决大家多年来面临的出行难题。“大桥修通后,大家方便了,我也轻松了。”8月5日,望着不远处即将正式通行的大桥,68岁的李贵成告别了他的“摆渡生涯”。以前没有桥,摆渡人李贵成划木船渡河自2012年8月15日第一次送村民过河,李贵成在旺苍县高阳镇向阳村渡口摆渡已有12年。李贵成透露,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要在十多米宽的河面上撑船来往二十多次,遇到过年过节或者村民办酒席时,次数更多。如遇涨水,渡船只能停摆,村民只得几天不出门。12年来,他每天都绷紧一根弦,想着如何把村民安全送到对岸。何时修桥?这成了村民最渴望的事,就连住在河对岸的村民邓翠兰都念叨着,“桥修好了,出行就方便了”。2023年10月,旺苍县高阳镇水晶坝东河专用人行大桥动工,该项目为萧山—旺苍东西部协作援建项目之一。新建桥梁为人行索桥,净宽2.5米。该桥梁待验收合格后即可正式通行,届时将有效解决高阳镇向阳村36户153人的出行难问题。新修建的桥好消息不胫而走,大家喜上眉梢,村民盼了多年的愿望终于成为现实。为实现桥梁早日投入使用,施工方日夜加紧施工,村里百姓也自发组织为施工人员送去茶水、水果、午饭……“有了这座铁索桥,我们种植的樱桃也能卖上好价钱,再也不会烂地里了!”世代居住在此的李永成说,去年他种植的40棵樱桃树迎来丰产期,但一场大雨后,河里涨水开不了船,他家500余斤樱桃因无法运输烂在地里。在该村种植户赵永娥的樱桃园里,一株株樱桃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赵永娥说,她种了100余株樱桃,明年上市就可以过桥拉到县城售卖。按照今年的市场价,来年能有2万元的收入。说起通桥带来的好处,村民纷纷感叹。随着工程的顺利推进,前不久,政府收回了渡船,“船长”李贵成“失业”了。他却十分高兴,直言这哪儿是失业啊,这明明是享福呐!在他看来,大桥通车后,村民们出行更加方便了,他也该“上岸”了。李贵成告诉记者,“下岗后”他计划发展樱桃种植业,让自家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8-07
(兰楯 易中华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文/图)盛夏时节,从达州城区出发驱车到大竹团坝镇,一路前行,经过盘山公路,就来到了海拔900米的“云峰茶谷”,这里是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廖红军投入了无数心血的白茶种植基地。放眼望去,此处山间流水、楼台亭阁,在炎热的夏天里显出难得的清凉。初见廖红军时,他身板挺阔,皮肤黝黑,眉宇间透着坚韧,有一种踏实感。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他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廖红军“我喜欢看茶农们整洁的院坝和房屋,这让我觉得心里很踏实、很温暖。”在楼阁处,廖红军和记者聊起了与茶农们的日常相处。对于廖红军而言,自己肩负着带领乡亲朝美好生活不断“进军”的重任。他说,看着大家的日子日渐红火,再辛苦都觉得值。15年前,退伍后定居杭州的廖红军偶然间了解到妻子家乡的特产——安吉白茶。经过调研考察,他被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所吸引,决定带回百余株白茶苗回老家大竹试种。试种后,新产的“大竹白茶”品质毫不逊色于安吉白茶,上市也早十来天,能在市场上占据“先发优势”。于是,廖红军毅然决定回家发展白茶产业,准备用“一片叶子”造福一方山水、富裕一方百姓。2010年,廖红军返乡创业,成立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种下3000多亩从浙江安吉带回的白茶树苗,发动村民一起,开启了种茶之路。“浙江的白茶在大竹能养活吗?”“能挣到钱吗?”一开始,大多数村民心里打鼓。”面对村民的质疑,廖红军通过组织村民试种和前往浙江安吉考察等方式,逐渐打消了乡亲们的疑虑。“去了浙江,看到家家户户有洋房、有汽车,大家回来后干劲满满。”廖红军对此也充满信心。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试种,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白茶种植队伍中来。如何让茶农更多享受到白茶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这也是廖红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公司因地制宜运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将茶苗免费发放给农户,并向农户承诺“用保护价格统一收购白茶”,从而确保了茶农的收入。据悉,一到采茶旺季,周边乡镇的务工人员纷纷前来采茶,采茶群众当季人均可以实现收入5000余元。同时,为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廖红军还聘用百名退役军人入企工作。“种白茶能致富!”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在外打工的大竹人纷纷返乡创业,办起合作社,开起炒茶厂、包装厂……大竹县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白茶产业链,昔日冷清的山里渐渐有了人气,荒山秃岭换上了绿色的盛装,辐射周边十多个乡镇。满心喜悦采茶忙从军的经历,让廖红军厚植了家国情怀。自引进白茶那一刻起,廖红军就告诉自己,要让白茶做成大竹的“公共品牌”,让白茶产业惠及更多的人。如今,大竹白茶已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完成国家区域公共品牌商标注册,注册子商标10个,其中“国礼·竹海玉叶”多次荣获“中茶杯”茶王奖,2018年至2021年连续4年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一个产业从弱到强,一个品牌从无到有,深耕白茶产业十余年,廖红军羽翼渐丰。随着白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牌名气日渐响亮,“白茶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竹乡大地的文化“新时尚”。廖红军尝试发展“茶旅融合”,依托白茶种植区域的自然风光开发了云峰茶谷AAA级旅游景区、农业主题公园和17家农家乐及民宿,精心打造了茶事体验、茶山康养等旅游项目,推动大竹县团坝镇白茶村获得“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四川十大最美茶乡”“2023中国休闲乡村”等荣誉。自2017年开始,每到春季采茶季,大竹都会在茶园里举办热闹的“喊山开茶文化节”,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们潮涌而来。截至目前,被“喊山开茶文化节”吸引来大竹的游客累计已超过20万人次。廖红军相信,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大潮中,大竹白茶产业将不断发展壮大,这张闪亮的名片值得更美好的期待。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8-06
8月4日早上9点,谭香兰钻进葱葱郁郁的茶丛间,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一根细嫩的茶芽,微笑着给其他30多个采茶人示范,“要像这样掰断,一定不能掐断,这样采摘制出的茶,才有品质!”51岁的谭香兰出生在南江县长赤镇龙泉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细心地搓第一捧茶开始,她就感觉到这辈子与茶分不开了!她一边做着茶叶小生意,一边思考着南江茶叶品质优、口感好,老百姓靠茶叶是可以致富的。凭着一股子干劲,打拼数十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搓茶小妹,发展成为一名茶叶专业大户,她家的日子越过越甜,也带领乡邻敲开致富门,走上乡村振兴路。2018年的一天,一位客户联系谭香兰,要订购8斤茶叶,但店铺的茶叶刚卖完,对于事业刚起步的谭香兰来说,一次性订购8斤茶叶算是一笔不小的生意。于是,谭香兰到处收购茶叶新叶,但最后都没收到,眼睁睁地看到这笔到手的生意“黄”了。从此,她发誓要有自己的茶园。说干就干,2019年初,谭香兰在龙泉村租下百余亩土地,开启大规模茶叶种植。回想那段艰辛,谭香兰流出辛酸而幸福的泪水,“一人多高的灌木、杂草高价请人砍掉,75度的荒坡高价请挖掘机整理,酷暑下我端着自带的饭菜和工人们一起吃,更有每天心里盘算着支多少、留多少钱的‘算计’,更有生怕失败的恐惧,所以必须一边整理茶园,一边外出学习,并去给老茶农当徒弟。”经过几年的努力,谭香兰在龙泉村建设了标准的南江大叶茶基地200亩,金银花120亩,栽植、施肥、采摘、修枝,谭香兰亲力亲为,每年收获高品质茶叶4000斤。“大叶茶采摘期从3月下旬开始,可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在上午9点到12点之间采摘的大叶茶新叶,才有浓郁的兰花香;采摘新叶不能掐,只能摘。”聊起种茶叶的心得,谭香兰如数家珍,“种茶叶就像培养下一代,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如今,谭香兰成立了玉水金兰农业有限公司,全程按照有机标准生产管理,并在南江县东榆工业园区建设了两条采用光波和微波的生产线,该公司集茶叶生产、加工、批发、销售为一体,年产值400余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茶园也给村里带来了变化,采摘高峰期,茶园平均每天能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村民每天的收入在150—240元之间。同时,辐射周边村庄种植2000亩茶叶,每年可生产优质绿茶20吨,红茶2吨,金银花20吨。在制茶车间,再次见到谭香兰,她停下手中的活,动情地说道,“人只要勤劳,善于思考,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就会带给你人生所希冀的幸福、美满、家庭和谐!”(供稿:南江县委宣传部 鲜娜妮)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8-05
时下,青神县的9.55万亩水稻处于拔节孕穗关键时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病虫害监控和预防,抓好田间孕穗期这一关键环节,为水稻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青神县青竹街道桥楼村,种粮大户潘鹏超流转的2000亩土地上,一排排整齐生长的稻穗随着微风轻轻摆动,阵阵稻香扑鼻而来,潘鹏超正在稻田里观察、记录水稻的株型、叶色及水稻的抽穗情况等,严格把控水稻生长的每一道田管程序。“水稻处于孕穗分化阶段,对温度和水分都非常敏感,然而持续的高温会造成有效穗数减少、结实率下降和空秕粒率升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水稻的田间肥水管理、保持田沟顺畅、清理田埂杂草和病虫害防治等就成为了重头戏。” 潘鹏超一边操作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一边解释道。几年前,潘鹏超放弃了在外工作的机会,回乡创业,逐梦乡野。他跟着父亲学习水稻、油菜、川芎种植,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给当地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如今25岁的他已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结出了硕果。近年来,青神县结合实际,全力推进融合新业态、引育“新农人”工作,鼓励“新农人”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建功立业,稳步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培育成型,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如今,在青神县,像潘鹏超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共有220名。这些“新农人”开得了新机器、玩得了新技术,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着“新农人”的力量。(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卿萱 宋敏灵)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8-01
(郭侨 刘润红  记者 常艰)7月29日,走进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东岳村的一片玉米种植基地,业主李诘正在地里查看玉米苗的长势,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我们种植的是鲜食玉米,目前第二季长势良好,已进入管理的关键时期。”李诘介绍,由于基地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机,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水需肥状况。基于监测数据,将肥水混合拌匀后,就可通过滴灌系统将水肥溶液准确输送到玉米根系周围,实现水分和养分的直接供应。李诘为方便照顾家人,于2020年返乡回到方家镇。因为在外务工时掌握了玉米种植技术,返乡后便流转了200亩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建立玉米种植基地,探索“两季玉米+一季萝卜”的精播高产技术。“我们都是订单种植,不愁销路,只是前期的投入较大。”李诘说,在仁寿县农民工服务中心的支持下,他成功申领到创业贷款,获得了专项补贴,成功修建起育苗大棚,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玉米苗可实现提前移栽,玉米收获期也可以适当提前,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育苗、种植、管理、销售,李诘的玉米种植基地实现了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并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李诘还牵头成立合作社,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带动周边群众一同发展。“之前我一直在基地帮忙管理,一年工资有3万元左右。”东岳村村民汤树明说,今年2月,他自己种植了50亩鲜食玉米,基地提供玉米苗和技术,他只负责日常管理,第一季获得了不错的效益,目前正在种植第二季玉米。李诘(中)正在和技术员查看玉米长势情况(潘帅 摄)随着对种植技术的熟练掌握、合作社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机械设备优势的充分发挥,加上不断加强的田间管理与销售服务,种植成本和风险进一步降低,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实现了增产增收。在仁寿县,有很多像李诘一样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他们在提高自身收入的同时,努力带动周边群众就业致富,促进经济发展,让回乡创业就业的“雁阵效应”日趋形成。这样的改变,离不开该县对返乡创业群众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仁寿县持续完善长效机制,通过政策、资金和智力支持,营造优良环境,破解融资瓶颈,以精准高效为着力点,大力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村民正在李诘的玉米种植基地务工(潘帅 摄)“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加上我学的就是农经管理专业,有了一定资源后,就开始自己做农业种植。”同样有着浓浓故土情结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赖东妹,在2012年辞去了中药材销售工作,怀着满腔热情回到仁寿种植泽泻、黄精等中药材。天有不测风雨,创业之路并没有赖东妹想象中那么顺利,农业生产受制于气候、环境、市场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加上自身种植技术和经验不足,药材长势不好,销售也不顺畅,2015年底,赖东妹被迫终止中药材种植。仁寿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了解到赖东妹的情况后,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技术,扶持其发展。村民正在赖东妹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实践学习栽种中药材(潘帅 摄)历经坎坷,如今,在仁寿县富加、钟祥、彰加等乡镇,赖东妹带领团队开展了泽泻、川芎等粮食套种中药材高产创建工作,通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措施,使创建区内的中药材、粮食种植经济收入有大幅度提高。据了解,仁寿县已建立起返乡创业农民工数据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及时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政策、项目推介,就业岗位等信息。下一步,仁寿县还将通过完善基层服务平台、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举措,让返乡创业农民工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8-01
(邓坚 徐咏秋 记者 李全民)近日,成都理工大学“助‘梨’乡村振兴 展现青年风采”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到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直播助农活动,宣传推介苍溪翠冠梨,帮助梨农增收致富。“可以看到翠冠梨和我们的手的拳头是一样大的……”在苍溪古月梨香种植合作社的120余亩梨园,大学生主播们通过镜头,向观众热情介绍翠冠梨的味道、口感以及当地村民种植雪梨的历史,还为大家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梨树叶片来分辨翠冠梨和黄金梨的小窍门,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并下单购买。除了直播带货,部分同学还参与到现场采摘、搬运等工作中,大家沉浸其中,体会到劳动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带货能力,更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同时通过帮助种植户开通电商平台,让他们和消费者能实现面对面交易,拓宽脆冠梨的销售渠道,解决种植户销售难题,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成都理工大学大二学生杨烨说。据杨烨介绍,他不仅是一名大二学生,也是苍溪本地人,他发起成立的“七梨香”团队,由7名舍友组成,现已开通以“七梨香”命名的抖音、小红书账号,并为苍溪古月梨香水果种植专合社注册线上销售平台。截至目前,已借助抖音、小红书完成27场农产品销售直播,累计吸引3700余人次观看,共卖出翠冠梨430斤。此外,为了增加直播间人气,吸引更多人观看和购买,团队分工协作,围绕雪梨采摘体验、雪梨美食等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制作系列原创短视频6条,最高点击量破万。接下来,他们还将开展果园市场调研等内容,利用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打通线上销售市场,为种植户拓宽销路。苍溪古月梨乡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胡仲平表示,以前梨子都是走批发,价格低,现在通过大学生线上直播销售,价格比以前好多了,也解决销售难题。近年来,五龙镇充分发挥苍溪籍在读大学生、文艺爱好者等人才优势,通过举办助农增收苍溪梨品鉴会、组织直播团队进园直播等方式,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扩大苍溪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农村电商发展,实现苍溪梨市场供销两旺。“目前我们种植有翠冠、黄金梨两个品种,种植规模3200亩,今年预计产量可达800吨,产值350万元,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截至目前销量500吨,收入240万元。”五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兴强介绍。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7-31
——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青春筑梦 七彩农业”社会实践团“三下乡”(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正宇)“这次看到畜牧行业最新科技,让我大开眼界,感到非常震撼。作为新农人,看来光有爱农情怀还不够,还要多出去增长见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7月28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宜宾职院”)畜牧兽医专业大二学生范清育如是感慨,他介绍正在考虑专升本。同学们在南溪区深入了解稻虾综合种养。 受访单位供图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7月18日至24日,宜宾职院范清育等9名大学生,通过参加2024年暑期“青春筑梦 七彩农业”“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一线了解现代农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明确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走进宜宾三江新区江南镇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同学们参观了解智慧农业集中展示区、水稻新品种及高产攻关展示区情况,以及自动化育秧育苗中心、烘干中心、农作物重大虫情监测系统等高科技设施的应用。来自达州的龙杨很是兴奋,“这里规划合理、规模大、品种优,从育苗到烘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我要好好学习他们的东西,以后带回家乡推广应用!”  在养殖科技第一线——南溪区德康集团,同学们深入了解每年300万头生猪屠宰线的运作流程、肉食品精深加工及冷链流水线当中所包含的各类“黑科技”。从高浓度二氧化碳致晕肥猪到脉冲自动感应燎毛,再到火焰灭菌炉、自动开胸开腹机去白脏红脏等,以及采样镜检、自动包装等自动设施,无一不展现科技力量,完全改变了大家对现代畜牧业的认知,增加了专业的自豪感,也增加了专业提升的紧迫感。  在南溪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宜宾稻虾种养基地,同学们实地考察酿酒专用粮和稻虾种养的现代化生产。农业园区“基地成园、产业成链、品牌成名”的发展思路,“国企搭台、村企唱戏”的发展模式,“大园区+小业主”经营方式让大家耳目一新,同时看到农业大数据应用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稻虾种养基地“苗种繁育、立体养殖、物联流通、精深加工、餐饮消费”的稻虾全产业链发展,让同学们兴致勃勃参与到虾苗品种选育、稻虾共养、病虫防治等各个环节的探讨中来。  在7天紧张的行程里,同学们还了解了三江新区新塔村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大北农集团(宜宾)饲料的绿色生产、芦腾农场葡萄基地的销售模式、南溪白鹅产业链等,还在南溪朱德旧居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  “学农就要自找苦吃!我们高度重视学生兴农本领培养,长期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发展动态,感受科技魅力,培养爱农情怀,争当新时代农匠。”宜宾职院现代农业学院院长先元华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7-30
“这种光照不好的下部枝,先疏除。”在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白庙村金桃山下的益民果园,负责人施平正扶着李子树的枝条,带领工人们一起冬剪疏枝。剪完一棵李子树的侧枝后,他才慢悠悠踱步过来,脸上带着敦厚而喜悦的笑容。“十年前,我还在外地打工,如今已经有了这么大的果园,真是想不到……”带着欣慰的笑容,施平讲起了他的创业史。今年49岁的他,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18岁就随打工大潮远赴宁波务工,先后做过装修、开过挖机、干过土石方,工资一路增加,不管收入多丰厚,施平始终牵挂着家乡那片土地。2012年,施平回老家探亲时,看到老去的父母和读书的孩子需要照顾,加之家乡的地有不少荒着,十分心痛,便有了回家搞农业的想法。“农民每天起早贪黑种土地,一年再辛苦,也落不到几个钱,我们不同意。”施平的意见遭到了父母、妻子的一致反对,认为干农业投入大、见效慢、不稳当,不如继续做土石方生意。面对亲人的反对,施平没有退缩,他挨个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2013年,巴州区益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化成镇蟒塘坝村正式成立,一番考察学习后,施平决心在蔬菜种植上大干一场,可现实很快给这个满怀热忱的新农人浇了一盆冷水。“菜价瞬息万变,一天之内,上午和下午的收购价格可能都不同,销售渠道没搭建好,菜卖不出去,那一把就亏了10多万。”由于没摸清销售环节,精心种植的第一批蔬菜上市后就遭到了亏损,“农业失败一次,就得再等一年啊!”施平止不住地惋惜。亲友纷纷劝他放弃,可他却暗下决心,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经过一番细致的市场调研,施平发现,化成镇所在的大巴山区拥有独特的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葡萄,但由于水果消费习惯等原因,市场规模还不大。他决定差异化经营,把目光投向了葡萄种植。“当时哪知道种植里的门道那么多!土地的选择和使用、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方面面的知识都需要。”现实再次给他重重一击,种下去的30亩葡萄只活了一半。面对再次失败,施平痛定思痛,认真查找原因,决心迎难而上。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潜心钻研种植技术,多次咨询专家,为保证纯天然有机种植,还到成都、山东等水果生产地学习考察,通过不断地学习、摸索、实践,他也从最初的“门外汉”成长为资深的“匠心人”。生于山地,育于有机,吸收光照日晒,经受风吹雨打,这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好果子必须经历的成长,对葡萄品质的追求,是施平一直以来的坚持。“从土壤改良、施肥到害虫控制,都采用生态环保的处理方法。比如肥料,我们坚持使用农家肥,真正让消费者吃上绿色食品。”有了科技管理作支撑,虽然种植有机葡萄的成本比传统葡萄高出一半左右,但产品技术标准统一了、质量提高了、价格也提上去了,葡萄逐渐打开了销路。年复一年,播种收获,施平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已与水果相融,密不可分。喜尝丰收甜头的他开始丰富水果品种,除葡萄外,还有种李子、杨梅、柑橘、草莓、梨等多种水果。他还聘请专家对水、土、空气等周边环境综合评估以及种植流程全过程跟踪可追溯,2018年来,陆续获得葡萄、杨梅、李子有机认证。益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化成生态小镇建设,围绕化湖旅游开发,如今已发展成为集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采摘园,年产有机葡萄5万斤,生态李子6万斤,实现产值100余万元。果园全年开展线下采摘活动,水果因质量优异、价格实惠、生态种植和绿色环保,积累了丰厚的消费口碑。“不满足于现状,喜欢折腾。”这是施平对自己的评价。2015年,他筹资400余万元,将农场总面积扩大至240余亩。为顺应时代发展,他还拓宽业务渠道,打入商超市场,与巴食巴适协会、蜘点商家、美团外卖、工行融e购、天虎云商等多个电商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创建“金桃山”和“化湖”品牌,确保产品销售渠道通畅。吃水不忘挖井人,创业有成不忘根。“自己富了不算富,老百姓富了才算富。”施平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定期组织果蔬种植技术培训,带动周边村民百余户500余人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为50余户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土地流转资金户均增收1500元,实现年利润100万元以上的产业增收。“我们在基地里搞管护、摘葡萄,一年下来有1万多元收入。”周玉兰是基地里的老员工,对如今的生活很是满意。对于新农人施平来说,他还有更大的乡村振兴梦。下一步,他打算不断向“种植规模化、产品优质化、销售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等新型发展模式,实现增收多元化,让金桃山的水果家喻户晓,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富农的新路子。(供稿:巴州区融媒体中心 何洋)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7-25
乡贤情牵家乡土,一片丹心照故园。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总有一些心怀桑梓、情系故里的乡贤,他们以智慧和勇气为家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古蔺县丹桂镇桂阳村,乡贤徐仲生带着对故土的深情,在桂阳村2组发展魔芋产业,使魔芋这个“金疙瘩”在这里生根发芽,开启了桂阳村致富的新篇章。 “一个地方要发展,没有产业是行不通的”。带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徐仲生决心将家乡的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带领乡亲们探索致富道路。在桂阳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先文的介绍下,徐仲生接触到了魔芋产业,并与王先文多次深入贵州毕节和云南富源、昆明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在了解了魔芋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且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后,2021年,徐仲生将魔芋产业引进了家乡。由于以前从未接触过魔芋产业,徐仲生对魔芋的种植一窍不通。为了减少损失率,同时提升村民种植的积极性,徐仲生便自掏腰包,承包了150余亩闲置地,开启了魔芋试种的道路。过去三年,徐仲生的魔芋产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第一年,引进的魔芋种子不适应当地的环境,成活率仅达30%;第二年我们就及时更换了种子,虽然成活率上来了,又遇到干旱天气,基本没有什么收成;2023年,魔芋苗子长得好,但又因为缺少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保持等管理经验,导致魔芋苗成活率低。”回想起过去三年魔芋种植的探索经历,徐仲生始终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他说:“正是经历了不断地探索,才积累了这么多的魔芋种植经验,今年,我们魔芋将迎来大丰收。”看到一人多高的魔芋苗在风中摇曳,徐仲生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当谈到魔芋的销路问题,徐仲生更是满脸的自信,“今年我们魔芋产量高、品质好,销路一点都不愁。前几天,云南那边一些老板就在问我魔芋是否已收割了,想要批量采购我的魔芋”。据了解,魔芋亩产可达4000—6000斤,均价在2-3.5元,就徐仲生试种的150亩而言,收益可达300万余元。魔芋种植的成功,除了让徐仲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让村民感受到了致富增收的幸福。“从魔芋种植到管理,我们都在魔芋地里干活,一天有130元的工资,老板还免费提供一顿丰富的午餐。四年来,老板从未拖欠过我们的工人工资。”正在地里帮着锄草的桂阳村2组村民王正友兴奋地介绍着在魔芋产业园的务工感受。据悉,徐仲生引进魔芋产业以来,每年能有效带动50—60名村民实现就近务工。“随着魔芋产业的引进,村民们除了通过租赁流转土地获得收益,还能在魔芋基地就近务工,增加收入。”王先文对徐仲生回乡发展魔芋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充满赞许。展望未来,徐仲生充满信心。他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魔芋产业的投入,扩大魔芋种植规模,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魔芋,并将免费为村民提供魔芋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带领更多村民开展魔芋种植,让魔芋产业这个“金疙瘩”在桂阳村落地生根、蓬勃发展,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供稿:古蔺县委统战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7-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梁隆宇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近日,笔者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团结村老农唐兴友的芋头地里看到,昔日的残次林经过唐兴友改造后种植的“槟榔芋”长势葱郁。唐兴友说:“以前几无产出的残次林,改造后依靠科技种‘槟榔芋’,这两年一亩地要给我带来2000块钱的收入。”  自2015年以来,为了扩大土地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出,团结村引导村民对几乎没有收益的残次林进行改造后种植粮食。唐兴友积极响应,改造了10亩残次林。在镇农技人员的指导建议下,唐兴友引种了香味独特、个头大、肉质细腻、松软的“槟榔芋”。“要让‘槟榔芋’获得好收成,培土、下肥、灌水、病害防治等一样都马虎不得,还要根据不同天气,及时调整田管。”说起种植“槟榔芋”,唐兴友俨然变成了“土专家”。他告诉笔者:“要种出好的‘槟榔芋’,土层要厚,浇水要适时适中,多了易涝少了受旱,田间管理要早,就像看护自家的小孩子一样。”  2015年试种时,唐兴友种植产出的“槟榔芋”个头最大只有1斤多,与该芋头平均五六斤大相差甚远。这以后,唐兴友严格按照芋头的习性和农技人员的指导进行管理。随着种植技术不断完善,他种植的“槟榔芋”个头逐年增长,品质也越来越好。2016年,他种出的最大一个“槟榔芋”达到了6斤,成为当年他地头最大的“芋头王”。  唐兴友说,要种出“芋头王”,在“槟榔芋”生长初期,肥水要勤施勤灌,但到了后期,肥水就要减少,多了勤了芋叶就容易发黄,量和时间的精准把控特别重要。而在防治病虫害上,唐兴友坚持生物防控。他说,加强田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在病害出现前,除了可用杀虫灯诱杀外,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喷施高效低残留农药。6月是用药预防控病的关键时期,连续交替喷施25%甲霜灵可湿粉600—700倍液,或 64%杀毒矾可湿粉500倍液,喷时雾点宜细,必要时加入少量粘着剂,以提高防效。施药应在傍晚前后进行。  如今,历经近10年的实践摸索,唐兴友已经变成了团结村及周边有名的“芋头大王”。由于残次林改造的土地全是沙性土壤,加上“槟榔芋”独有的香味和品质,每年种出的芋头都是由客商上门收购。近两年,其芋头个头平均都在2斤左右,亩产量达500公斤,按目前每公斤4元计,可实现亩收入2000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7-2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