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苏文明 田贵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要求深化就业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当前,我省农村空心化、在地居民人口老龄化加快,公共服务产品自主供给能力不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有限,亟待加强农村慈善工作,引导公益慈善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服务。  强化党建引领,提高农村慈善工作站位。农村慈善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要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纳入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以“一老一小”服务为切口统筹促进乡村善治发展。农村慈善是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补充,可以较好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空白,解决市场参与动力不足问题,要深化“慈善+”“+慈善”工作机制,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先行先试,推动农村慈善政策集成。要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因地制宜制定农村慈善事业政策体系,推动慈善组织、慈善社工、慈善乡镇、慈善空间、慈善实体等慈善要素在农村集聚发展。要发挥县级慈善会的枢纽作用,聚焦农村人口流失、人口老龄化等现状,联动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支持设立一批“一老一小”服务领域专项基金,常态化实施“长者食堂”“童伴计划”公益慈善项目。要统筹建设慈善服务阵地,推动养老托育功能向乡镇敬老院、妇女儿童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为民服务场地集中,通过购买服务引进专业力量,营造农村慈善服务场景,建立集“慈善帮扶、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互助互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慈善服务平台。要探索建立慈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善品”,加强与城市社区联动结对,持续推动“善品进城、资源下乡”,壮大“一老一小”慈善服务资金池。  重视校地融合,打造农村慈善工作队伍。慈善社工是推动社工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社会组织孵化体系、社区慈善事业发展体系“四驾马车”在乡镇层面同向发力的重要力量。当前,农村在地居民对居家养老、儿童家庭支持等公共服务,具有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需求,对慈善社工的专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重视在地化资源开发,梯次加强星级社工、持证社工、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等本土师资资源的发掘、培养,以微项目为导向建设好乡村公益慈善资源库,形成用本土知识和慈善资源解决本地问题的公共服务知识生产体。要加强与川渝高校、知名公益组织联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建立梯度明显、培养目标明确、体系完备的慈善社工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慈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得益彰。要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和人才激励政策,完善慈善人才职业化发展路径,推动建立行业和社会认证体系,明确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升方向、提升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可度、促进高素质人才流动。  加快社会创新,凝聚农村慈善发展合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中华民族具有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当前许多年轻人在公益创新领域展现自身价值,建立了一批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使命的服务型组织。以社会创新为导向出台专门慈善激励政策,引导农村慈善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从“有没有”基金覆盖向“优不优”服务转型,有效扩充“一老一小”服务人才、资金、规模并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要按照“公共服务跟着人口走”理念创新服务场景,在民众喜闻乐见的场景中,基于“一老一小”需求,引入社会力量设计体验感强的活动,提供便于他们参与的特色功能性服务。要因地制宜推广养老托育互助服务,借鉴“时间银行”等激励模式,通过慈善社工的链接赋能,引导建立参与成本低、质量高的农村服务供给。(作者单位:西华大学,遂宁市委社会工作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0-21
●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基本取向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基本取向在于突破行政区划壁垒  (鲁荣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聚焦“促协调”抓好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增强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抓好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改革需要深刻理解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把握基本取向,落实重点任务,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资料图片“促协调”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推动共同富裕,着力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推动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必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强化兜底保障,注重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建立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的制度体系,完善先发地区带动帮扶后发地区的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和供需适配度;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实现和谐发展,重点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基本取向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因素。农业农村与工业化城市发展相互隔离,除了受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生产效率差距的影响外,根本还在于诸多体制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整体统筹谋划城乡发展,消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因素,是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的主要着力方向。实现要素平等交换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只有实现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才能实现城市与农村的有效对接,推动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联通、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生产率趋同,高效配置资源要素,形成城乡合理分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突破二元结构的保障。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时,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齐二元结构下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欠账。这要求进一步完善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人才支撑等方面的制度性安排,形成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  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基本取向在于突破行政区划壁垒。行政区划壁垒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税收、考核等多方面原因,行政区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的情况普遍存在,使得行政区对经济活动形成了较强的刚性约束,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的限制较大,容易造成资源重复配置和市场恶性竞争。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合理分工,是区域协调发展改革的主要着力方向。推动区域分工深化是突破行政区划壁垒的关键。区域分工协作深化通过企业不断在不同区域延伸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分工,形成“关联经济”和“共生经济”,带动区域整体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提升,使得参与分工的每个区域都能从分工深化带来的规模效应中分享成果,推动区域合作成为必然。这要求资源要素必须跨区域自由流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限制,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分工格局。建立利益平衡机制是突破行政区划壁垒的保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稀缺资源、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和补偿机制,探索区域间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跨地区投资、产业转移等重大事项的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区域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方面的良性互动,能够保障不同区域发展权力的均等,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把握基本取向 落实重点任务当前四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的重点任务。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关键在于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激励机制,提供多元化的农村退出机制选择,进一步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愿。同时,还需要遵循收益与成本对等原则,划分各级政府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边界,确保能够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增强城市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承载能力。构建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机制,实现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构建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机制关键在于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资源和闲置住宅资源,通过界定明晰流转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产权,制定流转规范、创新盘活方式等,可以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带动产业资本服务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同时,通过完善鼓励人才、社会资本下乡方面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投资者权益保护,为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创造条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关键在于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和带动农户增收相挂钩,健全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建立农业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低成本、高效能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模式等。  当前四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的重点任务。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制,其关键在于深化促进都市圈城市群协同联动发展的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统计制度、政绩考核等领域改革;支持毗邻地区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机制,形成跨省域联合招商、政策统筹、共建开发区等合作新模式;明确法定机构与相关行政主体的分工边界,探索跨行政区合作治理新模式、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体系等,构建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其关键在于打造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试验示范空间,推动行政区给经济区让渡经济管理权限,并确保示范区内不同层级政府下放权限范围、标准、事项的同步化;协商确定合理的财税分享比例、统计分算办法和考核机制;制定公共服务的统一标准;共同成立跨行政区的产业功能平台与投融资基金,组建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和行业标准联盟等,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关键在于建立健全财政支援欠发达地区机制,建立常态化帮扶市场融入机制、产业发展机制和充分就业机制,探索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构建欠发达地区有效的兜底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的风险协同防控机制,减少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风险,强化基础保障。深化新区开发区综合改革,关键在于提升新区开发区的协同治理和专业化治理水平,探索促进新区开发区与行政区协调融合发展的行政区划设置,推动新区开发区总体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探索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建立在运营管理、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创新人事、财政管理制度,构建特殊监管体制等,充分激发新区开发区的发展活力。(作者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发展与改革研究所高级经济师)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0-21
(尹梦奇 记者 王成栋)10月15日下午,成都市民赵女士在红星路一家水果店挑了4个爱媛果冻橙,付款时她惊讶道:“21块!涨价了?”  面对消费者的疑问,商家表示,爱媛果冻橙去年售价是每斤6元,今年每斤12元,价格翻了一倍。  爱媛果冻橙属于晚熟柑橘品种,时值深秋,即将迎来晚熟柑橘上市季。作为全国柑橘种植大省和晚熟柑橘第一大省,四川目前晚熟柑橘种植面积达260万亩。种植规模如此大,按理说不缺果子,那么,四川的晚熟柑橘今年为啥这么贵?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水果店内刚到货的爱媛。探因高温影响坐果,晚熟柑橘减产明显  “现在光果的地头价是3块多,与去年相比上涨了差不多1块。”眉山市彭山区黄丰镇团结村的柑橘种植户周倩告诉记者,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柑橘的产量减少了,“我今年总共种了20多亩柑橘,预计减产4万到5万斤。”  据周倩介绍,她所在的团结村共种植柑橘1万余亩,今年预计爱媛果冻橙减产约100万斤,耙耙柑减产约200万斤。  今年的晚熟柑橘怎么会减产?据四川省气候中心数据,从今年7月开始,四川各地陆续开启“高温烘烤”模式,9月四川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4.6摄氏度,位列历史同期第一高位。高温侵袭,给水果作物带来严峻的考验。  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监测显示,今年夏末秋初的持续高温,对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柑橘坐果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不过,晚熟柑橘减产还有其他原因。“今年是柑橘结果的小年。”省农科院的行业专家解释说,柑橘生产过程中存在周期性大、小年的现象。去年是柑橘的丰收年,今年的产量相对会下降一些。研判1个月后陆续上市,预计价格将回落  晚熟柑橘的高价会持续多久?水果的价格,与上市时间和品种体系密切相关。  首先,看上市时间。爱媛果冻橙是较早上市的晚熟柑橘品种之一,四川普遍种植的“爱媛38号”一般在11月开始收获,现在并非集中上市的时间。  “今年温度高、光照强,糖分和固形物的形成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周倩解释了部分爱媛果冻橙提前上市的原因。10月10日以来,当地已陆续开始采收工作,“比去年提前了一个月。”  走访成都市内多家水果店后,记者发现,目前部分水果店仍以售卖蜜橘等早熟柑橘品种为主。一些水果商家告诉记者,到11月他们才会进爱媛果冻橙。  只有少量鲜果抢先上市,价格自然走俏。但后续随着爱媛果冻橙集中上市,预计价格将回落。  其次,再看品种体系。在四川,除爱媛果冻橙以外,还种植有耙耙柑、丑柑等多种晚熟柑橘品种。这些品种成熟时间在11月之后。  省农科院的行业专家介绍,随着其他品种的晚熟柑橘陆续上市,价格将会逐渐回落。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0-18
为进一步凝聚城乡融合发展共识,提升全区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水平,10月8日—10月12日,南溪区委党校举办了为期5天的“2024年南溪区城乡融合发展专题研讨班”,各镇(街道)、相关区级部门分管领导或具体经办人员,到村任职选调生共计55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会现场此次培训,采取四天课堂教学和一天现场参观学习的“4+1”培训模式进行。选优配置了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校+党校+市区部门”师资,精心设计专题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等课程。在现场教学中,组织学员前往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李庄镇高桥村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参观学习李庄抗战博物馆,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接受党性教育,让学员们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现场参观学习通过此次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掌握了更多方法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坚决扛起乡村振兴的工作责任,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突破,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10-14
(记者 王成栋 阚莹莹)四川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实践证明,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活资源要素潜力,能够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面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等时代考题。接下来,如何贯彻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省增动能、强支撑?带着问题,日前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蒋刚。谈认识全会谋划的举措,聚焦当前全省“三农”领域最紧迫、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记者:与以往相比,本次全会在农业农村改革方面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是什么?  蒋刚:总的来说,是把中央部署要求和四川省情农情实际结合起来,针对当前四川“三农”领域最紧迫、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谋划了一批具有四川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  具体来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坚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从推进县域发展能级分类提升、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等方面提出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促进城乡协调平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这些,回应了当前四川这个农业大省如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如何缩小区域间农业农村发展差距、如何稳住“粮袋子”和鼓起“钱袋子”等农民兄弟最关心、最可感可及的问题。  记者:在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时,对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作出了专门部署。接下来,四川如何破题?  蒋刚:重中之重是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抓手是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样考虑的原因有二:首先,四川农村集体资产虽然数量庞大,但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不高;其次,四川在过去10余年脱贫攻坚、东西部协作、托底性帮扶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资产,亟待进一步盘活。而盘活它们,同样需要农村集体经济这个载体和路径。  聚焦补短板、挖潜力,四川将把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不断增添推进举措。  第一,是积极规范运行机制。重点是建立完善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同时,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财产股权质押贷款,不断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此外,还要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长效机制,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  第二,是积极创新发展模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采取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模式,以低风险、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方式放活经营权,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稳健发展。  第三,是积极健全联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跨地域联动发展、与社会力量共同参股等增加集体收益。探索以县域为单位制定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打包盘活利用规划,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发展或与市场主体开展合作。同时,落实好“防火墙”制度,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看重点四川的农业农村改革,必须聚焦农民的“米袋子”和“钱袋子”  记者:本次全会上,“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是热门话题。《决定》也对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作为农业大省,四川如何抓好相关工作?  蒋刚:对标全会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最重要的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也就是要选好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主要是“米袋子”和“钱袋子”问题。  先看“米袋子”。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必须立足全局,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聚焦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等任务,落实改革措施时,要把加快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摆在突出位置。  当前,我省粮食生产仍面临优质耕地较少、优良品种支撑不足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针对耕地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和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加强农田和水利建设衔接,加快解决农业“靠天吃饭”问题。  针对种子问题,将建立育繁推一体化高效育种体系,加快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创新实行重大品种补助奖励,落实技术人员包片推广机制,解决好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优良品种覆盖面小的问题。  针对种粮积极性不高问题,将探索建立粮食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土地租金协调机制、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加快推广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不断提高农民种粮收益。  再看“钱袋子”。四川是农业大省,有几千万老乡生活在农村,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激活农民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第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深化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推广土地经营权交换、入股等集中连片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强化政府农业服务供给责任,探索市场化运作与政策扶持相结合的运转机制,健全完善便捷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第三,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抓好“土特产”,打好“特色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村新业态新产业,持续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导向,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记者:您提到,四川曾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按照全会要求,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蒋刚:这还是需要靠改革。回首脱贫攻坚期间,四川实现了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返贫致贫风险始终客观存在,即便是过渡期以后,仍会有一些低收入农户因疾病、事故、灾害等不可抗力存在返贫致贫的可能,必须靠有效的制度及时发现、及时帮扶、消除风险。  从既有经验来看,想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具体来说,首先,是完善覆盖所有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及时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稳定消除风险,切实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其次,是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完善欠发达地区帮扶政策,加大集中倾斜支持和项目补短力度,强化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后续扶持,健全扶贫和帮扶项目资产规范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最后,是要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行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进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聚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落实努力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细化实化为具体细则  记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措施已明确,我们如何推动抓好落实?  蒋刚:确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才能真正做到求实问效。而且,农业农村还是四川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诸多领域的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面临着不进则退的考验。  一方面,我们将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体制机制,把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摆在机制体制建设的突出位置,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细化实化为具体细则,形成可量化、能考核的约束机制,压实各方面工作责任,推动人才、资金、资源等优先向农村安排,引导更多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另一方面,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素保障这个重点,梳理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小切口、大纵深”改革事项有序推进,特别是建立县域内专业技术人才统筹管理使用制度、深入推进人才入乡“新农人”试点、创新农村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和建设用地配置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创新推广体制机制,等等。  总之,要聚焦全会谋定的改革措施,细化“起手式”、鲜明“节奏感”,确保更多的“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0-14
  (卢勇 杨源禾 徐驰)当前我国正值“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历史新时期,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挖掘并传承好其中蕴涵的智慧结晶,必将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  粮安天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助力粮食安全。要端稳“中国饭碗”,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国情,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种业是关键。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是经历千百年自然演变和人工优选出的传统作物和畜禽,通过现代手段加以提纯复壮、科学改造,可以积累出庞大且具有优秀抗病抗逆性状的种质资源库。如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等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种质资源,为维护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种质保障。从农业发展史来看,农业技术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藏粮于技”是粮食生产的必然选择。传统农耕技术具有生态性、适地性、可持续性的优良传统,其中引种驯化、套种复种、精耕细作等,都是针对资源缺乏的区域条件而采取的因地制宜、提效增产的技术措施。因此,农业强国建设要依托农业文化遗产中丰富的种质资源与农耕技术,古为今用、活态传承,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物多样化、营养化、健康化的需求。  巧循自然,依托农业文化遗产促进生态宜居。农业文化遗产作为土地利用、景观、技术、文化的复合系统,对于打造“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统一的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具有独特的价值。在生态方面,中华先民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视为生命有机体,与之形成融合共生的和谐画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中体现的“天人合一、因地制宜”“山水相依、万物并育”的构造,巧妙地化解了“人-山-田-物”间的不平衡问题,成为我国南方山地农业之典范。在生产方面,产业振兴是龙头,要立足长远,久久为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仙居杨梅栽培生态系统”中的“梅-茶-鸡-蜂”复合种养模式,将资源集约利用、水土保持、病虫草害控制、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传统知识体系创新传承,使物种间彼此依存、共同演化、互相作用,成为复原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乡村生活方面,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传统村落凸显了“人与乡村”社会系统维度的有序与优化。农业活动与传统节日、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村规民约、家教家风有助于建立乡村治理高效模式,进一步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以特为先,深挖农遗土特产提升全球竞争力。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农遗+土特产”是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种类繁多的农业文化遗产是土特产的资源宝库。古代诗词中就有大量关于地方特色产品的记载,《惠州一绝》中的岭南荔枝、《凉州词》中的西域葡萄、《渔歌子》中的江南鳜鱼等都是不同自然禀赋下孕育出的特色地方农产品,古语中晋北农家的“宝玉”黄花菜也成为如今当地农民的“致富之花”。另一方面,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可以赋能农产品文化附加值,是提升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今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农遗良品’培育计划”,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云南漾濞核桃、宁夏盐池滩羊、安徽休宁泉水鱼等都是独特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产条件下孕育出的“农遗良品”。以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资源优势建设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将比较优势逐步放大,打造遗产地区域经济“增长极”,进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独特”的稀缺性全球农产品竞争力。  中国传统农业底蕴深厚、历久弥新,农业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农耕智慧与实践经验是千百年来传承的“先进科技”,是融经济、生态、文化等于一体的“活态”珍宝。如果我们能立足我国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更加深入挖掘其多重价值,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将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农业强国建设。  (卢勇系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杨源禾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徐驰系安徽新华学院讲师)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潇)近年来,乡村旅游持续升温,“网红村”“网红镇”应运而生,“网红”模式不仅成为一大亮点,能够有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然而,当打造“网红”成为乡村标配,村村皆“网红”,处处有“网红打卡地”,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网红村”的崛起,无疑是一场乡村与现代审美的邂逅,它以互联网为桥梁,连接起城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激活了乡村沉睡的资源。但当复制粘贴成为常态,创新的灵魂便被稀释。随处可见的“我在某处等你”、千篇一律的人造景观,会让游客审美疲劳。  打造“网红村”,不能只是政绩的速成品,更不应成为追名逐利的捷径。乡村的振兴,需要的是深植于本土的根脉,是与民风民俗、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我们应当警惕,当“网红”成为一种政绩的符号,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资源错配,忽视了农村最本质的需求和发展规律。真正的乡村振兴,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的全面开花,而非仅限于镜头前的片刻风光。  因此,要让“网红村”褪去浮华,回归乡村本质,就必须摆脱短视的追名逐利心态。这要求地方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目光放远,从长远规划入手,深入挖掘每个乡村独有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走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与其盲目跟风,不如深耕细作,将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让每一处风景都承载着故事,每一份体验都蕴含着温度。  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游客体验,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便利与舒适,才能留住人心、赢得口碑,让“网红村”得以可持续发展。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0-09
(孟哲)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旨在充分调动各类主体保护耕地积极性,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从而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 1758 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耕地占用与保护的矛盾和压力依然突出。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宏伟目标的战略关键。资料图片  保护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意见》强调“量质并重”,即在保持耕地数量总体稳定前提下,全力提升耕地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意见》从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从持续优化耕地布局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从严格开展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到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从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到加强耕地灌排保障体系建设……这些科学、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力求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保障,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让盐碱地变高产田。盐碱地是隐形的粮仓,我国可供开发的盐碱地资源多达5亿多亩,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要看到,盐碱地形成复杂,治理利用需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意见》提出,实施盐碱耕地治理工程,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加强耕地盐碱化防治;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培育推广耐盐碱品种和盐碱地治理实用技术。让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不断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粮食安全基础日益全方位夯实。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严控占用和补足补优是关键。《意见》要求,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对违法建设相应冻结补充耕地指标。通过改革占补平衡管理方式、完善占补平衡落实机制、加强对补充耕地主体补偿激励、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来达到严控占用、严格补充、严守总量的目的。同时,《意见》进一步压实各级责任、强化考核监管,实现省级行政单位年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到2035年全国耕地总量不低于18.65亿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的出台为耕地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制度保障,但要将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占用、破坏耕地的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科研机构要加强耕地保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企业应积极采用环保型生产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农民要树立正确的耕地保护观念,等等。  惟有不折不扣将《意见》中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好每一寸耕地,我们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民网 | 分享: 2024-10-09
  (吉瑞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强调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改革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源泉,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要向改革要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要用好改革这一重要法宝,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坚定不移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奋力谱写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新篇章。资料图片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既准确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历史方位、重大意义、前进方向、目标任务、根本要求和推进路径等,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升思维能力,真正学会和运用好这一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要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坚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扎实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任务落实,深入把握农村改革规律特点,不断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正确政治方向,凝聚磅礴力量,不断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全党全国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上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必须充分发挥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新要求,从各环节各层级各领域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完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和组织设置,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党始终成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强大武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坚持人民至上,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自信自立,在遵循农业农村现代化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普遍规律和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农业强国之路。坚持守正创新,在坚守农村改革方向、立场、原则底线的前提下识变应变求变,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农村改革发展中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等,把研究和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新局面的“突破口”。坚持系统观念,增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处理好两难甚至多难问题。坚持胸怀天下,在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也为加快世界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以完善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制度体系为重要保障。让农村资源要素活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离不开制度保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不断破除制约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构筑起农业农村发展的“四梁八柱”。这就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优化土地管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者单位:天津城建大学)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08
  (刘爱军 周力)花生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农业产业之一,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拥有全产业链闭环主导权。要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形成一定规模,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产业梯度转移是趋势。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花生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促进花生产业全链条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实现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国花生的市场竞争力。  花生生产体系的标准建设主要集中在耕种管收加。耕种环节主要考虑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加工、播种(机械化耕种);管理环节主要考虑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中耕除草、控旺;收获环节包括确定适收期、收获方式及相应的收获装备;加工环节包括干燥、储藏和加工标准化体系。目前花生生产体系标准化虽然已有一定的成熟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花生种子的商品化率较低、品种一致性较差,种植技术与管理滞后,种植模式差异悬殊、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花生的标准化生产,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花生产业体系标准化主要包括烘干、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产业链环节。当前花生产业初加工花生主要用于压榨花生油,同时有部分被制成花生酱、烘焙花生,精细加工包括但不限于花生蛋白粉、花生多肽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当前我国花生产业体系标准化存在专用加工品种供给不足、原料一致性较差、烘干环节设备落后与标准化不足、运输方式单一粗放、包装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此外在食品花生加工方面,存在规模小、企业多、技术标准化程度低的状况,导致标准无法落实。  从花生经营体系标准化来看,当前花生经营体系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是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花生品牌建设能力不足,部分花生加工企业依赖传统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进行销售,缺乏线上销售平台和多元化销售渠道的拓展。  推动我国花生标准国际化。要提高不同环节标准系列的配套性,加强国际花生标准跟踪,提高我国花生标准修订速度与新标准制定质量,主动参与并组织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花生产业国际化。完善花生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花生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特别是新型花生制品加工,制定和修订包括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等级等标准,特别是与机械化作业融合,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花生从种植、收获、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标准体系,发展专用品种,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花生产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程可追溯。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率。在种植和加工环节,应用智能监控技术,实时监测作物生长和生产过程。实现绿色健康化发展。推广绿色种植和加工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制定和实施花生产业的环保标准,引导企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挖掘花生的多功能性,开发高油酸等健康花生产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选择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作为标准化生产的示范企业,鼓励其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实现产业共赢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强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花生产业标准制定支持,提供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强花生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品牌建设,全方位推动标准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08
  (房红丽)优秀农耕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农业生产和实践智慧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涉农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时代新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使命,做好“三农”人才培养,要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与用党的创新理论培育时代新人结合起来,将农耕文化学习与爱农情怀教育结合起来,将教育教学与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优化顶层设计,将农耕文化有机融入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涉农高校要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高农业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调整、课程建设等路径,全流程全要素优化教学体系,把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把知农爱农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农耕文化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碰撞,增强涉农学生专业学习的使命与动力,提升学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夯实理论基础,将农耕文化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要把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专业知识讲授,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农耕文化教育元素,开展既符合时代特色又接地气的农耕文化通识教育,优化整合农耕文明、乡土文化、农史农俗等农耕文化特色课程,拓展学生眼界,培养大学生知农爱农情怀。  聚焦立德树人,将农耕文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要将农耕文化嵌入“思政课+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思政教育大格局,依托各类教育平台载体,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大力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追求与理念,深化青年学子的“三农”价值塑造和“三农”情怀教育,讲深讲透思想理论在“三农”领域、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擦亮文化底色,将农耕文化有机融入文化教育。通过打造多样化的“校外+校内”农耕文化教育阵地,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传播新机制,举办“耕读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营造凸显农耕文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切实将农耕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全过程,不断营造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校园文化氛围。  践行知行合一,将农耕文化有机融入实践育人。要把握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机遇期,引导学生走入乡村、走近农民,到生产一线体验“三农”领域的巨大变化,实地服务“三农”发展。要依托农业院校科技园、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乡村振兴驿站等资源,聚焦乡村振兴重难点,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将学习平台由教室搬到田间地头,在乡村振兴一线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实践技能运用于现实需求中。(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08
  (朱信凯)三农承载的历史脉络与理论内涵,为建设三农学奠定了学理基础。三农学将是这样的一门学问,它既可以和当前已有丰富积累的农经学科相互兼容,又能突破当前农经学科以引进西方农经研究为主所带来的局限性,建立真正的理论自主性,将中国三农厚重的历史与实践居于理论创造创新的核心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明确建立一个合理的学理体系,是三农学能够不断发展、实现其历史使命的前提。资料图片  三农学的学理体系,由三个层次的学理内容及相应的研究范式构成。  学理内容是学理体系的主体,也是学理体系呈现给人们最直接的样貌。人们体会到一门学问的整体特点,首先是通过接触到这门学问的学理内容而得以领悟的。学理内容不是经验素材和理论命题的简单堆积和列举,而是将经验和初步的理论总结经过“理性的重构”,进行梳理提炼后的产物。这也决定了学理内容不是一种扁平化的对象,而是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理内容对于整个学理体系而言具有不同的地位和角色。研究范式,则是不同层次的学理内容得以酝酿、形成、发展的动力来源。正是通过特定研究范式在学术实践中的运用,学理内容才能够脱胎于原初的经验世界,而以系统化理论对象的形式生成。不同层次的学理内容,因其性质与功能不同,应有不同的研究范式。将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学理内容强求采取同样的研究范式,不仅不会使学理体系更加一致,反而会损害其创新发展的能力。  三农学学理内容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历史层次、结构层次和机制层次。其中,历史层次研究的是传统三农社会的本质属性,以及针对三农社会变迁历程的理论概括。结构层次研究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三农实践围绕生产方式、财产权利、市场、区域、国家与社会关系、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国与世界关系这七个核心范畴,所形成的鲜明经验,以及基于这些实践经验所进行的系统性理论提炼。之所以称这一层次的研究为结构层次,是因为三农这一综合性概念所关联、统摄的这七个范畴,是对当代三农实践所依存的社会结构的本质刻画。机制层次研究的是,支撑历史层次和结构层次的具体机制分析,如因素之间的因果关联和作用机理、主体的决策及主体间博弈、制度安排的激励机制等。这里列举的机制分析,仅是一些典型而无法加以穷尽,实际上三农学这一层次的学理内容,恰是和农经学科及其他重要的社会科学门类如经济学相互兼容的关键敞口。在三农学看来,农经及其他学科的长处,在于围绕具体机制分析,开发了大量实证与理论模型工具,这些成果进展,正是三农学也可以利用的丰富资源。  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更清楚地展示这三个层次的学理内容各有怎样的特点,及揭示其相互关系。例如,提出明清两代中国小农经济六个世纪的变迁,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本质是小农经济的“内卷化”而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形成这样的理论判断属于历史层次的学理内容。而围绕这一理论判断,对总量生产函数进行建模,结合其他计量手段,来计算六个世纪中国小农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并且分解、识别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则属于机制层次的学理内容。  又如,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实践在生产方式方面的突出经验总结为构建以小农户为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新型集体经济与小农户相协同的生产经营体系,进而促进小农户参与社会化分工和形成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形成这一理论命题属于结构层次的学理内容。而围绕这一理论命题,利用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分析手法,来研究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之间有怎样的既竞争、又协同的关系,在怎样的外部条件下竞争会转化为协同,则属于机制层面的学理内容。  再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三农实践在财产关系方面的突出经验总结为建立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的制度安排——这属于结构层次的学理内容。而围绕这一命题,利用激励理论分析农地产权对生产行为的影响,并且用相关实证工具对假说进行检验,研究什么情况下农户愿意将经营权加以流转,而什么情况下经营权流转会遇到障碍,则属于机制层面的学理内容。  通过这三个例子不难看出,三农学所包含的历史、结构与机制三个层次的学理内容,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具有相互启发、相互支撑的生动关联,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学理内容的层次性而非单一性,将是三农学发展潜力的重要来源。三农学教材的设计编写,则可以根据历史层次和结构层次的核心内容作为纲目,设计总体章节脉络,而将历史与结构层级涉及到的机制层次的学理内容,如上述三个例子所示,结合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充实进各纲目、章节之中。  历史和结构层次对应的研究范式,与机制层次也有显著不同。前两个层次,主要的研究范式是思想与理论的创造创新,进行长时段、大范围的比较历史分析,对中国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以及对理论体系的构造进行反思和不断整理。而对于机制层次而言,其研究范式主要是因果推断、机制分析所需要的实证与理论模型研究,与当前农经学科以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范式是兼容对接的。这些学科所采用的计量分析、数理模型、数值模拟、田野调查、质性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自然可以为机制层次学理内容的生成贡献力量。  三农学学理体系的这种层次性具有内在逻辑关系,而不是机械的划分排列。只有在学理体系中建立历史层次的学理内容,才能清楚阐明与三农范畴相关联的社会发展基本逻辑、明确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特性,以及认识到当前三农实践所处的历史方位。有历史层次的学理内容,也才能有结构层次的学理内容,因为这一层次主要讨论三农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下的理论内涵。而之所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三农所统摄的重要范畴,及其对社会结构的本质反映单独作为一个层次来讨论,是因为这是三农学扎根中国大地、从三农具有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实践中得以酝酿发展为理论体系的主要源头。  历史和结构层次与机制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前二者既为后者提供了历史方位,也为其指引了研究议程。固然,三农学的机制层次可以与农经学科现有的研究范式与研究积累直接兼容。但是,农经学科的问题在于,一是缺乏明确的历史方位,二是对特定社会阶段三农所统摄的重要范畴、所对应的重要社会结构缺乏系统认识。究其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农经学科所引进的西方农经研究,恰恰主要是非历史的、工具性的,也不关心三农整体性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形态与社会阶段属性。由此,农经学科呈现扁平化的特点——众多“点”状的知识和领域集合为学科整体,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这恰恰是三农学通过建立历史层次和结构层次的学理内容来力图加以克服的。当前农经学科发展的大量模型、工具和方法,乃至针对中国三农实践已经展开的诸多具有价值的分析研究,完全可以通过三农学历史层次和结构层次学理内容的指引作用,有效地纳入到机制层次上来。三农学和农经学科形成这样的兼容关系,一方面可以从农经学科历史积累成就中获取养分,另一方面则可以更加明确地将农经学科的学术资源调动到重视中国三农实践经验的系统性、理论化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轨道上来。  三农学建立如此的学理体系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的落实与践行。历史层次与结构层次的构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直接指导下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变迁基本逻辑的深刻判断,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社会经济体系中重要范畴的分析与阐明,直接帮助这两个层次学理内容的框架得以明确。而中国现实、中国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是这两个层次学理内容得以生成的深厚土壤——归根结底三农学是在中国三农发展的历史逻辑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得以酝酿的。中国丰富的三农实践也为三农学的机制层次提供了充实的研究问题来源。  三农学的学理体系也为建设中国三农学派提供了路径启示。尤其是需要针对三农学学理体系中不同层次的学理内容,考虑其研究范式的特性,采取不同的科研组织思路。不同层次的学理内容,研究周期和节奏大不相同,成果形式也不尽一致。历史层次与结构层次的研究周期长,成果要求具有思想性和理论深度。机制层次的研究,周期相对短,成果首先要求符合相关领域已形成共识的实证规范准则。这意味着,针对历史层次和结构层次的研究,在自然的学术创造和思想激荡交流之外,可以更加有意识地采取学科规划的方式加以推动。而机制层次的研究,适合于采取鼓励学术观点、学术成果在学界自然演化、自然竞争的方式,同时可以依照历史层次与结构层次需要的方向,适当加以引导。  围绕中国三农深厚的历史传统与丰硕的实践经验,形成具有坚实学理体系的三农学研究,是当代中国农经学人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三农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有潜力发展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关联人类命运共同体普遍关切的学术领域之一。围绕三农学学理体系建设中国三农学派,是需要着力推动的科研实践活动。理解这项实践的战略意义,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农经学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经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08
针对产业  推动乡村产业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等各环节有效协同,促进运营主体前置参与项目规划与建设  推动构建“村集体合作+产业合作”多村合作机制,以“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为主线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推进村集体融入产业发展,引导村集体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生产服务、引导投资参与、发放分红福利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针对要素针对要素  完善人才培训后的扶持政策,促进“培训链”与“发展链”有效相融  以村集体为载体整合闲置宅基地和农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促进统一开发、高效利用  灵活运用银保合作、“银行+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新模式,强化农村产权权能针对治理  根据新业态发展的新需求,推进农商文旅体配套设施建设  以返乡退役军人和大学生、新村民、老党员等为主培育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  (郭晓鸣 郑荏远 曾娅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西部农业大省,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体上仍然底子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这决定了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要在充分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基础上,立足自身现实基础,瞄准主要短板制约,创新探索可行路径。资料图片  四川各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组织有力、推进有序,开局成效良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统筹协同推进机制、乡村产业升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乡村治理制度改善、农村农民共富机制健全等方面还存在较为突出的短板制约。围绕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战略任务,基于重点破解主要短板制约的现实需求,建议通过实施以下六大策略高质量推进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聚焦实施协同,健全高位统筹推进机制。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部门协同仍显不足。一些乡村建设项目由不同部门分头实施,因建设标准和管理方式不统一,为后续管护和运行埋下堵点和隐患。各部门分头推进数字化治理,村干部安装运行手机App数量众多且各不关联,加重基层不必要工作负担。部分乡村产业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脱节,存在规划、建设不能满足实际运营需求的矛盾。  因此,要加强部门协同力度。推动各级党委农办在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部门协调、资源整合等职能;促进各部门建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乡村产业项目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等各环节有效协同,促进运营主体前置参与项目规划与建设,加强建管衔接,构建高效协同的组织运营体系。  聚焦改革赋能,强化资源要素系统保障。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仍然面临关键要素保障不足的困扰。一是专业技术人才、农旅融合经营类人才较少,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样短缺。二是闲置宅基地普遍分散且利用困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量有限,设施农业用地保障面临基本农田高比例刚性制约,对农业规模化和全链化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三是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效率不高,因产权保护强度不够和抵押融资受阻,金融资金进入不足。  破解上述困扰,要强化乡村人才引培,编制人才需求清单,开展组团式引才、精准化引才;进一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乡村专业人才、高素质农民等培训,完善培训后的扶持政策,促进“培训链”与“发展链”有效相融。要活化乡村土地资源,规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流转交易,以村集体为载体整合闲置宅基地和农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资源,促进统一开发、高效利用;适度加大设施农业用地保障力度,探索“大分散、小集中”的集约供地模式,盘活闲置设施农业用地。要集聚城乡多元资本,推广“国有平台公司+村集体+社会资本”模式,整合收储资源,促进乡村建设项目顺畅落地;灵活运用银保合作、“银行+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新模式,强化农村产权权能,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  聚焦组链集群,促进乡村产业升级迭代。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产业升级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各类经营主体间合作不足,已成立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产业联合体等内部联结松散、导致低水平同构化竞争问题突出。二是农业产业链的加工、品牌、渠道等环节延伸不足,致使农产品市场效益不高。三是农文旅融合发展与特色农业衔接度不足,乡村旅游引来的游客流量效应未能充分转化为特色农产品销售和村庄品牌营销优势。  应对挑战,要进一步构建多元化合作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在精细分工基础上形成紧密产业合作。推动构建“村集体合作+产业合作”的多村合作机制,以“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为主线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集群联动发展。要深入推进农业强链补链。延伸加工处理、电商营销、品牌打造等产业链,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设施,发展中央厨房、预制菜等精深加工业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增建农产品专业市场。要促进业态深度融合升级。构建“景观游历+生态文旅+研学教育”多层次融合业态,增加亲子、研学等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项目,让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在地农产品扩大销售、提升品牌影响的重要契机。推动数字赋能村庄品牌营造,进一步促进消费引流。  聚焦供需匹配,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普惠增效。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仍需优化。首先,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短缺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养老托幼成为农村公共服务较突出的短板。新产业新业态所需的产业路、旅游路、公共厕所、路灯照明、停车场等设施存在短缺。水、电、气等虽能满足农户家庭使用,但存在难以满足农产品加工仓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问题。其次是“标准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式不能及时跟进农民需求变化,存在乡村教育资源低效配置与县城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并存的现象,部分村卫生室、村文化室等服务设施存在低效供给和低效利用问题。  基于此,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升级。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加强乡村养老服务、学前教育、托幼等服务供给。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增加公共文化、体育健身等服务。根据新业态发展的新需求,推进产业路、旅游路、停车场、充电桩、公共厕所、路灯照明等农商文旅体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升级乡村输配电网。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在城乡间统筹规划布局,提升中心镇、中心村的带动作用,推进中心学校、医卫次中心、区域性养老服务综合体等建设。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把握农民现实需求,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探索乡村片区化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聚焦开放融合,创新社会治理制度模式。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社会治理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类。一是新村民与本地社区之间缺乏有效融入,导致新村民较少参与治理,在地感和融入感较弱。二是村民自治制度体系不健全。存在“重绩效考核、轻农民参与”现象,一些可采用以工代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项目由政府进行了包揽。三是治理要素保障机制待完善。行政村合并后村级保障资金相对下降,村级治理人才不足条件下填表造册、信息录入等形式化工作内容增加。  因此,要健全新老村民融合治理机制。明确新村民的治理权利和义务,打造议事决策的共享空间,明确新村民合理参与的具体内容。密切新老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合作联动,促进利益协同,增强沟通协调。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引导村民筹资筹工筹劳筹物参与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新模式,以返乡退役军人和大学生、新村民、老党员等为主培育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降低动员组织难度,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效能。要健全治理要素保障机制。加大对合并村的资金、人才支持力度。实施乡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落实基层减负提能要求。  聚焦合作共赢,拓展农民共建共富路径。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集体经济的引领致富功能仍不充分,仅少数村集体提供分红,绝大多数村集体不能给农户提供就业带动、创业引导、生产服务等支持。同时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仍需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较少探索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分享技术、渠道、品牌等发展性带动不足。此外,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参与不足,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孤岛效应”较为明显,所提供就业机会以低报酬、低门槛为主,缺乏带动创业的成长激励,对青年返乡人员吸引力不足。  因此,要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引领共富功能。推进村集体融入产业发展,引导村集体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生产服务、引导投资参与、发放分红福利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健全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生产托管等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生产托管或共享技术、渠道、品牌等带动小农户实现稳定增收。要促进农户参与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强化对农民提供产业设计、技能培训、定制岗位等服务。在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中,鼓励采取“商住一体”模式对原住农民进行就业创业型安置,引导农民投资参与餐饮、民宿、商品售卖等,以多元化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9-30
  (蔡承彬)近年来我国乡村文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规模持续扩大、业态逐渐丰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但不少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目前还处于粗放式开发经营阶段,存在乡村旅游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局性不强、乡村旅游产品规划具有同质性等问题。下党乡是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范,对全国其他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坚持走乡村振兴特色之路具有重要启鉴价值。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农文旅融合的根基,“三进下党”实践的成功样板,在于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体现了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振兴的发展思路。一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依托高山茶,下党乡培育“下乡的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寿宁高山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独具特色、富有时代内涵的乡村“土特产”。二是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党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8家,吸纳农户实现品牌共建、渠道共赢、利益共享。三是提升乡村旅游产业链价值。把智创、文创、农创等引入乡村,吸引青年人返乡创业。引进专业团队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塑造,扶持引导一批经营餐饮、美食茶点、工艺品、标配伴手礼等旅游新业态主体,培育“下乡的味道”一条街、特色民宿、特色文创商品等体验式业态。  坚持以文化撬动农文旅融合。文化是农文旅融合的灵魂,下党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文化底蕴深厚。一是坚持对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将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到村庄总体规划或城镇总体规划中,激活乡村文化基因,赓续乡村历史文脉。二是坚持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资源。下党乡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旅游发展中,建设“难忘下党主题馆”和“滴水穿石主题公园”、党群连心路等。三是注重保护和活化利用相结合。积极探索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新路径,如探索“非遗+乡村”“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新模式,利用传统村落、古建筑、祠堂、民居等资源建设非遗和文创展示基地。  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一是优化乡村旅游产品项目和线路。对旅游景点进行精心组合规划,推出丰富多样旅游项目,打造下党乡“学习小镇-梦龙天池-西浦”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下党乡的好山、好水、好茶、好菜、好风物。下党红色之旅被推荐为300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二是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统筹规划“交通+旅游”融合公路网络系统,建设省道S207线闽浙界至寿宁下党段公路等,打通了区域流通的微循环。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加快乡村旅游功能建设与提升。三是积极推进传统村落景观提升。如民房立面改造、古道修复、“百村千树”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文化旅游吸引力和产业发展保障双提升。  坚持农文旅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是做好农文旅融合的重要手段。一是丰富营销内容。通过特色产业、下党画苑、时光邮局等打造“网红村”。通过青少年“乡村研学”主题策划,强调体验营销,拓宽乡村旅游的目标消费者市场。通过乡村振兴题材电影《相见在鸾峰桥》在下党全景拍摄等文艺活动,吸引游客参观下党古村落、游览“打卡点”。二是拓展宣传营销渠道。利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推广,涵盖网络、电视、报纸等传播下党故事,利用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平台,串起本地文旅项目,联动周边文旅项目,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利用各种微媒体、购物平台、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农产品营销推广。三是瞄准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大力发展乡村数字文旅。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下党乡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智慧文旅线上体系。如“下乡的味道”App打造涵盖旅游线路、民宿预订、智慧停车、班车查询、餐饮购物、茶园认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乡村文旅“破圈”传播。  (作者蔡承彬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研究员)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魏丽艳 杨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下党乡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解码”下党乡脱贫致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共同富裕的内在规律,找到推动我国农村发展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下党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保障,通过成立中心村党委,推行“整合要素、联营合作”的“村村抱团”合作治理模式;坚持“党建+产业”,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乡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从政策制度上破除阻碍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切实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机构职能体系,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协同发展机制。三是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党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富”平台,推动企业、人才、社会资本等投身乡村共富事业,实现党建引领多元共筑、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下党乡摆脱贫困、推进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区域基层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二是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儿童福利保障、教育保障、妇女生育福利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快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建成覆盖城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养老服务体系以及住房保障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原则。“三进下党”的实践证明,在摆脱贫困、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精准把握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一是因地制宜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着力培育壮大新的富民产业,形成支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精准定位地方特色,结合数字技术,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产业,辐射和带动地区创业创新。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多元化数字生产、工作、生活等应用场景,拓展人民共享数字红利。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下党乡始终坚持“要把脱贫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扶贫先扶志”理念,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脱贫致富的奋斗目标。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二是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扩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均等、优质发展。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等方式,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方式。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将绿色发展作为闽东人民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出路,提出了“三库”(水库、粮库、钱库)绿色生态理念。下党乡始终贯彻落实“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生态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一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为实现生态和谐之美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推动发展方式低碳绿色转型,推动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三是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环境治理格局,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为实现共同富裕筑牢生态之基。  (作者魏丽艳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杨娜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黎元生 闫玄)乡村是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以包容性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就是要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系统规律,既要着眼全局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乡村振兴,也要立足乡村空间单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绿色转型和社会和谐发展。  习近平同志始终心系“三农”、情注民生,善于运用系统观念谋划和推动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在福建,他提出“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三进下党”现场办公,以历史的耐心和恒心推动贫困乡村精准扶贫、绿色减贫。在浙江,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造就万千美丽乡村。这些生动实践都蕴含着习近平同志对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深邃思考和科学谋划,彰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深刻认识和系统观念方法的娴熟运用。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它涉及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要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好促进乡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机统一,让和美乡村发展更含“绿度”、更有“温度”。  坚持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旨在夯实和美乡村的生态根基。当前,我国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尚未贯通,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降碳减污协同治理和生态系统修复任务依然艰巨。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中心,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固优势促提升,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找准切入口和突破口,开展乡村多要素多方位协同治理。加强乡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集污水、垃圾处理处置设施为一体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旨在增强和美乡村的发展后劲。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乡村休闲产业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乡村排斥性风险加剧农民收入分化。要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绿色”“特色”“成色”上下功夫,拓展“生态+”模式,形成“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数字”等乡村产业新业态,探索乡村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围绕全产业链布局科技特派员,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深度融合,健全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旨在提升和美乡村的品位。当前,我国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精神文明建设仍有诸多薄弱环节,存在着文化设施落后、陈规陋习、坑农害农事件等问题。要坚守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魂脉”和“根脉”,因地制宜探索特色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和活态发展,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和活力。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和原生态自然环境,充分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及其内涵,把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旨在稳固和美乡村的组织保障。当前,我国乡村人口流动加剧、职业分化明显,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多元。要加强党组织在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瞄准和聚焦乡村基层党组织“散”、基层综治负担“重”、村民自治手段“少”等重点难点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深化改革,构建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依托、以智治为支撑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作者黎元生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闫玄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三进下党”的生动实践是我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范例,不仅让下党乡实现了从贫困到宜居、宜业、宜游的华丽蜕变,也为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推进提供了六大深刻的启示。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深入基层、精准施策。“三进下党”表明只有深入基层、精准施策,才能真正了解百姓需求,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习近平同志曾提出“四下基层”,鼓励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代表的并非走马观花,而是采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必须对地区差异性有充分认识。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背景等都存在差别,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如果只是简单套用一种发展模式,可能会阻碍一些地区的发展。因此,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始终保持“滴水穿石”的工作精神。“三进下党”展现了习近平同志“滴水穿石”的工作精神,其核心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勤耕不辍的决心。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应时刻保持这种精神。一方面,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使乡村经济持续增长,还要实现乡村治理、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全面升级。只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毫不动摇地推进相关工作有序进行,才能攻克难关。另一方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是漫长的,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努力才能收获果实。因此,必须杜绝空谈,埋头苦干,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三进下党”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因此,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制定阶段,必须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在政策的执行阶段,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办事。同时,注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注重农村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干部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是确保乡村振兴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首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其次,要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再者,要完善日常监督和考评机制,综合评价领导干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保证其工作效率和态度。最后,建立基层长效反馈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广泛收集群众干部的反馈意见,对政策进行及时调整。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发扬“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下党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发展模式,深刻体现了“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乡村发展常面临资源匮乏、人才短缺等难题,犹如“弱鸟”之境。“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会不断鼓励村民主动作为,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实现注入精神动力。首先,当地干部和村民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身能力,拥有“先飞”意识。其次,深刻了解自身优势,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找准路线。再者,培养村民创新意识,鼓励村民在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及发展模式上大胆尝试,丰满“飞翔”羽翼。同时,做好地区教育,注重培养下一代,为“飞翔”提供持续动力。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须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引擎。下党乡利用科技、模式创新,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建立完善,为其他地区带来了经验。一方面,以创新驱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凭借数字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慧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将自然景观、风俗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发展。另一方面,以创新驱动城乡融合发展,借助模式创新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城乡合作;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城乡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持续优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作者张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甲桐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张晖 毛文轩)“三进下党”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着眼闽东山区乡村的发展基础与现实困境,引领广大农民群众摆脱贫困、谋求发展的实践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实践先导。  “三进下党”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三次到福建宁德下党乡调研,协调解决当地建设发展难题,帮助和推动下党乡走出了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生动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的深深挂念,是其“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的生动注解,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系人民群众、恪守人民立场、坚持身体力行、服务群众办实事的赤诚情怀。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亿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为目的,致力于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是一项艰巨繁杂的民生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人民至上”的情怀境界,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更多沾染“泥土气”,解决好接地气的问题。  “三进下党”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三进下党”不仅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推动工作的力度和韧劲,而且是其哲学思维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一是注重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注重调查研究,他创新性提出“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并率先垂范,“九到寿宁、三进下党”“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精准研判闽东山区的发展难题,为下党人民擘画了一条摆脱贫困、迈向富裕的发展路径。新征程上,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客观依循和充分保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三进下党”,始终是奔着研判问题、解决问题而来,在不断破解制约下党乡发展的现实难题中推动闽东山村奔向美好未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要牢固确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实践导向,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导下,树立问题意识,敏于发现问题,进而结合客观实际探求“破题之策”。三是运用辩证思维。习近平同志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强调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认为“闽东主要靠农业吃饭,我们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小农业也是没有多大前途的。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这可谓是抓住了以下党为代表的闽东地区发展的主要矛盾,牵住了“牛鼻子”,找准了脱贫致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辩证思维,把握乡村社会发展规律,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与有机结合。  “三进下党”践行了激活乡村动能的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基于对现实状况的调研和历史经验的总结,提出闽东山区乡村的发展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着眼于破除交通闭塞、缺煤少电、群众思想观念陈旧三大桎梏,努力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山海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人民富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三大优势,讲“弱鸟先飞”、讲“滴水穿石”,帮助民众树立摆脱贫困的信心。下党民众遵照习近平同志的嘱托,砥砺奋进,发展和变化翻天覆地,充分佐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回答了“闽东怎样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引领闽东实现了从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到福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历史性跨越,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同志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认真汲取“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发展理念,以钉钉子精神,把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痛点、堵点和难点,转变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点、亮点和增长点,将乡村振兴向更纵深处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张晖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毛文轩系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9
(何向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该决定为进一步持续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加速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能。作为党员干部要品“四季茶”,在春天品一壶提神醒脑的花茶,在夏天品一壶清热解暑的绿茶,在秋天品一壶静心祛燥的菊花茶,在冬天品一壶温心补气的红茶,从茶中领悟价值内涵,助力涵养全面深化改革这杯“四季茶”茶气更足、茶味更浓,书写持之以恒地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篇章”。在春天品一壶花茶,“提神醒脑、赤胆忠心”,书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诚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益明。春天伊始,万物复苏。所有的一切经过大雪银装素裹后,仿佛万物刚从睡梦中醒来,要让这“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的静悄悄变为“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春满园,则需要品一壶花茶,以提神醒脑,为暖春萌发生机注入活力、动力。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深读原文中领悟改革精神实质,在深学中参透改革切入方向,在深悟中找准改革动力源头,做到“心”动更“行”动,知行合一,把稳推动深化改革的方向盘,让改革巨轮号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要坚持党的领导,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到北斗领航苍穹……这一帧帧伟大镜头,这一项项伟大工程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中华民族才会实现伟大复兴,才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夏天品一壶绿茶,“清热解暑、静心安神”,书写“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的炎热转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惬意,需要品一壶绿茶,以清热解暑、静心安神。党员干部要情系人民,以人民呼声为改革着力点,以人民期盼为改革突破点,以人民诉求为改革关键点,深入一线坚持问题导向,常到农田埂聊农事,常坐同条板凳开话匣,常至农家院落听心声,将人民的急难盼愁作为改革的重要抓手,攻坚的难题。在秋天品一壶菊花茶,“静心祛燥、滋养民心”,书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无私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秋天金黄一片,落叶随风摇曳,与其说是一个干燥的季节还不如说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丰”景季节。党员干部要为民办事,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智于民,将所办之事切合实际、切合需要,让人民的“幸福指数”成为检验成果的“试金石”“晴雨表”。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党纪以筑牢廉政底线,常破心中“贼”、常补心中“洞”、常祛心中“垢”、常筑思想“堤”,守住廉洁之心,永葆清廉之心。在冬天品一壶红茶,“温心补气、强筋健骨”,书写“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实干篇”。冬天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需要品一壶红茶,为这寒冷的冬天添一些温暖、加一丝暖意。党员干部要争做暖民之事,问题查找是否准确、问题解决是否彻底、整改效果是否满意是衡量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是否落到实处、是否落地生根、是否开花结果的“度量衡”,因此,党员干部在谋划某个项目、规划某个产业、策划某个方案,要先向人民请教,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群策群力,集人民智慧,让人民既是“出题人”又是“阅卷人”。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9-26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武拉平)过去二十年,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柱性政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稳预期、稳信心、稳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效果得到各方认可。近日,国家公布2025—202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定价周期由过去的每年一定调整为两年一定,价格水平提高到1.19元/斤(国标三等小麦)。这一政策调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的重要政策安排,释放了重农抓粮的积极信号,体现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明确导向。  一、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农民安心种粮的“定心丸”  2000年以来,我国在粮食购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体制改革,粮食价格放开由市场形成。为防止粮价受外部因素影响过度下跌损害农民利益,国家分别于2004年、2006年起在主产区对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每年粮食播种前向社会公布。新粮上市后,农民随行就市出售粮食,获得收益;当主产区市场价格下降较多、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农民可按照最低收购价向国家指定的收储企业交售粮食。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目的是“兜底线、稳预期”。“兜底线”,就是最低收购价水平主要锚定种粮成本确定,让农民种粮不吃亏;“稳预期”,就是稳定种粮信心,引导广大农民安心种粮。近年来,国家注重在完善最低收购价水平安排的同时,更好发挥这项政策稳定农民种粮心理预期的作用。据统计,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稻谷、小麦产量分别增长15%、26%,特别是2020—2023年在国际粮价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口粮生产始终保持稳定、价格总体平稳运行,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本次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更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本次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点:一是延长定价周期为两年一定,二是具体水平较上年每斤提高1分钱。这样的安排,是适应我国国情农情,更好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稳预期、稳信心、稳生产作用的现实选择。  适当延长定价周期,有利于稳定农民种粮预期。农业支持政策保持一定稳定性,主要目的是为种粮农民提供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让农民作出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本次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定价周期由一年一定改为两年一定,“一次提价管两年”,相当于国家对未来两年农民种粮给出了兜底保障,引导农民科学规划和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政策还明确,如生产成本等发生较大变化,会及时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兼顾了原则性和灵活性。  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释放重农抓粮积极信号。2025—202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19元,达到政策设立以来的最高水平,既彰显了惠农政策力度,提振市场信心,也与近年来种粮成本的变化情况相适应,有利于更好发挥“兜底”作用。同时,国家将聚焦农资、土地两大种粮成本关键要素,研究完善相关机制,防止种粮成本大幅上涨;综合运用储备调节等政策工具,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9-2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