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朱梦莹)10月19日,2024中国农学会年会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滨江校区开幕。会议聚焦粮食安全、生物科技、智慧农业、大食物观、气候与农业韧性等热点内容,设置科技成果发布、院士专家报告、热点专题研讨、创新成果展示、科普巡讲等特色板块,汇聚政府部门、科研界、教育界、企业界等各方智慧,搭建高水平、综合性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  重大成果推动创新发展  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实现了耐盐碱、耐密植、高产高油、抗病抗倒、宜机等优异性状聚集;国内首创的甘蓝联合收获机实现了甘蓝从拔取、输送、切根、剥叶到集箱的联合收获作业;兽用疫苗无针注射免疫技术,突破连续无针精准注射兽用疫苗的技术难题,实现疫苗精准定位于真皮、皮下或肌肉组织……  会议期间,中国农学会重点发布了2024年“三新”成果30项,涵盖重大新技术9项、重大新产品11个、重大新装备10件。这些成果涵盖了农业生产、加工、储运等多个环节,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技名词被誉为“辞书的辞书”“术语标准中的标准”。科技名词审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科技交流、学科建设、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第一版农学名词于1993年审定公布,至今已30年有余。  2021年8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国农学会启动新版农学名词编审工作并在此次大会发布。“这项工作集聚了百余位农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细化学科分支、制定名词收录框架、编辑和审定名词名称、增写名词释义,新版《农学名词》涵盖了总论、粮食作物、饲用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育种等19章内容。”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剑介绍。  大会同时发布《2022-2023农学学科发展报告:基础农学》《中国农学会2024-2025年度研究课题》。其中,学科发展报告选择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等6个分支学科领域,总结学科最新发展状况,分析研究热点和重要进展,开展国内外学科发展状况比较,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跟踪基础农学学科发展动态、指导农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前沿访谈探路智慧未来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之一。在论坛期间,一场围绕“智慧农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前沿访谈热烈展开。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认为,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而智慧农业的本质是智慧科技与农业科技的融合,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农业新质生产力。  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多个省份开展了近40个项目,围绕大型玻璃智慧温室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技术落地方面实现了温室专用材料和装备的国产替代,在育种育苗上积累了丰富资源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数字化方面构建了作物生长、经营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凯盛浩丰集团董事长马铁民介绍。  “仍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需要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表示,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社会化管理是无人农场的四大关键技术,其中数字化感知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例如精准获取农作物的长势、病虫害情况等信息的难度较大。此外,智能装备高水平应用也面临挑战,如不同地块和路面规划下的智能作业,以及无人驾驶的田头转弯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突破。  面对当前智慧农业生产“盆景多、风景少”的困境,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林分析应加强基础理论创新,解决农业复杂场景下数据来源均衡化、标准化等问题,将技术简化到农民会用且愿意用,增加智慧农业的示范项目,同时提高智慧农业农产品的附加值。  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近年来,在国家鼓励发展新农科的大背景下,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先后建立智慧农业本科专业,其中一部分建立了智慧农业研究生学科。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表示:“作为一个信息技术、工程技术与农艺技术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智慧农业学科特点鲜明,同时也存在装备投入高、多学科交叉融合难、人才缺乏等问题。”  为此,曹卫星建议未来应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理念,突出多学科交叉、本硕博贯通、教科产融合和国内外交流四个核心内涵,加强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同时,面向广大农技人员和高素质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也至关重要。  学术分享激发科研活力  为聚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中国农学会今年特别邀请多位院士专家,从农业减排增效、农产品加工储运、耕保技术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创新、玉米单倍体育种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学术报告。  玉米是我国面积最大、总产最高和全球种子市值最大的粮食作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种子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培育杂交种亲本一般需要连续自交纯化8代或更长周期,效率较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绍江及团队创建了玉米单倍体快速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并拓展至多个作物,让作物育种“坐上高铁”,为新型跨作物通用快速育种技术体系研发开辟了新路径。在成果交流分享环节,陈绍江作题为《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报告,这是中国农学会提名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重大科研成果。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源超作《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围绕大豆全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布局8个研究团队,根据产业需求开展全链条有组织科研的进展。多年来,王源超团队始终把提升大豆产能作为主攻方向,与大豆主产区之一的安徽宿州建立长期紧密合作联系,2024年建设2个万亩示范片,把“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依靠“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改变了人们主要依靠良种提高单产的传统路径,将大豆产量最高提升到每亩322.95公斤。  时隔多年,中国农学会重启年会,并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合并举办,共商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有助于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会议提出,要绷紧时不我待的“思想弦”、打好补短扶弱的“攻坚战”、甘坐农业科研的“冷板凳”、培养科技人才的“后备军”,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农业科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奋力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22
(新华社记者 潘洁 胡旭 韩佳诺)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49746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部分指标有所波动。如何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经济走势?国新办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释放出重要信息。10月10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农民在晾晒收获的玉米(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武纪全 摄)总基调和大趋势怎样?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说,尽管二季度和三季度增长略有波动,但是从累计看,国民经济运行稳的总基调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大趋势没有变。  观察经济运行稳不稳,主要看四大宏观指标,即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状况。  盛来运介绍,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其中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这些指标波动幅度并不大,而且是在预期目标附近。“经济运行是总体平稳的。”  看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3%、3.4%。在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主要市场增长动能偏弱的背景下,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达32.33万亿元,历史同期首破32万亿元,同比增长5.3%。  再看就业和物价。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0.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数据的“一降一升”,显示指标总体改善。  最后看国际收支。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64亿美元,比上月末增加282亿美元。  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3.3个百分点,创新动能不断迸发;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持续提升,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向协调发展方向持续迈进;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与全球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 6.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941 元,同比名义增长5.2%。  “从这几个维度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的前提下,经济发展的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稳中有进的大趋势没有变。”盛来运说。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加速落地,增发国债正在加快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陆续下达,各地陆续优化调整房地产措施……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落地,经济向好因素累积增多。  从生产端看,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8月份回升0.9个百分点,工业增速下滑4个月后首次止跌回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1%,比8月份提升0.5个百分点。  从需求端看,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比8月份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家具类等零售额增速均由负转正,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当月零售增长20.5%,比8月份大幅加快17.1个百分点。  “9月份国民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多数指标边际改善,经济运行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盛来运说。  在“两新”政策的带动下,前三季度,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19.8%、12.9%;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4.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4%,比全部投资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市场预期也在逐步改善。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8月份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是51.2%,提升1.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对10万家大型企业进行的经营调查显示,预期四季度经营状况乐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此外,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活力也在增强。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面积、销售金额降幅均有所收窄。国家统计局9月下旬对70个大中城市开展的月度房价问卷调查显示,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的受访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58.3%和45.4%,比上月分别提高10.0个和6.5个百分点。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这些变化还是初步的,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盛来运说,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持续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向好。如何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距离年底还有两个多月时间,中国经济能否顶住压力、向前冲刺,实现全年目标?  “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情况看,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盛来运说。  信心源自政策“组合拳”加速落地集聚的势能,更源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的潜能。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  国庆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式对外公布。  盛来运说,一揽子增量政策不仅发力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推动结构优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第一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等写入法律,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在有序推进落实。  “总量政策、产业政策和结构性的改革政策会相互配合、产生合力。”盛来运说。  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看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五个方面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环环相扣、形成合力。“这些政策的一个特点是各部门举措不只聚焦在某一问题,而是每一个问题都有若干个部门的举措一起在发力,而且是同向发力。这是政策系统性、综合性、集成性的体现。”  汇聚政策合力,更要狠抓政策落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希望各地抓紧出台相应的细则,加力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使这些政策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盛来运说。
新华社 | 分享: 2024-10-22
  (见习记者 鲍捷讯)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通知,开展乡村建设工匠(以下简称“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建立完善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机制,优化工匠队伍结构,培育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工匠队伍。  在备案等级认定机构方面,省级有关部门建立对接沟通机制,严格按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要求,联合征集遴选本地区符合条件的工匠协会、工匠培训基地、建设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经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作为本地区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原则上,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要实现省级全覆盖,且每个地区不超过3家。  通知要求,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督促指导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严格按照《乡村建设工匠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组织开展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或综合评审。对经考试考核或综合评审合格者,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编码规则和证书样式颁发相应的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全国范围内查询验证。  省级有关部门要督促指导本地区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按照有关要求,严格开展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和督导工作。省级有关部门要对本地区的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开展效果评估,依法依规进行动态调整,对存在虚假培训、违规发证问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撤销其认定资格,确保评价过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21
  (记者 赵倩倩)种质资源是开展优良品种选育的基础,是确保国家种源安全的关键资源。作为我国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猪种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关系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保护和利用好地方猪遗传资源,对于发掘新的畜产品,丰富市场供应,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地方猪种保护利用,不断完善资源保护制度,整合产学研多方力量,强化政策和科技支撑,创新保护利用途径,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实施抢救性保护,做到“应保尽保”  2021年,我国启动了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各地以“应查尽查、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为目标,上下协同、攻坚克难。在普查过程中,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派专人对当地特有地方猪品种黔东花猪进行了专项调查,该品种具有抗病力强、屠宰性能高、繁殖性能良好、性格温顺、适应粗放饲养等特点。据了解,黔东花猪1993年存栏共40余万头,2005年1.4万头,到2011年仅有1573头。  “经过半个月的实地走访,发现受外部市场、与其他生猪品种杂交和本品种选育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黔东花猪数量、质量急剧下降,抢救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刘剑锋介绍,按照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濒危畜禽遗传资源抢救性保护行动方案(2022—2026年)要求,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深入实施黔东花猪“一品一策”抢救性保护工作方案,在锦屏县敦寨镇山洞村建立黔东花猪保种区,该县八龙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黔东花猪省级保种单位,根据存栏量和开发实际,对黔东花猪采取了活体和遗传材料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猪群数量稳步增长。截至目前,黔东花猪已推进两个世代,完成基因组数据测定,群体数量增长到原来的1.5倍,为进一步推进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黔东花猪品种保护工作只是一个缩影。2019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地方猪种抢救性保护行动,两年多时间采集制作完成冷冻精液35.3万剂、体细胞1.2万份、耳组织6480份,实现了42个国家级保护品种遗传材料全部纳入国家家畜基因库战略保存。江苏、湖南、四川等省份相继启动省级品种抢救性保护行动,建设保种备份场75个,加强了生物安全防护,实现了活体保护双备份、双保险。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自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主动入位、科学谋划,顺利完成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新发现鉴定地方资源51个,找回了曾宣布灭绝品种10个,同步对61个濒危资源开展抢救性保护,采集制作了301个品种5万多个体的遗传材料107万份,实现了159个国家级保护品种活体保护全覆盖。  “保”与“用”结合,转化应用价值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促进了保护工作的持续进行。按照“保用结合、以用促保”的原则,各地在做好保种工作的同时,也围绕品种的优势特色种质,发掘利用其在抗性、肉质、繁殖力等性状的遗传价值和生产价值,进行地方猪新品种培育和特色产品开发。  淮猪(淮北猪),俗称老淮猪,是原产于淮北平原的地方猪种,具有肉质优异、繁殖力高、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性,其口感鲜美,素有“一家食肉满村香”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淮猪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挽救淮猪种质资源,2000年,江苏东海老淮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种猪场把当地仅存的30头母猪、6头公猪(3个血统)进行回收,构建了6个血统的保种群。  仅靠保种还不能解决濒临灭绝的危险,走产业化开发之路,才能为保种工作保驾护航。该公司总经理任同苏带头用自家房产抵押贷款作为淮猪保种和产业化开发的启动资金,发动全场职工筹措资金,开始了淮猪保种的艰辛历程。任同苏说:“经过扩繁,保种群数量在当年就达到了132头。目前,淮猪不但实现了安全有效保护,还成为当地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为了更好地保护淮猪资源,该公司采取“以保种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种”的保种策略,构建了集“保种、育种、生产、加工、销售、品牌、文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配套建设了万吨饲料加工厂、生猪定点屠宰厂,以及6家东海老淮猪肉专卖店,成功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品牌化路径。  无独有偶。在重庆有这样一种猪,它天生拥有一副黑色眼圈,外观独特,这就是经常被称为“熊猫猪”的荣昌猪。以荣昌猪为母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模式,曾经作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四川及周边地区的主推模式,推动了全国养猪行业的发展。1995年,原重庆市养猪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以荣昌猪为基础育成了国内第一个低外血含量的瘦肉型猪专门化母系——新荣昌猪I系;2007年,利用荣昌猪资源育成了“渝荣I号猪配套系”。  近年来,重庆市以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为基础,培育了一批荣昌猪养殖加工企业,打造了“琪金荣昌猪”“艾迪荣昌猪”等商业品牌,开展了荣昌猪地方标准制定、驰名商标认证、荣昌猪区域公用品牌系统打造等系列工作,荣昌猪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完善保护利用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马身猪,起源于山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和河北与山西接壤地区,它体型高大,抗寒性、抗病性较好,适应高纬度和冷凉生态环境。上世纪60年代开始,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张龙志引进四川内江猪与马身猪杂交,开始了山西猪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之路。在他的呼吁和努力下,马身猪的收集保护工作率先开始,之后围绕种质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利用,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农业大学、大同市种猪场紧密合作,历经三代科技人员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马身猪科学保种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支撑。  “十四五”以来,在山西省畜禽品种联合攻关项目支持下,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大体型“山晋黑猪”新品种培育。“围绕马身猪种质特性,在抗寒、抗病等方面开展持续研究,进行杂交组合筛选和配合力测定,为其种质保护和创新利用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步高说,目前保种和利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面对复杂的生物安全形势,要实现活体长期种质安全,依然需要在技术研发、经费投入等方面积极应对。同时,在“以用促保”问题上,将保种效益高效转化为生产效益,还需建立起市场品牌保护机制。  据介绍,目前我国审核确定了五指山猪和马身猪等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63个,制作遗传材料37万份,实现了42个国家级猪保护品种的活体保护和遗传材料长期保存的全覆盖。近几年,利用地方猪品种作为育种素材,培育了乡下黑猪等8个符合市场需求的黑猪新品种。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重要性的工作,当前已由资源普查全面转向保护利用。”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左玲玲表示,做好地方猪保护利用工作,要强化保护责任落实,深入推进35个濒危猪品种抢救性保护工作;要深入推进资源保护,继续遴选确定一批地方猪的国家级保种场(保护区),加强对已建保种场(保护区)保种能力建设,优化调整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要促进地方猪开发利用,鼓励以地方猪为素材培育新品种,引导完善地方猪产业链,推动地方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21
  (记者 朱梦莹)10月19日,2024中国农学会年会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江苏南京举办,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出席并致辞。  吴孔明指出,党中央对建成科技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农业科技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农业农村部党组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等作出部署安排。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绷紧时不我待的“思想弦”、打好补短扶弱的“攻坚战”、甘坐农业科研的“冷板凳”、培养科技人才的“后备军”,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农业科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奋力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中国农学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农学会成立100周年贺信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活动设成果发布、科技成果分享交流、院士专家报告、前沿访谈、专题与平行会议、科普巡讲及成果展示等板块,邀请包括15位院士在内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并研讨交流,包括40余家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在内的1200余名代表参会。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21
  (记者 庞博)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大对科技、乡村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增长10%,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1770亿元,下达651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据介绍,今年1月至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8万亿元,增长2%。其中,农林水支出增长6.4%,城乡社区支出增长6.1%。财政部门将更多资金用于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确保重点支出力度不减,按照全国总体3%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4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同时,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重点支出应支尽支,发挥好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据悉,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8
  (记者 崔建玲)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举办的畜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活动暨培训班上了解到,当下,我国畜牧业加快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型升级,水产养殖业加快向绿色高效转型升级,畜牧水产养殖装备正逐步走向智能化绿色化。  据悉,伴随着我国畜禽水产规模化设施化养殖的稳步发展,机械化成为产业发展必需。近年来,我国畜牧水产设施装备总量持续增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呈现稳定加快发展态势。2022年,全国畜牧养殖机械拥有量达到907.43万台(套),同比增长4.32%,水产养殖机械拥有量达到508.98万台,同比增长3.4%。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全国畜禽养殖大县全覆盖,综合利用率达7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7%以上。这些成果来之不易。近些年,我国持续完善养殖机械化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涵盖生猪养殖场、孵化场、养鸡场、肉牛养殖场、肉羊养殖场的规模化养殖装备配置技术规范标准体系,为养殖场(户)配备相关机械装备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评价标准通过审定。持续加强智能养殖装备技术推广,聚焦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湖羊、水产等主要畜禽水产品种,建立智慧养殖智能装备库,推介发布精准饲喂、智能巡检、智能环控、智能分选、智能包装、智能管理等一批智慧养殖智能装备技术,不断满足规模养殖场户的现实需要。持续深入技术指导,聚焦养殖装备补短板和智慧养殖机械化技术装备研究,发挥农业农村部畜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在决策咨询、技术指导、培训交流、验收考核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站长刘恒新表示,伴随着产业的转型,眼下,需要大力发展智慧养殖,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对传统养殖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升级,实现精准调控、精准作业、精准管理,从而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加快推动传统养殖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养殖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养殖机械化任务依然艰巨。他指出,下一步,要构建智慧养殖机械化技术体系,围绕主要养殖品种,针对不同养殖模式,聚焦关键环节,因地制宜总结凝练智慧养殖机械化解决方案,推进智慧牧场、智慧渔场机械化建设指南系列标准制定进度,持续增加试验鉴定大纲供给。推广绿色高效智能养殖机械装备,加快修订现行推广鉴定大纲,增加智能化相关要求,提升畜牧水产养殖机械装备试验鉴定能力。推进智慧养殖机械化技术示范应用,引导农机生产企业加快研发制造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养殖机械装备,加快国产化替代,强化典型示范引领。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8
(记者 刘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园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结构性“产大于销”的矛盾日趋凸显,每年大量的春末及夏秋季茶鲜叶被弃采,未得到有效利用,已成为制约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据统计,弃采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00亿元。  夏秋茶为什么如此不受欢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执行首席科学家许勇泉研究员解释,人们常说“春茶香,夏茶涩”,夏秋季茶苦涩味重,因此劝退了不少茶客,“罪魁祸首”就是其鲜叶中含量较高的茶多酚等成分。再加上采摘成本高,夏秋茶卖不上好价,自然易被遗弃,资源利用率低。  夏秋茶迫切需要新技术改变现状。如何消除苦涩感?如何改善弃采茶资源的利用率,使低值的弃采茶资源变为具有高附加值的茶产品?这些问题成了破题关键。  许勇泉介绍,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探明了茶功能品质成分的转化调控机制,发现儿茶素脱酯可以对茶汁品质起到调控作用,为生物催化利用茶功能品质成分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团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效转化利用茶功能品质成分,发明了茶汁脱酯转化提质、茶全组分高效提取等生物催化利用技术。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夏秋茶功能品质成分的全质化利用,如“茶汁分段逆流浸提与生物酶催化提质新技术”可使夏秋茶汁的滋味品质能达到名优绿茶水平;“高茶黄素红茶汁液态发酵关键技术”和“香气品质提升技术”使红茶汁中的茶黄素含量提高300%;“酶解辅助茶全组分高效提取利用技术”使提取率从65%提升至95%,成本下降四分之一以上。  同时,该成果创立了茶资源生物催化利用新技术体系。绿茶鲜萃液加工、高茶黄素红茶提取物液态发酵成套技术及工业化生产线相继落成,开发出回甘型茶浓缩液、茶鲜萃液及高茶黄素速溶红茶等产品。依托高纯度高活性茶全组分梯次制备及纳米化利用技术,高纯度的儿茶素、茶氨酸等活性成分及其制品成功研发。同时,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5000吨级茶功能成分综合利用自动化生产线落地,如今产品已“飞向”国际市场。  科技赋能夏秋茶产业,推动了茶组分高效利用,突破了弃采茶资源难以利用的技术瓶颈,使弃采茶资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成为可能,为提升茶产业整体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该技术应用区域内的茶园每亩可新增产值2600多元,对浙江安吉、龙游、磐安,江西婺源,福建安溪,安徽金寨,湖北恩施等主要产茶区域的乡村振兴和茶农增收致富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8
(新华社记者 王优玲 古一平)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1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将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这次提出的新增实施100万套,主要是对条件比较成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倪虹说,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居住环境差,群众改造意愿迫切。据有关调查,仅在全国35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  倪虹表示,货币化安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自主选择房型、地点等要求,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不需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此外,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在当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获得政策支持?倪虹介绍,首先是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项目。同时,两个项目方案要比较成熟,征收安置方案做得扎实,能够确保征收工作顺利推进,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资金大平衡方案能够做到项目总体平衡,避免新增地方债务风险。  主要政策包括: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二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专项借款;三是允许地方发行政府专项债;四是给予税费优惠;五是商业银行根据项目评估可发放商业贷款。“有这五条政策加持,各地还可以结合城市更新,进一步谋划选择条件成熟的项目,提前实施,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我们还可以在100万套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倪虹说。
新华社 | 分享: 2024-10-18
(新华社记者 于文静)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10月16日,全国秋粮已收69.5%,进度同比快2个百分点。分作物看,玉米已收 72.6% ,一 季 稻 已 收69.4%,大豆已收83%,双季晚稻已收6.6%。  这是记者17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分地区看,黄淮海和西北秋粮已收过八成,西南过七成半,东北过六成,长江中下游和华南过半。  同时,各地秋种稳步推进。全国冬小麦已播27.5%,其中西北已播过七成半,黄淮海过两成。冬油菜已播42.8%,其中长江中下游过四成半,西南过三成。  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将抓实抓细秋收秋种各项任务,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确保秋粮丰收到手,奋力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夯实明年夏季粮油生产基础。
新华社 | 分享: 2024-10-18
  (记者 李清新)近日,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推进会在云南曲靖召开。会议指出,耕地质量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工作,要充分认识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推进耕地质量监测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加强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总体规划。系统谋划全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编制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规划,优化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规划设计,明确各级监测点功能定位,规范各级建设点建设内容,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监测点运行与管控机制,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部门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职责任务,推动耕地质量监测工作规范、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规范耕地质量监测点位布局和建设。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本数据,综合考虑农业行政区划、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种植制度和地力水平等因素,对现有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进行动态调整,逐步构建起以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为骨干、省级监测网点为支撑、市县级监测网点为补充、科研教学监测网点为辅助的功能性强、覆盖面广的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形成全国耕地质量监测一张图。在布设原则上,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点要覆盖土壤亚类,地市级及以下监测网点要覆盖典型土种。在功能作用上,地市级及以下监测点,主要服务于耕地质量演变趋势建设,发现制约农业生产和耕地质量提升的障碍因素。省级及以上建设点聚焦耕地质量演变趋势,破解耕地质量保护利用的关键问题,及时解决耕地退化问题技术模式。  完善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的技术方法,促进成果应用。加大耕地酸化、盐碱化和东北黑土地变瘦变硬变薄等对耕地质量影响较大的表征性指标的监测力度,研究表征性指标监测评价方法,并推进相应标准的制定。对传统监测方法要利用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技术改造提升,推动调查监测信息系统开发、智能化数字化监测设备研发,同步推进相关标准方法编制,逐步完善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标准方法体系,提高监测评价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高效性。要逐步完善成果发布与共享机制,重点开展耕地保护利用与治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耕地建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为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模式提升、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积极探索数据成果应用新领域、新方向,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数据与其他农业行业数据、自然资源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综合研究,深入挖掘相关数据在农业灾害预警、耕地资源价值、粮食生产能力评估、耕地地力保险、土壤流转权益保障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7
  (记者 崔建玲)10月15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黑龙江佳木斯联合召开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农机装备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讲话。黑龙江省副省长隋洪波出席并致辞。  会议指出,两部门联合启动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以来,农机装备加快攻关破卡、重点机具实现规模化应用、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创新环境持续优化,补短板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前我国农机装备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也是建设农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和关键支撑。要组织实施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行动,建立研产推用一体化推进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持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用好首台(套)、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政策,在产品推广应用上持续用力;要加强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推动金融精准服务,强化标准支撑引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会议强调,要抓紧抓实农机装备补短板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聚焦大型高端智能、丘陵山区两个主攻方向,激发市场活力,攻关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打造中试熟化平台,加快机、艺、种、田集成配套,畅通试验鉴定通道,缩短中试熟化周期;持续优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加力推进“优机优补”“有进有退”和报废更新,促进在用机具加快迭代升级;推动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域各乡镇全覆盖,建设高素质农机手队伍,促进创新机具一线应用;强化农机科技企业主体地位,加强协同联动,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安徽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江苏省、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一拖、柳工集团、北大荒集团在会上发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工作开展情况、财政支持农机装备发展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相关同志,各地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及农机企业、科研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7
  (记者 高文 郭诗瑀)10月16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全国妇联、湖北省人民政府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湖北武汉联合主办202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  今年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本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  在活动现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管理政策更加成熟,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今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以法律的形式把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原则、重要制度、重要体制机制固定下来,对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应急、节约作出了规定,促进在更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法治力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要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文章,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推动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共同营造爱粮节粮、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代理代表维诺德表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高度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践行“大食物观”,在粮食生产、加工和流通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如今,全球仍有约7.33亿人还在忍饥挨饿,亟须加快行动,推动农业粮食体系朝着更高效、更具韧性、更包容和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主会场活动现场集中宣传推广了一批“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典型案例,并向全社会发出粮食安全主题倡议。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举行了系列宣传活动。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7
(新华社记者 于文静)长城工程科技会议生物育种主题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们建议,要在生物育种创新能力、种业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承办。长城工程科技会议创办于2015年,旨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工程科技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创新发展,提供战略预判和决策参考。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表示,发展生物育种对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引擎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快推进生物育种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要夯实种质资源育种战略性基础,加大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和育种材料创制力度。要深化育种理论方法研究,持续推动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创新,使育种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培育新一代重大新品种。  专家们建议,相关单位、部门、企业要在生物育种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种业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以及种业发展生态上持续发力,共同推进生物育种发展。  会议期间,多位院士专家分别就育种5.0时代展望、鱼类分子育种、油料作物生物育种、种业创新与农食系统转型等内容作主题报告。专家们围绕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种业基础科学研究、生物育种新技术、现代品种设计与培育、种业创新体系与政策开展专题研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的代表等2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新华社 | 分享: 2024-10-17
  (记者 刘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茶分四季,其中春茶是最受欢迎的,目前大多数茶企只做春茶,夏秋之际的茶经常被剪后当成“废叶”。2023年,全国茶园面积超过5000万亩,茶叶产量355万吨。近年来,随着我国茶园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结构性“产大于销”的矛盾日趋凸显,每年大量的春末及夏秋季茶鲜叶被弃采,未得到有效利用,已成为制约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据统计,弃采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00亿元。  夏秋茶为什么如此不受欢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执行首席科学家许勇泉研究员解释,人们常说“春茶香,夏茶涩”,夏秋季茶苦涩味重,因此劝退了不少茶客,“罪魁祸首”就是其鲜叶中含量较高的茶多酚等成分。再加上采摘成本高,夏秋茶卖不上好价,自然易被遗弃,资源利用率低。  近年来,新茶饮火爆消费市场,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市场对茶功能品质成分的利用需求快速增长。一面是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面是不断被浪费的资源,夏秋茶迫切需要新技术改变现状。如何消除苦涩感?如何改善弃采茶资源的利用率,使低值的弃采茶资源变为具有高附加值的茶产品?这些问题成了破题关键。  许勇泉介绍,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探明了茶功能品质成分的转化调控机制,发现儿茶素脱酯可以对茶汁品质起到调控作用,为生物催化利用茶功能品质成分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团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效转化利用茶功能品质成分,发明了茶汁脱酯转化提质、茶全组分高效提取等生物催化利用技术。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夏秋茶功能品质成分的全质化利用,如“茶汁分段逆流浸提与生物酶催化提质新技术”可使夏秋茶汁的滋味品质能达到名优绿茶水平;“高茶黄素红茶汁液态发酵关键技术”和“香气品质提升技术”使红茶汁中的茶黄素含量提高300%;“酶解辅助茶全组分高效提取利用技术”使提取率从65%提升至95%,成本下降四分之一以上。  同时,该成果创立了茶资源生物催化利用新技术体系。绿茶鲜萃液加工、高茶黄素红茶提取物液态发酵成套技术及工业化生产线相继落成,开发出回甘型茶浓缩液、茶鲜萃液及高茶黄素速溶红茶等产品。依托高纯度高活性茶全组分梯次制备及纳米化利用技术,高纯度的儿茶素、茶氨酸等活性成分及其制品成功研发。同时,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5000吨级茶功能成分综合利用自动化生产线落地,如今产品已“飞向”国际市场。  科技赋能夏秋茶产业,推动了茶组分高效利用,突破了弃采茶资源难以利用的技术瓶颈,使弃采茶资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成为可能,为提升茶产业整体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该技术应用区域内的茶园每亩可新增产值2600多元,对浙江安吉、龙游、磐安,江西婺源,福建安溪,安徽金寨,湖北恩施等主要产茶区域的乡村振兴和茶农增收致富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5
  (记者 王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大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将于11月6至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2024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  本次博览会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粮油产业竞争力”为主题,旨在搭建全产业链互通互融、资源要素共享共促的优质平台,提升粮油和大豆稳产保供能力,促进粮油产品产销衔接,形成“消费引导市场、市场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着力促进粮油和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期待的是,此次博览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将呈现几项重点活动。一是精品展示。设置精品主题展示区,突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成果,突出地方特色和区域品牌,设置招商洽谈区,直观呈现重点粮油作物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加工新产品。二是品鉴推介。博览会策划“十大名优”推介、“百大产品”品鉴、“食全食美”互动体验活动,以促进产业交流,引领消费潮流,推动粮油和大豆产业创新发展。三是招商推介。博览会采取线上宣传与现场推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粮油和大豆产业产销衔接。安排大省推介、大县展示、投资对接、现场签约等活动。大会设置官方直播间,为优质展商拓宽销售渠道。四是专家报告。邀请相关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粮油作物科技攻关、大豆全产业发展、粮油加工贸易等作专题报告,解读我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发展现状、问题、路径和措施。五是专题研讨。重点围绕玉米、小麦、优质稻、大豆、油料油脂产业的科研进展、市场需求和投资合作展开研讨。  本次博览会将搭建一个广泛的沟通平台,邀请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以及全国粮油企业代表、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代表、采购商与贸易商等多方参与,共同提升我国粮油产业的竞争力。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5
  (记者 李锐)日前,记者从水利部召开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了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水利部全面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截至8月底,落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930亿元,开工建设1.77万处农村供水工程,提升了3846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水利部指导各地抢抓国家水网建设机遇,在城市近郊地区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力推进集中供水规模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与去年相比,全国规模化工程数量增加了1300多处。发布《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为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管理等提供标准支撑。首次下达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30亿元支持60个县开展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提升县域农村供水规模化水平。对无法纳入一体化、规模化的小型供水工程,因地制宜推进规范化建设和改造,统一建设和管理标准,实现达标供水。发布《小型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提升技术规程》,为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和管理提升提供技术标准。  同时,水利部全面推行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指导各地按照“政府监管、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总思路,优选专业化机构,根据镇村分布、政府财力、人口规模、工程布局等因素,科学确定县域统管模式,优选专业化机构,以水质水量达标、管理服务到户为目标,建立专业化管护平台,实现专业化管护全覆盖,不落一户一人。  截至8月底,各地已完成维修养护资金51.47亿元,维养工程5.93万处,1.25亿农村人口受益。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4
  (记者 郑力吉)10月11日至12日,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山西大同举行。本次大赛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创新引领乡村未来”为主题,共设置3大赛道、10大方向、20个拟设场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665个单位和个人报名参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414件。其中,1207件作品通过审核入围初赛,经大赛组委会集中复赛和现场决赛的层层选拔,最终评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优胜奖30个、创新创意奖11个、优秀组织奖20个、突出贡献奖4个。  本次大赛由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指导。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也是数字乡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希望所有参赛组织和个人继续保持比学赶超的激情,努力为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建设贡献智慧。  大赛期间还举办了投资机构见面会,投资机构代表对参赛项目评选标准、投资乡村创新项目的考虑因素等方面做了交流分享。数字乡村创新项目本身具备市场发展潜力和至关重要的经济价值,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初创团队的高素质和专业水平以及项目本身具备“造血”功能是投资机构考虑投资的基本条件。会后,参赛选手和与会嘉宾共同走进大同市西谷庄村、唐家堡村和坊城新村,现场观摩了“北斗+智慧农业”“智慧黄花基地”和“5G+数联网智慧云州综合平台”等数字乡村应用案例与成果。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4
  (记者 赵艺璇)“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2023年全国培养高素质农民82.62万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撑。高素质农民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大学生村官、进城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等新生力量不断增加。”在10月9至10日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公布的消息令人振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发挥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作用,提高农民教育培训实效。此次论坛总结了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和成效,为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筑牢人才根基。  高素质农民培育成效显著  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宋聚国介绍:“我们面向广大农民积极开展农业农村科技普及和实用技术培训,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云上智农App高素质农民注册用户达到810万人,日活用户10万人次,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辐射超过2.3亿人次。”  论坛发布了《2024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农民职业教育正在有序推进。2023年,各涉农职业院校紧扣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促进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中职教育招生2.4万人,在校生5.9万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农民和知农爱农实用人才。  高素质农民队伍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稳定向好。在《报告》的统计对象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占比较上年分别提高了5.5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从事休闲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占比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此外,49.86%的高素质农民为大学生村官、进城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等新生力量。  “头雁”领航,“雁阵”齐飞,我国高素质农民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领周边农户共同发展。据统计,71.36%的高素质农民对周边农户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主要是给周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农产品;26.54%的高素质农民获得县级及以上荣誉或奖励,比2022年提高了1.55个百分点;16.92%的高素质农民担任村干部,5.03%的当选县级及以上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这些成效的背后,是农民教育培训基础支持的持续巩固。“我将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厚植爱农情怀、站稳三尺讲台,不断提升教学、教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做好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论坛期间,陕西省宝鸡市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教师赵艳萍作为代表发言,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11年来,她已授课2000余课时,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帮助大批农民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报告》显示,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师资水平持续提高,教材建设和培育质量管理全面优化,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保障。  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动能  “我一定要让农民轻松种田,体面干农活。”2013年,决定返乡创业的董敏芳在心中暗暗发誓。11年过去,已经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十佳农民、湖南省岳阳县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她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在这趟逐梦之旅中,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学习和应用给了她重要的动力。  为了提升种粮效率,董敏芳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设备100多台(套),建立了10万平方米的智能育秧基地以及上万吨粮食仓库,实现了农业生产一条龙机械化服务。此外,她还建成了全市首个全过程可追溯的900亩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手机App终端控制,实现水肥一体化、远程供水自动化。“下一步我将继续扎根田野,发挥高素质农民的示范引领,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动粮食种植机械化、信息化、产业化、工业化发展。”董敏芳说。  另一位优秀高素质农民代表,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梅村村党支部书记董永勤同样深知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并将技术培训融入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早年间,他通过种植哈密瓜成为村里第一位致富人,随后免费将技术分享出去,鼓励村民加入种植行列,不仅规模化发展冬季瓜果菜、热带水果种植,还培养出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致富能人。  在本次论坛的“科技振兴”分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进行交流分享。论坛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优化组合农业生产要素,构建新型生产经营方式,都需要具有相应技能的从业者队伍。因此,要通过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要求,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从业者,为加快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效人才支撑。  农民教育培训仍需全面发力  尽管近年来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例如,培育体系有待强化、培育精准性需要提升;农民职业教育普遍缺乏经费支持,高职以上高层次教育供给有待加强;高素质农民在队伍发展、示范带动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在产业水平特别是农业生产经营纯收入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同时,区域之间高素质农民发展的地域差距长期存在,需要政府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支持扶持政策。  对此,《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指引下,大力开展职业培训,进一步优化培育体系,突出农广校等公益性教育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质量效果评价;强化职业教育供给,推进农民中职教育免学费,对农民接受高职教育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为农民提供终身教育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在教育培训、贷款贴息、生产性基础设施支持、土地流转优惠等农民高度关心的政策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具体举措;加强区域分类指导,在西部地区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产业和金融政策支持,提升他们的产业发展能力,在东北地区制定政策吸纳更多年轻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素质农民从业,提升他们的生产技术技能、品牌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高素质农民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发展。  为推动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新的探索已经开始。例如,2024年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新增资金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各地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组织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专题培训等四个专项行动,大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下一步,农民教育培训将继续以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夯实国家粮食安全人才基础,强化脱贫地区人才支撑,扩大农村就业创业人才队伍,完善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人才供给,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10-14
(新华社记者 陈柱佐 王优玲)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推动传统村落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评估,完善法规政策标准,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  住房城乡建设部13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召开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共有81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实施了挂牌保护,16个省份将5028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保护55.6万栋传统建筑,传承发展5965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活化利用,继续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补足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持续开展“设计下乡”,提升建筑质量安全和居住品质,让传统村落的“烟火气”更旺。同时进一步突出文化传承,加强常态化、多元化宣传推广,推动村史村志编写,研究梳理传统营建营造智慧,让传统村落的“文化味”更浓。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村落保护要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坚持村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助力,护住传统村落中各类文化遗产的“形”,守住传统村落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魂”。
新华社 | 分享: 2024-10-1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