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李丽颖)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走出一条新时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并明确了3个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相对集中式或集中式处理等治理模式或模式组合,不搞“一刀切”;经济适用,梯次推进。自下而上、实事求是确定治理标准,合理选择技术工艺。突出重点,分阶段对农村生活污水应管尽管、应治尽治、应用尽用,逐步迭代升级,不搞“一窝蜂”;典型引路,建管并重。坚持“问需于农”“问计于农”“问效于农”,注重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推进治理。加强设施建设质量管理,建立管护机制,建一个成一个,不搞“一阵风”。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积极进展,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同时,也存在治理机制不完善、治理重点不突出、治理成效评判标准不科学、治理模式不精准、治理成效不稳固、保障措施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建立县(市、区)政府主导、法人主体建设运维、部门监管、村民参与的污水治理机制。  其中,鼓励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推动以专业化市场主体为主具体负责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逐步将不同时期、不同主体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收集系统纳入统一运维范围;充分听取农民群众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愿和需求,积极引导村民以适当方式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项目方案设计、过程建设、运行维护和成效监督。  《指导意见》提出,规划要注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村庄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人口变化、供水、改厕、水系整治等统筹和有效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城乡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  如何评判治理成效也是各方广泛关注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确保实现“三基本”: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公共空间基本没有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现象;基本闻不到臭味,公共空间或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黑臭水体、臭水沟、臭水坑等;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为多数村民群众认可。  在资金筹措上,《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明确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入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鼓励各省(区、市)设立与治理任务相适宜的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  同时,鼓励地方充分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金,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与城镇污水处理、城乡供水、产业园开发、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项目整体打包,采取城乡统筹,“肥瘦搭配、以丰补歉”方式谋划项目。支持在适宜的地区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创新。鼓励县级人民政府将设施运维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30
  (龙新)据中国气象局预计,1月31日至2月5日,中东部将出现入冬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出现冻雨省份最多的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部分地区累计降雪量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具有极端性。春节将至,正值“菜篮子”产品消费旺季,也是设施生产的关键时期,持续雨雪冰冻天气可能给农业设施和生产带来较大威胁。为此,农业农村部于1月29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  加强监测预警,落实防御措施。密切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提早分析研判雨雪冰冻天气影响,明确防范重点和应对措施,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及时发布。北方地区提前加固蔬菜大棚、畜禽圈舍和水产养殖大棚(池塘)等设施,做好巡检,科学调控温湿度、做好增温补光、加强肥水管理。南方地区落实油菜、露地蔬菜、果树等防冻措施,做好中耕培土、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耐寒性。做好畜禽、水产品的设施设备防冻,及时储备补充饲料。各地区强化灾情监测调度,及时报送抗灾工作进展。  精准指导服务,搞好生产恢复。制定完善科学防冻抗寒技术方案,组织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落实关键措施。加强种子、化肥、饲草料、疫苗、消毒剂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雨雪后及时清除设施积雪,修复受损设施;做好油菜、露地蔬菜等清沟理墒、降湿排渍,减轻渍害与寒冻害的叠加影响。对因灾死亡的畜禽水产等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协调有关保险机构对受损设施和受灾作物尽快定损理赔。  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针对此次雨雪冰冻天气正值春节前夕“菜篮子”产品运销旺季,可能会造成局部地区鲜活农产品运输受阻的情况,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发布供求信息,稳定市场预期,指导农民及时采收已成熟的蔬菜、水果等,增加市场供应。帮助农民做好产销对接,防止出现滞销卖难。可能受降雪影响的城市提前备好应对预案,适当增加“菜篮子”产品储备品种、数量。畅通“绿色通道”,确保蔬菜、猪肉等鲜活农产品生产稳定、供应充足。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30
  (汤松 记者 王田)1月15日,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安徽省合肥市组织召开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简称专家组)工作会议,交流2023年工作,研究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关键技术和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路径,讨论专家组2024年重点工作。新一届专家组成员及特邀肥水灌溉领域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2023年专家组紧紧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等重大任务,发挥专业特长,扎实开展形势会商、技术培训、专题调研、巡回指导、政策研究等工作,充分发挥了大豆生产智库国家队作用,为实现大豆产量连创新高以及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稳步推进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会议指出,2024年,专家组要准确把握当前大豆产能提升新形势、新要求,以大面积提单产为主要目标,持续强化技术支撑。一是分区域开展大豆提单产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样板,加快技术辐射,促进大范围均衡增产;二是紧盯关键农时和突发灾害,接续做好形势研判、技术会商,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确保科学田管措施和防灾减损技术及时准确到位;三是紧跟大豆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动态,积极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建言献策,更好地发挥专家组高端智囊作用。  会议期间,专家组还集中讨论了2024年工作计划,并对当前两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研究。一是针对东北、黄淮、西北和南方等大豆产区单产提升制约因素,对照单产提升年度目标,分区域、分模式提出了2024年大豆单产提升技术路径,对主攻方向、主推品种、主要模式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具体细化。二是围绕如何做好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技术支撑工作,讨论制定了以水肥精准调控为重点的产量提升技术体系。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29
  (记者 杨惠)近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度总结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  “去年,牧草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及应用,针对牧草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发、集成示范与技术服务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牧草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介绍。  据了解,2023年,牧草体系参与培育研发的饲草新品种中有24个通过新品种审定,研发新技术、新工艺55项,研制新设备10套,编制行业标准、地方标准43项,授权发明专利64项。在各省区推广新品种118个,示范应用面积约294.6万亩;推广新技术130项,示范应用面积708.5万亩。牧草体系各岗站合计对接服务企业300余家,举办培训班、现场会等345场,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农牧民等超2万人次,显著提升了各地区牧草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有力推动了草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牧草体系科学家带领团队成功解密了全球首个牧草图形泛基因组——狼尾草图形泛基因组,解析基因组与抗逆性状关联结构变异,实现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有效融合,显著提高狼尾草育种效率。  在品种推广方面,“热研20号圭亚那柱花草”获新品种权,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和海南省主推品种。冀饲4号饲用小黑麦2023年被列为河北省农业主导品种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主导品种,在河北、山西、宁夏、山东等地推广示范面积超30万亩,每亩新增收益500元以上。  在技术推广方面,苜蓿套种玉米栽培技术模式得到持续扩大应用示范,在宁夏推广后,当地种植户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盐碱地“5+2”苜蓿-旱碱麦-夏玉米高效轮作技术模式被写入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方案,该模式亩均经济效益较传统的旱碱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增加1倍以上。此外,寒冷沙地提高紫花苜蓿抗寒性生产技术入选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主推技术,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累计推广应用116.4万亩,新增收益超过5亿元。  在设施设备研发方面,研发的青饲机热红外活体检测预警急停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青饲机前方3-4米宽、20米长范围内活体的有效识别,可大大减少农机作业时对人、畜等的伤害。  针对今年牧草体系发展方向,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处长黄庆生指出,要围绕我国粮食安全,以拓面增量、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在盐碱地、荒滩地、季节性闲置良田、水热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地、南方草山草坡、林下空地等拓展空间,提升牛羊肉和奶类供给保障能力,为草食畜牧业提档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29
  (记者 杨惠)为做好全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技术指导工作,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2022-2025年)》要求,近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2024年国家动物疫病免疫技术指南》,指导各地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  自2022年起,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年初均更新并印发当年度的《国家动物疫病免疫技术指南》。2023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未报告发生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疫情,共报告发生4起O型口蹄疫疫情,猪瘟、新城疫等其他动物疫病防控效果较好,全国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有力保障了生猪等重要畜产品稳产保供。但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持续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构筑有效免疫屏障,防控重大动物疫情,事关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是守护百姓“菜篮子”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指南》分析研判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11种动物疫病流行形势,指导养殖场(户)科学选择疫苗、合理制定免疫程序,规定了免疫效果监测方法和判定标准,为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疫苗使用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参照《指南》内容,结合本地区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防控实际,组织做好乡镇动物防疫机构、村级防疫员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免疫技术培训;采取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散养户的畜禽免疫,对规模养殖场(户)及有条件的散养户抓好程序化免疫;指导养殖场(户)做好免疫记录,定期报告疫苗免疫进展情况,坚持常规监测与随机抽检相结合,对畜禽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组织开展补免,确保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做到畜禽应免尽免。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29
  (记者 刘杰)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23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3年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397万人。  重点群体就业基本平稳。对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拓展市场化就业渠道,稳定扩大公共部门岗位规模,募集见习岗位超百万个,加强困难毕业生专项帮扶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帮扶,稳定就业水平。2023年招募“三支一扶”计划人员4.2万人。对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组建区域劳务协作联盟,举办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促进有序外出和就地就近就业。截至2023年底,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397万人。对失业人员特别是困难人员,畅通失业登记渠道,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加强就业兜底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2023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2万人。  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增强。组织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等专项培训计划,遴选发布首批59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着力促进农民工技能提升和就业创业,全年补贴性培训超过1800万人次。  就业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持续打造“大数据+铁脚板”的就业服务模式,各地普遍建成省级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高频率开展“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1万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加速布局,3200余家零工市场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  会上还提到,今年的“春风行动”将于1月下旬至4月上旬持续举行,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为主题,聚焦农村劳动者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集中开展引导有序外出、促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组织招聘用工等服务,整个活动预计将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29
  (记者 雷昱)近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三部门联合印发修订后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打好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解决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  《指南》明确了农村黑臭水体面积、识别步骤、不判定为黑臭水体的特殊情形。规定原则上将水体面积200平方米及以上纳入农村黑臭水体排查范围,但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可不限于上述要求。按照感官判断、公众评议、水质监测3个步骤,判断是否为黑臭水体。《指南》原则上将水域面积为2000平方米及以上的黑臭水体(较大面积黑臭水体)纳入国家监管清单管理,水域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的黑臭水体纳入省监管清单管理。  《指南》明确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污染源头管控为根本,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整县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根据水体用途或其用地分类和污染成因,结合村庄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水平和村民需求等确定治理思路,优先采用资源化、生态化治理措施。实施并完成控源截污措施后,确因无水源而导致水体消亡的,在水利、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同意变更土地利用类型的情况下,征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方可采取覆土填埋等措施。  《指南》要求通过建立水体巡查和保洁制度、污染治理设施管护制度、村民参与制度、社会监督制度,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管护机制。《指南》还明确了水体不黑不臭、完成水体治理措施、建有长效管护机制、群众满意、公示无异议等5条验收标准。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29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作为种业振兴行动的首要任务,2021年,我国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目前,各项任务如期完成。普查覆盖了全国2323个农业县、62.5万个行政村、92万多家水产养殖场户,新收集农业种质资源53万多份,对746份濒危农作物资源开展抢救性收集保护,发布80个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普查新收集的种质资源将全部收入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开展精准鉴定,挖掘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等优异资源。
央视网 | 分享: 2024-01-29
  (记者 冯建伟)1月22日下午,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以视频方式部署2024年度及春节期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并对2023年专项禁渔执法整治行动情况进行交流总结。  从调度情况看,2023年沿江各地坚持集中专项整治与常态化执法监管相结合、人防与技防相补充、行政执法与刑事打击相衔接,持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涉渔严重违法案件数量下降明显,群众举报问题线索同比减少20%以上,禁捕管理秩序总体平稳。但是禁捕执法监管形势依然严峻,涉渔违法违规案件数量有所反弹。  2024年长江禁渔执法工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总体要求,持续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巩固“四清四无”成果,疏堵结合规范垂钓管理,提升信息化监管效能,畅通长江口洄游通道,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确保“禁渔令”得到有效执行。当前,要切实开展春节期间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统筹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等各项工作。  长江流域15省(市)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同志参加部署活动。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25
  (记者 杨梦帆)1月22日,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9.2万亿元。经济林产量达到2.26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我国持续推进林业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制定实施《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大力培育、合理利用林草资源,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扩大优质产品有效供给。印发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认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管理等办法,制定林草推进乡村振兴十条意见,编印木材行业、竹产业、林下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发展指南,不断增强林草生态产品的保障能力和供给能力。  近年来,我国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竹藤花卉、林草种苗、木竹加工、生态旅游等林草产业不断壮大。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1万亿元。油茶产业、竹产业蓬勃发展。全国完成新增种植和低产林改造1018万亩,占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度计划任务的105%。茶油产量逐年增加,成为全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前十位的油种。现有竹加工企业1万多家,竹产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国家林草局将不断完善林草产业发展投入机制,优化资源管理,推进示范建设,强化科技支撑,鼓励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林草产业数字化发展。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24
  (记者 张健楠 张燕)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和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邓小刚介绍,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多发、重发的自然灾害,农业农村部门全力以赴攻难关、破难题,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粮食安全有保障 “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2023年,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全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陈邦勋介绍,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具体可以从生产、结构、库存等方面判断:一是生产连年丰收。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二是品种结构优化。口粮连年产大于需,绝对有保障,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供给增加。需求增量多的玉米,产量增加也较多,供需形势明显改观。大豆扩种成效明显,自给率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粮食库存充裕。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育种科研攻关及产业化应用,潘文博说,按照中央部署,2021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2023年试点范围已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从试点的情况看,与常规品种比较,在增产节本增效上,总体都有良好的表现。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稳慎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加强技术储备,健全制度体系,强化监督管理,按要求规范有序扩大应用范围。  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民生大事。2023年,猪牛羊禽肉、牛奶、水产品全面增产,蔬菜水果供应充足,春节期间“菜篮子”产品供给总量有保障。  雷刘功介绍,受厄尔尼诺和全球气候变暖共同影响,冬春季可能发生阶段性区域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稳产保供带来一定风险挑战。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督促指导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完善应急保供方案,分级分类制定应对措施;落实落细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分区分类抓好蔬菜生产,统筹做好猪牛羊禽、生鲜乳生产和水产养殖;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各地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引导主产区与大中城市建立稳定对接关系,健全跨区域联动保供机制和滞销卖难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情况调度、市场运行动态监测,及时发布供求信息,稳定市场预期。  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 生猪市场供应较为宽松  2023年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416.8亿斤、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去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99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对此,陈邦勋解释,豆粕是饲料蛋白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畜禽饲养量增加,饲用豆粕消费持续增加,成为拉动大豆进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此,2023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引导饲料养殖行业科学用料,减少豆粕用量,促进节约降耗。具体来讲,全面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挖掘利用粮食加工副产品、微生物蛋白等多种资源,同时,想方设法增加优质饲草供应,推进牛羊养殖“以草代料”。总的来看,目前饲料配方中豆粕的占比下降到13%,比2022年下降1.5个百分点,按全年饲料消耗量测算,相当于减少了900万吨左右大豆消耗。  陈邦勋说,农业农村部将坚持问题导向,从供需两端发力,在巩固提升大豆产能的基础上,在减少豆粕饲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低蛋白日粮技术到位率,开发利用其他蛋白饲料资源,增加优质饲草供给,持续促进畜禽养殖节粮降耗。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猪肉产量5794万吨,比上年增长4.6%,处于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雷刘功说,从养殖收益看,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但也要看到,产业发展水平在逆境中提升,预计2023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超过68%,比2022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能繁母猪生产效率也持续提高,为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生猪产能偏高、养殖持续亏损的问题,雷刘功介绍,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加强生猪产能调控,保持用地、环保、金融等基础性政策稳定,不断强化信息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适应性调减产能,顺时顺势出栏肥猪,加快供需回归均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3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42万头,比2022年12月末的阶段性高点减少约250万头。  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 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难度大、挑战多。邓小刚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部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脱贫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今年农业农村部将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发展”,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集中更多资源,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广使用大数据预测预警手段,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识别,纳入监测对象。二是保持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总体稳定,分类指导帮扶产业发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健全乡村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三是引导各地把更多资源、精力聚焦投向提升发展能力上。同时,抓紧研究谋划过渡期后的具体制度安排,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邓小刚介绍,农业农村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牵头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强化乡村建设支撑保障。  在此,邓小刚表示,在乡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是,农民群众是乡村建设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的实施机制,让农民想建设、愿意干、能参与。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24
(新华社记者 郁琼源 于文静)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2023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到3396.9万人,超过年度任务目标377.7万人。2023年,各地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超六成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已落实帮扶措施。邓小刚说,今年农业农村部将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一是抓监测帮扶守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广使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识别,纳入监测对象。对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条件的先行落实帮扶措施,坚持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二是抓产业就业增动力。健全乡村产业联农带农机制,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用好就业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渠道,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三是抓政策落实促发展。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成效监测评价,同时,抓紧研究谋划过渡期后的具体制度安排,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推动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新华社 | 分享: 2024-01-24
(新华社记者 魏玉坤 韩佳诺)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数据17日公布: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582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2023年,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经济总量。人均GDP达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货物出口增长0.6%,年末外汇储备超3.2万亿美元。  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初步测算,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33278.2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至54.6%;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  “观察中国经济表现,不仅要跟自己纵向比,也要跟其他国家横向比。”康义说,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这份经济“成绩单”来之不易、成之惟艰。  回顾2023年,世界经济低迷,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较多,自然灾害频发。围绕做好经济工作,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有力有效贯彻落实,推动中国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奋进。  展望2024年,康义表示,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困难、解决问题,不断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新华社 | 分享: 2024-01-18
2023年末,随着全国多地纷纷下起大雪,各地人们不约而同地涮起了羊肉、吃羊蝎子、喝羊汤。“一下雪,羊的天就塌了。”这句调侃冬季羊肉受欢迎的玩笑话也在互联网蹿红,许多网友感慨道:“羊肉年年有,今年特别火。”  羊肉制品销售火爆离不开我国畜产品的稳定供给和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肉类产品需求量持续增长,肉类产品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销量的走俏,见证着我国畜牧产业稳定供给、疫病防控形势平稳、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再迈新台阶。河北省滦州市一家蛋鸡养殖合作社的社员在鸡舍内捡拾鸡蛋。1 畜产品供给稳定充足  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考验着畜牧产品的供给能力。“总体看来,2023年畜牧业生产保持增长势头,预计畜产品将全面增产,全年肉蛋奶产量有望超过1.7亿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黄保续介绍说。  2023年,我国猪肉市场供应充足。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高于4158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去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4210万头,高出正常保有量 1.4 个百分点。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猪肉产量同比增长3.6%。  为了保持全国生猪产能稳定,避免猪价大起大落,农业农村部持续落实《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引导养殖场(户)合理调减产能,抓住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个“总开关”,持续开展信息预警,全国规模猪场生产数据实现手机直报,强化预警发布,树立“风向标”。此外,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稳定环保、金融、保险等长效性支持政策,保障市场平稳有序供应。与猪企主要合作银行开展专题会商,深入研判当前大型猪企经营风险。  在一系列措施之下,2023年生猪价格涨跌更为平缓,全国生猪月度价差缩小到每公斤3.1元左右,远低于2022年每公斤13.9元的月度价差。  牛、羊肉供应稳中有进,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牛肉产量509万吨,同比增长5.0%;羊肉产量364万吨,同比增长5.2%,实现了2017年以来同期最大的增幅。  家禽养殖稳定发展,产销较为平衡。随着畜产品消费结构调整和预制菜等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家禽需求量持续增加。家禽产能处于合理水平,禽蛋禽肉产量稳定增长,养殖盈利总体正常。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禽蛋产量2552万吨,同比增长2.1%;禽肉产量1800万吨,同比增长4.0%。去年1—11月,蛋鸡养殖每只盈利13.64元,白羽肉鸡每只盈利1.01元,黄羽肉鸡每只盈利4.14元。  “我国奶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年人均奶类消费量已经上升到40余公斤。”宁夏塞尚乳业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诗丽介绍,奶产品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除了牛奶,奶酪、奶油、厚乳等产品也在被更多消费者接纳。  2023年,牛奶市场供应充足,前三季度牛奶产量2904万吨,同比增长7.2%。虽然基础产能稳固,但奶牛养殖效益持续下滑,一些中小养殖场经营困难,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深入开展“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持续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项目,以典型示范推动提升产业素质。维护生鲜乳购销秩序,推动主产省出台奶业纾困政策,督促引导加工企业应收尽收。优化完善产业链,协同卫健、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研究奶业支持政策,努力化解奶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加快提升国产奶业竞争力。市民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内购买猪肉。2 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  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石门子村一位养殖户的羊圈里,全身穿着蓝色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橡胶手套的防疫员苏秉雄正在给羊注射布病疫苗,他左手抓住一只羊的后颈,右手熟练地用连续注射器在腿部进行免疫接种,左手松开羊的同时又赶紧掏出一罐黄色喷漆在羊的身上做了个记号。“布病是人畜共患病,既威胁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我们今年换了新疫苗,免疫效果更好了。”苏秉雄告诉记者。  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推进会,部署抓好牛羊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支持帮助养殖场(户)和农牧民科学防控重点人畜共患病。组织实施动物疫病监测流调计划、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和布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  在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方面,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防疫技术培训、净化无疫创建评估和春防秋防交叉检查,及时核查处置疫情风险,督促指导各地落实监测预警、强制免疫、净化无疫、应急处置等重点防疫措施。  在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演练中,驻辽宁省昌图县亮中桥黄牛交易市场的官方兽医向记者展示了如何防控疫病。只见他们对一辆载有20头肉牛的外省运输车辆进行例行检查,发现疑似感染布病病例后,官方兽医第一时间上报县政府,昌图县政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各相关部门果断处置,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阻止疫情向相关易感动物扩散。  去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共采样检测各类动物疫病样品3800多万份,累计建成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 262个、无疫小区和无疫区258个,各地共报告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2起、口蹄疫疫情4起,未报告发生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其他重大动物疫情,全国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3 绿色发展亮点频出  走进安徽省砀山县孙集村,记者惊奇地发现,这里的羊不光吃饲草,还吃果皮、果渣。“砀山盛产水果,之前,很多果皮果渣没地方处理,就烂在田间地头,时间久了,河水都是臭的。”安徽省田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卫东说:“我们把果皮果渣加工成了饲料喂羊,不仅保护环境还节省成本。同样是养羊,我们的养殖成本能比别人低40%,一只羊就能多赚300多元,一年能多赚1000多万元哩。”  在砀山,牛羊的伙食还包括秸秆。砀山县畜牧兽医推广研究员孙运华对记者说:“我们积极响应‘秸秆变肉’号召,秋收之后,土地上的成片的废弃秸秆变成了饲料到了牛羊肚子里。”  2023年,我国各地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在饲料和养殖行业全面实施提效、开源、调结构的技术措施,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充分挖掘利用国内蛋白饲料资源,推进牛羊养殖“以草代料”,持续压减豆粕等饲料粮消费。各地通过粮改饲、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项目,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生产,提高牛羊养殖中优质饲草饲喂比重,推动增草节粮。  2023 年前11个月,饲料企业豆粕消耗量比上年同期减少444万吨,下降11%。全年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大豆饲用需求减少910万吨。全国粮改饲面积2323万亩,累计收储优质饲草6840万吨,可减少牛羊精饲料消耗近1500万吨。  同样能够实现“变废为宝”的,还有畜禽的粪污。2023年,我国持续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新增支持66个养殖大县,整县改造提升处理设施设备,建设粪肥还田利用示范基地,促进畜禽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2023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9%。  在浙江省衢州市宁莲畜牧业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采用的沼液膜浓缩技术,将养猪产生的液体粪污处理后,产出沼液肥和农业用水,二者全部就近匹配给莲花镇现代农业园区,施用于5000亩的水生作物、水果、蔬菜等。  “我们每年能从沼液肥中获益170万元,猪粪转化成有机肥可增收700多万元。小小粪污能创造这么大收益,这是之前谁也想不到的事儿。”公司总经理秦唐勇说。  “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肥厂,当前,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董红敏对记者说:“畜禽粪污还田利用,需要根据农田作物的养分需求,充分考虑畜禽粪肥养分供给量、土壤养分含量,结合周边一系列生态环境参数,进行科学管理。”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黄保续表示,下一步,坚持“治”和“用”并举,补齐治理短板,畅通利用渠道,坚定不移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图据新华社)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10
(新华社记者 胡璐 郁琼源)2024年,我国将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实施粮食绿色仓储等六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这是记者在8日至9日召开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获悉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会议上说,通过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2023年我国粮食产业实现提质增效。预计2023年粮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万亿元,同比增长7%。组织发布小麦、大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立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第三方检验监测制度。  他表示,2024 年将实施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等六大提升行动,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开展国家现代粮食物流(产业)示范园区创建,促进园区设施完善和功能提升,搭建优质粮油产品产销衔接平台,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消费的引导作用,不断满足消费者“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要求。
新华社 | 分享: 2024-01-10
(新华社记者 胡璐 郁琼源) 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国收购平稳有序,全年收购量保持在4亿吨以上,与上年水平大体相当,“大国粮仓”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这是记者在8日至9日召开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获悉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说,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远高于17%至18%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达到7亿吨,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仓储条件总体保持世界较先进水平。  据介绍,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粮食供求中长期呈紧平衡态势,品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大范围、长距离、快速调运供应的压力增大。刘焕鑫说,为了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充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加大粮食宏观调控力度,认真组织政策性粮食销售,适时开展中央和地方储备轮换,发挥吞吐调节作用。在国际粮食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2023年,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力度逐步加大。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实现信息化全覆盖。所有省级储备粮、29个省份的市县级储备粮实现信息化全覆盖,省市县三级储备粮信息化覆盖率达到95%。坚决查处涉粮违法违规案件,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作出行政处罚8000多例,罚没金额达2210万元。  刘焕鑫表示,2024年将进一步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统筹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积极应对灾害天气等突发情况,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强化收购服务,优化组织方式,提高农民售粮满意度。立足市场供应,关注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精准落实调控措施,保持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做好政策性粮食销售工作,发挥调节供需、稳定市场的作用。还将加强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设,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应急保供能力。
新华社 | 分享: 2024-01-10
(记者 杜海涛)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2023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认真组织夏粮、秋粮收购,积极优化收购服务,全年收购量保持在4亿吨以上。目前,全国粮食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远高于17%—18%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2023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筹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强化收购服务,优化组织方式,提高农民售粮满意度。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达到7亿吨,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仓储条件总体保持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2023年粮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万亿元,同比增长7%。节粮减损有力有效。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助农减损增收作用,组织开展绿色储粮技术集成示范和标准化试点。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2.9%,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人民日报 | 分享: 2024-01-09
  (记者 崔现芳)回顾刚刚过去的2023年,乡村文化频现高光时刻、温暖瞬间,我们欣喜地看到:“村BA”“村超”等“村味”体育活动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大放异彩;律动在村头巷尾的广场舞,越来越有艺术范和时尚感;接地气的特色“村晚”,塑造着乡村的文化氛围;全民阅读,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和知识的力量;凝结着工匠精神的非遗手工艺品和技艺展演,深受消费者欢迎;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让城乡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更加丰盈;艺术乡建用美的力量点亮着乡村,让乡村更美好;传承千百年的农业文化遗产闪耀着中华传统智慧之光,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村民文化获得感更强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夜幕降临,在遍布山西城乡的大小文化广场上,“山西民歌+广场舞”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山西省文化馆利用山西民歌曲调优美、豪放质朴、易于传唱的特质,将《人说山西好风光》《桃花红杏花白》《大红公鸡毛腿腿》《看秧歌》《绣荷包》《割莜麦》等山西民歌改编、创作成32首具有浓郁山西特色的广场舞,通过文化馆系统在全省进行培训和推广。这些民歌广场舞广受群众喜爱,在山西各地迅速掀起“民歌广场舞热”。山西民歌与广场舞的融合,既让民歌回到老百姓中间,也给广场舞赋予了丰富的地方色彩,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这一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更加充足,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村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各地深挖文化资源,积极改造公共文化设施,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富有乡村特色、适合地域发展的服务模式。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和机构作为重要服务阵地,其功能的盘活也为乡村文化注入新活力,提高了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和文化获得感。  2023年9月,束忠琴等22人入选“乡村阅读榜样”名单。不断涌现的乡村阅读榜样、阅读推广人、文化乡贤、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书香家庭等,发挥榜样示范带动效应,点燃大众的阅读热情,使阅读成为一种广受推崇的生活方式。每到周末,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农家书屋,或文化礼堂、书院、书吧,都会变成爱书人的聚集地,读书会、文化沙龙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上演,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日益坚实浑厚。  而今,随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触手可及,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用光影照亮乡村星空;“送戏下乡”让老百姓在田间地头也能看到好戏;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持续加强,城乡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线享受文艺展演、艺术慕课、专题讲座等公共数字文化产品;“村晚”在各地广受喜爱,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次达到1.3亿……  乡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综合效益日益彰显  前不久,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加上此前入选的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广西大寨村、重庆荆竹村,我国入选乡村总数达到8个,位列世界第一。这些登上世界舞台的乡村,成为乡村旅游推动乡村蓬勃发展的缩影,也是展现生态佳、产业好、生活美的中国和美乡村新面貌的一扇窗。  这一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跑出了复苏加速度。2023年开春以来,群众出游热情高涨,乡村游异常火热。乡村的慢生活和松弛感成为治愈城市青年的“特效药”。  在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游客们乘着竹筏,沿着明仕河欣赏连绵起伏的群山,聆听壮家婉转动听的山歌;在内蒙古的莫尼山非遗小镇,开料、描图、雕刻……游客们拿着工具按老师的指导认真体验皮画制作;在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镇高峰村的51Camp莫干山莫绿艺术营地,许多自驾前来露营的游客,三五成群,在一起谈天说地、品味美食、看露天电影;在江西奉新县一个村庄旁的溪流点,游客们结伴蹚水而行,逆流而上,援绳攀登,行走在风景里,体验着溯溪的刺激和惊喜……  火热的旅游消费离不开充足的旅游产品供给。年初以来,各地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了百花齐放的乡村旅游产业。农事采摘、民俗体验、休闲农庄、乡村民宿、乡村露营、亲子牧场、溯溪等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形成许多乡村旅游特色发展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中国式乡村发展之路。  讲好故事、擦亮品牌,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疆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有300多年乐器制作历史,被誉为“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乐器制作技艺带火了旅游,加依村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乐器相关工作。多年来,当地积极打造“天籁加依”乡村旅游品牌,将一个古老传统的村庄打造成集乐器制作、乐舞展示、民俗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美丽村落和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景区。2022年,加依村旅游人数12.78万人次,旅游收入618.75万元。  这一年,乡村旅游激活了消费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依托自然和文化资源,凝练生产生活方式,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乡村旅游创新不断、潜力无限,托起了百姓富裕富足的“金饭碗”,塑造了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形象。据统计,目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有1597个,成为人们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今年推出了10条长江主题的国家级旅游线路、400多条“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及“读李白游神州”主题旅游线路、中国茶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等。许多地方迎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不少地方“一年四季都是旅游旺季”。  农耕文化有序传承弘扬,村民更有文化归属感  2023年9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北京怀柔板栗栽培系统等50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至此,我国已分七批认定了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3年11月,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增至22项。  我国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挖掘多种功能、释放多元价值,珍贵农业文化遗产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古桥古树、古井老宅、古建筑……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的江西篁岭村,现存100多栋明清古建,古村如今已因“晒秋”习俗和“梯田花海”景观闻名全国。如何切实保护好这些“百年文物”?当地在实践中,摸索出不破坏古建、将传统村落风貌的保存保护和活态非遗相结合的宝贵经验。传统村落所保存的历史记忆和生活样态,留住的是乡韵乡愁,传递的是历史文脉里的深沉意蕴。2023年,我国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人们更加注重让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得到更多的利用,在利用中获得更好的保护。  越来越多“青春身影”的加入和“科技力量”的加持,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思维。目前,中国已有155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年轻人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他们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也增强了文化自信和乡土文化归属感。  农业文化遗产、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农耕文明的精华,承载着多彩文化,维系着情感认同,寄托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价值和意义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保护传承发展好优秀农耕文化,涵育我们的精神世界、滋养深厚的家国情怀,生活会更丰富更美好。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04
  (记者 李秀萍)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粮食安全保障法,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副主任庄晓泳为公众详细解析这部法律的内容亮点。  粮食安全保障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立完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健全粮食安全保障责任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国家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地方政府承担具体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协同配合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各方责任,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建立粮食安全保障投入机制、实施监督检查、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立信用体系等制度措施。  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法专设耕地保护一章,规定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建立严格的耕地质量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地质量调查和评价监测,提升耕地质量。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黑土地、撂荒地、盐碱地等分别作出针对性规定。  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一方面,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国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引导农业生产者种植目标作物;国家采取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明确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应当保面积、保产量;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对产量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健全粮食生产者收益保障机制,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规定建设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和种子储备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推广普及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通过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丰产。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能力,确保颗粒归仓。  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国家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合理确定粮食储备的品种结构、区域布局,确保数量和质量安全;明确承储政府粮食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风险事项报告制度;地方政府指导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储备,鼓励自主储粮,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推动粮食流通、加工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粮食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明确国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健全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粮食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明确国家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保持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和市场基本稳定。为加强粮食领域信息管理,规定粮食经营者应当建立经营台账,及时报送有关数据。当粮食供求关系和价格显著变化时,规定可采取的发布粮食市场信息、实行政策性收储等调控措施。为进一步提升粮食供应保障能力,明确国家鼓励和引导粮食加工业发展和结构优化,科学布局粮食加工业,协调推进粮食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保障粮食加工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此外,鼓励产销合作,促进区域粮食供求平衡。  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粮食安全保障法综合施策:规定国家加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业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防御防控技术研究应用;国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保险业务;国家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粮食应急管理体制,制定粮食应急预案,按规定启动应急响应。  规范粮食节约减损。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粮食生产者加强粮食作物生长期保护和生产作业管理,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推广适时农业机械收获和产地烘干等实用技术,减少产后损失;推广适度加工技术优化工业用粮生产结构,调控不合理加工转化;明确政府部门、粮食生产经营者、企事业单位、学会协会及公民个人、家庭等有关主体的节约义务,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粮食节约,在节粮、减损两端同时发力,耕好“无形良田”。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03
  (记者 杨梦帆 毛晓雅)近日,一堂堂生动的国家公园科普课走进了北京校园,这次科普讲堂是由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中心主办。通过国家公园一线工作者的细心讲解,学生们对国家公园有了初步了解。  2023年以来,全国林草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巩固成果、持续用力,在推动林业、草原、国家公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全力打响“三北”攻坚战  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一排排整齐的稻草网格铺展开来;地处甘肃武威市腾格里沙漠腹地,埋设了草沙障,并积极推广光伏治沙模式;宁夏部署实施“五大战役”“四大行动”,抢抓雨季造林种草,平均每天治理面积近7000亩……为全面打响“三北”攻坚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  “三北”地区分布着全国84%的沙化土地和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有7个强风蚀区、34个风沙口和3条主要沙尘暴路径区,是我国自然条件最恶劣、生态最脆弱的地区。2023年以来,林草系统会同有关部门和“三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率先打响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2023年8月初,国家林草局召开现场推进会,通过实地观摩治沙模式、研究解决共性问题等方式推动跨区域联合作战。辽宁省召开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印发歼灭战行动方案,部署推进八大重点任务。  接续启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2023年8月底,国家林草局召开现场推进会,聚焦沙患、水患、盐渍化、草原超载过牧等生态问题,加大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力度。宁夏和内蒙古强化联防联治,变“单兵作战”为“并肩作战”。  精心组织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2023年9月下旬,国家林草局召开现场推进会,观摩甘肃古浪县、民勤县治沙模式等活动。甘肃与内蒙古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筑“四大阻击防线”“四大锁边林草带”,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握手”。甘肃张掖市按照“南保水源、中护绿洲、北治风沙”思路,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沙漠锁边林草带。  截至2023年10月底,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造林种草任务600万亩。下一步,林草系统将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推进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几年前,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赤水镇天咀村林地承包大户谢善发,通过带领村民种植林下中药材致富,但后来因为林地承包剩余时间过短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了村民种植积极性。2021年,抚州市被确定为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天咀村村组将林地承包期延长到2065年,给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大家种植中药材的信心回升。  我国有集体林地25.68亿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0%,分布在2600多个县,涉及1亿多农户。集体林是提升碳汇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集体林改就此在全国推开。2023年9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印发,提出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等8项主要任务,对深化集体林改作出部署。这是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出台的关于林业改革发展的第一个文件,对于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年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了集体林的发展潜力,集体林提供了国内80%的木材、80%以上的经济林产品,各地依托集体林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将油茶、核桃、花椒、枸杞、灵芝等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然而山区林区的发展依然相对滞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利用集体林资源,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随着国家公园的建立和保护工作的进行,2003-2021年,海南长臂猿的群体规模、家庭数量和独猿数量都成倍增长。”在2023年8月举办的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期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介绍。  2022年12月底,多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方案中涉及省份28个,涉及现有自然保护地700多个,保护了超8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通过国家公园的建设,我们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这将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通过国家公园建设,充分体现社区的共建共享,将惠及28个省400多个县,形成56个民族共绘国家公园美丽画卷、共享国家公园生态福祉的宏大格局。”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各方努力下,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林草覆盖率达到74%以上,藏羚羊种群已恢复到7万多只。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成立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打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立保护、监测、科研一体化机制,虎豹种群持续增加,东北虎数量超过50只,东北豹数量超过60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加强雨林生境保护修复,设立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长臂猿种群数量已恢复到6群37只。武夷山国家公园统筹保护和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近年新发现了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重点推进出台国家公园法、高质量建设第一批国家公园、设立新的国家公园3项工作。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1-0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