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侯雅洁)近期,猪价开始反弹。2023年9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总体呈现跌势,但自今年3月份开始止跌回升,呈现出“淡季不淡”的表现。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4月第3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34元/公斤,较年初14.7元/公斤,每公斤上涨0.6-0.7元。此次猪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猪价上涨是否意味着生猪价格已经迎来拐点?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牧业经济创新团队首席朱增勇研究员。  问:3月第2周开始,生猪价格止跌回升,此轮生猪价格反弹的原因是什么?  答:今年猪价上涨主要是供给宽松的局面有所改善,上年末中大猪存栏开始下降,生猪供给宽松局面3月份开始有所缓解,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1583万吨,同比下降0.4%。同时也有养殖场(户)集体看涨后市行情的共同预期影响。据一些猪贩子反映,春节后猪价越涨,压栏惜售和购买中大猪进行二次育肥的情况越多。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部分集团企业出栏生猪里面有5%左右被用于了二次育肥。这些行为都为短期猪价上涨提供了支撑。  问:此次猪价上涨是否意味着生猪价格已经迎来上涨周期?后期价格将会呈现何种走势?  答:进入4月份猪价上行的趋势有所减缓,甚至略有回落,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第3周全国生猪价每公斤15.34元,环比跌0.4%,同比涨6.8%,3月份以来累计回升0.7元/公斤,回升幅度4.7%,回升速度和幅度较温和,但回升时间早于往年同期。目前标肥价差持续收窄,养殖场(户)生猪出栏积极性逐步转强,加之五一节前后将有大量肥猪集中出栏上市,短期猪价大概率还将继续震荡整理。从猪价后期反弹趋势来看,预计猪价总体将呈现震荡式、季节性上涨的走势,意味着生猪养殖效益由亏损进入小幅盈利,生猪市场由一季度的相对低迷逐渐进入供需基本均衡、良性循环,因此,此次猪价上涨更多是产业和市场形势好转的拐点,而非以往周期猪价持续上涨的拐点。  问:当前行业产能去化情况怎么样?  答:生猪产能已连续8个月回调,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同比下降7.3%。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4%,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较去年6月份高点减少了404万头,考虑到仔猪价格明显上涨,部分地区出售一头7公斤断奶仔猪能够实现200元左右的盈利,母猪淘汰意愿不断减弱,预计本轮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二季度基本到位,随着猪价反弹能繁母猪产能将会温和回升。  问:猪价反弹,生产端盈亏情况如何?何时会实现扭亏为盈?对养殖场(户)有什么建议?  答: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受猪价反弹以及养殖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目前生猪养殖效益今年以来一直处于现金成本之上、完全成本之下,亏损明显减轻,按照每公斤成本约15.5元测算,一季度出栏一头120公斤肥猪亏损约100元上下,3月份出栏头均亏损降至70元以内。  从中大猪存栏量看,3月末全国规模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中大猪存栏对应2个月内的生猪出栏量,这预示着二季度的生猪上市量将同比有所减少。从新生仔猪数量看,2023年10月起新生仔猪数量开始减少,2024年3月止降回升。这期间,新生仔猪数量比上年同期下降4.9%。结合6个月的育肥出栏周期和消费季节性转强规律,生猪市场供应偏松的局面将在未来得到缓解。预计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中后期实现扭亏为盈。  建议广大养殖场(户)朋友,科学安排生产节奏,不压栏肥猪和二次育肥赌后市行情,尤其是手上有大猪的朋友要逢高出栏肥猪,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9
  (记者 杨惠 雷少斐)4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全国畜牧总站在粮改饲论坛暨第六届青贮饲料质量评鉴活动上共同发布了《2023年中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安全报告》。  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粮改饲区域全株玉米青贮质量84%达到三级及以上水平,其中21.4%达一级水平,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CSQS平均值为66分,同比提高0.3%。其中,干物质、淀粉和乳酸含量同比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4.1%、4.4%和9.3%。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在不同地域和草食动物畜种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黄淮海地区CSQS比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分别高11.1%和17.5%,奶牛养殖企业CSQS比肉牛和肉羊养殖企业分别高7.2%和13%。  随着优质青贮行动计划实施,粮改饲省区全株玉米青贮质量有了稳步提升,但也存在品种选择仍需进一步优化、技术集成与产业融合不够等诸多问题。《报告》建议,加快优质青贮玉米品种筛选,推进区域试验、生产性试验,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大力推广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品种;构建数字化青贮技术平台,加强实施优质青贮行动计划,围绕关键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生产加工水平,满足优质青贮制作需求,实现全株玉米青贮专业化收贮、标准化生产。  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全国畜牧总站对全国粮改饲省区的粮改饲收贮主体开展了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跟踪评价,共检测样品1201个,分析11项指标,形成了《2023年中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安全报告》。《报告》客观评价了我国玉米青贮饲料质量安全现状,指出了现阶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从生产全流程关键环节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报告的发布,为全面提升我国青贮饲料品质提供了实践借鉴,对粮改饲政策的全面落实和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9
  (记者 杨惠 雷少斐)“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战争过程中,粮草是保障战斗胜利的重要支撑。而在现代社会,饲草在畜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了提升我国优质饲草供应,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粮改饲项目试点工作,经过9年发展,粮改饲项目实施情况如何?当今发展的重点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  4月18日,由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粮改饲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在此次论坛上,记者的问题得到了一一解答。  多元化生产模式促粮改饲落地  “随着草食畜牧业的加快发展,我国的饲草产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2022年,农业农村部专门制定出台了《‘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这为粮改饲等项目的推广实施提供了巨大动力。”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副处长关龙介绍,9年来,粮改饲项目已在河北、山东、内蒙古等2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完成粮改饲面积2325万亩,收储优质饲草约6850万吨,带动减少牛羊精饲料消耗近1300万吨。在粮改饲等政策支持下,我国饲草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优质饲草供应能力稳步提升。  在产业素质方面,我国优质饲草生产经营主体和饲草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国约有80%的青贮玉米采用种养一体或订单收购方式进行生产,产销对接程度较高。全国草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数量接近1600家,优质商品草产量约1000万吨,有效保障了优质饲草的供应。  同时,为了快速推动粮改饲项目落实落地,全国畜牧总站作为技术支撑部门,结合各地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饲草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河北利用夏播作物高粱、花生收获空闲时间和休耕区、地下水压采区冬季闲置土地,发展种植一年生越冬性饲草饲用小黑麦。贵州玉米收割后混播种植“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充分利用冷季型牧草与暖季型牧草组合,全年生产青绿饲料,获取较高饲草产量。这种粮草轮作、复种、混播等多样化种植模式,不仅提升了优质饲草的供应量,还解决了冬闲田撂荒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  内蒙古按照“增麦增草、饲用玉米、复种绿肥、稳羊增牛”的思路,调优137万亩耕地的种植结构,据此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优化养殖结构。这种种养结合模式促进了畜牧业废弃物与种植业消纳有效对接,实现以种定养、草畜平衡。  广西都安县推广了全产业链推进模式,通过强化联农带农、创建“牧草银行”和牛羊产业园,大力推进“收贮企业+养殖场+合作社+农户(帮扶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示范推广饲草种植、收贮、加工和牛羊养殖等一系列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种养结合,草畜配套,饲草品质、产量显著提高,牛羊养殖增产增效,实现了“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推进、协调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草食畜产品消费仍将保持增加势头,对优质饲草的需求也将相应增长,这意味着粮改饲等项目将会持续大力推进。“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实施增草节粮行动,重点从调结构、增牛羊、增饲草、降成本、减豆粕等方面继续做好粮改饲项目支撑服务工作,保障优质饲草稳定供应。”全国畜牧总站首席专家聂善明说。  青贮饲料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粮改饲项目的推广实施,青贮饲料的生产应用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18年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全国畜牧总站共同实施了“粮改饲优质青贮行动(GEAF计划)”,从种植、调制、评价和利用4个关键环节推广关键技术,同时根据全国青贮饲料监测数据,每年编制并公开发布《中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安全报告》,全面提升青贮饲料品质,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虽然粗饲料的品质仅是获得高水平产奶量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没有高品质的粗饲料,绝不会获得高水平的产奶量。”东营澳亚现代牧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经理赵剑说,如今在奶牛、肉牛乃至肉羊等养殖过程中,青贮饲料已经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因而,青贮饲料的质量直接关乎牧场节本增效的结果。  在青贮饲料的制作加工过程中,原料品质、切割长度、籽粒破碎度、发酵程度、运输等各种因素共同决定了最终青贮饲料的好坏。而其中青贮饲料的发酵过程,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控制的过程。  “青贮玉米从田间收获破碎到运输至牧场的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有氧呼吸,这会造成养分消耗和料体发热,从而影响封窖后青贮饲料的发酵和成品养分含量。”丹麦诺和新元反刍技术经理董从越介绍,为了解决青贮长距离运输和延迟封窖风险,可添加乳酸乳球菌、布氏乳杆菌等有益菌来改善青贮保存率,从而帮助保持青贮品质。  除了添加有益菌,目前青贮饲料生产企业还通过添加青贮添加剂,来降低青贮饲料在贮存过程中的干物质损耗和蛋白降解,同时青贮添加剂也能抑制酵母菌、李斯特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抑制霉变,从而提高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  当然,除了使用添加剂和有益菌,现在有条件的大型牧场也纷纷布局大数据智慧监管系统,通过数据系统来控制青贮饲料的生产运输过程。澳亚牧场如今正使用自主研发的青贮饲料收储客户端,从车辆进地收获到入场卸货,全程使用数字化电子监管,监控青贮饲料从田间到牧场的全过程。“数字化客户端的使用有效地提升了青贮饲料的收获和运输效率,保障了到场青贮原料的品质,从而能有效保障最终青贮饲料的品质。”赵剑说。  盐碱地种草增地又增粮  在耕地愈发紧张的形势下,如何开发利用边际土地成为众多科学家的重要议题。据初步统计,我国现有具备交通和耕作条件、盐碱化程度较低的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2.8亿亩。而与粮食作物相比,饲草在盐碱地上的存活度相对更高,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更高。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就成为我们亟须破解的课题。  “对于盐碱地资源化利用,我们必须转变理念,由‘改地适种’转向‘改种适地’,才能实现盐碱地的高值化利用。”宁夏大学教授许兴表示,不能一味治理盐碱地,要将治理改良与生产同步结合,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饲草品种中,草木樨、田菁等品种不仅耐盐碱,还是很好的绿肥作物,可作为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进行盐碱地初步改良。而长穗偃麦草、紫花苜蓿、小黑麦、饲用高粱等多个饲草品种,则能在中度甚至重度盐碱地上生长,不仅抗逆性强,还能有很好的饲草产量,可有效缓解我国优质饲草缺乏问题。  随着研究深入,近年来,我国盐碱地饲草种植技术得到有效提升,在河北、山东、黑龙江等多个省份推广,取得了较好成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刘忠宽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最终探索出了盐碱地苜蓿播种保苗技术、适期播种技术等,解决了含盐量0.4%-0.5%盐碱地苜蓿出苗难的问题。据了解,通过新技术种植的苜蓿出苗率达85%以上,较传统种植提高1.5倍以上。种植成功的苜蓿地第三年旱作干草产量达700-900公斤/亩,亩均纯收益1000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刘忠宽团队还研发了盐碱地旱碱麦夏玉米轮作关键技术,建立了盐碱地“5+2”苜蓿旱碱麦夏玉米高效轮作技术模式,使轮作的旱碱麦和夏玉米平均增产分别达60%和40%以上。“盐碱地潜力巨大,在树立大食物观、推动粮经饲统筹的当下,探索更多更好的盐碱地种草技术和模式,就能为拓地增粮、增草节粮提供更多技术范式。”刘忠宽说。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9
  (记者 李丽颖 见习记者 朱梦莹)2004年以来,为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推进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农村部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部直属事业单位、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共建高校等组织征集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并予以推介发布。  20多年来,农业农村部共发布1900余个主导品种、1600余项农业主推技术,已成为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农业品种技术推广的一项标志性工作。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示范展示,广大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包村联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推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极大提升了农业技术入户率、到位率,在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不同区域农业增收增产、节本增效、健康养殖、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技术到位,实现稳产增产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源头,是农业的“芯片”。通过培育适应贫瘠地块的种子,提高粮食产量,“望天田”也能实现稳产增产。  2023年,彰武县同心创展联合社理事长孙继刚带着联合社成员积极参与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在流转、托管的1.5万亩土地上种植“东单1331”,并引入了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平均每亩玉米种植数近5000株。  “在沙化地里种主导品种,采用主推技术,我们种出了高产粮,迎来了丰收年!”孙继刚拿出了一份测产报告——社里位于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的600亩玉米地,亩产达到2135.2斤;镇里另一块面积480亩的耕地,玉米亩产2093.2斤。种出“吨粮田”的孙继刚被村民誉为新时代的“粮王”。  作为耐密抗倒伏高产品种之一,“东单1331”在全国多地用于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每年推广1000万亩以上,推广面积逐年快速增加,以耐密、高产、多抗、广适等突出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农技推广机构、种植大户、合作社高度认可。  “玉米单产提升重点选育推广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高产品种,大力推广高性能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并主推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这项技术是针对目前我国玉米种植密度偏低、生产管理粗放、水肥利用率低和玉米生产逆境频发等问题而研发的综合解决方案。”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指导组组长李少昆介绍。  素有“兵团粮仓”美誉的新疆奇台农场,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长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玉米密植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形成了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机械粒收与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及玉米高产研究与推广的“奇台模式”,农场曾5次创造全国玉米高产纪录。  良种配套良法,是实现高产高效的必由之路。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则离不开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们建立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发布机制,围绕技术传导链条构建起‘省级专家团队+县市推广部门+农技人员+示范主体+辐射户’的推广模式,围绕产业发展链条,集成熟化种养模式,突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绿,落实到适宜县市。在县级层面,我们要求每项主推技术都落到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或者示范主体,每个基地或者主体都有一名农技人员对口服务,确保农业主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与人才处处长柯枫英介绍。  围绕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山东不断加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力度,深入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依托,组织农业专家、农技人员等开展示范展示、推广培训、宣传指导和技术服务。禹城市还成立了11个技术指导组和“禹城市小麦产业技术服务群”,搭建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全方位、多频次向农户提供科学指导服务,确保良种良法真正“落地生根”。  科学减损,守护一粒一粟  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半壁江山,在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中占据核心地位。然而,油菜因果荚成熟度不一致,机收时容易造成裂角落粒,油菜籽联合收获损失率大是制约油菜生产提质增效的瓶颈问题之一。  眼下,各油菜主产区已陆续开始收割。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当地大力推广的“分段式”机收,让油菜收割减损增效。  “合作社采用稻再油种植模式,去年,头茬水稻亩产600公斤、两茬再生稻亩产400公斤,实现了‘吨粮田’;采用早熟品种机械移栽油菜,亩产达到216公斤,实现了粮油兼丰。”沙洋县毛李镇铁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云东说。  为了无缝衔接再生稻头季机械化育插秧,万云东购置了油菜割晒台、油菜捡拾台,配套已有联合收获机底盘,一机多用,分段收获,提前抢收早腾茬,预计5月初便能完成在田油菜收获,既解决了高产大植株移栽油菜高效割晒铺放和低损捡拾难题,又提高了机具利用率,与油菜联合收获相比,减损增效80-90元/亩。  据悉,油菜机械化高效低损收获的关键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好油菜适收期,二是选用专用油菜籽联合收获机,三是合理规划采用分段收获。多年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持续跟踪油菜机械化高效低损收获技术,开展不同种植方式条件下油菜联合收获、分段收获作业效果综合测评,总结提出适应不同需求的油菜高效低损机收方式,推动先进适用机具加快部署到生产一线。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高发、频发成为农业生产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主产区,在夏玉米生长过程中干旱、高温、阴雨、寡照、渍涝等非生物逆境常有发生。在山东德州市临邑县“吨半粮”核心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粮食生产大户”魏德东告诉记者:“以前这里一下大雨就涝,涝得早了影响生产,涝得晚了影响收获,让人着急。”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制定了夏玉米全生育期逆境防御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耐高温和高产品种搭配,降低了花期高温、干旱和寡照可能造成的花期不遇的风险。”山东省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推广站站长殷复伟介绍,“在这一时期,高温干旱时我们指导农户采用微喷、滴灌、喷灌等方式降低田间温度,阴雨寡照后补充叶面肥、寡糖等生长调节剂,尽快恢复生长,提高光合效率。还配合无人机扰动等措施,辅助授粉,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防止花粒,通过这几年的生产实际来看,效果明显。”  机艺融合,促进提质增效  每年国庆假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汤永禄博士都会带着团队成员在田间忙着测试各种播种机新机型,以便到10月底小麦正式开播时为农户提供新的选择。在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持续资助下,汤永禄团队基于播种机设计创新和农艺优化创新而成的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已连续4年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  “过去一到播种期我们就愁眉苦脸的,试过很多种机器,都达不到播好、长好的目标。”来自四川梓潼县佳裕家庭农场的古国红说。2018年,他在自己的1000亩稻茬小麦地上尝试了湿田免耕条播技术,播种环节每亩节约成本60元以上,节约种子10斤。到了冬干春旱时期,保墒能力显著增强,土壤湿度比旋耕麦田高出10%以上,小麦后期长势明显,产量提升了40至60公斤。  “相较于以前使用的翻耕一次再进行小麦播种的方式,免耕带旋播种技术播种模式灵活、播种质量高、肥料利用率高、病害更轻、增产显著。”河南淮滨县种粮大户王汇宏介绍,“我可能是河南最先引进使用这项技术的农户,刚开始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第1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近几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稻茬麦区各级推广部门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先后在四川、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省市设立规模化示范片,召开现场观摩研讨会,让越来越多的农户认识和掌握免耕播种新技术。目前,年推广面积已达500万亩以上,累计推广面积超3000万亩,实现增粮10亿斤以上、节本增效30亿元以上。  如今,越来越多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小院”模式等多样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为了畅通农业技术咨询通道,实现专家和农民有效对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构建了农业AI大模型人机融合问答技术及服务机器人系统平台——“农科小智”。  “农科小智”智能咨询机器人,通过“系统自动问答+专家人工解答”的模式,为农业用户提供常见问题语音对话问答、难点问题专家指导等绿色通道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怎么种、去问谁”等最关心的问题。  “院校合作好处多,‘农科小智’到我社,科技创新记心窝,服务农民乐呵呵。”这是北京益农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称赞“农科小智”农业智能咨询机器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派驻平谷区峪口镇的科技书记杜洪艳说:“农民可以随时向‘农科小智’提问,及时解决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问题,体验和得到了‘农科小智’24小时贴心服务。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技资源支撑,让科技创新‘慧’农更惠农。”  目前该技术已在北京80多个园区、基地和专业村应用,同时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得到推广,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2万多个,提供技术咨询及专家指导600多万人次,使科技服务直接对接农业生产需求,缓解了农业专家供需矛盾。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9
  (记者 孙眉)4月28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推介发布了150个农业主导品种、150项主推技术和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其中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品种及单产提升技术占40%以上。  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已持续推介发布20年,是农业科技推广标志性工作之一,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各级农技推广机构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开展示范展示、经验交流、培训指导,推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极大提升了农业技术入户率、到位率。  当前正值夺取夏粮丰收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抓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引导带动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为提升粮油等主要作物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9
  (记者 李浩)近日,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指导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春播技术巡回指导。指导工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上旬,重点提高大豆春播出苗质量,为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巡回指导关注三方面内容:一是指导各地大豆春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技术落实落细,就地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二是分析大豆春播出苗有利不利因素,提出近期应注意的田管措施;三是调研各地大豆政策和项目任务落实情况,收集地方经验做法和问题建议。  巡回指导活动按照生态区域,分为东北、华北、长江流域、黄淮海、西南、西北地区6个指导组,每组实行双组长制,由1位科研和1位推广单位专家担任,成员由相关省农技部门专家和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大豆单产提升工程专家指导组的专家组成。重点聚焦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和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县,每省(区、市)指导不少于2个县,就地至少开展1次线下培训。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8
  (记者 李飞)4月25日,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推进会在重庆市涪陵区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认识长江十年禁渔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  会议指出,长江禁渔3年来,各地各部门协同配合、持续攻坚,退捕渔民安置保障、非法捕捞执法监管、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但长江水生生态恢复形势依然严峻,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仅从“无鱼”恢复到“较差”等级,中华鲟等旗舰物种仍处于极度濒危状况。要准确把握长江禁渔形势,遵循水生生态修复规律,坚定“一禁十年”的决心,坚决完成好这项重大政治任务。  会议强调,要聚焦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这个核心目标,扎实有力抓好长江禁渔重点任务落实,持续巩固提升禁渔成果。进一步提升退捕渔民稳岗就业水平,抓好企业吸纳和培训服务,支持自主创业,持续落实好养老等社保政策,巩固提升应帮尽帮、应保尽保水平。全面提升水上岸上执法监管效能,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长江禁渔水域各类违法捕捞、销售非法渔获物等违法行为,排查清理“三无”船舶、禁用渔具,整治违规垂钓,强化自动化智能化手段,对重点水域开展全天候监测监管。加快推进长江水生生态修复,夯实水生生物监测评估这个基础,扩大中华鲟等珍稀鱼类增殖放流规模,抓好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修复,更大力度保护旗舰物种。  会议要求,要坚持并不断优化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机制,按照“中央统筹、部门协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要求,健全完善部际协调、地方专项工作运行、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合作、激励督促等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和群众监督作用,多种形式加强科普宣传,保障长江十年禁渔行稳致远。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马有祥主持会议,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魏百刚出席,重庆市副市长郑向东致辞并发言。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作工作安排,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5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唐仁健还在涪陵区调研长江禁渔联合执法及数字平台建设、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等情况。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8
近日,有网络自媒体发布传播帖文、短视频,称“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一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已组织对相关信息进行核查,网传帖文中基本没有具体时间、地点等信息,通过对图片、视频等进行溯源查找,并组织地方与发帖人核实,有的是旧图新发,有的是将其他作物张冠李戴,还有的是推销割草机具,均为不实信息。该负责人表示,青贮饲料的主要原料是青贮玉米,地头收购价在500元/吨左右,而收割未成熟小麦用作青贮,亩生物产量不到1.5吨,按网传1500元/亩计算,折合收购价超过1000元/吨,远高于青贮玉米,且小麦的饲用价值仅相当于青贮玉米的70%左右,从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来说,收割未成熟小麦用作青贮既不划算,也不合常理。从近些年的情况看,只有少数奶牛养殖场在配套饲草料地上轮作倒茬种植一些饲用小麦,用来作青贮饲料。2022年受前一年北方严重秋汛影响,黄淮海地区个别养殖场青贮玉米收储量不足,所以增加收储了少量口粮小麦作补充。而今年据中国奶业协会调度和各地反映,奶牛养殖场青贮饲料供给正常,没有出现短缺现象。该负责人表示,小麦是重要的口粮作物,面积和产量占全年粮食的1/5以上,又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小麦首战告捷对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当前,主产区小麦长势良好,一二类苗比例较去年高1个百分点,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小麦生产好形势。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小麦主产区强化后期田间管理,落实“一喷三防”措施,抓好赤霉病、条锈病、穗期蚜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制定应对“烂场雨”应急预案,确保颗粒归仓。网民朋友如发现割青毁麦问题线索,可拨打农业农村部热线电话010-59191312。
新华社 | 分享: 2024-04-28
  (记者 于险峰 王田)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组织召开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推进现场会,总结交流去年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经验做法,部署安排今年工程实施的重点工作,加力推进关键措施落实落地。  会议指出,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的部署安排,深刻认识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重要性。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提高玉米单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粮食产能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种粮收益的有效手段。今年是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第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投资45亿元,在12个省份实施1500万亩。  会议强调,各地要强化要素集成,推进精准调控,落实关键措施,确保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取得实效。重点推进高密度种植、高质量播种、高效率肥水、低损耗减灾“三高一低”措施,推动耕层深化、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三化”并进。  会议要求,谷雨已过,农时偏紧,各地要增强紧迫感,加力加快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实施。项目县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玉米单产提升的思路目标、建设任务、资金筹措和保障措施,建立专门台账,全过程建档立案,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要组建专家团队实行全过程、全环节联合指导服务。  来自12个项目实施省份的发展改革、农业农村部门和部分项目县代表参加会议。其间,会议代表观摩了彰武县玉米单产提升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三主”融合,以及单产提升工程供水泵站设施、水肥精准调控平台等展示现场。两位专家作专题报告;辽宁、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内蒙古、陕西发展改革委以及河南唐河县、甘肃酒泉市肃州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6
  (李军)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周度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羊肉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总的来看,从1月初到3月底,羊肉价格从每公斤77.17元下降到75.5元,下降幅度为2.16%。同时,2024年第一季度的周度羊肉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价格,价差整体在5.5%-8.2%之间。其中,羊肉价格仅在2月第1周和第2周呈现出两周短暂的增长趋势,平均环比增长率为0.65%。此后,从2月第3周到3月结束,羊肉价格出现持续下降,环比最高下降0.6%。  从肉类总体行情来看,2024年一季度羊肉、猪肉、牛肉、鸡肉4种肉类价格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从1月初到3月底,羊肉、猪肉、牛肉、鸡肉价格分别下降2.16%、2.52%、4.4%和0.96%。猪肉价格从3月第三周开始止跌回升。  羊价整体之所以呈下跌趋势,从供给端看,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羊肉市场供应能力不断增强,2019-2023年羊出栏量连续5年逐年上升,共增加了2165万头,增幅达6.83%,较为充足的羊肉供给为羊价下行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羊肉进口量也在不断上升,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4年1-2月份,羊肉进口量达到71213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4.9%。  综合来看,本季度羊肉市场供应端相对充足,但需求端扩张并不明显,支撑力度不强,导致羊肉市场供需转变,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二季度羊肉供给将保持整体充足,夏季羊肉需求下降,羊肉价格二季度或继续下探,但受猪肉价格扭跌为涨的趋势影响,后期可能存在回升空间。(作者系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5
  (记者 王田 李浩)谷雨时节,气温渐暖、降雨增加,放眼田间,刚栽插的水稻秧苗泛出一片新绿,水田里到处孕育着生机和希望。  连日来,湖南省岳阳汨罗市种植大户向铁青很忙碌,他种植的8000多亩早稻正值插秧时期。“我今年在育秧设施上投入力度比往年大,育出来的秧苗整整齐齐、质量更好,对产量提升会有大帮助。”向铁青满怀信心地说。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4月22日,全国已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21.4%、进度同比快0.3个百分点。其中,早稻已播栽85.2%、同比快2.6个百分点;中稻已育秧78.2%、同比快3个百分点。眼下正是水稻育秧和栽插的关键时期,各地全力抓好水稻集中育秧工作,落细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稳定提升水稻生产能力,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工厂化育秧 种植质效“两提升”  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乡兴安庄村的工厂化水稻育秧大棚里,工人们在育秧流水线上分工协作,上盘、添种、铺土、覆沙、出盘、浇水……秧盘成品快速制作完成,育出春耕“好苗头”。  “现在一天能制作约6400盘秧苗,能够满足1000亩大田用秧,育秧效率是传统纯人工10倍以上。”水稻育秧棚负责人佟孜辉说,目前全村有11栋育秧大棚,不仅能够满足今春安庄村及周边村农户的订单要求,而且稻花香和小粒香两个品种的专业化育秧产量高、口感好,到收获的时候很有市场竞争力。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苗全、苗齐、苗壮,是实现水稻稳产高产的基础。今年各地加大集中育秧技术推广,确保提高水稻秧苗质量。此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举办全国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会,提出要以集中育秧中心建设利用为突破口,加快设施建设进度,有效提升育秧供秧服务能力。  在贵州省从江县,水稻播种育秧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从江精垦农机公司育秧中心技术顾问闻振雄介绍:“水稻播种机比人工快太多了,一个小时可以播350盘,一天可以播2500至3000盘,播撒的种子更均匀。我们承接从江县水稻育秧1.6万亩,目前已经完成育秧8130亩,预计4月30日前完成播种工作,播种完之后还将加强管理,按期保质保量完成育秧工作。”  “今年,我县以推广全程机械化为抓手,助力水稻生产。为培育优质秧苗,提高水稻种植效率,下一步将大力探索水稻集中育秧综合管理技术和机械栽插技术试验示范,不断提升‘耕、种、管、收’全程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率。”从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显吉说。  4月春光好,春耕正当时。各地抢抓农时,融合良机良法,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稳定水稻生产。辽宁省积极探索推广“水稻钵苗行栽机械化种植技术”,在全省分区域建成水稻生产绿色优质高效机械化示范基地。浙江省将“水稻叠盘出苗技术”连续9年纳入省农业主推技术,有效推动集中育秧技术的广泛应用。福建全省已累计扶持373个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示范点,一季度育秧服务大田面积37万亩,有利促进了水稻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社会化服务跟得上 金融政策保障足  清明前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早稻插秧进入全面推进期。邱本仁是东至县华仁家庭农场负责人,他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插秧服务,其中开展早稻社会化服务就有1万多亩。他告诉记者,今年早稻育秧、插秧实现全程机械化,效率极大提高。  “今年的育秧工作有了新进展,我们农场引进了新的育秧设施,能育秧2次,而且苗更壮,苗情长势好。以往只能育秧1次,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突破,服务能力会大幅提升。”邱本仁告诉记者,第2轮育秧即将进行机插。  像华仁家庭农场这样的水稻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还有很多,今年各地鼓励发展社会化服务,着力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通过政策宣贯、项目补助、金融支持等方式,引导和组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专业化标准化集中育秧,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  水稻生产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今年,河南省光山县鼓励育秧工厂推广订单式育秧模式。通过“订单育秧”为全县部分水稻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育秧提供保障,现在稻农只要签完育秧订单,只需等待插秧就可以,大大提高了育秧的效率和质量。  今年各地一如既往加大资金政策扶持,确保集中育秧技术长期持续稳定服务水稻生产。江苏省积极将稻谷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土地流转等政策优先向机插稻应用主体倾斜,调动直播改机插积极性。江西省专门印发集中育秧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对水稻集中育秧设施进行补助,进一步降低主体投资成本。贵州省全面履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县为单位制定粮食生产方案,以村为单位建立生产台账,千方百计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确保水稻满栽满插。  技术服务到田头 单产提升有盼头  “近几天有阵性降水伴有大风,最好把大棚再加固一下。浇水的时候有漏籽的地方一定要扬点土把漏籽的地方盖好,晴天时大棚内的温度要保持在30摄氏度以下,高于30摄氏度就要立即通风。”近日一大早,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创业农场有限公司农技人员董传宝来到种植户王炳峰家的育秧棚查看秧苗长势,并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叮嘱他做好近期苗床管理的一些工作。  创业农场有限公司自今年春播以来,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组成“田保姆”和“秧田管家”等服务小分队20余支,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服务春耕一线,采取现场讲解、入户指导等方式,对种植户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农业政策宣传和新型机械推介等,为他们送上农业科技服务“大餐”。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继续组织开展下沉一线包省包片活动,指导各地分环节、分区域、分类型落实落细春耕备耕和春管各项措施,并持续盯紧“三夏”“三秋”生产。同时制定《202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2024年东北水稻育插秧技术意见》等技术指导意见,切实服务水稻生产。  各地也加大措施将技术落实到田,着力提高单产。安徽省积极发挥当地“土专家”的作用,开展结对帮扶服务,确保育一亩成一亩、插一片带一方。重庆市依托示范片召开现场会、培训会,培训指导经营主体、技术骨干和农户7万余人次,实现技术精准进村入户;广西壮族自治区以“田间日”活动、线上媒介指导等方式,大力推广防寒防旱育秧技术,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消毒、统一催芽、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的“五统一”育秧,为水稻增产奠定良好基础。  眼下正是水稻春耕备耕关键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不同稻作类型所处生育阶段和生产特点,制定应急预案,降低“倒春寒”“寒露风”等低温冷害天气影响,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推动稻谷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5
  (新华社记者 叶昊鸣)安全生产,事关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2024年初,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部署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专题方案、建立领导机构、成立工作专班……三年行动在全国迅速部署推进。  隐患就是事故,预防重于泰山。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提升行动和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助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有力开展。  不久前,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上提出,要“督促有关地区和部门从严从实抓好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扎实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进一步部署。  不仅仅在广东省,全国多地党政主要负责人都将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开展三年行动作为当年省级重要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在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三年行动后,许多省份党政主要负责人及时组织部署,并结合总体方案明确具体措施进行细化落实,推动治本攻坚‘八大行动’落地。”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盯重点、找堵点,持续推进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推动三年行动的关键一招。  一段时间以来,国务院安委会组织22个综合检查组对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一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对现场发现的问题隐患责令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督促制定整改措施,及时下发整改督促函,持续推进同类问题整改。  山东省菏泽市结合本地实际,将2024年定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目前,聚焦15个重点领域,已开展2轮排查评估整改工作,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推进电动自行车治理,排查“九小场所”11万多家和各类废旧、闲置厂房8000多家,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265个,已完成整改227个。  据统计,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共排查重大隐患8.1万项、整改率84%,其中企业自查重大隐患占比近40%、整改率90%;各地各部门狠抓精准严格执法,共实施行政处罚55.4万次,约谈通报各地及部门5353次,责任倒查追责问责1239人,推动消除了一批重大事故隐患。  梳理各地三年行动方案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省份立足实际,守正创新,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行业、新业态、新经济模式,湖北省部署开展新兴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明确2024年初步形成全省覆盖全面的新兴行业领域清单;2025年形成责任清单,解决一批监管盲区问题。
新华社 | 分享: 2024-04-24
  (记者 祖祎祎)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据了解,按照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部署,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入推进“仿种子”问题治理,目前已陆续发布六批撤销登记品种公告,完成了向日葵“仿种子”清理,正在开展黄瓜、甜瓜等登记作物问题品种清理工作。从业界反映看,经过三年努力,种子市场得到持续净化,有力维护了保护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加坚定了企业加大品种研发投入的信心和决心。从市场端看,隆平高科旗下三瑞农科公司董事长张永平表示,原创食葵种子的市场占有率由清理前的30%恢复增长到40%以上。从生产端看,食葵品种亩产和收益较清理前均提高10%以上,农户对国产品种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加力加快推进“仿种子”清理扩面提速,研究修订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和登记指南,从严管理登记环节,推进“仿种子”清理走深走实,全面提升登记品种质量和水平,为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高质量品种支撑。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4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春天的田野,孕育着无限生机。育种专家在试验田里繁忙工作,不断推出新品种;种粮大户操控着无人机在麦田里打农药,一台无人机一天能打1000亩;农业专家、农技推广人员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种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抓好粮食生产保供作为重点,明确了稳面积、增单产的主攻方向,同时提出拓展食物来源、强化节粮减损等措施,打出政策“组合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近期,记者在河南、安徽、山东、湖南、黑龙江的春耕一线发现,各地正在加大良种、良机、良法的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全力推进春季农业生产。4月3日,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罗凯在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良种让“望天田”稳产增产良种,不仅是确保粮食高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满足人们对农产品营养品质需求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多地通过培育适应贫瘠地块的种子,提高粮食产量,让“望天田”也能稳产增产。  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但稻作区有约1200万亩农田易旱少水,尤其是江淮分水岭地区,常年尚有约500万亩易旱易涝的岗丘地、“望天田”。  针对江淮地区水稻生产干旱和高温灾害频繁、水分利用率低等难题,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王士梅,自2005年起带领团队综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构建水稻抗旱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并创制216份水稻抗旱绿色种质资源。  近年来,王士梅团队培育出18个抗旱优异亲本,育成抗旱、优质、抗病、高产等优良性状协同的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7个,较好解决抗旱性与产量、品质难以兼具的难题。  有了良种,更要向种粮大户推广种植,确保良种能够打出好产量。  安徽省凤阳县是江淮分水岭易旱缺水的典型地带,正适合种植节水抗旱水稻品种。王士梅近日来到小岗村,指导种粮大户杨玉兵平整部分低洼田块,清理附近水沟里的杂草。“春耕前夕我们团队就深入田块,指导种粮大户有序开展备耕地块管理。”王士梅说。  除了抗旱节水品种,培育耐盐碱品种,是低产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方向。  山东省东营市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区域,盐碱地面积达341.8万亩。老一辈东营人说:“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还难。”如今,种子科技正将过去的“不毛之地”变为生机勃勃的“新粮仓”。  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的一块试验田上,小麦长出十几厘米的新苗,这是初心(东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种植的2000亩“师栾02-1”小麦。  “这些小麦抗寒性、抗碱性都很优秀,以前这里的小麦亩产在700斤到800斤,从去年开始我们通过筛选和种植优势品种,每亩增产100多斤。”公司大田业务经理李建伟说,今年麦苗长势很好,增产有望。  优质品种的产生,离不开种子科技的助力。在黄三角农高区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平台,记者透过玻璃橱窗看到,大豆、高粱等多种作物,正在人工模拟的环境中蓬勃生长。  “这是国内首个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加速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师林双告诉记者,在室外生长周期为110天到120天的植物,在室内平台中生长周期能缩短至90天以内,能够更快探索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实现植物育种加速迭代。  近年来,各个育种团队在黄三角农高区搜集保存耐盐种质资源3.5万份,筛选评价育种材料7000余份,初步选育出55个新品系,示范推广30余万亩,亩增效益15%至20%。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贾曦说:“我们先后筛选出120多个适合在盐碱地上大面积应用的作物品种,创造出新的高产纪录。”良机让农业生产更“智慧”正值春耕好时节,河南新乡县种粮大户马文昌坐在卡车里,手拿遥控器控制着一台无人机在麦田里打农药,他的助手则坐在副驾驶座位上打游戏,只需在换药和换电池的时候下车忙碌一会儿。  “一台无人机每天可以打药1000亩,我家流转的4800亩小麦5天就打完了。现在从种到收都实现机械化,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马文昌说。  春耕备耕,农机先行。无人机、自动导航、AI软件……各地推广新装备、新技术、新应用,让更多新农具成为农业生产“新装备”,为抢抓时效的春季农业生产提升了效能。  走进位于山东潍坊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记者在物流发运区看到,一台台拖拉机、收割机被装上运输车陆续发运,即将奔赴用户手中。  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慧拖拉机带有自动导航,可根据地块设定自动作业路线,农忙时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匹配耕、种、管、收各个环节。操作人点一点手机里的APP便能操控农机,了解农机的耕作层有多深、耕作面积多大等情况,不用下地,实现“智慧”种地。  自主研发技术,正在助力智慧农机升级迭代。在中联重科安徽芜湖峨桥智慧农场,记者看到最新展示的有序抛秧机。一人驾驶、一人放秧,随着抛秧部的抛撒,秧苗可以自然竖直掉入农田,有序抛秧机行走一圈可以抛栽13行秧苗。  据介绍,目前这款由中联重科自主设计研发的现代农用机械已经在安徽、湖南、江西等多个稻作区使用。“相较于以往的无序抛秧,有序抛秧机采用的全钵体有序抛栽技术,更能有效保障田间秧苗通风效果,更利于解决田间管理中如清除杂草等难题,保障粮食产量相对稳定。”中联重科种植机械平台经理汪波说。  汪波指着抛秧机的底盘告诉记者,这里代表着他们的农机装备制造能力。“我们结合农机市场特殊需求借助工程机械强大基础技术实力,开展农机技术融合和自主研发,这款抛秧机的底盘原先依靠进口,如今已实现完全自主制造。”汪波说。  此外,中联重科设计了AI定制款抛秧机,它能系统加载作业数据实现实时监测判断,保证种植基本苗,并对作业姿势及时纠偏确保抛栽质量,自行规划行走路线,提升作业效率。  如今,新应用、新软件正在成为智慧农机的重要内容。马文昌的手机里有个“AI农”软件,连接着当地高标准农田数智中心,该中心整合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站的数据,墒情、虫情、苗青、灾害预警等一目了然。  “通过这个软件,我在家里就能知道田里情况,还可以联系农业专家咨询农田管理问题,省心、省力。”马文昌点开软件,调取家里田地的摄像头,田间情况看得清清楚楚。良法将良种与良机融合今年春耕,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西曹村“心连心”配肥站特别繁忙,不少种粮大户邀请工作人员到地里检测土壤肥力,根据土壤情况配比肥料。  “以前农民种地比较粗放,施肥相对简单,不管地里缺什么,上一些复合肥就完事,现在我们一直在推广测土配肥,精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土壤酸化。”配肥站负责人段保卫说。  良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包括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方法等。各地在农耕作业中,不断推动良法和良种、良机相融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水稻面积和总产在全省均居第一。桃源县集成推广品种优质化、栽培轻简化、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在双季稻区开展双季稻“早专晚优”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粮食生产双季稻丰产增效技术。  “现在早稻的秧苗都已经在棚里了,趁着天气好,提前调整好设备,为后面无人机植保做好准备。一架无人机1个小时可以进行5个架次的作业,完成35亩稻田的喷施。”桃源县剪市镇喜雨村无人机驾驶员杨斌说。  杨斌所在的农机合作社的烘干厂内配备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仓,粮食从烘干厂到储存仓,采用运输带进行转运,相较于普通转运机械转运可减少0.8%的稻谷损耗。粮仓内采用电子恒温环境,通过智能设备来监控温度和湿度。  有了良法,更要做好示范推广。各地通过多种形式提升种植户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水平,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上好春耕“第一课”。  春耕生产临近,黑龙江农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农机标准化岗位专家武宝传近来很忙,为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百日行动”录制在线课程,又前往鹤岗、双鸭山、哈尔滨等地为农技人员、农民等进行线下培训。  “玉米种植田间作业质量标准,垄距、行距要标准,播种要深浅一致,特别是玉米追肥要精准,要在苗侧15至20厘米处施肥,施肥深度5至10厘米,正是农业生产中的诸多细节,决定了种植的质量和最终的产量。”在武宝传看来,种地光靠经验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借助规范的、可复制的标准体系,才能让种地有章可循,长期高产稳产才有保障。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全省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培训“百日行动”,累计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66.9万人次,举办培训班2401场次,高素质农民专题培训479场次。本版稿件据《瞭望》新闻周刊
新华社 | 分享: 2024-04-24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从多年查处的案例看,法纪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不断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保障思想统一、纪律严明、行动一致,这也是全党干部的行为准绳。现目前,尤其要结合党建经济、生态环境、民生安全等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抓落实,真可谓恰逢其势。严明纪律是党组织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传统法宝与独特优势。有的人明知故犯、知纪破纪、知法犯法、无知无畏,在被处理时还认识不到问题严重性。其实,各项纪律规矩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必须时时处处严肃遵守。各级干部关键要把铁的纪律自觉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为准绳,这是守初心担使命,确保忠诚、干净、担当的一次次严峻考验。新时代十多年来,从严治党、惩治腐败、权力监管前所未有。各级干部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原原本本学、深入系统学,全面准确理解把握精神实质,搞清楚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自觉增强各种法纪律意识。不断在灵魂深处划出红线、筑牢底线。始终心存敬畏,随时紧绷法纪这根弦。联系实际遵章守纪,必须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在行动上守好慎独慎初慎微关口,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主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把党纪国法转化为高度自律。铁的纪律就是干部行为准绳,通过融入日常生产工作生活点点滴滴,使其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行为自觉。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记者 李琭璐)4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就2024年一季度相关支出情况、中央财政支持春耕备耕情况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该负责人介绍,一季度,各级财政部门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的同时,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支出的保障力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近7万亿元。特别是,在去年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后集中结算相关费用、抬高支出基数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仍然保持了2.9%的增长,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提质增效。  该负责人表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对于稳定全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中央财政强化资金政策保障,今年农业生产相关资金已经下达,支持实现全年农业生产开门红。  第一,注重在“地”上多维用力,支持夯实粮食生产根基。主要有三项措施: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指导地方用好2023年底增发的国债资金2249亿元,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灌区改造提升等项目,今年通过转移支付等继续予以支持,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二是提高补助标准。将中央财政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同时取消地方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三是扩大支持范围。安排52亿元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扩大到1亿亩。安排40亿元将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从2个省份扩大到12个省份,坚持“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第二,注重在“技”上多向发力,支持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主要有三点:一是支持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安排40亿元支持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应用密植、精播等增产技术。安排34亿元支持开展粮油等重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系统集成。二是支持种业振兴行动。安排110亿元持续支持推进玉米、大豆等重点品种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实施制种大县奖励等政策。三是支持农业装备推广应用。今年安排246亿元支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加力实施农机报废更新。  第三,注重在“服”上多点助力,支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一是加大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安排88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二是夯实农业人才基础。安排58亿元支持实施国家神农英才计划、“头雁”计划和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加快打造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人才队伍。三是强化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安排42亿元奖补资金支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围绕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等创新完善担保产品。截至3月底,在保项目有113万个、在保余额达到3980亿元。  第四,注重在“策”上综合用力,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主要涵盖:一是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安排1852亿元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落实国产大豆压榨加工奖补政策,稳定种豆预期。二是强化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今年安排了571亿元,实现了“十九连增”。安排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62亿元,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三是全力支持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四是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创新投入方式,与金融政策联动,发挥政策效应。  该负责人介绍:“农业春耕的时候,小麦开展‘一喷三防’非常重要,我们提前下达16亿元做好这个工作。一季度还下达10多亿元支持应对雨雪冰冻和干旱影响。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态势研判,近期还要下达相关的防控资金。”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3
  (记者 梁嘉伟)近日,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湖南省)集中示范活动在湖南省衡阳常宁市庙前镇金龙村中国印山广场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等29家主办、协办单位,有关法律法规、农林科技、卫生预防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和文艺工作者,以及衡阳市、常宁市相关单位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三下乡”惠民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向基层干部群众赠送相关学习辅导资料。农业、林业、科技工作者以现场解答、赠送资料等方式,向农民群众传授实用种养加工技术。法律工作者以咨询答疑、发放普法读物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医务工作者为农民义务诊疗,宣传预防疾病、优生优育知识和新农合政策。交警、消防、红十字会等部门向群众宣传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应急救援、减灾避灾等知识。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表示,近年来湖南省“三下乡”活动蓬勃开展,内容丰富,方式不断创新,汇聚各方力量,送理论下乡、文明下乡、服务下乡、人才下乡,满足群众需要。湖南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三下乡”活动打造成为动员各方力量支农惠农、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湖南篇章。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皓表示,今年将依托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技馆免费开放、“科创中国”产业顾问组、科技小院等项目服务湖南,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湖南,进一步提升科普服务基层的治理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群众基础。  为总结经验、鼓励先进,进一步开展好“三下乡”活动,现场发布了2023年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此外,各部门还向常宁捐赠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和项目物资共计1200多万元,10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了“三下乡”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据悉,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把开展“三下乡”活动作为重视基层、关注民生、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每年免费送戏下乡2000余场,持续向基层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医生义诊等活动,把戏台搭到村头路口、把科技送到田间地头、把健康送进千家万户,“三下乡”活动成为深受老百姓欢迎的活动品牌。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2
  (记者 缪翼)4月19日,由全国总工会、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的2024年全国农业职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劳动和技能竞赛在北京市南郊农场举行启动仪式,参赛职工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据了解,全国农业职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劳动和技能竞赛已被全国总工会列入“十四五”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库,2024年竞赛包括全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劳动竞赛、全国渔业安全生产技能竞赛、全国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生产劳动竞赛3项赛事,将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开展。  活动要求,各级工会要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切实推进农牧渔业职工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农牧渔业职工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贡献职工力量。农业农村部门要与工会组织通力合作,协力将此次竞赛打造成有影响、可持续、特色鲜明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品牌。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2
(记者 丁乐坤)素有“水果公主”之称的草莓原产于欧洲,由于其生长适应性强,生态类型较多,几乎世界各国都有栽培。目前全国各地都有草莓种植,辽宁丹东、四川双流、河北满城、安徽长丰等地都是草莓主产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草莓的第一大国。  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草莓质量安全的种种传言一直存在,比如“膨大剂草莓”“空心草莓”“白柄草莓”等等。2015年“乙草胺草莓”事件更引起民众对草莓质量安全状况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那事实究竟如何?当前正是草莓的上市时节,记者采访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首席专家王强,用科学的视野和数据逐一解答消费者广泛关注的10个问题。消费者在北京某超市挑选购买草莓。  问:草莓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多吗?  【回应】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茎、叶、果实接近地面,边开花边结果,采果期长。  草莓保护地栽培通常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通过改变或控制草莓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为草莓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的有效生产。设施栽培环境具有相对封闭性、固定性,环境温、湿度条件如果控制不当,确实容易引起各类草莓病虫害滋生蔓延。  但草莓是从野生型驯化到栽培型种植的,到如今仅有300年历史。相比栽培上千年的其他果菜品种,抗性还较强,病虫害发生并不突出。通常在草莓生长过程中,易发白粉病、灰霉病、红蜘蛛、蚜虫、蓟马等病虫害。气温较低时以病害为主,气温较高时以虫害为主。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我国,也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草莓生产栽培地区。  问:草莓生产过程中用药多吗?  【回应】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大草莓生产者已经摸索出了非常成熟且安全可靠的种植技术。比如通过优选种植基地和种苗、土壤消毒、科学定植以及生长期光照、温度、湿度、养分等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可以极大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培训,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也越来越高,农民知道施药不仅影响草莓销售,还可能影响大棚里辅助草莓授粉的蜜蜂,蜜蜂对有毒农药特别敏感,有点药味就不授粉,甚至可能会死掉。没有蜜蜂授粉,草莓就会产生畸形果,商品率降低,造成减产。  因此,草莓生产过程中用药多、乱用药的说法并不可信。科学合理的草莓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精细化综合质量管控,可以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甚至不用,从而提高草莓质量安全水平。近些年针对草莓质量安全的风险调查、监测与研究结果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问:“畸形草莓”是使用激素引起的吗?  【回应】草莓畸形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天气原因,还有一种是花期授粉不均。比如天气太冷,蜜蜂不肯出来干活,或者光照不好,花粉囊打不开,花粉颗粒不能充分地散开,蜜蜂干活也不能正常授粉,这些情况都极易产生畸形草莓果。一个大棚中出现30%的畸形果是正常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物质,广义上也属于植物激素。它通过调节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合成,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目前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技术已相当成熟。农药按毒性分为极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五级,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低毒或微毒,对人体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如果非要说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也只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植物生长速度过快,植株养分积累不足,导致果实的味道不好。  草莓生产一般很少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若因品种或气候原因需要使用,一般也是在开花显蕾时期,其残留到草莓成熟上市时期,鲜少有能检测到。  问:草莓一定有化学农药残留吗?  【回应】人们关注鲜食草莓的食用安全,其实就是指其中化学农药的残留状况。有人认为草莓生长过程中会发生病虫害,发生了病虫害就要使用化学农药,使用了化学农药就会有残留,有化学残留的草莓被人们食用就会有健康隐患,这种逻辑是不准确的。  首先,相比其他栽培上千年的果菜品种,草莓是从野生驯化到栽培种植的,到如今仅有300年历史,其野性抗性还较强,病虫害发生并不突出。  其次,我们都知道“上医治未病”的道理,同样,在草莓病虫害防治中“防”远胜于“治”,在农事操作中要减少人员和工具带入的交叉传播;棚室门前放消毒垫或撒白灰阻断人为传播;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老叶、病残叶、病果等,减少侵染源;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也可以有效减少白粉病。一旦发生了病虫害,也有许多物理、生物措施可以采用。比如根据类别可以采取色板、防虫网等物理方法,或者捕食螨、小檗碱、茶素等生物防治方法。所以草莓病虫害发生时并不一定非要使用化学农药。  最后,即使使用了化学农药,经过合理安全间隔期,农药被代谢降解,草莓上也不一定会有残留。退一步讲,即使有残留也不代表对人体健康会有影响,只要没有超过限量标准,完全可以安心食用。  问:草莓普遍存在除草剂乙草胺超标?  【回应】“乙草胺草莓”事件,引起人们对草莓生产中是否使用除草剂的关注。首先,设施草莓大棚的种植是地面覆膜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草莓触地以后发生霉变而降低品质和产量,同时也能抑制杂草生长,所以草莓棚内基本没有草害威胁,根本不需要打除草剂。其次,草莓是草本植物,对除草剂非常敏感,施用除草剂对它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杀死幼苗,农民不会做舍本逐末的事情。  问:“大草莓”使用了膨大剂吗?  【回应】膨大剂的化学名叫氯吡脲,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加速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和分化,诱导芽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作用。其最早由美国高新技术公司Sandoz研发,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日本引进,1992年原农业部批准了该产品。  理论上讲,施用了氯吡脲确实会生产出个体肥大的草莓,但施用了氯吡脲的草莓不仅颜色和正常草莓不一样,而且很软,果皮变薄,手轻轻触碰就会落上指纹印,很难采摘下来,所以草莓一般不用膨大剂。  那么在市场上偶尔买到的“大草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事实上无论什么品种,只要适当进行疏花疏果,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果实。道理很简单,只要草莓的果实和叶片数量基本确定,光合作用产出的、可以分配到果实的营养物质总量也就确定了。所以说草莓大小完全是由植株营养和果实成熟度决定的。此外,有些草莓品种天生大个儿,比如从日本引进的品种,红颜、章姬等个头都不小。  问:“白柄草莓”“空心草莓”是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吗?  【回应】草莓“白屁股”现象和使用激素没有必然关系。因为草莓的转色过程通常是从尖端向后面的果柄逐渐进行,易受到光照的一侧更先变红,越靠近果柄基部着色越慢。在现实生产中,尤其是早春大棚内生产的草莓,由于受光照较弱等影响,转色过程偏慢,加上品种原因,使得果实基部转色更为推迟。但如果等候时间过长,到整个草莓都变红时,草莓顶端已过熟而容易损伤,因此一般果农不等草莓完全变红就开始采摘,这就造成了很多草莓果柄处发白。  至于“空心草莓”,则多半是品种差异造成的,比如“甜查理”的果肉密度小,很容易出现空心现象。另外草莓生长期对土壤水分、湿度、温度等都很敏感,假如在它快速生长阶段水分跟不上的话,就会出现空心。  问:草莓甜度高是不是用甜蜜素了?  【回应】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草莓属于比较“娇气”的水果,如果使用了甜味剂果实会迅速烂掉。而且,它会使水果储存以及运输时期变短,使商品失去价值。  事实上,草莓的糖度与品种、果实成熟度密切相关,不同品种的草莓,甜度均不一样。目前认同的品种以红颊最甜,而法兰地则属于欧美品系,口感偏酸。  同时,水肥和气候对甜度的影响也很大。同一个品种在不同地方、不同年份口感也会有差异。  问:大棚里的蜜蜂死亡是不是因为出现了药害?  【回应】蜜蜂是对农药很敏感的生物,如果蜜蜂真是中毒死亡,也应该是死在草莓园附近,不会飞回蜂箱再死亡。且蜜蜂中毒,往往会出现大面积死亡,并伴有明显的尾巴翘起等中毒症状。  其实,草莓大棚中出现死蜜蜂,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蜜蜂有趋光性,出巢时,一些蜜蜂容易撞到棚顶塑料膜死亡。除了因趋光性导致部分蜜蜂撞死外,处于采蜜期的蜜蜂其寿命也不过就30多天,有的蜜蜂被莓农买回去放在棚中,说不定就已是老蜂,出现小批量死亡,也是正常现象。  蜜蜂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要飞出蜂箱才进行排泄,如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天,棚中温度太低的话,很多蜜蜂不出来,也易“撑”死在箱中。  另外,冬天严寒或春天棚内温度飙升,都会引发蜜蜂死亡。当然,蜜蜂打架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一个原因。  问:购买、贮藏和食用草莓有什么注意事项?  【回应】草莓是特别适合采摘的浆果,作为消费者去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建议尽量选择到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草莓生产园,因为这里的草莓品质可能会更高。  草莓由于含水量高、果皮薄、耐贮藏性差,常温下仅可保存1-2天,应尽快销售或食用。在需要贮存时,0-2℃低温冷藏仍是比较方便、有效的方法。  另外,就清洗果蔬而言,很多人喜欢用碱水、盐水泡蔬菜瓜果。但要注意不要用洗洁净等洗涤剂洗草莓,以避免二次污染。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18
  (记者 姚媛)有这样一种常见的作物,全国70%以上的种植区域分布在脱贫地区,从北方的六盘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到南方的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就是马铃薯,凭借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成为了重要的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  有这样一支科技队伍,全领域覆盖、全天候支撑、全身心投入进行科研,他们以解决国家马铃薯产业重大技术问题、支撑引领产业重大变革为己任,探索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它就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自2008年成立以来,科学家立足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为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2021年,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组织体系专家开展调研,编制马铃薯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  从2008年到2022年,体系科技支撑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鲜薯总产量由7295万吨增加到9704万吨,平均亩产从1050公斤持续提升至1348公斤。加工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冷冻薯条和脱水休闲食品等制品出口额有所增长,贮藏设施技术改进,鲜薯周年供应能力增强。  产业短板也不容忽视:种业创新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很多主产区栽培技术水平不高,旱作种植面积占60%以上;加工转化率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品种,全粉、薯条、薯片大型加工生产线的整套设备或关键设备仍以进口为主;农村老龄化加剧,对机械化以及社会化服务需求增加……  立足新阶段、新目标,体系确定了“马铃薯种业创新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和“马铃薯旱作绿色智能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两大“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并设置“马铃薯土传病害应急和咨询服务”“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及应急服务”“国际检疫性病虫害:马铃薯甲虫和线虫的监测”3个应急性研发任务。体系还确定了一系列前瞻性研究任务,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基因挖掘、生物育种与数字化育种、智慧化精准管理、晚疫病和土传病害综合控制等,为产业技术研发揭示了具体的机理、机制。  在组织架构上,体系设置遗传改良、栽培与土肥、病虫草害防控等6个功能研究室,覆盖从品种到产品的每一个环节。在24个省区市设立35个综合试验站,承接岗位科学家研发的品种、技术进行试验、技术集成和示范,培训技术推广人员和科技示范户,调查、收集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监测分析灾情等动态变化并协助处理相关问题,积极配合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合力。  “体系打破了区域和专业局限,形成以任务为中心,‘政产学研用’紧密联系的联合攻坚团队,变单项研究为系统研究、变单点突破为多点集成、变单项成果为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但可以围绕产业重大关键共性问题协作攻关,还能全方位高效应对产业上的突发事件。”金黎平说。  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马莲乡北山村,占地2000多亩的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一望无际。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固原综合试验站站长郭志乾介绍,每年固原试验站都要展示体系育成的50-60个品种以及体系研发的4-5项技术。  以近几年主推的“陇薯7号”品种为例。2016年引进,经过3年摸索,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都已经成熟,于2018年开始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农民种植“陇薯7号”享受产业化政策,每亩可获得200元补贴。  这是西吉县“体系+政府+技术推广部门”模式的缩影。郭志乾打了个比方:“体系是技术的‘发源地’,也是产业问题的‘决策顾问’。政府推广体系成熟的技术,最终让农民受益。”在体系的技术支撑下,西吉县建立起晚疫病预测预报体系,防效从50%提高到80%。县内三家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采用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刚团队研发的马铃薯淀粉废水提取蛋白装备技术,成功解决一度困扰全行业的水污染问题。西吉县马铃薯价格稳定了,种植户的收入也有了保障。  2023年,西吉县完成马铃薯种植52.4万亩,种薯脱毒化率达90%,品种专业化率达85%;全县平均亩产1780公斤,总产80万吨,实现生产总值11.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90元以上。  2020年,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绍文给自己布置了一个课题——研发推广葡萄套种马铃薯技术。“当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越来越重要。安宁河流域有10万亩葡萄,探索在葡萄地里套种马铃薯,既能增加粮食播面,也让农民再增加一些收益。”刘绍文说。同一年,刘绍文已初步取得成果,每亩地可增收1000多斤马铃薯。他形容自己是“边试验边示范”,在推广中逐步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2021年,试验站团队设计开展的葡萄大棚冬季繁殖马铃薯原种试验取得成功,为本地冬繁秋种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在体系的运作机制下,各地试验站能便捷地获得研究专家和单位的技术成果,也能顺利邀请体系专家前往当地开展技术指导,使产业瓶颈问题得以及时解决。”金黎平介绍,2023年,综合试验站在全国各示范县展示筛选出50多个主推品种,集成示范马铃薯种业创新关键技术和旱作绿色智能栽培技术等40多项主推技术,集成技术示范30多万亩、辐射推广1547万亩,对接服务企业224家、扶持67个品牌。  体系专家还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2022年3月,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科技特派团成立,体系毕节综合试验站站长王朝海担任团长和马铃薯产业组长。王朝海发现,威宁县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亟须发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王朝海提出建议后仅1个月,威宁县就积极响应,毕节市农投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威宁县祥源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从事马铃薯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业务。王朝海又跟进推荐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毕薯8号”“毕薯10号”等新品种,以及配套的《威宁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1年多来,示范辐射区农机综合利用率提升15.8%。  让农民掌握先进技术  2022年,体系高淀粉品种改良岗位专家、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文国宏,被任命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科技特派团团长。参加文国宏的现场指导和合作社组织的实操演练后,董岭乡董家沟村阿伊莎种养殖合作社社员马虎林家的马铃薯亩均产量一下子增加了600斤。  董家沟村干旱、少雨,如何保持土壤水分、进行营养搭配,成为马铃薯种植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国宏采取现场教学和田间地头指导的方式,普及打孔渗透、穴播覆土等技术,让农民直观地了解到播种株行距、配合施肥、起垄形状与高低、覆土保墒、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  合作社理事长兼村党支部书记李艳说:“合作社先行先试,在普通地块种出高产量、高品质的马铃薯。品种选择、施用肥料等重要环节组织农民群众全程参与,合作社还组织实用技术培训,让群众到田间地头实操演练、到临近县市现场观摩,让农民在看、学、演中真正把技术学到手。”  2022年初,凉山综合试验站发放给喜德县两河口镇斯果觉村党支部书记阿西干呷了一些“川凉薯10号”新品种原原种。当年8月,阿西干呷试种的一亩地收获了4800多斤原种。村民品尝后都说口感好,家家都希望种植。脱贫户吉娃布哈分到了300斤原种。  “脱贫攻坚时期,我们主要推广高产品种,已覆盖凉山州90%以上的脱贫村,让马铃薯亩产从2000多斤提高到5000斤,最高可达7000斤。然而,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更加追求口感、品质。近两年,我们大量繁育食味性好的品种,给各县提供种薯。”刘绍文介绍。  据统计,该体系参与了3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产业帮扶工作,派出37位专家和团队成员,担任了12个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的团长和30个产业组长。2023年,体系开展帮扶指导服务824次共3719人次,为帮扶县引进新品种866个、新技术79项,攻克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技术30余项。示范新品种新技术6.27万亩,推广133.9万亩,举办培训班153期,培训当地技术骨干680人、基层农技人员及种植农户10657人;对接企业或合作社149家,协助企业创建品牌11个。据不完全统计,体系人员在帮扶县工作1727天,覆盖乡镇282个。  延伸阅读  目前,全国64个脱贫县将马铃薯、甘薯确定为特色帮扶产业之一。2023年,64个县的薯类产业总产值为588.61亿元;销售额317.85亿元,同比增长27.16%;共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1个、发展农民合作社7932个、注册家庭农场5041家;累计注册商标(品牌)达1845个,其中“两品一标”322个。  2023年,薯类产业共带动脱贫县570.61万人,其中带动脱贫人口164.45万人、人均增收1442.25元。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1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