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他们于希望的田野,讲述着拔节生长的故事;他们在干事的热土,捕捉着产业发展的机遇;他们扎根广袤的乡村,守护你我向往的“诗与远方”。他们,以生生不息之力,将蜀地山水化为发展的律动,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为宣传展示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9月20日,由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和四川农村日报联合开展的2024四川省“推动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系列风采展示活动正式启动,旨在通过选树宣传四川“三农”战线的杰出代表和身边典型,挖掘感人事迹,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凝聚榜样力量,助力农业强省。在四川“三农”战线上,涌现出一批批典型人物、一个个成功案例。因此,此次活动分为四个系列同步展开,即乡村振兴村官楷模、乡村振兴领军人物、乡村振兴杰出企业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村,每个系列最终将分别选树10名先进典型。依照计划,此次活动申报时间为9月20日至10月20日,参与对象采取主管部门推荐、行业推荐、社会知名人士推荐、自荐等方式,可通过四川农村日报微信公众号、“乡聚云”微信小程序首页、“四川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四川三农新闻网等方式下载活动推荐表,并直接通过网络邮件提交:scsxczxcjh@163.com。选树是重点,引领是关键。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推介活动,更是“三农”战线上的奋斗者共同编织的乡村振兴崭新篇章,也是一场跨越时空、见证五区共兴的梦想接力。在蜀乡大地,总有一处处角落不断积蓄着向上生长的力量,总有一个个平凡的背影在热土之上写下热忱,给予你我温暖与感动。步履不停,同向而行。让我们在丰收的季节,共同期盼这场盛大的“相遇”!推荐通道已经开启,诚挚盼望您的加入!附件一:推荐2024四川省“推动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的函  点击下载活动通知函附件二:关于推荐2024四川省“推动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的申请表点击下载申请表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9-19
近年来,叙永县马岭镇积极探索“统战+”工作模式,找准统战工作与乡村振兴契合点,充分发挥统战资源自身优势,同心共奏乡村“振兴曲”,为镇域高质量发展贡献统战力量。“统战+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依托糯稻产业,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紧牵产业发展“牛鼻子”,以糯稻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糯稻+”产业集群,引进“糯稻+鱼虾蟹”绿色种养,同时将“清凉洞”水磨糯米磕粉产值从6000万元提升到8000万元;新增投入1000万元新建米酒加工厂,开展规模化米酒生产,打响马岭“特字牌”,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统战代表先后带队赴成都、浙江等开展糯稻产品、竹业加工等招引,成功引进笋制品加工厂、研学基地运营机构等企业在马岭落地,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统战+生态宜居”,为和美乡村增添“新活力”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实施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推动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会聚,定期组织辖区内民营企业家举办“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诉求,累计帮助协调处理15个问题和困难;广泛凝聚统战人士力量投身“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今年以来共计参与18场实践活动;利用“川善治”小程序,依托“积分制”“道德银行”模式,紧紧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水清岸绿生态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四美目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号召各村打造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四小园”生态板块,为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颜增质”。“统战+以文化人”,为同心筑梦谱写“新篇章”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活动,着力搭建“引导人、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乡村文化平台,全镇共计成立11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明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组织举办稻田文化美食节、送戏下乡、“稻香杯”篮球运动会、“写春联·迎新春”非遗展示、残疾人运动会等活动近30余场次,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让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魅力,构筑和谐共融、团结友善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推进基层统战融合共建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供图/供稿 叙永县委统战部 包容)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10-22
(侯宏佩 赵飞 记者 李全民)近年来,苍溪县始终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切实给广大村民创造一个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的环境。精准规划,惠及多方。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将月山乡烟峰山村、花冠村2个村115户纳入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建设项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建设目标、改厕标准、实施流程、完成时限等,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方法,致力通过户厕新(改)建,实现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户厕改造设施合格率95%以上。精细改造,有序推进。由烟峰山村委组织“一事一议”委托农村工匠进行建设,并委托第三方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因户施策,规范施工。每户落实一名“改厕明白人”,逐户进行督查指导,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好一户。截至目前,召开项目工作推进会2次,开展督导检查12次,完成新(改)建45户,预计11月上旬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内容。精确管理,美丽实效。严格进行后续管理,建立乡、村、农户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村民的管护作用。对以往实施改厕户问题进行整改“回头看”,保证旧问题解决,防止新问题发生。同时将“厕所革命”建设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全方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舒适度。(供稿:苍溪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10-22
(郭桂花 记者 李全民)清洗、压碎、碾磨、压榨、分离,颗颗饱满的橄榄果经过一系列工序变成金黄色的橄榄油缓缓流出。从10月中旬开始,广元市利州区油橄榄精深加工企业全面开榨,通过就近收购、临省采购等形式,预计今年累计加工油橄榄鲜果约1500吨,加工产值突破3200万元。近年来,利州区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依托优良生态资源,深挖丰富林地潜力,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向森林要“粮食”,加速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全力打造“天府森林粮库”利州样板。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建成油橄榄万亩园区1个,发展油橄榄3.6万亩,油橄榄鲜果年产量突破1000吨,培育油橄榄精深加工企业4家,建成“产、供、销”一体化精深加工生产线,近50个系列产品远销省内外。(供稿:利州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10-22
走进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红山村,稻浪滚滚,稻穗金黄。稻田中,江阳区人大代表、况场街道红山村梁山上农业机械合作社负责人雷益富正带领着村民们加紧收割这二茬水稻,确保颗粒归仓。“这是今年大力推广的新品种,种植效果很不错。”雷益富将割下的水稻摊在手心展示。“这个再生稻品种叫‘泰优2903’,是稻香杯的一等奖,是大粒型中长米,米质好,米粒晶莹,口感软糯。”雷益富介绍,今年他种植了新品种水稻100亩左右,再加上60亩的旧品种,今年水稻预计总产量能达到25万斤。返乡创业开始水稻种植现年46岁的雷益富是土生土长的红山村人,2013年,雷益富从外地务工回家,看着自己曾经长大的地方大量土地闲置,年轻人外出务工,家中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他当即决定,回乡创业。回乡后的雷益富先是流转了30多亩荒地,用于种植茄子、辣椒等蔬菜,可因为红山村土地地块小、不抗旱等自然因素,种植出来的蔬菜品质较差,未能达到预想的收成。恰逢彼时江阳区开展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雷益富从专家讲解中了解到江阳区种植再生稻的优势以及再生稻未来发展前景,这成了雷益富种植水稻的重要契机。2014年,雷益富将流转的土地全部用于种植水稻的尝试,没想到效果好得出奇。2015年,他将自己的农业发展目标定型为水稻种植,还增加了30亩荒地的流转。力所能及帮助乡亲致富水稻种植大获成功,2016年雷益富首次当选江阳区人大代表,他开始着手实现带领乡亲致富的愿望,运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在田间地头履职担当,他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水稻专合社社长,更是一名人大代表,他将和村民们一起努力,把致富增收路铺得更宽、更广。”他游说周边村民种植一样的水稻品种,这样就可以让机器同步播种、同步收割,减轻村民负担,也减少他们的投入成本。2022年,雷益富向村里引入了高粱-大头菜轮种模式,带领村民们在整个红山村开垦荒地500亩,并用自己的力量为村民们提供销路,与大头菜厂合作,延长加工销售产业链。另外,他还主动联系专家,请村上牵线搭桥,开展水稻、大头菜的种植培训课堂……如今,“红山大头菜”已然名声在外。“带动老百姓,农村才有发展前景。”雷益富作为况场街道人大代表和红山村农业经济的带头人,立他志把家乡农产品推广到全国、打造成地方名片的农村奋斗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四字的深刻内涵。(供图/供稿 况场街道)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10-22
为全面助力大气污染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天兴镇谋划在前、科学部署、多管齐下,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巡查工作,全力构筑秸秆禁烧“防火墙”。活动中,天兴镇由主要领导牵头,进一步压紧压实联村组、村社干部工作责任,全面下沉一线开展集中宣传、入户宣传等,向群众详细讲解焚烧秸秆的危害和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的重要性,号召大家自觉承担起禁烧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自家农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黑一片土”,坚决守牢“零火点”底线。下一步,天兴镇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工作各项举措,强巡查、强宣传,压实禁烧“责任链”,常念禁烧“紧箍咒”,筑牢禁烧“安全堤”,切实守护好蓝天白云,守住生态发展底线。(供图/供稿 泸县天兴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10-22
当前正值秋冬季茶园管护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减少秋季茶园病虫害,提升来年春茶的品质与产量,巴州区积极行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茶叶种植基地,为农户们送上秋季茶园管护的“及时雨”,为来年的茶叶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在整个茶园秋管过程当中,有三个环节然后尤为重要,就是茶蓬的修剪、开沟、施肥。每一个步骤对茶园来年的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巴州区经济作物发展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王海林在现场一边向茶农们详细讲解茶园管护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一边示范操作。青山簇拥秋韵美,茶园滴翠入画来。眼下正值茶叶秋季管护的关键时期。在巴州区天马山镇狮子寨村五彩生态茶园内,当地农户正抢抓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秋季茶园的修枝、除草、施肥、培土等管护工作。同时,园区还特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秋季茶园管护进行现场指导,让茶农们深刻认识到茶园“常年管理,精细劳作”的重要性。“我们这个茶园总面积有1000多亩,截至目前,已完成近800亩的管护工作。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利用晴好天气,积极组织人力,尽快完成全部茶园的管护任务。”五彩生态茶园茶园管护人员周述华表示。茶园管护工作不仅显著提升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我长期在这个茶园务工,秋冬季节负责管护茶树,春夏两季则采摘茶叶,一年到头都有活干,每年能挣2万多块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家住五彩生态茶园附近的居民周述华高兴地说。近年来,天马山镇狮子寨村的五彩生态茶园通过采取科学的管护措施和引入先进的技术支持,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均得到了显著提升。针对近年来天干地旱的气候状况,茶园也采取措施保障茶农利益。“由于今年的干旱,我们及时进行了移苗和补栽工作。接下来,我们将投入200余万元为茶园全面安装喷灌设施,以做好防旱工作,为茶园保产作好准备。”茶园负责人余安波介绍道。据了解,进入茶叶秋管阶段后,为保障茶农利益,巴州区已组织12名技术人员分赴全区8家茶叶基地,开展秋季茶叶产业的管护和技术指导工作。“目前,巴州区拥有标准化茶叶基地1万亩,已进入初投产阶段,实现年产值500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争取项目支持,持续推进茶产业的发展。”区经济作物发展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表示。茶产业已成为巴州区特色产业发展的“绿色名片”。下一步,巴州区将持续开展好茶园管护、茶旅融合相关工作,以茶促旅、以旅带茶,构建让村民增收致富的“茶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供稿:巴州区委宣传部 刘欢)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10-22
(曹礼芹 记者 汤斌 )作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科技特派员是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简阳市充分发挥好科技特派员科学技术支撑作用,锚定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现代化目标,促进高质量科技供给,“慧”就了雄州大地丰收新画卷。近日,在石钟镇火烧庙村,科技特派员、食用菌专家、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曾先富再次来到这里,“把脉”新一季赤松茸播种的关键环节——“建堆发酵”。近年来,火烧庙村在曾先富的指导下,赤松茸种植连年获得丰收,村集体经济收入节节高,上一季收入16万元。成都市科技局派驻火烧庙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王进介绍,科技特派员既带来了新技术,也帮助当地村民掌握了赤松茸种植方法,让大家有信心不断发展林下赤松茸种植。村民正在为水稻覆膜,可有效节水节肥不久前,科技特派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吕世华在石钟镇石王村用“膜法”帮助村民走上丰收“稻”路。200余亩水稻运用水稻覆膜节水节肥综合高产技术,有效控制了福寿螺的危害,迎来了今年水稻的大丰收。眼下,在三合镇靖水村小黄姜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小黄姜在遮阳网下枝杆翠绿挺拨。看着这些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收获的小黄姜,靖水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周殿勋满眼的期待。小黄姜是简阳特色蔬菜,靖水村与塘坝村一起投资近90万元,打造全市规模最大的小黄姜种植基地。谈及可以预见的“丰”景,周殿勋很是感念简阳科技特派员的献计献策。靖水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产业兴旺是关键。为发展产业,该村通过采用签订保底回收农业订单的方式,发展小黄姜。确定了方向,但却苦于缺乏小黄姜种植技术,于是该村向 “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简阳市运管中心提出了技术需求。3月29日,科技特派员万群就来到村里,针对小黄姜种植“把脉开方”,开展实地操作示范、理论讲解、互动交流,有针对性地就农户关心的生姜种植及后期病虫害管理现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5月31日,万群再次来到这里开展生姜种植后期降温、水肥管理技术指导。科技特派员为柑橘“把脉开方”一帧帧科技特派员扎根乡村,扎实开展多样化科技服务的镜头构建了一幅幅丰收的大美影像。近年来,简阳市经科信局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认真落实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联动工作机制,依托“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搭建“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简阳市运管中心,聚焦各镇(街道)主导产业及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在简州大耳羊培育、食用菌、水稻、特色水果、粮油、生猪、蔬菜、水产、蚕桑等产业发展方面,曾先富为石钟镇火烧庙发展羊肚菌20亩和林下赤松茸40亩;曾凯为专合社引进20余头价值7万余元的优质川乡黑猪种猪,并提供2万余元的资金支持;许锋为牧业公司争取科研项目资金25万元,并协助农业农村局完成《简州大耳羊产业发展体系研究及对策》编制;万群为农户发放新品种茄苗3000余株……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员各自优势智力资源,做大、做优、做强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同时,在科技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下,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快速集聚发展。下一步,简阳将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科技示范、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新技术示范推广。(简阳融媒供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0-22
(胡丽 李季 记者 张琳琪)今年以来,遂宁聚焦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农村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持续发力、精准用力,让民生清单成为“幸福答卷”。加快推进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让“满格”信号进村入户。近日,在位于遂宁高新区保升镇刘板桥村的5G信号基站内,中国移动遂宁分公司建维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对信号发射设备、散热系统等进行细致地检查,确保基站平稳运行、信号发射畅通。 “基站建成后,我们每月都会进行设备检修,并随机走访村民了解使用情况,及时指导和帮助村民解决问题,让他们畅享畅通网络。”中国移动遂宁分公司建维中心总监王菊说。刘板桥村属于网络盲区,今年8月,遂宁在该村新建5G网络基站并投入使用。记者采访时,村民王行秀正与在外务工的女儿打视频电话,基站的建成让她感触颇深:“以前网络信号只有一格、两格,现在信号都是满格,跟女儿打视频也不卡了,随时都能接得到。”聚焦网络信号盲区与弱覆盖区域,今年,遂宁坚持“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分布实施、全面发展”深入推动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省级8个行政村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增加18个行政村5G基站建设目标,新建5G基站覆盖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等。截至目前,2024年农村通信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工程8个行政村5G基站已全面完成建设,全市行政村5G网络覆盖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切实改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今年,遂宁根据《2024年全市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2024年全市30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资金分解和进度安排表》,通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计划完成51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全市51个任务行政村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射洪市、蓬溪县已分别完成2个、5个任务行政村建设内容。射洪市香山镇乌盆寨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千村示范”项目人工湿地于本月初建成投用,采用“厌氧+人工+湿地”的工艺,通过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前端化粪池收集,管网引入人工湿地,植物吸收净化后,污水可达标排放。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彻底解决了乌盆寨村18户村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管网没安装时,洗菜水、洗碗水在房屋堰沟乱流,又臭又脏,卫生环境不好。现在管网安装后,垃圾过滤,废水排入化粪池,堰沟干净了。”村民许美观说。“周围没污水了,苍蝇和蚊子少了,空气也好了,处理后的水还能浇灌农田,减少污染。”村民李文友对此十分满意。“我们对运维人员进行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培训,让运维人员提升工作能力,做好日常巡查维护工作。同时开展日常巡查监管,保障设施建成后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射洪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监督股工作人员何俊杰说。下一步,遂宁将持续加强对项目建设质效的监督监管,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在12月中旬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与资金拨付的双百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0-22
(赵天久 记者 汤斌 文/图)金秋的帅乡大地,一幅幅以“文明”为底色绘就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集市服务如火如荼,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社区,文明实践活动精彩纷呈……多彩文明实践活动如春风化雨,在乐至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近年来,资阳市乐至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聚焦群众需求,围绕“阵地建起来、活动搞起来、品牌树起来”工作目标,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破题”、资源统筹上“解题”、为民服务上“答题”,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基层实际、迎合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之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乐至县“弘毅先锋队 帅乡少年说”红领巾志愿讲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陈毅故里景区德胜广场举行  建强阵地聚资源  构建文明实践“服务圈”“阿姨,给我讲讲这本《世界十大未解之谜》吧!”“好的,我们一页一页来看。先看这里……”走进南塔街道南郊社区南湖国际小区“文润少年·爱心书屋”文明实践点,物业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正为7岁的多多小朋友讲解科普绘本。漫步阅览区,种类丰富的拼音图书、儿童绘本和儿童文学书籍,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小读者们可自行选取、阅读喜爱的书籍。家门口的“文润少年 爱心书屋” 只有建好文明实践阵地,才能让文明实践活动生根发芽。目前,乐至县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15个,延伸搭建文明实践点(基地)102个,创新打造理论课堂、文化礼堂、文明讲堂、雏鹰学堂、百姓龙门阵“四堂一阵”服务平台,将“佳佳剪纸工作室”“川剧文化室”“身边好人工作室”等“文化能人工作室”融入实践阵地,在社区小区建成“文润少年 爱心书屋”20个,打造独具乐至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这些阵地已成为干部群众学习党的理论的“课堂”、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的“驿站”。“乐至人,攒劲干……紧跟党走意志坚。指示精神化动力,万众一心建家园……”9月20日,乐至县宝林镇万斤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正在台上用方言为大家作宣讲的是四川好人、“五老”红色宣讲员王同云。王同云是乐至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退休职工,退休后,他自告奋勇加入乐至“小红帽”宣讲队,寒来暑往,他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走进学校、社区、乡镇、田间院坝……以快板等多种接地气形式,开展宣讲2000余场次,与20多万名基层干部群众开展面对面的宣讲交流,向他们传递党的声音、宣讲党的政策,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严肃的政治课题教育。培树典型立榜样  引领文明实践“新风尚”“各个项目很有意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参与其中,不断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朋友圈’。”“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要突出特色、凸显亮点,推进项目品牌化、实现可持续发展。”8月26日,在乐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展演结束后,县文明办有关负责同志现场“把脉开方”,对参赛项目点对点评价,进一步引导参与团队创新文明实践方式、拓展文明实践领域、提升文明实践效果。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项行动”回应群众需求、打造特色品牌、创新服务模式和体制机制,乐至县精心培育了“小镇法官”基层解纷、“未来之星”成长加油站、“乐育新苗”川剧文化传承、“巡回义诊”等40余个文明实践服务品牌。“一人献点滴,九州添欢颜。我将继续用真情奉献社会,播种善的种子,浇灌爱的花朵。愿天下儿童健康快乐,愿每一个人献出点滴,为这个社会增光添彩。”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四川好人李太银在全县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座谈会上分享道。乐至县通过持续举办“乐善至美 德润帅乡”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巡讲巡展等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让好人好事登“c位”,让平民英雄、凡人善举看得见、学得到。“弘毅先锋队 帅乡少年说”红领巾讲解员在陈毅故里景区开展志愿讲解文明实践活动近年来,帅乡大地精神文明建设生机勃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常态推选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截至目前,全县涌现出中国好人2名、全国文明家庭1个,省级道德模范4名、四川好人46名、省级新时代好少年4名,感动资阳人物23名,资阳好人43名,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上榜数量连续3年递增。“1936年冬,陈毅爷爷带伤潜伏在梅岭丛山中20多天,食不果腹,险象环生……”近日,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毅故里景区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来自乐至县城西小学的红领巾志愿讲解员陈锦心声情并茂地为同学们讲述了《梅岭三章》背后的故事。今年7月,乐至县正式启动“弘毅先锋队 帅乡少年说”红领巾志愿讲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选拔组建了由陈毅故里景区“金牌”讲解员为“导师”的“1+N”红领巾志愿讲解百人团,将每月最后一周周六固化为“集中讲解日”,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确定为“流动讲解日”,积极参与红色基因播种活动,组织红色宣讲“进校园”“进社区”,通过组织各类红色主题活动,深化广大市民群众、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精准常态强供给  拓宽文明实践“传播力”“听说这个月的‘20爱心集市’在灵鹫山公园小广场出摊了,走,赶集去。”10月20日,乐至县文庙沟社区的王大爷高兴地向灵鹫山公园走去。免费理发、非遗川剧文化体验、护牙知识宣传、推拿按摩……10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齐聚乐至县灵鹫山公园小广场,为现场居民提供理论宣讲、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应急救护知识讲授等“特色摊位”文明实践服务。“这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贴近生活还有特色,都是满满的‘干货’呀!”前来赶集的蒲大妈赞不绝口。“20爱心集市”现场,市民群众享受便民服务 “群众有什么需求、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服务。”近年来,乐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在每月20日推出“20爱心集市”集中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每周开展“共创文明城 文明实践进万家”活动。通过“搭建平台、聚合力量、链接资源”,充分发挥卫健、文联、应急管理等部门行业优势,广泛动员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将便民服务与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孵化出“流动义诊”“文化串门”“‘救’在身边”“便民小板凳”等5个常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群众说事摊”“青益剪”等N个其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用多样化的特色服务项目为市民群众送去“小幸福”,让文明实践走新更走心。同时,在“20爱心集市”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爱心银行”流动积分兑换点,鼓励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捐赠、善行义举等获取积分,用积分兑换奖品服务,让志愿者的爱心得到“双向循环”,实现共建共享的“双向奔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0-22
(记者 张琳琪)近年来,蓬溪县积极探索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 “四优先四加持”的模式,强化县域文旅产业人才支撑,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规划优先,专项加持注入源头活水。蓬溪县实施 “书乡英才·文旅能匠” 专项引育行动,编制 “一核四片” 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梳理人才信息库、名录和台账,征集人才需求清单,落实专编,发布需求目录和招贤令,招聘专业人才,搭建 “乡贤 + 文旅” 平台,吸引乡贤为县域文旅发展出谋划策。通过这些举措,为文旅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坚实的人才基础。项目优先,平台加持推动项目建设。开展 “高质量发展需求 + 人才供给精准对接” 文旅项目攻坚行动,聚焦项目关键环节搭建平台,组建多个项目人才专班,选派人才专干和秘书下沉重点项目,参与景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完善。在此过程中,高峰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赤城湖成功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大石镇牛角沟村成功创建 “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当地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改革优先,创新加持形成产业体系。实施 “蓬程万里·溪望有你”文旅专业人才培树行动,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制定相关文件,建立评价考核办法,创新传承模式,推进改造提升,打造主题旅游线路和研学项目,形成 “六心” 文旅产业体系,受到媒体点赞。其中,“中国红军第一村” 牛角沟村完成了多个精品示范项目的改造提升,“中国红海” 获评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中国红军第一村、旷继勋纪念馆、拱市联村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基地等获评四川省首批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等纷纷点赞 “研学实践 蓬溪样本”。这些成果彰显了蓬溪县在文旅产业改革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效益优先,品牌加持释放品牌效应。该县实施“文创+美食”现代文旅产业品牌创树行动,利用特色资源,结合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壮大中药材产业,建设康养中心等,引进多种业态,开发文创产品和特色美食。相关文创产品获得省级及以上银奖2次、铜奖2次,麦秆画传承人柏波获评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柏波麦秆画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 “四川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非遗+扶贫”麦秆画开出 “致富花”。同时,依托蓬溪仙桃、高升油菜等“花果经济”催热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近70万人,带动附近村民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大力发展壮大1104种道地中药材产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值3.5亿元。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蓬溪县文旅产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双丰收。蓬溪县通过“四优先四加持”模式,在文旅产业人才支撑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县域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旅游景区创建、产业体系形成、品牌效应释放以及经济社会效益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0-22
 (郭侨 刘润红 记者 常艰)10月18日,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前往眉山市仁寿县板桥镇团圆社区,两侧皆是郁郁葱葱的果园,处处都种满了柑橘,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将一车车新鲜的柑橘运往山外。在团圆社区19组居民王学文的果园里,忙碌的采收画面映入眼帘。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有的采摘、有的挑运、有的装箱……一上午的时间,2亩地的爱媛便全部采摘完毕。“今天的收果价是每斤2元6角,一共摘了8000多斤。”王学文一边计算收入一边说,自己今年已经61岁了,外出务工很难找到心仪的“活路”,在家里种好自己的6亩柑橘,一年的收入也够家里人生活了。“一般散户的柑橘卖完后,大户才开始售卖。”团圆社区党委书记伍帅介绍,社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柑橘,柑橘种植总面积达到5000余亩,种植品种包括爱媛、不知火、春见、清见等。连日来,2024年的第一批爱媛刚刚成熟,进入采收季,不少客商自发前来收购,每天都有一定的销售量,小小柑橘真正成为了当地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昔日的荒山变成增收的柑橘产业(潘建勇 摄)团圆社区柑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板桥镇的“一张蓝图绘到底”。作为一个典型的丘陵农业乡镇,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板桥镇的柑橘具有果大无核、酸甜适度、脆嫩可口等特点,风味好、品质优,是中国优质柑橘“不知火”之乡。从2007年,该镇开始大力发展柑橘产业以来,目前种植面积达1.8万余亩。为了持续做优做精“万亩柑橘产业”,板桥镇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鼓励种植户自主加入合作社共谋发展,促进柑橘产业规模经营。通过兴办采摘节、品鉴会、美食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现场采摘、品尝,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品牌规模。加强与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的合作,配齐、配强农业技术人员,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向种植户传授柑橘种植技术知识,为柑橘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制定运输机械化、土壤改良深翻熟化、排灌系统化、种植规范化、监测智能化的建设目标,突出抓好套袋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机肥施用等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确保柑橘品质再上新台阶。在仁寿县板桥镇团圆社区,果农们正在采摘晚熟柑橘(潘建勇 摄)板桥镇柑橘产业的发展只是仁寿县柑橘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仁寿县作为全国晚熟柑橘生产最适宜区、全国最大的杂柑生产基地,以大产业带动跨越发展、以大项目推进融合发展、以大规划引领集群发展,共种植晚熟柑橘32万亩,从当年9月到次年5月都有柑橘鲜果收获。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宽柑橘的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仁寿县还建成了西南最大的智慧化、共享化仓储基地——川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中心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有效保障了水果的新鲜及质量溯源,提高了水果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同时,积极组织柑橘生产经营龙头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商贸活动,将“仁寿果”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0-22
(陶广汉 刘矜 记者 常艰)近日,记者从眉山市东坡区获悉,不久前,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2024年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培育名单中,该区被列为“晚熟柑橘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标志着全区晚熟柑橘高质量出口贸易迎来“黄金期”。据介绍,有着“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等称号的东坡区,种植柑橘面积38.5万亩,年产量76.27万吨,总产值42.1亿元,带动20余万名从业人员增收。近些年来,随着该区柑橘产业的不断提档升级,柑橘产品走进国门的市场逐渐扩大。全区从2020年开始布局水果出口,并先期在尚义镇太宝村认证水果出口基地果园156亩。2023年,又陆续在尚义镇、太和镇、修文镇等水果产业重点区域认证水果出口基地6个,加上近期申请认定的2个柑橘出口基地,截至目前,全区认证的水果出口基地已有8个,认定晚熟柑橘出口基地面积18000余亩,出口品种包括爱媛、春见、不知火、沃柑、蜜橘、椪柑。作为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眉山市富农种业有限公司,近年来,通过海关部门认证备案,出口水果经检验合格,并成功获得了IOS2200、出入境检验检疫健康证书、植物检疫证书等质量管理、职业健康方面的国际认证,由此率先成为东坡区水果出口起步最早、也是出口量最大的现代农业企业。自去年以来,该公司出口外销晚熟柑橘2500余吨,出口额280万美元,外销越南、老挝、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正是依托富农种业公司等农业龙头出口企业的牵头引领,东坡区持续加大高品质晚熟柑橘出口外销力度,加快推动农业贸易提质升级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今年在东坡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区农业部门的多方努力下,经过积极申报和全面审核,使该区成功进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2024年省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培育名单。“东坡区被列为省级培育的晚熟柑橘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这是一个柑橘产业出口创汇的难得机遇。”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东坡区将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文件通知要求,精心谋划安排,统筹组织实施,全力做好晚熟柑橘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叫响“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品牌,确保该项目出口基地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10-22
 (记者 张家华 李长乐) 10月21日,2024年成都市田长制林长制全体会议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一体推进田长制、林长制各项工作,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成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级田(林)长王菲到会指导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市委副书记陈彦夫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全市田长制、林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和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汇报,对今年以来我市落实田长制、林长制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对做好下一步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议指出,要以更严标准管田保耕,严守耕地红线。在“稳总量”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严控各类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千方百计多恢复和增加稳定耕地,确保连续净增加。在“提质量”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天府良田”建设攻坚提质行动,大力推进“一带十五园百片”粮油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水网工程、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严格补充耕地质量管控,多措并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在“严管控”上下功夫,从严开展督察执法,严把耕地用途关,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全力打击违法占用行为,动真碰硬抓好自然资源督察反馈、审计和“卫片”发现问题整改,切实以整改促落实、促行动、促提升。会议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护林增绿,筑牢绿色屏障。全域统筹科学“扩绿”,深入推进“五绿润城、百花美城、千园融城”行动,持续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城生态区、锦江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大力推进成都国家植物园创建,不断厚植公园城市绿色本底。全面发力长效“兴绿”,高水平推进森林“四库”有机联动,抓好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结合实际谋划推出一批实质性改革举措,发挥世园会“长尾效益”,发展木竹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花卉园艺等现代林草产业,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全民参与依法“护绿”,加强古树名木、野生动植物和公益林、天然林保护,严格林地用途管制、林地使用审核审批和使用林地定额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特别要树牢常年防火、人人防火理念,常态化抓好宣传教育、隐患排查、火源管控和监测处置等工作,切实防患于未“燃”。会议指出,要以更强担当履职尽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市田长制办公室、市林长制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市级有关部门要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拿出务实举措,各区(市)县要严格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各级田长、林长要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常态化巡田巡林,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工作见到实效。市级田长、林长,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市)县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4-10-22
(记者 田姣)10月11日,资阳“创业城市·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培养计划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将用三年时间持续实施“头雁培养+千人计划”,推动构建全方位帮扶体系,着力发掘、培养、宣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乡村青年领头雁队伍,做到行行出头雁、村村有先锋。  该行动由共青团资阳市委、资阳市委组织部、资阳市农业农村局、四川农商联合银行资阳办事处4部门联合开展,主要遴选处于发展初期的乡村青年,如乡村新农人、乡村CEO、乡村巧匠人、乡村主理人,分别提供政策、培训、招人、引流、金融5类帮扶,力推团的工作与乡村振兴、青年创业相融互促、同频共振。  目前,全省正寻访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等4类省级“领头雁”并纳入人才库管理,资阳已推荐省级“领头雁”18 名。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0-22
(记者 吴浩)10月16日至17日,全省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欠发达县域工作推进会在凉山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有关部署,进一步发挥国资所能、国企所长,全力助推39个县域加快摆脱欠发达地位。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省级协调机制召集人于立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于立军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帮扶工作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全省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国有企业以产业帮扶为主攻方向,引导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要素向欠发达县域聚集。一年多来,我省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于立军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参加托底性帮扶工作的市(州)和县(市、区)、中央企业、地方国企表示感谢。他强调,国企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继续在帮扶工作中担重任挑大梁。要充分发挥国企示范带动作用,聚焦县域这个重点,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关键,勇于下深水、涉险滩,特别是企地双方要紧密配合,分类研判精准施策,加快补齐重点领域短板弱项,努力实现同心同向、双向奔赴、共兴共赢。要认真履行企地责任,帮扶国企、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受扶市县要强化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企地协作,最大范围凝聚工作合力,共同打赢托底性帮扶攻坚战、整体仗。要扎实做好对帮扶国企的考核评价,将省属国企帮扶成效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和经营综合评价,推动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副省长田庆盈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普格县、布拖县、昭觉县相关帮扶项目和园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10-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鹏春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当前正值秋冬蔬菜种植的最佳时节,长宁县梅白镇洪谟村处处呈现出一派忙碌的秋播秋种景象。  10月18日,走进洪谟村蔬菜育苗基地,一株株绿油油的芥菜苗长势喜人。长宁县力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良银同村民们一起,松土、拉线、挖沟、取苗、栽种,各项工序紧密配合,大家分工明确,忙得不可开交却又乐在其中。村民移栽蔬菜  胡良银作为乡村振兴的积极践行者,在梅白镇大胆流转了大量土地。近年来,长宁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打破了原有农田地块、沟渠、道路之间的界限,实现了既能排水又能灌溉,耕地质量大幅提升,作物产量也逐步提高。这让胡良银的种植积极性高涨。  “去年我种了2800多亩,收益很乐观。今年又增加了流转土地量,共有3000多亩。”胡良银表示,上半年种了2000多亩红粱,有400多万元的收益,还种了几百亩麦子、油菜、水稻,算下来收益不错。  乡村产业振兴,重点是现代农业振兴。特色蔬菜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的重要途径。梅白镇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宜芥菜种植。芥菜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种植技术简单。  “目前我们正在种芥菜,准备种1000亩,现在已栽种100亩,预计在10月底全面结束栽种。”胡良银说,今年下半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除了增加了芥菜的种植外,还要种800亩麦子,700亩油菜。  各类作物的种植不仅让胡良银的荷包鼓了起来,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满意得很。空闲时候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一年还能挣两万多元。”洪谟村村民叶正元高兴地说,他们家的土地流转给胡良银后,有空就来做活,既能领到土地流转资金,又能参与农业种植,实现了打工、顾家“两不误”。  近年来,长宁县通过大力发展“粮食+”种植模式,积极探索“吨粮田万元钱”新模式,重点推广“稻菜”“稻菌”“稻油”等粮经轮作模式和“稻虾”“粮菜”等综合种养模式,打造“公司+大户+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原料本地化、大户连农带农产业化,农户本地就近就业化,多渠道增加种粮农民收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0-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灵 李永 文/图  10月16日,笔者来到屏山县中都镇五指山看见,漫山遍野的竹林叠翠,几场秋雨过后,一棵棵方竹笋破土而出。竹农们穿着雨衣,戴着手套,灵活穿梭在竹林间,对着刚冒头不久的嫩笋,一撇一收一放,不一会儿就装满一口袋,用勤劳鼓圆增收的腰包。采笋旺季,竹农人均每天能采600余斤竹笋,收入近2000元。  “今年的竹笋产量喜人,我们天不亮就要进山采笋,要挑选长度在35厘米以下,没有腐烂、虫眼的优质方竹笋,现在带壳笋的收购价在3元左右,一个人一天能采600余斤竹笋,平均一天能收入近2000元。”竹农唐桂英说。  方竹笋又名“石竹笋”,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山区,其质嫩肉厚、色美味鲜、营养丰富,深受广大食客青睐。每年九月到十月,是屏山方竹笋生长旺季,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忙着采收新鲜竹笋,而山里的加工厂则忙着将鲜笋加工成各种笋类食品。  “现在我们公司每天都有60多名员工在岗,采用‘无硫保鲜’‘罐头加工保鲜’等技术,将鲜笋加工成清水笋罐头、笋干、笋酱等多个品类,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地。”当地一家竹笋公司的负责人陈楠说。该公司每天能加工鲜笋10吨左右,每年竹笋产量约600余吨,产值达1200余万元。  因当地的竹笋产业逐步壮大,还带来连锁效应,当地群众除了帮助采摘、运输鲜笋外,还有部分村民进入加工厂,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我在竹笋公司干了五六年了,一天收入有200多元,一年下来能挣到五六万元,都不用外出打工了!”村民徐世燕高兴地说。  据了解,屏山县林竹资源丰富,竹林面积达32.21万亩,其中,笋用竹林面积约10万亩,预计2024年带壳竹笋产量可达3.5万吨,综合产值达8.3亿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0-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坤 罗都阿牛 文/图  风吹稻田千重浪,又是一年秋收时。金秋十月,在越西县书古镇垦造水田项目水稻种植基地,1850亩水稻进入成熟期,陆续开镰收割。  走进种植基地,满目金黄,层层叠叠的稻田间,金灿灿的稻穗“笑”弯了腰,稻田与错落的民居构成一幅秀丽的田园风景画。稻田里机声轰隆,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一簇簇饱满的稻穗被快速卷入收割机内,收割、脱粒、输出等工序一气呵成。稻田旁,货车早已停在田间道路上等待,金黄的稻谷已经冒出车斗,一旁的收割机伸长“脖子”,不停“吐出”稻谷。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阵阵稻香扑面而来。越西县书古镇水稻种植基地陆续开镰收割下月底收完预计总产量达90多万斤  “今天收割的是‘剑粳6号’,得益于良好的管理,今年,‘剑粳6号’的表现良好,预计亩产在800斤左右。”越西县粮蔬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辉说。  据了解,今年书古镇垦造水田项目水稻种植基地共种植水稻1850亩,其中,“剑粳6号”和“剑粳3号”共1000 亩、“楚粳 27 号”300亩、“育龙63号”350亩、“昭粳 13 号”200 亩,目前,“剑粳”系列进入成熟采收期,其它品种成熟稍晚,预计在11月底全面完成秋收工作,总产量达90多万斤。计划明年扩大“剑粳”系列的种植面积,在产量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自书古镇垦造水田项目实施以来,越西县高度重视水稻种植,积极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选种培育工作,在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越西县农业农村局、越西县农业和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越西县粮蔬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密切配合下,两年时间里共开展了上百个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了适应书古镇高海拔环境气候的优质稻品种。  针对书古地区海拔高,全年气温偏低的实际,基地采取大棚机插秧苗盘旱育秧方式育秧,育秧过程包括传统浸种,封闭室内空调控温催芽、全自动喷灌系统管理等先进技术,提高栽插后秧苗的质量,增加秧苗分蘖数,缩短水稻全生育期。同时,加大水稻的种植株距,保证田块温度的提升,促进水稻的良好生长,在水稻抽穗、扬花、灌浆等关键期,组织开展标准化精细管护,确保水稻科学高效种植。在施肥方面,坚持施用有机肥、农家肥、复合肥,提升水稻品质。探索“水稻+”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品种的精心筛选、科学的种植管护、肥料的精准施用为今年的水稻丰收奠定了基础。  “以前,书古这个地方主要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现在这里也能种植水稻了,而且生长周期长,产量和品质都不错,我们以后就能吃到自己种植的大米了!”对于水稻的丰收,书古镇新华村党支部书记布说阿拉高兴地说。  基地的水稻种植也拓宽了周边群众的增收渠道。阿尔木沙是当地村民,自基地种植水稻以来就一直在里面从事水稻的播种、插秧、除草、施肥等工作,每月都有三四千元的固定收入,对于这份工作,阿尔木沙很满意。据了解,在基地务工的人员每年能达到一万多人(次),仅去年就发放务工工资130多万元。  在大力推进水稻种植的同时,越西还积极探索“水稻+”综合种植模式,同步种植茭白、莲藕等农作物,深挖种粮潜力,不断增加种粮的附加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0-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蒋兵  近日,笔者走进自贡市荣县双石镇平坦桥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4.5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据了解,这条刚刚浇筑完工、总投资510万元的道路,也是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高速路”。  “群众期盼已久的道路改造,今天终于实现了!它将彻底改变全村的交通现状,打通产业发展瓶颈。”该村党总支书记李燕介绍。  据介绍,包括此道路改造项目,该村共实施11个和美乡村项目,总投资4170万元:40多年前生产队的保管室遗址,如今被打造成接待村民茶余饭后聊天运动的场所,墙上还书写了一幅长约5米、高约2米的保管室回忆篇;通往各家各户的通道、阴沟全部进行了整修;各农家的柴棚、畜棚都盖上了崭新的琉璃瓦……  同时,在该村村委会旁,农产品展示中心正在建设中。笔者获悉,该中心预计本月底竣工,将通过电商直播平台,展出该村的特色产品。此外,一个年出栏36万只的村集体经济养鸡场也在建设中。  双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将最终实现“产业发展由散到聚、基础设施由弱到强、文化元素由点到面、人居环境由脏到净、集体经济由无到有”五个目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10-2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