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解决粮食生产“卡脖子”难题 四川种源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3-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阚莹莹

如何加快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3月23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从去年启动的“1+3”种源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完成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共1750份资源精准鉴定,947份资源测序,6个系列基因挖掘,创制了集合抗病、镉低积累、高产、优质等品质的16份新材料和25个高代品系,选育出6个新品种。
  粮食安全绿色生产,是种业振兴的重要课题。“1+3”种源关键技术攻关指的是以资源测序及精准鉴定为基础,瞄准水稻镉低积累材料创制和品种培育、抗穗腐病环境友好型玉米品种培育、抗赤霉病小麦资源发掘和品种培育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项目启动以来,在长期的资源鉴定测序、基因挖掘的基础工作上,在新材料创制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省农科院副院长杨武云表示。
  在新材料创制方面,小麦五倍体育种技术创制出矮杆、多抗、多穗数新材料,解决了地方品种育种应用难的问题。水稻粳型、光身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创制,实现了籼粳杂交稻两系、三系配套、光身杂交稻三系配套。此外,还创制了一批镉低积累新材料。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育成了突破性玉米品种“成单399”,这一品种是全省第一个审定的粮饲通用型玉米新品种,且抗穗腐、大斑、灰斑,中抗小斑、纹枯、茎腐病,籽粒亩产1206.3公斤,推广应用潜力大。此外,还育成了中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川辐14”,3个镉低积累粳稻新品系通过2021年专用稻区试,进入2022年续试。
  在示范应用方面,镉低积累早中熟粳稻品种“德粳4号”、“沈农9903”示范面积超过3000亩,验收亩产突破600公斤。粮饲通用型高产优质抗穗腐病品种“成单3601”在丹巴县高产攻关田现场测产验收亩产高达1283.6公斤,刷新了四川和西南玉米高产纪录。
  “1+3”种源关键技术攻关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对西南地区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测序、精准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优异资源,为深入研究及突破性品种培育提供了坚实材料支撑。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染色体工程等技术,创制出一批可直接育种利用的优异材料,培育出一批水稻镉低积累、玉米和小麦多抗且高产的新品种、新品系。这些品种的应用,将解决水稻镉积累、玉米黄曲霉等毒素超标严重、小麦赤霉病重等生产重大问题。”杨武云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