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州纳溪:早中晚结合 种生态枇杷赚得多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贵芳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从事水果种植,就得开动脑筋。只要采准了市场节拍,同一个水果品种做到早、中、晚结合且采用生态种植和自采,就能多赚钱。这不,我不到10亩地的枇杷从4月下旬卖到6月中旬,就没有为销售犯愁,而且收入还稳定。”6月5日,在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柑湾村,返乡农民唐世川一边采摘晚熟枇杷,一边介绍说。

image.png

唐世川在管理葡萄。

  唐世川自2014年返乡后,他就流转了周边乡邻近100亩土地发展了四季水果种植,枇杷就是其中之一。
  为确保种植出高品质的枇杷,唐世川积极引进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操作规程规范组织枇杷生产,不使用违禁投入品,建立健全生产操作记录和产品质量追溯记录体系。
  就在唐世川果园毗邻的方山村,同样有个来自泸州的山羊养殖大户,每年出栏山羊都在300只以上,这些山羊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羊粪便。虽然枇杷园仅有10来亩,但所要消耗的有机肥多达数吨,光肥料一项花费就 达2000多元。这个山羊养殖大户落户方水村后,唐世川就与其达成合作协议,羊场所产生的羊粪免费交给唐世川消化处理,一来解决了唐世川枇杷园有机肥供应的问题,二来也帮助这家羊场解决了粪污处理的难题,实现了两家业主共同发展,也探索出了一条“羊粪—枇杷”的循环发展新模式。
  在唐世川的枇杷园内,一个粪污发酵池藏在林中,发酵后用于浇灌枇杷树。枇杷树上,一张张粘蚊贴有序挂放,林里还分布着几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唐世川说,枇杷园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让枇杷实现绿色健康生长。以往枇杷园主要施用化肥,但化肥的使用不利于土地培养,也不利于枇杷品质的提升。羊粪发酵肥的使用能防止土地板结,利于枇杷的品质、口感提升,由于肥效期更长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量。
  特别是这两年,唐世川还在枇杷林里放养了一定数量的土鸡。土鸡啄食地上的枇杷落果、枇杷叶、花、草籽、虫子等天然食物,减少了枇杷树的病虫害,而鸡粪又成为枇杷树的有机肥料,形成了小小的生态链。
  走进唐世川10余亩郁郁葱葱的枇杷林中,笔者发现,在林中,分区域伫立其中写着“早熟”“中熟”“晚熟”字样的牌子格外醒目。“这两年我的枇杷林发展早、中、晚熟品种枇杷,就是为枇杷上了一道增收‘安全险’,让我的枇杷基本没有受到市场上价格的冲击。”唐世川说。
  为避免枇杷集中上市走入价贱怪圈,近几年,唐世川不断引进更新枇杷新品种。如今,历经8年的不断引进更新,他已成功更新引种了“长白”“解放钟”“早钟六号”等近10个枇杷品种,采收时间从4月下旬至6 月中旬,实现了错峰销售。今年,他的10余亩枇杷产量在1万余斤,实现收入达8万余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