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福洋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项目是关键。当下,青白江区各个项目正抢抓工期,全力以赴开启“加速模式”,一个个铆足干劲的忙碌身影,一处处机械轰鸣的项目工地,共同引领新时代青白江区乡村振兴加速跑。
今年以来,青白江区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监管,强力推进总投资约11.1亿元的88个农业项目建设。1-8月,青白江区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7.84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进度全市排名第2。
位于姚渡镇坪家村的四川供销现代种业园。
聚焦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让粮仓“满”起来
9月20日,在城厢镇万柳村,水稻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田地里来回穿梭,时进时退、忽快忽慢,金黄的水稻迅速被机器“吞”进肚里,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水稻颗粒归仓,离不开粮经种植现代农业补助资金项目的推进与实施。据悉,今年青白江区通过引进四川穗穗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整地、整理沟渠、宜机化改造等,完成1610亩的农田整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原来的田有很多沟凼,农机不宜下田,通过宜机化改造后,机器下田让作业效率更高了。”青白江区农业农村局产业科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建设,全区已建成能排能灌、宜机作业、旱涝保收、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3.96万亩。
聚焦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青白江区规划提升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3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区,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技、良农、良策“六良”为抓手,打造形成“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样板区,把青白江区打造成“一带一路”精品粮油开放合作高地。
2022年,全区粮食规模化生产面积为3.21万亩,较上年增加1.7万亩,增幅112%。
聚焦对外开放农业产业体系让项目“多”起来
打造对外开放农业产业体系,离不开发展精致农业。金秋9月,在福洪镇蓉欧对外开放农业示范园,成片的彩稻已经成熟收获。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湖边垂钓,与蓝天一起,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
据介绍,今年以来,示范园通过基础设施改建项目,已完成宜机化道路改建,将在10月启动沟渠整理、林盘改造等工作。预计在年底前,启动示范园现代农业展示馆建设。
持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农业开放合作和国际贸易功能平台建设,青白江区农业农村局高标准推进“一带一路”农副产品供应链中心项目、青白江国际木材加工贸易园区提升项目、中智(四川)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等51个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一心一园四片+N基地”的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空间格局。
聚焦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让乡村“靓”起来
连日来,走进姚渡镇坪家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座座整洁干净、鳞次栉比的农房,与不远处平整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相映成趣,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这是青白江区大力开展农村拆危治违及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的具体成果之一。
不只在坪家村,如今,经过风貌整治的农房在青白江区如雨后春笋,田园风貌焕然一新。据青白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白江区以“港城大道”沿线拆危治违及风貌整治提升为切入口,持续推进乡村形态提升,目前已完成农房整治提升700余户,拆除危险构筑物约14万平方米。
不仅如此,青白江区还实施了农村户厕改造提升项目、散居院落污水治理提升项目、农村垃圾房提档升级项目、风吹麦浪林盘提档升级项目、十八湾村荧光岛民宿项目等12个项目建设,全力提升全区乡村形态,扮靓乡村“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