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崇州:推进“天府粮仓” 核心示范区起势见效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2-09-23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作为天府之国核心区域,成都市赓即瞄准了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目标:打造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

正值金秋时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片丰收景象。田野里,大型收割机翻滚着金色的稻浪;村庄内,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农民纷纷盘算着各自的增收账本;民宿中,市民游客枕着稻田的清香,欣赏万顷稻浪,品尝生态火锅,听取蛙声一片……

作为成都平原的粮食主产区和都江堰精华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州市坚决扛起建设“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核心区的重大政治责任,正在以“一河一湾一片田” 为空间布局,以实施“天府好田”“天府好粮”“天府乡游”“天府乡居”四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奋力推进“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起势见效。

image.png

全域推进 建设高产高效“天府好田”

“平均亩产达783.6公斤!”近日,崇州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验田里传来了专家们激动而又欣喜的呼声。四川省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绿色高效超级稻品种培育”项目现场测产验收在这里举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徐敬洪、西南科技大学教授胡运高、乐山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乾安等专家经过现场测量面积、收割、称重、测定水分、扣除杂质、计算产量等环节,对实验田中种植“川康优6308”的三块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三块田平均亩产达783.6公斤,相对普通优质水稻的亩产,高出180多公斤。

站在这片区域放眼望去,田垄规整,沟渠纵横,金黄稻浪无边无际,各式机械往来穿梭。“我们将通过建设高产高效的‘天府好田’,培育绿色优质的‘天府好粮’,不断提高区域粮食产量,全力推进‘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崇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像这样的“天府好田”,崇州的目标是“全域”。据悉,坚定夯实粮油生产“藏粮于地”,崇州大力推进总投资42.5亿元、年度投资5.7亿元的“天府好田”工程项目集群,按照“集中连片、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要求,实施10万亩粮油产业园提升、1.5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等项目,推进田网、路网、渠网、服务网、信息网、观光网、设施农业用地网“七网”配套,同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乡村形态重塑,推进道明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白头镇、隆兴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率先建成道白旅游专线起步区、光华大道和安仁连接线示范带,加快呈现大美农田全覆盖的田园形态。

在此基础上,“天府好田”还将以“智慧”赋能,推进天府粮仓数字乡村试点、耕地保护智慧系统、数字·稻田湿地公园、中国农科院人工智能农场、中化MAP智慧粮油和智慧农业调度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实现粮食生产精准化调度、精细化管理。

建圈强链 培育绿色优质“天府好粮”

“要做到高产高效高品质很不容易,从品种、技术、管理、农资到机械化以及社会化服务,整个产业链条缺一不可”,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阎洪介绍,而在崇州的示范片里,集成了稻田有机培肥技术、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无人机精准作业、数字化智慧农业以及全程社会化服务,实现了从育秧、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全产业链”化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据悉,聚焦粮油“研产购储加销”全产业建圈强链,崇州市将建设总投资40亿元、年度投资7.2亿元的“天府好粮”项目集群,建设10万亩国标一级优质稻基地、全国功能水稻生产基地,推动粮食高产稳产、高质高效;建设农业共营制研究院、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中心,推动粮油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实施天府绿色食品产业园提质项目,加快广东嘉士利、北大荒、岷江米业等项目建设,持续壮大粮油加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设10万吨中化西南智慧粮食储调中心、7万吨国家粮食储备库粮食仓储物流产业园等,建成超大城市重要的“保供基地”;建设“天府好米”运营平台,打造一批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粮油产品;构建“订单农业+烘干+收储+加工合作+连锁配送”粮食产后全过程服务体系;同时提升粮油科技服务水平,建设中国农业大学“政产学研用”校地合作基地等“四基地三中心”,打造千亩科技研发应用核心区,推动粮油全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

大美田园 发展农旅融合“天府乡游”

春看菜花,秋观稻浪。沿着稻香旅游环线,林盘火锅、稻田咖啡、特色民宿……随处可见市民争相前来的“网红打卡点”。如今的崇州已依托近40万亩高标准农田,形成58公里最美稻乡旅游环线、256公里绿道,植入一大批新消费场景,催生鲜道·幸福里等4个预计年营收超2000万的规上服务业企业,推动民宿经济、养生居住、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交互融合、迭代升级。

“‘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核心示范区,这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还是探索公园城市乡村表达新路径”,据崇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放大“天府粮仓”引流效应、生态功能、旅游价值,该市将建设总投资124.3亿元的“天府乡游”项目集群,以大美田园为本底塑造美丽乡村,推进桤木河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西河—桤木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泉水河灌区现代化整治等项目建设,将山水风光、田园意境融入城乡空间,培育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经济新场景;在此基础上,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推进天府国际慢城二期、竹艺公园等14个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竹艺文创基地、稻田碳汇等项目,形成“重大项目+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协同共享发展模式。同时,以“农业+”为重点提升全域旅游品牌。按照“景区带园区融社区”理念,塑造成都首个“双4A”景区联合体,建设基于“天府粮仓”超级IP的天府原乡生活体验首选地。

重塑功能 建设宜居宜业“天府乡居”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的民宿便“一房难求”。

青瓦白墙、林盘环绕,这些让城里人趋之若鹜的小“别墅”,其实也是当地村民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在这里,城市和乡村和谐共生,市民和村民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面。

据悉,以做优做强郊区新城为牵引,崇州市坚持“产业引人、服务留人、产城融合”思路,着力重塑城乡功能体系,推进计划总投资124.1亿元的“天府乡游”工程项目集群建设。针对片区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现状,做强西江湾城乡融合社区和白头中心镇人口承载能力,推进天府国际慢城、天府康旅培训综合体、桤木·白居等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打造以研发设计、沉浸式体验、新型展销为特色的“家居林盘”、白头国医特色小镇、桤泉绿色食品小镇;针对片区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建设白头中心学校,提升优质教育供给水平,实施崇州市二医院扩建等项目,补齐优质医疗资源短板;同时实施智慧蓉城崇州运行管理平台、智慧综合执法、数字乡村试点等项目,高品质提升竹艺村产业能级,高质量建设五星村乡村旅游民宿聚落,高起点规划建设天府酒村,营造“各美其美”的农旅新村。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