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造良田 育良种 用良法 绘出彭州金秋好“丰”景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2-09-23

收割机从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开过,金色稻浪翻滚出稻谷的清香。彭州市濛阳镇一片丰收的田野里,饱满的稻穗低下了头,随着干净的谷粒通过出粮口自动装入转运车,今年的粮食颗粒归仓。

一旁刚刚收完的稻田里,同样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型翻耕机将秸秆翻入土中,蔬菜种植机将菜种埋进平整疏松的地里,“这批小白菜60到80天就能收完,然后马上可以种小春的油菜”,种植大户王涛笑着说,“这样一年种三季,粮食和效益就都保障了”。

沃野千里的彭州,农耕文明灿烂悠久,自古便是成都保粮稳菜大后方。作为川西平原600万亩“千斤粮万元钱”稻菜轮作产业带的核心区,彭州市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长牙齿”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高端种业,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2022年,彭州粮食种植面积达56万亩,产量达2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位列成都第三;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7.7万亩,产量达95.8万吨,位列成都第一。

image.png

全域造“良田” 筑牢粮食生产根基

金灿灿的稻田、绿油油的蔬菜……看到曾经种植过苗木、商业草皮的50余亩土地上重新种上了粮食,撂荒的土地也复耕了,丽春镇白果村农户李大哥心里特别开心,“土地就要种粮食,心里才踏实”。

这是今年以来,丽春镇在彭州市全面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整治行动的成果。“草皮移植时会带走大量优质地表土,对生态环境、粮食生产安全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开展低效果树、苗木等经济作物腾退”,丽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镇上发布了耕地种植“机会清单”,积极试行“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新型主体+土地托管”经营机制,顺利招引当地种粮大户流转复耕后的土地,同时推广“菜—稻—菜”水旱轮作以及稻鱼综合种养等模式。截至目前,全镇共整治撂荒、弃耕土地近50亩,累计推进土地还耕928.79亩,清退花卉苗木、商业草坪2543.6亩,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不仅是丽春镇。今年以来,彭州市出台了《彭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彭州市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基本农田“非粮化”,在全域范围内开展耕地恢复工作,盘活农村“沉睡”土地资源,全年共恢复耕地6774亩,做好了耕地年度“进出平衡”,同时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菜—稻—菜”以及稻鱼综合种养等复合高效种植模式,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5万亩以上。

不仅要恢复“粮田”,还要打造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良田”。正值秋收秋种时节,彭州市4万亩高效菜粮示范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内,土地成片、沟渠纵横、道路平整。天上无人机实施着田间管理,地面旋耕机、播种机来回穿梭。“自从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我们实施全程机械化,耕作更加标准化,效益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当地农户王有余说。

为了夯实现代农业生产根基、增强丰产能力,彭州市推行“高标准农田+”模式,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1.68万亩、标准化灌溉沟渠8383.6公里,农机总动力达41.27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07%,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和耕地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仅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增长了10.3%。

image.png

科技育“良种” 夯实丰产增效能力

甘蓝、蒜苗、眉豆、莴笋……2000余种蔬菜的种子被分门别类保存于拳头大小的透明立方体内,整整齐齐地陈列在充满未来设计感的镜面空间中。每一份种子下面都有对应的二维码,手机扫码便能了解各种作物的详情资料;点击触摸屏,还能通过声光电的方式观看种子从破土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感受“一粒种子创造的奇迹”。

位于彭州市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种子银行”向参观者展示着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种子世界,这是彭州市农业农村局请来专业运营公司从世界各地科研单位收集的,其中有200多种是彭州特有品种。通过数字技术应用,种子挑选及每个生长阶段的土壤条件、光照温度等种植参数都有详细展示。据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种子银行”提供了丰富的种子资源族谱,结合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四川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府蔬菜种苗繁育中心的运营,可按照蔬菜产业发展需求进行蔬菜种业新品、优品的高端研发、引进及应用推广。

“种子银行”所在的彭州天府蔬菜种业园是成都市“种业强市”重点项目之一,将投资3亿元建设规划占地约20平方公里,集现代蔬菜种业研发中心、蔬菜种业产业服务中心、现代蔬菜种业加工中心、蔬菜种业育种专家社区、蔬菜种业展示交易中心、蔬菜种业智慧发展基地、公园城市蔬菜种业创新创业林盘应用场景、蔬菜种业仓储物流中心等为一体的高端种业研发及推广应用基地。

在此基础上,彭州市不断强化科技研发创新,搭建四川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聚焦蔬菜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科研成果转化、土壤治理等重点领域,年投入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推广经费1.5亿元,累计形成关键技术研发成果5项;强化种业芯片攻关,布局建设地方畜禽种业品种性能测定站,启动“一心五区四平台”国家区域蔬菜种业创新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7家,年工厂化育苗能力达2.5亿株,年推广新品种10个以上。

image.png

推广“良法” 提升现代管理水平

突突突……秋高气爽,彭州彩林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内,万亩良田翻起金色稻浪。合作社负责人赵光友从种植大户变身服务大户,带领农户开着进口收割机,趁着晴好天气收割今年最后一批稻谷,种下一季秋粮。

“今年是我们种田以来最轻松的一年,还比原来种的更好”,农户王大爷回忆,以前每到这个季节,全家人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割稻子,自己人手不够,还得请亲朋好友来帮忙。现在,百台大型农机设备集中作业,一两天的工夫全合作社的农活就全部忙完了。

实际上,不仅是收割,从整地、育秧、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割,整个一年的劳作,在彭州全部有全程的服务:全市配套育秧物资“育秧伴侣”和“旱育保姆”8.8吨,硬盘9.8万个,建成水稻集中育秧示范10个;聚焦粮食生产的全链条,彭州市以小农户为中心,组织农业社会化主体组建机械服务队、种植技术指导队、病虫害防治队、生产物资保障队等四支专业化服务队伍,开展“耕、种、防、收、销、管”全链条、一站式、订单式服务,在减少劳动力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标准化程度;为了提升种粮科技水平,彭州市开展了2000亩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推广药剂拌种、集中育秧、带药移栽、机械化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秸秆粉碎还田6种科学施肥用药技术,建成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示范6个,推广辐射20000亩;以全国第六批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为契机,落实收获机具30余台,机收水稻27万余亩;落实粮食烘干服务主体18家,烘干稻谷3.8万余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为了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彭州市还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粮食规模化奖补、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等资金9700余万元,惠及农户34万余户次;开展“农贷通”平台贷款贴息工作,对从事粮油种植的贷款按当期银行贷款LPR利率给予贷款主体100%贴息,共申报贴息项目238笔,补贴资金125万元;开展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完全成本保险承保工作,保险覆盖率达76%。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