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广元利州:扶贫资产“活”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2-11-18

(郭桂花 记者 侯东)扶贫资产是脱贫攻坚时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物质基础。广元市利州区作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首个摘帽的贫困区(县),如何做好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持续助农增收?11月18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摸清“家底” 管理台账建起来

 查看全乡资产管理台账,梳理运营管理情况,做好本月引进业主进场安排……冬日的龙潭乡还沉浸在清晨的薄雾中,该乡党委书记何兵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我们村共有各类闲置资产183处。其中,农户富余资产89处、集体闲置资产63处、作用发挥不明显的资产31处。”对全乡的资产情况,何兵了如指掌,他说,为了摸清家底,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龙潭乡重点围绕2013年以来的办公用房、生产用房、耕地等闲置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排查,并分门别类建台账,既明确了权属主体,也探清了闲置原因。目前,全乡已利用闲置资源培育农家乐11家、特色民宿8家。

龙潭乡仅是利州区做好扶贫资产后续管理的一个缩影。

“我们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扶贫资产管理台账,明确产权归属,让每一笔扶贫资产都有了一张‘身份证’,同时,对公益性扶贫资产、经营性扶贫资产等分门别类管理,强化监管,开展绩效评价,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利州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劲介绍道,经清理,利州区自2013年以来共形成扶贫资产项目3564个,涉及扶贫资金121409万元。

因地制宜 扶贫资产“活”起来

装载车来回穿梭,挖掘机机声隆隆,铺路工人们挥舞着铁锹平整路面……在利州区荣山镇岩窝村,一条2.6公里长的村道硬化即将进入收尾阶段。

“这条路修好了,这台挖掘机又为我们村集体经济挣了5万多元,我们的机器今年总共为村上挣了30万元左右。”岩窝村党总支书记陈金彬指着不远处的挖掘机高兴地算了一笔经济账。

他告诉记者,岩窝村是“两项改革”后的合并村,共有500多户1700多人,其中有脱贫户79户。村子合并后如何持续增收?去年,经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岩窝村将56万元的国家产业扶持资金与29万元的村集体经济结余资金入股到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同时,考虑到村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改土项目实施让耕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村里购置了挖掘机、拖拉机、收割机各1台,专门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

“靠山吃山,我们把水渠、堰塘都盘活了,引进了水产养殖等4家业主,带动全村150人务工,人均增收1500元。下一步,我们将盘活老村委会的300多平米的闲置资产,预计村集体经济一年还可以增加1万元的收入。”陈金彬对未来信心满满。

 创新模式 村民腰包鼓起来

对接订单,叮嘱冬季草料储备,协调餐饮材料采购事宜……在利州区龙潭乡金鼓村四季绣生态农庄,趁着乡村旅游业的复苏,业主胡晓全准备大干一场。

“农庄生意好,村民的腰包才会鼓起来。”胡晓全告诉记者,2015年,区政府将资产收益扶贫试点资金100万元按每户1.25万元的标准量化给80户贫困户,再入股他的养殖专合社发展肉牛、土鸡和绿色果蔬、花卉等产业,每年按收益的28%左右给每户分红,目前,合作社已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30余人(其中贫困户12人),带动农户户均增收65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实现经营收入3万元以上。

“胡晓全的农庄开得好,让我在家门口把野菜变成钱,每年至少还能分红七八百元。”村民保天贵笑眯眯地对记者说。

“龙潭乡今年村集体经济预计实现收益200余万元,我们创新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模式,像龙潭乡这样,资产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实现了权属人、经营主体、集体经济和周边农户四方收益。”该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为开辟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利州区科学布局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业主+基地+农户”“专合社+公司+基地+大户”等发展模式,同时,明确运营各方权利义务,做好风险防控,确保了扶贫项目资产持续良性运转。

截至目前,该区382个经营性扶贫资产通过采取多种运营模式,带动16185户脱贫户和返贫监测户稳定增收。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