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11月15日—17日,2022年“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依法守护美丽赤水河”为主题,采访团走进泸州,深入赤水河流经的古蔺、叙永、合江三县,采访赤水河流域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企业污染治理、禁渔禁捕等多方面情况,切身感受赤水河流域(四川)在依法守护好赤水河清水绿岸,推动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探寻赤水河畔绿意盎然的“密码”。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修建干流大坝、仍然保持着自然流态的大型一级支流,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和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赤水河流域(四川)全长229公里,流经川、黔共界段长约184公里,完全流经四川段长约 45 公里,流域面积约6101平方公里。
强化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近年来,赤水河流域(四川)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2 座,设计处理能力达2100吨/日。目前,赤水河流域(四川)生活垃圾末端处理已从卫生填埋全面升级到焚烧发电。此外,赤水河流域(四川)现有县城污水处理厂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53座,配套污水管网706.54公里,实现流域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这里是卸料平台,垃圾在收集以后,都会运到我们这里……”在古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副总经理林飞向采访团介绍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等情况。
“古蔺县金兰污水处理厂投入1.39亿元进行建设,处理后的污水达到了国家一级A标……”在古蔺县金兰污水处理厂,厂长黄锐介绍道。
自2021 年7月1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以来,以法治作保障,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赤水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主要支流大同河、古蔺河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纳入考核的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
站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鸡鸣三省大桥上,采访团亲身感受着赤水河这一年多的变化,清澈的水面泛起潋滟波光,与两岸青山绿树浑然相映,焕发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