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孔继红 记者 刘佳
进入冬小麦播种关键期,在广汉市连山镇的四川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今年以亩产801.47公斤水稻,在广汉市首届“粮王”争霸赛上获得“粮王”称号的粮食种植大户廖兴华,带领10多名工人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植小麦。6台小麦播种机同时上阵,机身后留下一行行整齐的“纹路”。在廖兴华的组织下,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顺利完成2500亩小麦的播种。
记者发现,廖兴华是在没有翻耕过的稻桩田里直接机播小麦,随着播种机向前行驶,一边翻耕、一边将小麦播进地里——过去种粮大户一般先对土地进行翻耕,然后播下小麦种子,而现在则一次到位。
仔细观察,廖兴华带来的农机不一般,名叫稻茬麦免耕条播机。他告诉记者,这是从中江县购进的机械,近两年陆续购置了5台,其中今年就添置了两台,非常适合当地的作业条件。
廖兴华介绍,免耕直播省去了多次作业,节省成本也节省农时,特别在阴雨天,体现了争时争产的效益,“今年天气比较干旱,土壤经过耕翻会加速水分的蒸发,通过免耕直播实现保墒,好处十分明显。”
有了农机当帮手,专合社还扩大了播种面积,除2500亩种植小麦外,今年还新流转了200多亩撂荒地,全部机播商品油菜。
目前,小麦已全部播种完毕,接下来廖兴华还将安排人手,进行农机施肥、无人机植保等作业。
“种的小麦主要是‘川麦104’和‘绵麦312’。小麦还没播完,就有一半以上签下了销售订单,另一半将售卖给粮站或面粉厂,销路基本不愁。我们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谈及粮食种植,廖兴华信心倍增,干劲更足。
“今年,合作社又新种了两三个适于本地环境条件生长,质优产高,且抗逆、抗病性能力较强的优质小麦品种,以增强抗逆能力。”廖兴华说,他们还对土壤进行了排湿抗湿处理,并采取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来年有望再获丰收。
近年来,广汉将粮食播种面积纳入乡村振兴考核,确保粮食播面只增不减;并推广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优质品种,以及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措施,为粮食丰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