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从“九龙治水”变“一龙治水” 一体化改革“年考”都江堰灌区交答卷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2-12-07

记者 邵明亮)这段时间,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下称“都发中心”)工作人员密集碰头会商,谋划布局都江堰灌区本年度岁修。
  跟以往不同,今年的岁修“热闹”多了——去年11月26日,水利厅整合8个灌区水管单位,成立都发中心,全面推进都江堰灌区一体化管理。一年多来,灌区内水资源均由都发中心统一管理、调度,告别了以往不同水管单位各管各的局面。
  “现在灌区各水管单位负责人、业务科室经常碰面,很多问题面对面沟通,效率高!”都发中心黑龙滩管理处供水科科长王建康说。

统一调度后用水高峰期渠道不断流
  今年栽秧,德阳市中江县永太镇多宝村村民发现,渠道没断流了。
  多宝村地处都江堰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灌区,属于都江堰灌区的丘陵灌区。以前每年春灌用水高峰期,支渠断流是常态,村里通常要在6月以后才能开始栽秧。
  这样“田等水”的情况,过去在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灌区很常见。分析原因,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供水科相关负责人说,水稻栽插主要集中在5月,水源优先供渠道上游的平坝灌区使用,用水高峰期渠道下游经常处于断流状态。
  都江堰灌区是全国第一大灌区,灌溉面积已超1130万亩,覆盖成都、绵阳、德阳等7市40县(市、区),提供了全省约四分之一的粮食产量。灌区农业用水能否有序有力保障,关乎全省粮食安全。
  “一体化改革,就是要破除过去分割管理的制度藩篱。”都发中心供水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灌,都发中心统一调度,采取轮灌、突击供水、错峰供水等措施,保障用水高峰期人民渠不断流,平坝灌区与丘陵灌区同步栽秧,形成水资源管理与配置全新格局。

“物理整合”下形成更多“化学反应”
  如果将都江堰灌区一体化管理比作“物理整合”,那么在一体化改革逐步深入过程中,灌区管理向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则为“化学反应”。“一体化改革开启后,工程、预算、人事统一管理,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公益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变化’的变化。”都发中心副主任陈曜表示。
  “量水秤”系统的建成投用,则是“化学变化”中的一小部分。
  12月2日,位于都江堰水文化广场的一段河道上,记者看到,河岸上统一的水位标尺上,清晰地标注着“测流点位”字样。都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量水秤”系统的一部分,最近,都江堰灌区标准化“量水秤”体系典型试点已全线建设完成。
  所谓“量水秤”,就是用来测水位和流速、计算水量的一套标准工具。上述负责人介绍,都江堰灌区渠系十分复杂,包括干渠、支渠、斗渠、农渠等。流量不同,测量方式也很难统一。如果缺乏精准的水量计量数据,就很难实现整个灌区内的水资源精细化调度。
  而“量水秤”系统建成后,可提升灌区高效用水管理和节水能力建设水平,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数据依据,更好充分发挥水资源价值。
  “未来,随着灌区一体化改革的持续,更多的‘化学反应’将显现出来。”都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相关行动方案,将围绕工程、管理、科技、文化、人才等5大板块,开展完善灌区骨干水网体系、争当水权水价改革先锋、树立智慧水利管理标杆等十大重点行动,推动灌区一体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