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广元利州:管好扶贫资产 龙潭乡驱动“滚雪球”效应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12-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郭桂花
  扶贫资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持续做好扶贫资产后续管理,使其成为助农增收的“加速器”?近日,笔者走进广元市利州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image.png

胡晓全打造的生态农庄

摸清“家底”管理台账建起来
  查看全乡资产管理台账,梳理运营管理情况,做好本月引进业主进场安排……冬日的利州区龙潭乡还沉浸在清晨的薄雾中,乡党委书记何兵早已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我们乡共有各类闲置资产183处。其中,农户富余资产89处、集体闲置资产63处、作用发挥不明显的资产 31处。”对全乡的资产情况,何兵了如指掌,他说,为了摸清“家底”,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龙潭乡重点围绕2013年以来的办公用房、生产用房、耕地等闲置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既明确了权属主体,也找到了闲置原因。目前,全乡已利用闲置资源培育农家乐11家、特色民宿8家,成功流转53处闲置资产经营权。
  “不仅龙潭乡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汤清水白’,我们全区都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扶贫资产管理台账,让每一笔扶贫资产都有一张‘身份证’,明确产权归属,并对公益性扶贫资产、经营性扶贫资产等实施分类管理。”利州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劲介绍道,经清理,利州区自2013年以来共形成扶贫资产项目3564个,涉及扶贫资金121409万元。

盘活资产村民腰包鼓起来
  对接订单,叮嘱冬季草料储备,协调餐饮食材采购事宜……在利州区龙潭乡金鼓村四季绣生态农庄,趁着乡村旅游业的复苏,业主胡晓全准备大干一场。
  “资产要活起来,村民的腰包才会鼓起来。”胡晓全告诉笔者,2015年,区政府将资产收益扶贫试点资金100万元按每户1.25万元的标准量化给80户贫困户,再入股他的养殖专合社发展肉牛、土鸡和绿色果蔬、花卉等产业,每年按收益的28%左右给每户分红。目前,合作社已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30余人常年务工,带动农户户均增收65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实现经营收入3万元以上。
  “俗话说,锅里有了,碗里自然也有,胡晓全的农庄让地里长的啥都能变成钱,每年至少还能分红七八百元。”提到如今的生活,村民保天贵笑眯了眼。
  “我们创新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模式,像龙潭乡这样,资产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实现了权属人、经营主体、集体经济和周边农户四方受益。”该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开辟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利州区采取“业主+基地+农户”“专合社+公司+基地+大户”等发展模式让扶贫资产形成“滚雪球”效应,并做好风险防控,确保其持续良性运转。截至目前,该区382个经营性扶贫资产通过多种运营模式,带动16185户脱贫户和返贫监测户稳定增收。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