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叙永 :一位村民的悠悠芦笙情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2-12-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贵元 郑云霞 特约通讯员 胡润林

近日,走进黄泥坡,传来悦耳的芦笙声音,时断时续。这是杨勇趁着农闲时间,在自家工坊里忙着制作自己喜爱的传统乐器——芦笙,他正在试音。
  芦笙源于古代苗族先民,是苗族文化的象征;芦笙乐舞,是苗族同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在重要的节日里,身着苗族服装、手持芦笙、闻笙起舞。
  黄泥坡位于泸州市叙永县正东镇永兴村6组。杨勇是一位民族乐器爱好者,更是一位手工技艺传承人,他的爱人陶银秀是一位苗绣传承者。

image.png

杨勇在制作芦笙。 张贵元 摄

制作芦笙巧用心思
  杨勇自幼便会吹奏芦笙、鼓簧而舞。但杨勇觉得,要吹好芦笙,首先得了解芦笙,要了解芦笙,非自己动手制作不可,于是杨勇“非正式”拜师学艺了一段时间,然后自己琢磨技艺,也算是自学成才。比如在笙管上,有的地方的芦笙尾部是开口的,而杨勇制作的芦笙,笙管尾部却是闭合的,这样的芦笙吹奏的声音能够从前方位传出去,发声更响亮、浑厚。
  试音是制作一把芦笙最关键的步骤,往往要花上好几个小时。上好的芦笙,是笙斗、笙管和簧片的和鸣,使用几年乃至几十年音质都不会衰减。
  试音完成后用画稿皮做的箍子固定笙管,这样一把芦笙就算完成了。杨勇制作的芦笙,因造型美观,音质好,购买者较多,一般都需要预订。

心口手合一传情达意
  杨勇说,吹芦笙是心、口、手三者合一的绝技,演奏者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心里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嘴里要吹出大小适宜、快慢适中的气流,手要根据气流节奏将轻重缓急收放自如。芦笙舞,则需要心、口、手、身的完美配合。
  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中的重要“媒介”及情感寄托;或健朗脆亮,或婉转悠扬,或粗犷高亢,传递着苗族同胞的喜怒哀乐。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中是神圣且珍贵的,家家都离不开它。
  “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杨勇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熟练掌握芦笙吹奏技巧,传承古朴高超的制作技艺,让自己制作的芦笙能越吹越响。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