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合江县大桥镇长江村的再生高粱到了丰收的季节,村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收割再生高粱。
走进高粱地,一串串沉甸甸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随风飘摇。村民背着背篓手握镰刀来回穿梭在高粱地里,忙着收割成熟的高粱。
大桥镇长江村四社村民税世贤说:“今年高粱的收成还可以,比以往的收成还好。”
大桥镇长江村四社村民罗一之说:“我种了六亩高粱,产量有三千多斤,卖了一万多块钱。再生高粱的产量和头季差不多,产量很乐观。”
今年,大桥镇通过“两带一廊一区”战略,发展了25000亩高粱,亩产300公斤左右,产值可达5000万元。据了解,再生高粱具有省工省肥、生育期短、增产潜力大、效益高等特点,第一季高粱收割后,在近地面留两个节作为再生留桩,两个多月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收割,“一种两收”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经济收益。
据悉,长江村高粱基地是四川省良质高粱繁育基地,今年,大桥镇也获得了四川省首届“稻香杯”暨农业丰收奖先进集体奖。
据介绍,下一步,大桥镇通过三方面做好高粱发展工作。一是发展订单农业,与郎酒集团签订订单,保证农户种植的高粱应收尽收;二是种高粱的经济价值要远大于其他作物,镇上将广泛宣传,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对炭疽病等常见病虫害防治的指导、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发展优质高粱种植。(供稿:合江县融媒体中心 赵运懿 周诗雨 杜明珉)